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井排水计算机监测与模糊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邵良彬  叶景楼 《煤炭学报》1997,22(5):537-541
介绍了一种新的矿井排水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采用先进的集散式控制方式,建立了多级模块化的结构体系,提出了多参数的模糊综合决策方法,通过古山立井的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反应灵敏,运行可靠,是适合煤矿应用的安全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2.
对矿井优化设计中采用多目标模糊决策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建立多目标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可对影响方案的各因素,指标客观,准确地加以定量和评判。  相似文献   

3.
采用模糊决策法对方案进行初选,采用多目标决策进行方案终选,为解决原始条件不确定型的矿井开采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方案比较方法在具有多指标因素的矿井开拓中选择最优方案存在的不足,认为宜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方案的综合评价,以确定其最优解。但多目标决策存在着指标权重计算繁琐的问题,为补充完善,给出一种模糊确定指标权值的多目标模糊优化决策方法。该方法具有简明实用和易于操作的优点,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为完善目前矿井设计中的方案比较方法,提出了矿井设计方案比较的模糊综合决策法,这种方案比较法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求得最优方案,1.定性因素的模糊综合评判;2.定量因素的技术经济比较;3.在组合两项比较结果基础上的多目标综合决策.  相似文献   

6.
结合鄂尔多斯地区各大型矿井实际开拓情况,分析了影响井筒开拓方式的主要因素,采用投资对比及模糊决策法,通过专家打分,确定缓坡副斜井开拓方式在鄂尔多斯地区的潜在适应性。结果表明,对鄂尔多斯地区及周边矿井而言,产能小于10. 0Mt/a时,副井采用缓坡斜井开拓更为经济可行;产能10. 0~15. 0Mt/a时,550m以浅采用缓坡副斜井开拓更为经济可行,反之应采用副立井开拓;产能大于15. 0Mt/a时,470m以浅采用缓坡副斜井开拓更为经济可行,反之应采用副立井开拓或副立井、副斜井多井筒副井开拓。研究结果可为鄂尔多斯地区及其它条件适宜矿区的井筒开拓方式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合理确定雅店井田工业场地位置和井田开拓方案,根据井田内煤炭资源赋存及外部建设条件,提出了雅店、孟家山、北峪3个工业场地选址方案,详细分析了三个工业场地优缺点,最终确定雅店工业场地为矿井工业场地。并在选定的工业场地的基础上提出了3个矿井开拓方案,即:主立井和副立井、南部边界大巷方案;主斜井和副立井、南部边界大巷方案;主立井和副立井、中央大巷方案。经过多方案综合比选,立井开拓、南部边界大巷方案最适合雅店井田的实际条件,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针对郭家沟沟口和大沟沟口两个工业场地位置选择方案,结合确定的立井开拓方式、矿井井型、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井筒提升设备、井下开拓布置、回采面装备水平和井筒检查孔资料等因素,设计考虑了郭家沟沟口立井单水平开拓方案和大沟沟口立井多水平开拓方案两个方案,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最终选用郭家沟沟口立井单水平开拓方案。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优选的矿井通风系统决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矿井通风系统模糊综合评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模糊决策优选方法,并建立了矿井通风系统模糊决策优选的理论模型;编写了矿井通风系统模糊决策优选软件,并应用平顶山八矿二水平的通风系统改造;研究结果表明模糊决策优选更具有离散性,该方法更易于提高决策的可信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10.
根据吴家峁矿井内外部建设条件,并借鉴国内外现代化矿井的建设经验,从工业场地位置、井田开拓方式、开采水平、采区划分和矿区通风方式等方面对吴家峁矿井进行了可行性设计,最终选择了将吴家峁矿井工业场地布置在井田中部草社村东部的沟谷内,并设计采用"主副斜井+进风立井和回风立井"的开拓方案,为类似矿井的工业场地及开拓方案设计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核桃峪煤矿副立井提升系统设计装备φ6.2 m落地式摩擦轮提升机,是目前国内煤炭矿井应用最大的副立井落地式多绳摩擦提升系统。结合该煤矿副立井的设计建设情况,对井深达到1 000 m左右,井下辅助运输采用矿用防爆无轨胶轮车的特大型矿井的副立井提升系统设计选型进行了系统论述,可为建设相似条件的同类型特大矿井的副立井提升系统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一、大中型矿井当开采深度较大时,多采用立井开拓 在建井和生产中,传统的立井开拓布置存在如下问题: 1.工程量大。传统的立井开拓系统,井筒多,巷道多,初期工程量大。 2.建井工期长。实践表明,建井工期不完全取决于矿井总工程量的大小。据对近期在建矿井统计,井筒工程量只占矿井总工程  相似文献   

13.
王峰矿工业场地位置选择及开拓方式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韩城矿区王峰井田地形地貌并通过现场踏勘对矿井工业场地位置提出三个方案,同时结合场地位置及煤炭运输方式提出两个开拓方案,从技术角度分析了两方案的优缺点,从经济角度比较了两方案的合理性,经过综合考虑工业场地位置与开拓方式之间的制约关系,最终分别选择了主、副井工业场地位置和斜立井混合开拓方式,结论对于本矿井开发和韩城矿区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煤矿工业设计规范》和《煤矿矿井采矿设计手册》在选择井筒位置的主要条件中,均提出“井筒尽量避免穿过较大的断层和构造破碎带”。但是,由于矿井设计所选的井筒位置多与精查勘探钻孔有较远的距离等原因,使有的井筒在施工完检查钻孔或在开凿过程中方知道要穿过断层和构造破碎带,如鸡西荣华主立井,副立井、中央风井(待建井)和开滦钱家营副井(已建井)  相似文献   

15.
矿井开拓方案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矿井生产的安全及效益,开拓方案优选受多种定性因素和定量因素的制约,使方案同时达到技术最优、成本最低、最安全可靠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克服方案确定的盲目性和主观性,应用复杂系统多目标决策模糊优选理论,首先对定性因素两两定量化评价,并根据其贡献大小确定各因素权重,最后用模糊优选与模糊模式识别两种方法对方案进行优选,此种方法综合权衡了多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效果,避免了单因素决策的片面性和主观认识的局限性,能较客观的反映实际和人们对事物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煤矿机械》2017,(2):140-143
麻家梁矿井主立井提升系统,是目前国内已投运的提升能力最大、安全性最强、自动化水平最高的落地式多绳摩擦提升系统,装备达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对麻家梁矿井主立井提升系统设备选型情况、系统防滑验算方法、提升机房设备布置方式等方面作了分析与介绍,可为条件相近的大型、特大型矿井主立井提升系统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煤炭技术》2017,(12):82-84
根据九龙川矿井内外部建设条件,结合工业场地的选择原则并借鉴现代化矿井的建设经验,从工业场地位置、采区划分、井田开拓方式等方面对九龙川矿井进行了可行性设计,提出了九龙川矿井工业场地位置的3个方案,最终选定九龙河河漫滩场地方案。考虑到煤层赋存和开采条件,矿井采取"主副立井+中部南北大巷"的开拓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在广泛调查分析影响矿井通风系统运行的主要因素基础上,采用多目标决策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了矿井通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聚类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矿井通风系统综合评价模型,从而定量化地解决了矿井通风系统通风效果的评价等级。以唐山沟煤矿为例对其进行了评价,通过该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9.
洞口位置的确定,是洞口工程的核心。目前人们较多强调以经济造价选定洞口位置,往往忽略环境效应。利用三维地质模型,综合考虑拟定洞口位置的边仰坡岩体开挖后的稳定性、洞口环境及相关工程影响、洞口开挖及路堑与隧道每延米经济比较,运用模糊评判,矩阵分析及多目标决策论,实现洞口位置优化及环境效应分析。  相似文献   

20.
模糊综合评判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主要是采用模糊语言分成不同的等级对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事物进行评价。本论文选用某矿作为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的应用实例,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此矿井生产条件和环境、矿井通风系统设施、矿井通风系统安全管理和易发事故情况进行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