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志刚  李刚  贾慧芳 《中国塑料》2014,28(10):65-69
以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膜外装饰贴膜材料,对其进行不同温度和不同拉伸速度的高温单向拉伸实验,得到相应条件下PMMA的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分别计算出不同温度和不同应变速率的DSGZ本构模型系数,将DSGZ模型的理论预测曲线与其拉伸实验数据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下,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其真实应力、拉伸比和屈服强度也相应地增大;在同一应变速率下,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PMMA的应变软化和屈服现象随之减弱直至消失,其真实应力也明显减小;DSGZ模型的预测曲线与其实验数据曲线基本一致,DSGZ能够较真实地反映PMMA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Gleeble-1500热/力模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变形温度(250~350℃)和应变速率(0.01~1s-1)条件下铸态ZK30镁合金的热压缩变形行为。结合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特征,分析了热压缩试验过程中的变形条件对合金流变应力及其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变形过程中应变量的逐渐增大,受热变形条件的影响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展现了由硬化作用主导的变形机制到动态回复或动态再结晶为特征的软化机制变化过程。在变形温度恒定不变的情况下,当应变速率由0.01s-1增大到1s-1时流变应力水平明显增大;在应变速率为一定值时,当变形温度由250℃增大到350℃时流变应力水平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拉伸应变速率特别是高应变速率对聚丙烯树脂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滑石粉添加比例和不同温度下聚丙烯树脂高速度拉伸破坏行为的差异。结果表明:聚丙烯树脂的拉伸强度随着应变速率对数的增大而线性增加;不同分子链结构的聚丙烯树脂在同一高拉伸应变速率下有不同的拉伸强度和拉伸应变;应变速率从6 s~(-1)增加到125 s~(-1)时,聚丙烯树脂拉伸强度对应变速率变化的敏感性相差不大。高应变速率下,滑石粉含量越高,拉伸强度越低;但当应变速率增加到100 s~(-1)时,不同滑石粉含量试样的拉伸断裂应变相差不大。而且,聚丙烯树脂的拉伸强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降低,断裂应变随温度的升高则有所增加;温度越低,试样的应力发白区域则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4.
李勇  宋学谦 《中国塑料》2016,30(1):80-85
研究了碳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CF)复合材料在不同应变率及温度条件下的拉伸性能及损伤模式,拉伸应变率从0.001 s-1至50 s-1,温度从-40 ℃至80 ℃。结果表明, 随着应变率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均有所提高;随温度的升高,其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均降低,而失效应变逐渐增大,表现出较强的应变率及温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尼龙(PA)6及PA6/K树脂共混物在不同拉伸温度与应变速率下的拉伸应力应变行为.结果表明,纯树脂与共混物的拉伸应力应变行为均具有强烈的温度依赖性与应变速率依赖性.马来酸酐接枝K树脂共聚物(K-g-MAH)的加入明显改变了共混物的拉伸应力应变行为.应用Eyring方程、动态力学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K树脂...  相似文献   

6.
7B50铝合金的软化机制遵循铝合金软化基本规律特点: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合金中的主要软化机制逐步由动态回复转变为动态再结晶。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在573~733 K的变形温度和0.001~1 s-1的应变速率条件下进行压缩实验,通过对微观组织的观察与分析,了解热变形参数对软化机制的影响,在应变速率(小于1 s-1),变形温度(小于693 K)的条件下,合金只发生了动态回复;在较高温度(不小于693 K)和应变速率(不大于0.1 s-1)的条件下,发生了动态再结晶。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DSC TG(差示扫描量热法与热重法)联用技术,在不同的升温速率((10℃/min,20℃/min,40℃/min),下用热分析仪研究了爆炸焊接炸药的热分解动力学规律,求出了混合前后体系的活化能E(kJ/mol),指前因子A(s-1)和动力学机理函数F(a),也给出了各体系在某一特定温度下的热分解速率常数k(s-1)以及热分解起始温度T(K)等。这样我们便得出了该种炸药的热安全性与否。使其能够在工业领域得到合理安全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节退火时间和退火温度,研究了退火工艺对尼龙(PA)6结晶性能以及PA6在不同拉伸速率下的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恒温退火时,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PA6初始熔融温度逐渐升高,熔限减小,γ晶的晶粒尺寸增大,但结晶度变化不大;在5 h退火时间下,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PA6结晶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α晶晶粒尺寸逐渐增大。总体上看,不同拉伸速率下退火时间和退火温度对拉伸强度的影响较小,相对来看,退火温度为100℃时拉伸强度较高,而当退火温度达到200℃时,拉伸强度显著下降;当拉伸速率较高或较低时,不同退火时间下的PA6断裂伸长率相差不大,而当拉伸速率为20,50 mm/min时,随退火时间的增加,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退火温度为100,130℃的PA6断裂伸长率保持在相对较高值,且拉伸速率越低,其值越高,但随着拉伸速率增加,其下降趋势也最快;高拉伸速率下,退火温度对PA6断裂伸长率影响较小。以上结果表明,当对PA6进行退火处理时,在拉伸性能方面需要考虑拉伸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对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进行不同温度及不同拉伸速率下的单轴拉伸性能测试,获得温度范围为253~333 K、拉伸速率范围为10~200 mm/min条件下的一系列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发现PTFE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对温度变化敏感,对拉伸速率变化不敏感。为了能定量描述PTFE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同时也为有限元数值模拟提供材料模型,根据拉伸试验结果,建立了PTFE复合材料单轴拉伸本构模型,该本构模型以数学公式的形式较好地表达了PTFE复合材料应力–应变曲线随拉伸速率及温度的变化关系。最后,对PTFE复合材料板材进行了单向压缩实验,并利用ABAQUS软件,使用所建立的本构模型,对PTFE复合材料板材进行单向压缩的有限元分析,通过仿真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建立的本构模型的正确性,表明该本构模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轴拉伸和扫描电镜(SEM)法,研究了硝酸酯增塑聚醚(NEPE)推进剂在宽温域(–30~70℃)、宽拉伸速率(0.5~12 000 mm/min)下应力–应变曲线和拉伸断面形貌变化。结果表明,NEPE推进剂的力学性能曲线受温度和拉伸速率影响较大。随温度降低和拉伸速率升高,其应力–应变曲线从逐渐上升的曲线转变为阶跃两段式上升形状,推进剂拉伸断面颗粒脱离和基体撕裂越来越明显,高温和慢拉、低温和快拉的“偶合”作用,均加剧了推进剂内部损伤的发生。最大抗拉强度(最大拉伸应力)与拉伸速率具有较好的线性双对数关系,该变化规律可采用高分子链段的应力松弛理论进行解释,而最大伸长率(最大拉伸应变)受拉伸速率影响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无定形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在单轴压缩条件下,温度高于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10 ~130 ℃温度范围内,其力学性能随温度和应变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MMA具有对温度的敏感性,其屈服应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表现为温度软化效应;当温度超过120 ℃屈服峰消失,表现出良好的塑性;PMMA也具有明显的应变率相关性,在0.001~0.1 s-1应变率范围内,随着应变率提高应变硬化加强。  相似文献   

12.
王刚  王苓  黄旭  王丽莎  何晓利 《塑料科技》2012,40(4):110-113
在18℃和26℃两种测试温度下,分别以0.1、0.5、1、5、20和50 mm/min的拉伸速率对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全切痕拉伸样条进行拉伸测试,以观察PP-R的银纹性能,并对PP-R全切痕拉伸过程中应力-位移曲线、位移-屈服应力曲线和拉伸断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P-R的屈服应力随着拉伸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并且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在较低温度和较高拉伸速率时,PP-R的全切痕拉伸断裂可能是由常临界位移控制的银纹断裂;而在较高温时,PP-R的全切痕拉伸断裂过程几乎无常临界应力和常临界位移存在,说明PP-R拉伸断裂前几乎无沿拉伸方向的银纹微纤产生。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stud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wo different permanent soft lining materials and their bonding to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were compared. Both of the soft liners were heat‐cured commercial materials. The polymeriz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conventional methods suggested by manufacturer, and the curing was done at the temperature of boiling water for 5, 15, 25, and 35 min. The sample groups were tested in the computer‐aided tensile‐testing machine at a rate of 2 mm/min. The slow rate helps the collection of more and more reliable data. At this time, the stress–strain curve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elastic modulus, resilience, and toughness. The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for PMMA, Molloplast B, Flexor, and a combination of PMMA/soft liner. After introducing the soft lining material on PMMA of the same thickness, the new material structure was more elastic than the original PMMA. Flexor showed adhesive failure at studied curing periods, but Molloplast B gave larger tear strength values and cohesive rather than adhesive failure at the 25‐min and 35‐min curing times. © 2002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85: 467–474, 2002  相似文献   

14.
周健  周力 《合成树脂及塑料》2012,29(4):45-47,69
在Innovene工艺聚丙烯(PP)装置上成功开发了汽车保险杠专用PP树脂K9015,产品主要性能指标达到要求:熔体流动速率为17.9 g/10 min,弯曲模量为660 MPa,拉伸屈服强度为17.7 MPa,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20℃)为660 MPa,热变形温度(0.45 MPa)为92℃。  相似文献   

15.
用DSC-TG研究了TATB的热分解过程。根据升温速率分别为5、10、15、20K/min的DSC和TG-DTG曲线计算了分解反应的活化能(E)、指前因子(A)和120℃时的速率常数(k120),并计算了升温速率为5K/min时,TATB分解峰值温度时的分解反应活化焓、活化熵和活化自由能,用小容量测试法研究了TATB在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二甲基亚砜([Emim]Ac/DMSO)溶剂中的热爆炸特性。结果表明,采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得到TATB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212.1和212.0kJ/mol,采用Rogers公式和Arrhenius公式计算得到A和k120值分别为5.87×1016s-1和3.87×10-12s-1;升温速率为5K/min条件下,TATB分解峰值温度时的分解反应活化焓、活化熵和活化自由能分别为206kJ/mol、61.42J/(K·mol)和167.39kJ/mol,TATB粉末的临界爆炸温度为336.6℃;TATB在[Emim]Ac/DMSO溶剂中不爆炸。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预氧化时间、温度对预氧丝密度的影响,研究了预氧丝密度和牵伸率以及张力、碳化升温速率与碳纤维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证明:延长预氧化时间和提高预氧化温度,预氧丝密度提高;当预氧丝密度为1.355 g/cm3时,得到的碳纤维的强度最高;当预氧化牵伸率为0.93%时,对应的碳纤维强度为4.84 GPa;在300℃/min低温碳化升温速率和1000℃/min高温碳化升温速率下,可以得到高性能碳纤维。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氯化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PVC/PMMA)共混材料,研究了PMMA的引入对CPVC/PMMA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表面光泽度、加工流动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PMMA的引人,使CPVC/PMMA共混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和光泽度较纯CPVC显著提高,耐热性能亦有所改善,而拉伸强度下降不明显;塑炼过程中,CPVC/PMMA共混体系熔体的平衡扭矩降低,凝胶化时间减少。当PMMA含量为15 phr时,CPVC/PMMA共混体系具有最佳综合性能,此时该共混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为5.4 kJ/m2,拉伸强度为53.5 MPa,表面光泽度为82.3%,热变形温度为102.4℃,平衡扭矩为20.1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