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叙述了五龙沟金矿难浸金矿石工艺矿物学特征, 通过室内、外生物氧化试验证明, 认为浮选+精粉生物氧化是该类难浸金矿提金的有效途径。经过生物氧化的金精粉金的浸出率可由原来的7. 1%提高到93%左右。  相似文献   

2.
含砷难处理金矿组成复杂,需经过预氧化处理才能进行氰化提金。砷的转化方式和最终形态对含砷难处理金矿的预氧化处理效果有重要的影响。目前难处理金矿的预氧化方法主要有3种,分别是焙烧法、加压氧化法和生物氧化法。围绕砷的转化问题,综述了3种难处理金矿预氧化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我国黄金工业的发展现状和环境保护要求,展望了难处理金矿预氧化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难浸金矿氰化提金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难浸金矿是今后黄金工业发展主要依托的资源。近10多年来,对难浸金矿的预处理和随后的氰化提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其中氧化焙烧、湿法加压氧化和微生物氧化的三种预处理方法已得到了工业应用。简要评述了难浸金矿氰化提金的现状与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微细粒浸染型原生金矿,矿石为低硫化物,含砷、炭难选冶金矿石,介绍了采用浮选、浮选精矿细菌氧化或焙烧氧化-氰化浸出两种不同回收金的有效途径,并阐述了适合该金矿的选冶工艺。  相似文献   

5.
碱性热压氧化预处理浑江金精矿提金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衡  具兹范 《黄金》1993,14(12):27-30
热压氧化预处理提金工艺已被成功地用于难处理矿石中金的回收.特别是酸性热压氧化法应用较多,自1985年以来,先后被美国的Mclanglin金矿,巴西的Sao.Be-nto金矿和美国的Getchell金矿等用来处理难浸金矿,而用于难处理金矿的碱性热压氧化法的报道较少,美国的Mercur金矿是其中之一.无论酸性还是碱性热压氧化其主要目的都是通过适当地破坏对金形成包裹的矿物的晶格结构,使金解离暴露出来,以便用常规氰化法提金.实际应用中要根据矿  相似文献   

6.
崔丙贵  许立中  王海东 《黄金》2009,30(5):33-37
生产实践证明,金山金矿的浮选金精矿采用生物氧化一氰化炭浸提金工艺处理,取得了较好技术指标。氧化渣采用三次.远涤、二次压滤洗涤工艺,提高了氧化渣的洗涤率,降低了氰化浸出作业的药剂消耗。氧化液中和采用电石渣替代石灰,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含铜金矿石是重要金矿资源.含铜金矿石的细菌氧化作用导致硫化物溶解,铜呈硫酸铜形式被脱除.生物浸渣用氰化物提金获得较高的金回收率.采用焙烧氧化、酸浸脱铜、氰化提金的处理方法,也能使含铜金矿达到脱铜提金的效果.细菌预氧化处理含铜金矿是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细菌氧化-氰化提金工艺研究与工业化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金科学技术》2003,11(5):46-46
1、成果简要说明。细菌氧化—氰化提金技术是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 ,经过适应性培养、驯化后 ,在适宜的环境下 ,对矿石中的硫化矿进行氧化 ,使金矿物暴露 ,然后进行氰化提金 ,是对含砷难浸金矿石进行预处理的有效方法之一。长春黄金研究院针对我国含砷难处理金矿的特点 ,筛选、培养、驯化出了活性高、适应性强、氧化速度快的HY35 - 1氧化亚铁硫杆菌株 ,并先后对国内 12家难处理金矿的含砷金精矿进行了细菌氧化—氰化提金工艺研究 ;在掌握了大量技术参数和条件的基础上 ,将细菌氧化工艺的主体设备进行了放大 ,开发出了 5Kg/d、10 0Kg/d级的…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南方广泛发育着产在富含有机质的海相细粒碳酸盐型沉积碎屑岩系的碳质难处理金矿。在这类金矿中金以微细粒自然金赋存在黄铁矿等载金矿物中 ,常规氰化难以浸出 ,浸出率大约为 10 %。去除载金硫化矿物的包裹干扰是实现金浸出的有力措施 ,次氯酸钠作为一种强氧化剂特别适合碳酸盐岩矿浆介质中氧化分解硫化矿去除金浸出的包裹干扰。黄铁矿的氧化分解受有效氯浓度、氯化钠浓度、液固比及 p H等多种因素的干扰 ,经次氯酸钠氧化分解后 ,金的包裹干扰已基本消除 ,金的浸出率可达 85%。  相似文献   

10.
高砷高硫金精矿细菌氧化——氰化提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我国难处理金矿资源的储量、分布与常规利用现状, 以及国内外利用焙烧、加压与生物氧化预处理后工业利用各种工艺技术, 并就广西某金矿高砷高硫金精矿利用耐高砷细菌氧化后, 与氰化提金各种条件进行试验, 取得金浸出率达94.17%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1.
含金硫化矿石的细菌氧化预处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庞家河、龙王江等6个金矿金粒不同程度地被包裹在硫化矿物(砷黄铁矿、黄铁矿)中。采用细菌氧化预处理后再氰化浸金的技术方法试验,试料粒度多为一1 5ram、处理矿石量7~1 0kg,经细菌氧化处理2~ 3个月后,除一个金矿试料外,余均提高7金的浸出率 其中以龙王江金矿试料浸金效果较佳,该试料直接氰化浸全,金仅浸出27 ,经细菌氧化处理约2个月,金浸出率提高到7l~73 。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用细菌氧化预处理技术处理现行氰化堆浸提金技术难以奏效的含金硫化矿石,对低品位矿石、高品位的小金矿以及尾砂将是一种有希望的回收金技术。  相似文献   

12.
《黄金科学技术》2014,(4):44-44
正近日,陇南紫金矿业有限公司"难处理金精矿生物预氧化提金中试"试验在紫金矿冶设计研究院中试基地圆满完成,标志着紫金矿业集团首套生物氧化预处理提金中试试验系统正式投入运行,也标志着紫金矿冶设计研究院已具备了难处理金矿生物搅拌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中试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陇南紫金矿业有限公司"难处理金精矿生物预氧化提金中试"试验在紫金矿冶设计研究院中试基地完成,标志着紫金矿业集团首套生物氧化预处理提金中试试验系统投入运行,也标志着紫金矿冶设计研究院已具备了难处理金矿生物搅拌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中试研发能力。2014年初,紫金矿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验收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用加压氧化-硫脲浸出法从滇西低品位金矿中回收金。低品位金矿石先在加压反应釜中加压氧化,之后用硫脲浸出金。考察了氧压、温度、反应时间及添加剂尿素及木质磺酸钠对加压氧化及硫脲浸出金的影响,确定了工艺最佳条件。最佳条件下,金浸出率为94%。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南方广泛发育着产在富亩有机质的海相细粒碳酸盐型沉积碎屑岩系的碳质难处理金矿在这类金矿中金以微细粒自然金赋存在黄铁矿等载金矿物中,常规氰化难以浸出,浸出率大约为10% 。去除载金硫化矿物的包裹干扰是实现金浸出的有力措施.次氯酸钠作为一种强氧化剂特别适台碳酸盐岩矿浆舟质中氧化分解硫化矿去除金浸出的包裹干扰。黄铁矿的氧化分解受有效氯浓度、氯化钠浓度、液固比及pH等多种因素的干扰,经次氯酸钠氧化分解后,金的包裹干扰已基本消除,金的浸出率可达85%  相似文献   

16.
含锑难处理金精矿加压氧化法制备焦锑酸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忠敏  叶树峰  庄宇凯 《黄金》2013,(11):48-52
锑及其化合物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焦锑酸钠被广泛应用于玻璃行业。锑金矿是难处理金矿的一种,直接氰化浸出时金的浸出率极低,需要进行预处理后才能提取金。针对某矿山含锑较低的难处理金精矿的特点,并结合目前难处理金矿的各种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研究确定了该类难处理金精矿适宜采用先回收锑再回收金的思路,即以含锑难处理金矿为原料,采用硫化钠浸出法优先分离锑,使锑以硫代亚锑酸钠形式进入滤液,然后采用加压氧化新工艺以焦锑酸钠产品的形式回收锑,氧化后的滤液经过净化和浓缩结晶后产出硫代硫酸钠产品,脱除锑后的浸出渣用细菌氧化预处理,最后用氰化法从细菌氧化渣中提取金,从而实现难处理金精矿中锑、硫、金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7.
含锑难处理金矿臭氧氧化预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含锑金精矿难处理的问题,对某含锑金矿进行臭氧氧化浸出锑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氧化浸出优化工艺参数:温度75 ℃,HCl浓度4.5 mol/L,浸出时间4 h,液固比10∶1,臭氧浓度121.9 g/L。在此条件下,锑的浸出率为98.13%,硫的浸出率为43.52%。经过臭氧氧化浸出处理后,矿物中的金得以在渣中富集。对原矿和浸锑渣进行硫脲浸金试验,金浸出率分别为12.36%和70.17%,表明预处理取得一定效果,实现了含锑难处理金矿中锑和金的综合回收。研究结果能为臭氧氧化浸出辉锑矿和含锑难处理金矿预处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难浸金矿的提金技术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国内外难浸金矿的提金技术发展概况,主要是两段焙烧、加压氧化及微生物氧化预处理三种技术.较为详细地概述加压催化氧化-氰化提金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针对低品位氧化金矿,介绍了两种不同回收金的有效途径,并阐述了适合该金矿的选冶工艺流程方案。  相似文献   

20.
难浸金矿的提金技术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国内外难浸金矿的提金技术发展概况,主要是两段焙烧,加压氧化及微生物氧化预处理三种技术,较为详细地概述加压催化氧化-氰化提金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