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徐鹏 《四川建材》2020,(3):167-168,197
以西安地铁4号线和平门站盾构空推过站施工为案例,详细地介绍和探讨了土压平衡盾构机在和平门站内进行平移、空推过站的施工技术,并提出相关注意事项,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盾构空推过矿山法隧道是盾构工法应用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工况,其施工难度及施工技术要求较高,本文通过典型工程实例,介绍这一工况下盾构施工的关键技术与成功经验,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定指导或借鉴。  相似文献   

3.
《市政技术》2015,(3):4-5
<正>盾构空推过矿山法隧道施工工法是一种适用于盾构机通过中风化、微风化、未风化硬岩段地层时的隧道施工工法。该工法应用于城市地铁隧道施工时,在地铁隧道线路上方地面没有障碍物的情况下,结合地面灌浆空隙充填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盾构管片的防水效果,大大改善隧道施工质量。该工法由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编制,并通过了广东省住房和建设厅组织的成果鉴定,被批准为2013度  相似文献   

4.
盾构空推过矿山法隧道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正茂 《广东建材》2011,27(3):110-112
在地铁隧道中,盾构空推过矿山法隧道在硬岩段及上软下硬的地层应用较多,本文从施工过程中的联系测量、导台施工、空推掘进、填充与注浆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该工法质量流程控制,并针对施工中的重难点,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保障了成型隧道的质量。以期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合肥市轨道交通3号线潜山路站~史河路站区间附近天玥中心广场项目地下室锚索侵入隧道结构限界,盾构无法正常推进的现状,采用矿山法辅助施工,以盾构机空推过矿山法隧道段的施工技术有效的解决了锚索侵入隧道结构限界的难题,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盾构法施工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隧道施工方法,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一个区间往往出现局部的硬岩段,盾构掘进困难、刀具磨损大、施工进度缓慢等。当硬岩掘进达到一定长度时,通常采取"盾构法"+"矿山法"复合施工方法。该工法虽能提高施工速度,降低施工风险,但也会造成诸多问题。本文根据武汉某地铁区间施工的实际情况,介绍了盾构在中风化泥岩地层中空推过矿山法隧道施工中,盾构到达、盾构推进和盾构接收阶段的关键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恤良 《建筑机械化》2012,33(8):68-69,92,7
介绍了复杂条件下的盾构过站解体技术,详细论述了盾构到达出洞的接收、盾构顶推过暗挖隧道前上导行轨道的准备工作、盾构与移动托架的顶推前进、盾构二次始发或在固定平台上的解体及解体后准确侧移到吊出位置,对类似盾构过站解体施工有广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复杂条件下的盾构过站解体技术,详细论述了盾构到达出洞的接收、盾构顶推过暗挖隧道前上导行轨道的准备工作、盾构与移动托架的顶推前进、盾构二次始发或在固定平台上的解体及解体后准确侧移到吊出位置,对类似盾构过站解体施工有广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地铁建设的发展,盾构隧道向大直径、深埋方向发展,单纯的盾构法难以满足地铁建设的需求,需要结合空推过矿山法等手段完成建设任务.花岗岩地层中大直径盾构空推,往往面临着盾构机行进方向定位困难、管片拼装后易下沉、盾构机控制困难等多重技术难点,影响着空推施工的进度与安全.为研究花岗岩地层中的盾构空推技术及相关问题,对花岗岩地...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武汉地铁六号线某区间隧道下穿2号线既有车站的问题,对下穿2号线区段采用提前暗挖施工的方法。本文介绍了施工过程中盾构穿越提前暗挖段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应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分析施工过程中2号线的轨面沉降和既有车站建筑物沉降情况进行分析采用盾构空推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程度。本文以武汉轨道交通六号线某地铁隧道为依托,系统地分析了提前采用暗挖法穿越既有隧道,之后采用盾构空推。在此基础上,从既有轨道的轨面沉降和车站建筑物累积沉降两方面探讨了盾构空推穿越暗挖段的效果。本工程还采用专门的降水及加固方案减小施工过程中对既有线路运营带来的影响,同时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介绍三菱1638#盾构机通过矿山法开挖的车站站台隧道的实例,探讨在高度和宽度都极为有限的作业空间下的过站施工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因车站整体标高上抬导致的暗挖隧道仰拱回填面宽度不足、盾构机进站困难等问题,为狭小空间盾构机过站施工积累经验,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地铁盾构穿越暗挖风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锡军  周林生 《建筑技术》2009,40(11):987-989
结合北京地铁机场线10B合同段盾构穿越双层暗挖风道的工程实例,对地铁盾构穿越双层暗挖风道的施工技术与控制要点进行分析。认为地铁盾构穿越双层暗挖风道时,必须从盾构机主体长度大于风道宽度,盾构机自重大,作业空间狭小,穿越过程中盾构姿态出现偏差无法调整等客观事实出发,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成熟可靠、易于操作的施工方法,规避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13.
梁仲元 《建筑技术》2004,35(7):488-491
广州地铁一、二号线地下车站的结构防水设计采用分离式结构、复合式结构、叠合墙结构、单一墙结构、矿山法暗挖车站5种,其中前两种防水效果较好;地下区间隧道的结构防水设计类型主要有明挖法、盾构法和矿山法,其中矿山法暗挖隧道的防水效果普遍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施工工艺存在弊端。  相似文献   

14.
邓丽文 《山西建筑》2013,(35):186-187
结合广州市220 kV航云输变电电力隧道工程盾构工作井施工实际,通过数值计算模拟了工作井开挖支护施工阶段,得出了以下结论:工作井基坑开挖具有明显的时空效应,基坑土体及围护结构变形是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逐渐加大;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基坑及围护结构整体处于安全可控范围之内,同时施工中应加强对关键部位的监控,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信息化施工是优化施工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北京通州地区万盛南街地铁7号线东延工程既有盾构区间上方新建综合管廊明挖基坑为工程背景,根据现状条件,对比分析并确定共路由段标准管廊明挖基坑采用的支护方案。通过数值计算,分析标准段管廊基坑开挖卸荷对下方地铁盾构区间的影响,综合判断管廊基坑结构底与下方盾构区间顶之间安全距离要求。通过管廊工程现场试验段的施工监测数据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合理性,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开挖卸荷效应的地铁隧道施工过程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地铁隧道实际施工过程中,围岩处于加、卸载的复杂变化过程中。隧道的开挖与支护过程是一个多步骤的、且上一步开挖都会对随后的各次开挖产生影响的复杂过程。依据地下工程问题的特点,即“先受力,后开挖,再支护”,描述并模拟地铁隧道开挖卸荷效应下的真实施工过程。对地铁隧道施工中开挖卸荷效应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模拟地铁隧道开挖卸荷效应的四阶段模拟方法。以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01标段西清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地铁隧道盾构施工真实过程和开挖卸荷效应进行数值模拟与计算。分析开挖面支护力、支护时机、填充注浆以及考虑与不考虑开挖卸荷效应等因素对地铁隧道开挖与支护的影响,获得基于开挖卸荷效应的地铁隧道盾构施工的围岩–支护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盾构法在地下工程中应用广泛,但其技术系统具有极强的地层适应性差异,需要针对特殊地层进行专门设计。大粒径卵漂石地层是盾构法的世界禁区,迄今为止,国内外适用该种地层的技术系统和成功的工程案例较少。根据大粒径卵漂石地层的力学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场验证相结合的手段与方法,系统研究重型刀具与大粒径卵漂石的相互作用机理及盾构开挖过程中刀具与地层的能量传递原理,基于能量原理提出重型刀具的劈裂破岩机理。基于应力波传播理论及黎金格新表面理论,提出盾构在富含超大粒径卵漂石地层中的破岩机理--阻尼环境下重型刀具锤击劈裂破岩;相应推导破岩所需的最小扭矩,为盾构机刀盘装备扭矩选取提供依据;在北京地铁九号线06标“军事博物馆站-东钓鱼台站”盾构区间工程中得到验证,并获得成功应用。研究结果对指导盾构选型、盾构隧道施工及反馈设计具有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天文 《山西建筑》2011,37(6):128-129
以工程实例为背景,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就新建盾构隧道施工对已建成的暗挖隧道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对既有隧道的加固措施,测试结果表明在盾构通过既有隧道期间,既有隧道内的加固体系受力在允许值范围内,确保了既有隧道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9.
刘艳滨 《工程质量》2009,27(11):7-13
大量浅埋隧道盾构掘进易出现开挖面失稳、隧道上浮、地面冒浆及地表沉降大等现象,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安全。就此问题,结合上海人民路新建双线越江隧道工程,对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穿越浅埋段的施工风险进行全方位分析,对双线盾构浅埋软弱地层近距离掘进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施工工艺开挖隧道,都不可避免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应力释放。通常,土体颗粒在新的应力平衡条件下发生位移,引起围岩变形,变形较大时更可能诱发隧道失稳坍塌,最终破坏。为此,对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变形规律的研究一直从未间断。并结合工程实例,建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对比理论计算和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对盾构法施工隧道掘进过程中围岩的变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总结了盾构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规律,能够为类似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