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饶平  王遂泸  周州  龚成  陈科 《四川建筑》2010,30(6):98-99
通过采用石灰加固、水泥加固、水泥加固化剂加固三种加固措施对雅安地区过湿土进行加固,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对未加固过湿土,石灰加固,水泥加固,水泥加固化剂加固四种情况进行模拟,并对所得到的Z方向位移云图以及路基表面沉降监测点进行分析表明:三种加固措施达到了加固目的,减少了路堤的沉降量。其中采用水泥加固化剂加固的方案沉降量最小,采用石灰加固措施的方案沉降量最大。案;FLAC^3D;沉降  相似文献   

2.
膜袋注浆桩加固软土路基的沉降效果通过桥头过渡路段工程现场加固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桥头过渡路段加固前、加固期、加固后的路基沉降数分析。发现通过膜袋注浆桩的加固后路基沉降速率收敛趋势明显,在加固施工4~8个月后,加固前后沉降速率下降幅度达到38.4%,且该收敛趋势后期仍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詹伟明  夏才初  蒋坤 《浙江建筑》2007,24(10):24-26
针对太仓港C-TECH池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采用锚杆静压桩对其基础进行了加固,并在加固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进行了沉降监测,结果表明,加固后C-TECH池的沉降在一年内达到稳定状态,而且不均匀沉降量明显减小,达到了预期的加固目的。  相似文献   

4.
某桩基工程由于种种原因产生大量不均匀沉降,造成上部结构严重倾斜,必须实施纠倾和加固才能正常使用。针对建筑物实际情况,施工时采用了高压射水法进行建筑物纠倾,同时采用综合法加固地基,经过一年多的倾斜和沉降监测结果表明:高压射水法进行纠倾能有效改变不均匀沉降且经济合理,综合法加固能稳定房屋的沉降,控制新的不均匀沉降,加固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地基不均匀沉降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处理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就框架结构的地基不均匀沉降进行原因分析,针对场地条件的限制及加固施工处理原则,研究了可行性加固措施,并根据加固技术分析和施工工艺进行对比,选出可用于实际施工的加固方案。结构加固后的沉降观测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案的加固处理、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丁芹 《建筑技术》2021,52(2):199-201
某老式住宅楼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结合原有图纸、现场勘察及实际施工情况等资料,分析沉降原因并提出加固处理对策.采用微型桩+对拉地梁方式进行沉降区域的地基基础加固处理,分析加固前后应力变化.加固完成后进行定点监测,以达到限制沉降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重叠隧道施工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佛山地铁莲塘-张槎盾构区间重叠隧道为工程依托,运用MIDAS/GTS有限元程序模拟盾构开挖的全过程,采用不加固和地面加固两种施工工况,分析不同工况下重叠隧道施工对地表沉降和盾构管片内力影响,结果表明:地层受盾构施工的影响范围都逐步扩展,地表沉降曲线符合Peck沉降槽规律。地面加固后地表最大沉降量约为18.8mm,未加固地表最大沉降量约为102.3mm。洞内注浆加固后能够减小盾构管片内力。  相似文献   

8.
傅吉续  秦浩 《砖瓦》2024,(4):140-142
为解决大吨位既有高层建筑在软土地基条件下的大变形和不均匀沉降问题,以山东省济宁市某既有高层建筑工程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基础不均匀沉降原因的基础上,确定大直径锚杆静压钢管桩加固和纠偏方案,并运用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加固和纠偏后的地基进行沉降监测,分析加固效果。结果表明,建筑物的沉降总体上呈现西侧小、东侧大的变化规律,最大沉降值为32.47mm,沉降速率最大达到0.54mm/d;加固方案中大直径锚杆静压钢管的单桩极限承载力达到了5800kN,单桩特征承载力不小于2900kN;采用大直径锚杆静压钢管桩后,建筑沉降曲线呈现单调非线性增加并趋于收敛的趋势,其中,监测点S9的沉降收敛值为11.79mm,监测点S3的沉降收敛值为27.57mm,有效调整了加固前的不均匀沉降,达到了加固纠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静压钢管桩加固地基的机理与优势,阐述了其在高填方地段房屋基础加固中的施工技术,并对比了静压钢管桩加固完成前后的沉降速率,指出该加固技术可有效控制房屋的沉降速率,加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镇江某小区室外庭院混凝土挡墙的基础,在竣工多年后,沉降仍没有趋稳的态势。文中分析了基础沉降产生的原因,比较了几种可行的加固方案,最终采用被各方所接受的高压旋喷桩加固方案。实际加固完成后的沉降观测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述加固设计思路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方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地方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基本构成包括目标要素、功能要素、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和治理要素及其基准层次、发展层次,具有客观存在性、知识过程性、行为结果隐显性和投入产出复杂性等特征。内涵式发展的本质是构成要素质量的提升,不是数量的增加。针对地方院校在推进内涵式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本质把握不准、目标与功能定位偏高、主观能动性不够、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等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的内涵式发展理念,多措并举,充分调动主体要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以构成要素的发展层次为基本着力点,以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课程建设、学科专业平台和教学科研平台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12.
李树刚  赵勇  许满贵 《岩土工程学报》2016,38(12):2212-2217
为研究低频机械振动对含瓦斯煤体积应变的影响,建立煤体孔隙瓦斯压力、吸附膨胀力、振动衰减应力作用下煤体体积应变变化方程。以10,20,30 Hz振动1,2,3,4,5 h后的煤体试件单轴抗压强度变化试验检验方程所反映的规律性,发现振动频率相同,振动时间越长,试件单轴抗压强度越低,计算应变越大;振动时间相同,振动频率越小,试件单轴抗压强度越高,计算应变越小。分析认为振动使煤体孔隙率变大,应变变大,从而单轴抗压强度降低。振动时间相同,振动频率越大,单轴抗压强度越低,试件孔隙率就越大,试件应变就越大;振动频率相同,振动时间越短,单轴抗压强度越高,试件孔隙率就越小,试件应变就越小。且无论频率为何值,单轴抗压强度均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表明试件孔隙率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变大,试件应变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抗压强度所反映出的应变变化与计算得出的应变规律相一致。方程计算值能较好地反应低频机械振动作用下不同振动频率、振动时间影响煤体应变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绩效衡量评测能为公园绿地布局优化、功能完善和服务提升提供直接依据。但由于影响公园绿地绩效的因素众多且作用方式各异,在界定、衡量和评价上均有一定复杂性。本文首先结合不同视角和标准,将公园绿地绩效分解为核心绩效与延展绩效、功能运行绩效与空间结构绩效、系统绩效与单体绩效等概念展开内涵及应用特征梳理;其次以处于核心地位的游憩服务绩效为主体对公园绿地功能运行绩效与空间结构绩效的评测方法展开辨析;最后根据各个绩效评测方法的利弊特点对不同方法的组合应用模式以及精度校验途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许永安 《山西建筑》2011,37(8):189-190
通过采取降噪、降低无线电干扰、电磁污染防护、"三废"处理、环保建材的应用、站内景观、可回收等环保措施对变电站设计进行了分析,力求实现国家电网公司倡导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工业化"变电站设计,达到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刘昆 《城市规划》2017,(11):65-71
国内的城市化发展,一方面"拆旧建新"的环境跃迁体现为政治与经济指导的社会正义;另一方面在缺少对地方文化的敬畏中忽视了空间正义,诸如城市生态、环境织理以及社区单位等被现代性改变了,既是断离的也是异质的。文章着重对城市环境跃迁中的偶然性构形、尺度形式重构、空间物质消费,以及空间物权变化中权利更替与利益分配进行了批判性探究。最后提出,社会的欲望体系应该在注重差异平衡中践行至善,即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视为人类的共同契约与公道,同时也是社会与空间正义之情境。  相似文献   

16.
太阳能吸附式转轮制冷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以活性炭纤维-乙醇为工质对,由太阳能驱动的固体吸附式转轮制冷机试验研究系统,该系统以辐射状排列的活性炭纤维板构成的转轮式吸附器为核心部件,在强化传热的基础上,强化传质设计,应用吸附机理研究成果,改善吸附床内解吸和吸附的传质过程,从而使制冷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无噪声、制冷速度快、热力系数比较大、不污染大气环境和对人体无害等优点。通过对系统性能分析,得出了该系统综合利用了高级制冷循环,具有实现连续制冷,改善制冷剂在吸附床中的传热、传质性能,提高吸附、解吸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循环效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摘 要:为研究镁系无机刨花板在生产过程中实验参数对板材性能的影响与各种参数对板材阻燃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不同密度对板材物理力学性能及燃烧性能的影响,设置正交试验研究水性胶浓度、增强剂用量、无机胶施胶量、板坯含水率四因素对板材性能的影响,并设置仅采用MDI胶制成的板材作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不同无机刨花板的热总释放量、热释放速率、烟总释放量、产烟速率等性能,得到结论为:当板材密度为0.95 g/cm3、水性胶浓度为7.5%、增强剂用量为2.5%、无机胶施胶量为50%、铺装含水率为23%时,板材各项性能最优,满足《难燃刨花板》中难燃P2型刨花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陈静 《中国园林》2012,28(6):122-124
校园作为城市公共设施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文明起着重要的影响、教育、服务作用。结合安亭中学的景观改造工程实例,从校园的区位环境因素、历史文化积淀、园内景观现状等方面,分析了改造的必要性,改造工作的原则及人文理念的改造方法,重点阐释了对原有历史和景观的发现、挖掘、保护、改造和再利用。通过简洁、现代的手法,把新景观融入校园的建筑环境、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之中,重建具有视觉、生态和文化三重效益的校园景观,把校园环境变成凝固的诗、流动的画、无言的歌,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环节错综复杂,需要满足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基本要求,由决策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保障。论文以公路工程为例,在论述该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与控制原则的基础上,从人、材料、设备、环境、方法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入手,提出了施工阶段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0.
广州人民公园使用状况评价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采用相关文献收集、现场观察、绘制草图、分析功能分区、收集管理部门的信息、记录使用者的活动和痕迹、对典型使用者进行访谈、数据整理等方法,对人民公园的使用做出系统评价,包括位置、尺度、视觉、使用和活动、微气候、入口和边界、交通、种植材料、场地家具等,从中归纳总结出广州人民公园改建使用后的状况.并在分析使用状况的基础上找出公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就每个问题提出适当的设计或管理的改进意见并提交意向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