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中由于盾构到达时接收端主体结构未施工或盾构出洞端头未进行加固导致盾构无法接收的情况。采用钢套筒密闭结构施工工艺有效解决上述情况带来的风险。以地铁区间为实例,在借鉴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在接收端未施工二衬结构的情形下,对盾构钢套筒接收[1]进行研究,考虑防水及其密闭性,为相关地铁盾构隧道施工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由于某地铁车站区间工程特殊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限制,对盾构接收采用杯形水平冻结法端头加固联合钢套筒的施工方法,介绍了端头土体加固设计、盾构接收方案比选、冻结方案设计及钢套筒接收施工流程,并详细分析冻结法与钢套筒相结合的盾构接收效果和施工中的重难点。该法有效避免了盾构接收过程中涌水涌砂风险,确保盾构接收安全。  相似文献   

3.
以天津地铁某区间工程左线土压平衡盾构法隧道施工中采用钢套筒为辅助装置进行盾构接收为背景,介绍钢套筒的结构组成和盾构接收方案,采用钢套筒装置能有效避免盾构到达接收过程中漏水、涌砂等风险,确保盾构出洞安全.  相似文献   

4.
在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钢套筒接收是一项施工风险高、施工难度大的施工技术,因为地铁盾构钢套筒在进行接收时很容易出现涌砂和漏水等问题,对盾构安全出洞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地铁盾构钢套筒接收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提高盾构施工安全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在盾构钢套筒接收过程中没有出现涌砂和漏水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地铁工程盾构接收过程是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环节,由于城市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复杂,盾构到达接收过程中易发生漏水、涌砂等风险,为确保盾构出洞安全,故选取适当的盾构接收方法便显得尤为重要。以某地铁区间隧道的实际施工情况为背景,针对高承压水地区易发生涌水、涌砂等风险,从工期情况和施工风险两方面分析盾构接收方案,最后采用素墙+钢套筒+辅助降水接收方案。该方案解决了由于前期高压旋喷加固过程中地下连续墙成槽时可能进尺慢、地下连续墙和主体维护结构之间存在缝隙等施工难题,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地避免盾构到达接收过程中漏水、涌砂等风险,确保出洞安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新建盾构隧道遇到各种不良地层的几率增大。在地铁工程盾构法区间隧道施工中,盾构接收过程是整个工程中的关键工序,也是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环节,当遇到不良地质或富水砂层时,很容易出现涌水、涌砂、坍塌等事故,因此,在不良地层选择合适的盾构接收技术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某地铁盾构实际工程,通过对钢套管的设计及简算,得出了钢套筒施工的合理性,同时在盾构通过止水帷幕、三轴搅拌加固区、加固区、破洞门及进入钢套筒时,通过调整不同的推进速度、推力、土压、扭矩及滚动角等相关参数,使盾构顺利接收,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盾构接收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盾构法隧道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区域狭窄,可能造成盾构到达时接收困难。本文根据工程实例,通过对盾构到达钢套筒接收工法的钢套筒制作、安装、拆除等施工技术、安全措施管控,提高了盾构到达接收洞门的密封质量及管片的拼装质量,希望对相同或接近的盾构施工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接收端头未有效加固或无加固情况下,如何实现富水砂层盾构安全接收是需要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依托太原地铁2号线210标3个盾构区间盾构钢套筒接收施工实践,对盾构钢套筒接收工作原理进行介绍,阐述了盾构钢套接收施工技术要点及常见问题控制措施,给出了富水砂层钢套筒接收掘进各阶段控制参数、洞门封堵施工方法及施工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9.
以实际地铁施工中盾构钢套筒接收工程为例,分析盾构机接收技术应用,阐述钢套筒盾构接收的安装流程、接收原理和技术工艺,结合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地铁隧道建设大多采用盾构技术,虽然盾构施工有快捷、安全和高效等优势,但盾构施工风险较大,其中盾构始发和接收风险是较为重要的一环。盾构接收工艺有钢套筒接收、明洞接收和二次进洞等施工方法。文章针对天津地铁某线路区间施工的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该工程二次进洞工艺的全过程,通过分析盾构接收过程中的盾构机参数和实际数据,明确了盾构二次进洞过程中的参数建议值。  相似文献   

11.
在复杂施工条件下为确保盾构顺利到达接收,采用特制钢套筒密闭接收装置接收盾构,然后盾构机直接进入到钢套筒内,在盾尾补充注浆封闭洞口,完成盾构安全进入端头井作业,并拆解钢套筒和盾构机并吊出,最终完成盾构到达施工。钢套筒法盾构接收新工法在福州地铁1号线盾构隧道的应用,体现了该工法在工期紧张、管线繁多无加固条件、富水地层等复杂环境下使用时的巨大优势,同时有效避免了盾构接收过程中常出现涌水、涌沙等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12.
福州地铁2号线厚庭—橘园洲站区间采用泥水平衡盾构施工,针对橘园洲站富水砂层地质,联合使用端头土体改良与钢套筒技术。对端头进行土体加固、钢套筒设计及安装,并拉紧管片、进行二次注浆,然后分析和研究盾构机掘进中的刀盘扭矩、切口水压参数及盾构接收过程中的施工要点,通过技术手段控制盾构偏差,以保证有足够的空间调整盾构姿态且进行监测。工程实践证明采用钢套筒装置能有效避免盾构到达接收过程中涌水、涌砂等风险,确保盾构机的顺利接收。该接收技术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3.
钢套筒密闭接收施工技术具有安全可靠、绿色环保、节约成本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地质,特别对于富水砂层等地质条件较差的盾构接收施工尤为适用。传统工法需要对接收端头地层进行加固,且对加固质量要求较高,而钢套筒密闭接收施工技术采用模拟地层,利用在钢套筒内填充砂浆或隧道掘进过程中产生的渣土等材料与掌子面形成平衡的原理,使盾构机安全顺利的出洞。  相似文献   

14.
地铁区间盾构接收与始发至关重要,本文以深圳地铁7号线地铁盾构区间施工的实际工程为例,针对盾构钢套筒接收和旋喷桩端头加固这两种施工技术做对比分析研究,可供同类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接收风险因素高,事故后果严重。针对特殊工况下的场地和地质条件,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钢套筒接收施工工艺关键技术和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6.
盾构法隧道施工在盾构到达接收时具有地下水土涌入接收井的风险,同时盾构隧道下穿地下结构物时若盾构接收方案处置不当极易引发对地下结构物的破坏及地下水土的流失,继而引发地表沉降、地上建筑的破坏。通过对前期方案的组织调研、分析论证,确定了采用局部地面加固辅以钢套筒接收的方案,确定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优化施工参数,有效地控制了盾构接收过程中的各项风险,顺利地完成了盾构接收工作,也有效地完成了对既有运营地铁隧道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7.
以苏州地铁5号线塔竹区间隧道工程为依托,依据工程特性,介绍了冻结设计原理和钢套筒应用原理,对水平冻结法端头加固、钢套筒组装、钢套筒辅助盾构施工及洞门密封、封闭车站盾构暗掉头等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冻结法施工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积极冻结期冻胀位移变化。实践表明:在盾构接收和始发前,通过采用冻结法对盾构接收和始发井范围内的土体进行加固,达到了降低土体渗透性和提高土体强度的双重目的,降低了破除洞门时土体自立性差带来的风险;钢套筒的密闭空间提供平衡掌子面的水土压力,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盾构接收时涌水涌砂风险。  相似文献   

18.
《四川建材》2019,(12):131-132
随着铁道施工技术不断创新,盾构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地铁施工工程中,但是该项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安全隐患,特别是盾构在接收过程中风险很高。本文以某地铁工程为例,围绕钢套筒技术,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对钢套筒接收施工展开了详细的探讨,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广州地铁13号线施工7标温涌路站~22#盾构井土压平衡盾构施工过程中,遇到接收端头地质复杂且无地表加固条件的难题,采用钢套筒自平衡接收施工工法解决了该难题。  相似文献   

20.
以天津地铁5号线张兴庄站—志成路站盾构区间施工为背景,基于冷冻地层盾构接收钢套筒施工工况,研究了不同配合比水泥砂浆在常温养护和负温养护下的单轴抗压强度,得到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达到预定抗压强度的水泥砂浆配合比,保证了负温养护下水泥砂浆抗压强度满足盾构接收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