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3-甲基-4-吡唑甲酸和3,5-二甲基-4-吡唑甲酸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娟  席海涛  张秀芹  孟启  姜艳  孙小强 《精细化工》2007,24(2):199-201,208
吡唑甲酸衍生物是制备新型杀虫剂的中间体。为了简化工艺条件,降低生产成本,以乙酰乙酸乙酯与原甲酸三乙酯为原料,乙酸酐为溶剂,加热回流4 h,合成了乙氧亚甲基乙酰乙酸乙酯(Ⅰ),收率为75%;然后在0~5℃冰浴中缓慢滴加w(NH2NH2.H2O)=80%的水合肼,室温反应0.5 h,与Ⅰ环合生成3-甲基-4-吡唑甲酸乙酯,收率77%,熔点46~47℃;最后经w(NaOH)=10%的水溶液水解,制得目标产物3-甲基-4-吡唑甲酸,收率88%,熔点237~238℃。用类似的方法以乙酰乙酸乙酯和乙酰氯为原料,经缩合、环合和水解3步反应合成了3,5-二甲基-4-吡唑甲酸,3步反应的收率分别为52%、75%、85%。中间产物及目标产物的结构经熔点、IR、MS、1HNMR和13CNMR表征得以证实。在实验室小试的基础上,放大50倍进行了中试,目标产物的收率与小试结果一致。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在微波辐射下,以苯肼和苯乙酮为原料,经脱水和Vislmeier环合反应,简便、高效地合成1,3-二苯基-4-甲酰基吡唑,并对微波辐射下的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辐射时间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3.
以取代苯肼盐酸盐和二氟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经缩合、成环、肼解,得到了7个结构全新吡唑酰肼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经核磁氢谱、碳谱和高分辨质谱确证。对成环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取代苯肼盐酸盐中和后进行反应为宜,并且其水分含量是影响反应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以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经历氯化、环合得到2-氨基-4-甲基噻唑-5-甲酸乙酯。优化工艺条件为:n(3-氯代乙酰乙酸乙酯)∶n(硫脲)=1.0∶1.5,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3 h。优化条件下产品纯度99%,收率80.5%,产品结构经核磁表征确证。  相似文献   

5.
以3-乙氧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和羟乙基肼为原料,经环合、水解等一锅法合成5-氨基-1-(2-羟乙基)-4-甲酸吡唑,然后加热脱羧得到5-氨基-1-(2-羟乙基)吡唑.考察了环合反应反应物物质的量比对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物质的量;通过正交设计优化了水解反应的工艺条件.产物收率73.8%,高于文献报道值57%.  相似文献   

6.
以3-(二甲基胺)丙烯腈和二氯乙酰氯为起始原料,经加成消除反应和环合反应两步管道连续化反应合成了二氟吡唑甲酰胺类杀菌剂的重要中间体3-(二氯甲基)-1-甲基-4-氰基-1H-吡唑,并对反应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合成工艺为:加成消除反应温度0℃,反应停留时间30 s;环合反应温度0℃,反应停留时间90 s。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两步反应总收率93.5%,产品气相色谱含量97.2%,异构体小于0.1%,反应收率高于釜式反应5%。  相似文献   

7.
4-三氟甲基烟酸是高效杀虫剂氟啶虫酰胺的重要中间体。以三氟乙酰乙酸乙酯和氰基乙酰胺为原料,经环合、氯代、氢化还原、水解反应得到目标产物。经优化反应条件,以三氟乙酰乙酸乙酯计4-三氟甲基烟酸的总收率达到38.6%。该路线原料易得、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1-(4-氯苯基)-3-吡唑醇是一种重要的农药中间体,以对氯苯肼盐酸盐为原料,经过环合,氧化反应一锅法合成1-(4-氯苯基)-3-吡唑醇。本文考察了环合试剂,环合催化剂,环合试剂和氧化催化剂的用量,氧化温度,氧化时间对1-(4-氯苯基)-3-吡唑醇收率的影响。用IR和1H NMR表征了其结构。在最优条件下,1-(4-氯苯基)-3-吡唑醇合成的总收率为82.4%,该路线简单经济,条件温和,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树清  高崇 《染料与染色》2004,41(2):114-115
在无水乙醇的存在下,乙酰乙酸乙酯和苯肼为原料合成标题化合物、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得到最佳配比为乙酰乙酸乙酯:苯肼=1.05(摩尔比),无水乙醇50m,反应温度70℃,反应2小时,再回流7小时,收率90.9%,产品纯度9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2-二乙胺基-6-甲基-4-羟基嘧啶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谭成侠  翁建全  孙娜波  沈德隆 《农药》2005,44(6):261-262
以二乙胍硝酸盐为原料,与乙酰乙酸乙酯环合制备了2-二乙胺基-6-甲基-4-羟基嘧啶,讨论了反应溶剂、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反应条件。制备2-二乙胺基-6-甲基4羟基嘧啶的较佳的反应条件为:采用甲苯为溶剂,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2h,二乙胍硝酸盐与乙酰乙酸乙酯及乙醇钠的摩尔比为1:1.2:1.2。在较佳反应条件下,以二乙胍硝酸盐计,产品收率为91%,含量为99%。  相似文献   

11.
1-环己烯乙腈制备1-环己烯乙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间接合成法,以1-环己烯乙腈为原料合成1-环己烯乙胺。重点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对产物1-环己烯乙胺收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50℃、反应压力1.2 MPa、反应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得到1-环己烯乙胺的最佳收率为85.3%。  相似文献   

12.
1-甲基-1-乙氧基-1-糠硫基甲烷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傅翔  孙宝国  郑福平  刘玉平 《精细化工》2000,17(12):717-718,732
以乙缩醛 (0 1mol)和糠硫醇 (0 1mol)为原料 ,30~ 35℃下在四氯化碳中反应 2 0min左右 ,合成 1 甲基 1 乙氧基 1 糠硫基甲烷。经红外光谱、色谱、质谱及核磁共振谱检测 ,确证了产物为 1 甲基 1 乙氧基 1 糠硫基甲烷。产率为 6 4 5 % ,产品质量分数为 88 76 %。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用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1-甲氨基-1-甲硫基-2-硝基乙烯(合成雷尼替丁的中间体)最佳条件,在底液为pH=4.0的HCl溶液中,该中间体的浓度在2.7×10-5~2.7×10-4mol/L范围内与峰高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5028X+2.104,相关系数R=0.9993。应用该法测定了几个实际样品,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1+1=2.9     
<正> 麦戈(Magog)公司提出在塑料制品工厂中使用挤出机时,轮换使用两根螺杆较为经济。在一根使用750小时后,即换另外一根。使用两根螺杆比一根螺杆的优缺点有:多一根备用螺杆,从价格来看投资多一些;当发现有螺距损坏、尖端破  相似文献   

15.
以碱催化平衡聚合法制备的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胶制备脱醇型RTV-1阻燃硅橡胶,研究阻燃剂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用量对脱醇型RTV-1硅橡胶阻燃性能、物理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阻燃剂MPP用量超过30份时,硅橡胶的阻燃性能达到美国ANSI/UL 94—2010标准V-0级。随着阻燃剂MPP用量的增大,硅橡胶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和烟气释放速率减小,邵尔A型硬度、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增大,拉断伸长率呈减小趋势。与未添加阻燃剂MPP的硅橡胶相比,阻燃剂MPP填充硅橡胶的初始分解温度下降。  相似文献   

16.
1-取代芳基-1-烷基胺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农药中间体。以不同取代芳酮为初始原料经R.leuchart反应制得相应的1-取代芳基-1-烷基胺,收率80%,含量98%。产物结构经1HNMR,MS确证。  相似文献   

17.
以氯甲基丙基醚和糠硫醇为原料 ,经一步化学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 1 烷基 1 烷氧基 1 烷硫基甲烷类香料化合物 :1 丙氧基 1 糠硫基甲烷。此反应的优化条件是 :n(氯甲基丙基醚 )∶n(糠硫醇 ) =1 2∶1 0 ,二氯甲烷为溶剂 ,温度为 35℃ ,反应时间为 1h。 1 丙氧基 1 糠硫基甲烷的收率可达 83 4% ,产物经色质联机、红外光谱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18.
1     
《电镀与精饰》1999,21(6):5H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Poly(1-methyl-1-phenyl-1-silapentane) (I) has been prepared by the chemical reduction of the carbon-carbon double bonds of poly(1-methyl-1-phenyl-1-sila-cis-pent-3-ene (cis-II) with diimide, which was generatedin-situ by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p-toluenesulfonhydrazide in refluxing toluene. At lower temperature (100°C),cis-II is isomerized byp-toluenesulfinic acid to lower molecular weight poly(1-methyl-1-phenyl-1-sila-cis andtrans-pent-3-ene) (cis/trans-II). Protodesilation of I with trifluoromethanesulfonic acid yields poly(1-methyl-1-trifluoromethanesulfonyl-1-silapentane) (III). The structures of I andcis/trans-II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1H,13C and29Si NMR, GPC, TGA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structure of I has been characterized spectroscopically by1H,13C,19F and29Si NMR.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