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动态硫化法制备回收高密度聚乙烯(HDPE)/POE/NR热塑性弹性体,考察了不同橡塑比、POE和硫化剂用量对热塑性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电子扫描电镜观察了弹性体内部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橡塑比为50/50,POE用量为20 phr,硫化(剂硫黄)用量为2 phr时,弹性体综合性能较好。适量POE的加入,能改善橡塑两相间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用动态硫化法制备回收高密度聚乙烯(HDPE)/POE/NR热塑性弹性体,考察了不同橡塑比、POE和硫化剂用量对热塑性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电子扫描电镜观察了弹性体内部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橡塑比为50/50,POE用量为20 phr,硫化(剂硫黄)用量为2 phr时,弹性体综合性能较好。适量POE的加入,能改善橡塑两相间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弹性体》2015,(5)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聚丙烯(PP)热塑性弹性体,研究了硫化体系、硫化剂含量和橡塑比对SBS/PP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结晶与熔融行为、热稳定性、耐溶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硫黄硫化体系弹性体的力学性能要优于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酚醛树脂硫化体系的弹性体,且最佳硫化剂用量为1.5份;SBS/PP弹性体的最佳橡塑质量比为80/20;动态硫化使SBS/PP弹性体的结晶温度升高,热稳定性增强,耐溶剂性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动态硫化过程中,加入不同含量的硫化剂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DBPH),共混制备出共聚酰胺(COPA)/硅橡胶(SIR)热塑性弹性体,并利用万能电子拉伸机、动态热分析仪、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镜分析了不同含量的DBPH对COPA/SIR热塑性弹性体性能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硫化剂含量对动态硫化制备出的COPA/SIR热塑性弹性体在力学性能及形态结构上均有影响,硫化剂含量较低时硫化不完全,而当硫化剂较高时会过度交联,导致力学性能不佳。  相似文献   

5.
以聚丙烯(PP)和丁基橡胶(IIR)为基体材料,溴化酚醛树脂为硫化剂,采用转矩流变仪制备了动态硫化PP/IIR热塑性弹性体,研究了硫化剂、萜烯树脂、石油树脂和滑石粉用量对PP/IIR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硫化剂用量的增加,PP/IIR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阻尼因子最大值(tanδmax)和有效阻尼温域(tanδ0.3)略有提高;萜烯树脂和石油树脂可以明显提高PP/IIR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阻尼性能,使得有效阻尼温域(tanδ0.3)明显向高温方向移动,提高了PP/IIR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tanδmax;随着滑石粉用量的增加,PP/IIR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tanδmax和有效阻尼温域都略有提高,tanδ峰值温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酚醛树脂硫化的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结果显示:用酚醛树脂硫化的共混物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探讨了硫化时间、硫化剂用量、橡塑比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动态硫化EPDM/PP热塑性弹性体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酚醛树脂硫化的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结果显示:淫酚醛树脂硫化的共混物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探讨了硫化时间、硫化剂用量、橡塑比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福成  白鸿博 《当代化工》2010,39(2):138-140
采用动态硫化的方法制备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高聚合度聚氯乙烯(HPVC)热塑性弹性体。考察了PVC聚合度、橡塑比、增塑剂添加量、硫化剂用量(质量分数)及不同促进剂配比对体系性能影响,研究了动态硫化工艺条件(硫化时间和硫化温度)对体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动态硫化方法,选用HPVC-2500、橡塑比为30/70、DOP用量为35份、硫化用量为0.4份及合适促进体系,可以制得性能优良的EPDM/HPVC热塑性弹性体,拉伸强度能达到15.18 MPa,断裂伸长率能达到544%。  相似文献   

9.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甲基乙烯基硅橡胶(VMQ)/线形低密度聚乙烯(LLDPE)热塑性弹性体。考察了共混比、硫化剂种类、动态硫化时间对VMQ/LLDPE热塑性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VMQ/LLDPE热塑性弹性体的热失重情况。结果表明:共混比为60/40、选用DBPH为硫化剂、动态硫化时间为5 min时,VMQ/LLDPE热塑性弹性体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硫化剂用量和橡塑比对动态硫化丙烯酸酯橡胶/尼龙12(ACM/PA12)热塑性弹性体(TPV)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硫化剂(N,N-双肉桂叉-1,6-己二胺)的用量为2份,橡塑比为65/35时,TPV的综合性能最佳;随着橡塑比的增加,体系的储能模量(E')和损耗模量(E″)均增大。橡胶加工分析仪(RPA)对TPV流变性研究表明,随着橡塑比的增加,体系的黏度增大,流动性减小。扫描电镜(SEM)分析显示,随着橡塑比的减小,ACM/PA12 TPV表面的孔洞增多;当橡塑比为50/50时,ACM和PA12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面,形成了微观共连续结构。  相似文献   

11.
曹燊钊  孙可  曾琼  杨其 《弹性体》2014,(5):11-14
采用动态硫化方法制备了乙烯-丙烯共聚物(POE)/硅橡胶热塑性弹性体。考察了共混比和交联剂含量对POE/硅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的力学性能以及流变加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硅橡胶)/m(POE)为60/40,交联剂质量分数为2.5%时表现出优越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达到9.8MPa,断裂伸长率达到740%。制备出的POE/硅橡胶在流变测试中表现出优越的流变性能,具有高剪切粘度低,低剪切粘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以过氧化物为硫化剂,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聚烯烃弹性体(POE)/聚丙烯(PP)热塑性弹性体,研究了硫化剂用量、填料种类和加工次数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硫化剂用量可以提高体系的拉伸强度,降低拉伸永久变形和压缩永久变形。碳酸钙和滑石粉对POE/PP体系无明显增强作用,炭黑的增强作用较此二者明显一些,这三种填料加入后都会使体系的扯断伸长率降低而硬度增大。加入石蜡油会使体系的扯断伸长率和压缩永久变形增大、硬度和拉伸强度降低。加工次数对POE/PP体系的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说明体系具有较好的重复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3.
EPDM/POE/PP共混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态硫化的方法制备三元乙丙橡胶(EPDM)/聚烯烃弹性体(POE)/聚丙烯(PP)热塑性弹性体,讨论了EPDM、硫化剂、炭黑的用量和填料种类对热塑性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PDM用量的增加,EPDM/POE/PP热塑性弹性体的拉伸强度、定伸应力和硬度都呈减小趋势,而拉断永久变形呈上升趋势;随着SP-1055用量的增加,其压缩永久变形显著降低;随着炭黑用量的增加,弹性体的拉伸强度、定伸应力和硬度先下降后增加,而拉断伸长率、拉断永久变形和压缩永久变形先增大后降低;在不同填料种类中用N85作为填料时,弹性体的综合性能最好,压缩永久变形最小。  相似文献   

14.
硫化体系对动态硫化NBR/PA6热塑性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甲  伍社毛  张立群 《橡胶工业》2011,58(12):709-714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NBR/聚己内酰胺(PA6)热塑性硫化胶(TPV),研究硫化体系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硫化剂HVA-2/促进剂DM硫化体系相比,采用硫化剂SP-1045/促进剂氯化亚锡硫化体系制备NBR/PA6TPV的加工性能和物理性能较好,且体系中PA6结晶度较小;当硫化剂HVA-2/促进剂DM并用比为1.95/0.49或硫化剂SP-1045/促进剂氯化亚锡并用比为2.6/0.32时,制备NBR/PA6 TPV的NBR分散相粒径较小、分散较均匀和综合物理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的热氧老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自制的热氧老化装置对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及其环氧化物进行了热氧老化研究,考察了不同结构、环氧度及防老剂对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耐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双键进行环氧化增加了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的极性,改善了其黏接性能和耐老化性能。加入新型防老剂504的环氧化热塑性弹性体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动态硫化EPDM/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耐屈挠疲劳性能的研究表明:选择合适的橡塑共混比、硫化剂用量、补强剂品种及用量、软化剂品种,使EPDM/PP共混物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而且还可明显提高耐屈挠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7.
Rubber engineers face difficulties in scorching and vulcanizing during rubber processing, particularly of natural rubber (NR). Therefore, this work trie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by blending thermoplastic rubber with NR compoun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corch resistance of the NR was improved by blending the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styrene–ethylene/butylene–styrene (SEBS). However,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not found to be improved. Therefore, this study was extended to understand the reinforcement effects of short fiber carbon and glass fiber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with NR compounds. © 1996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18.
新型热塑性弹性体增韧尼龙6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螺杆共混挤出法,研究了新型热塑性弹性体(TPE)作为增韧剂对尼龙6的增韧作用,分析了相容剂、增韧剂型号、尼龙6粘度、增韧剂与相容剂的含量及其质量比等因素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重点研究环氧化天然橡胶(ENR)的环氧化程度,PVC/ENR配比,硫化体系(交联剂及共交联剂),填充补强体系以及增塑剂对PVC/ENR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NR的环氧化程度为50mol%,PVC/ENR=50/50,采用DCP作交联剂,硫黄作共交联剂,在ENR中充入适量的重质芳烃油,通过适宜的工艺条件和动态硫化方式,可制出力学性能较好的PVC/ENR共混型TP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