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刘璐 《中国科技博览》2013,(27):217-217
在氯乙烯单体合成中,氯化氢和乙炔混合气体脱水效果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设备、触媒的使用寿命及转化收率。现生产厂家一般都采取混合冷冻深冷脱水传统工艺。文章提出了混合气脱水新工艺,该工艺采用浓硫酸干燥塔对混合气进行脱水,混合气含水可降至100ppm,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2.
对活性炭吸附氯化氢中的氯气性能做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可以除去氯化氢气体中的氯气,吸附后的尾气中氯气的含量低于10×10-6,满足吸附深度的要求。压力在0.4 MPa、流量控制在400 mL/min时,分别测得了在26、8、-10、-35、-60℃下,每克活性炭吸附氯气的动态吸附量分别为:141.5、172.0、178.0、181.0、185.0 mg。  相似文献   

3.
Lewis酸/碱络合催化剂对(口,恶)唑烷酮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类型的催化剂对双酚A环氧树脂与甲苯二异氰酸酯合成聚(口,恶)唑烷酮(POX)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反应产物用红外光谱跟踪检测.重点考察了路易斯酸/碱络合物催化剂的类型、制备方法、络合比及催化剂的用量等对(口,恶)唑烷酮(OX)成环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AlCl3·HMPA3组成的路易斯酸/碱络合催化剂对OX环的合成显示出极好的催化活性.且采用溶剂法(B)制备的催化剂其反应活性优于非溶剂法(A)制备的催化剂,催化剂最佳的L-酸/L-碱的配比为1/3,催化剂的含量为1%(反应物).  相似文献   

4.
双金属催化环氧化物聚合诱导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观察反应体系压力变化的方法测定了不同条件下双金属氰化络合催化剂催化环氧丙烷(PO)聚合的诱导期。发现诱导期与催化剂的结构组成、反应温度、体系中水分含量、分子量调节剂和溶剂的种类及用量等因素有关。适当地提高聚合温度,严格控制体系中水分含量,并选择合适的分子量调节剂和加料工艺均能够有效地缩短诱导期。  相似文献   

5.
电子级氯化氢是电子工业常用的高纯化学气体,随着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对氯化氢的杂质含量要求越来越严格。简述了电子级氯化氢的主要用途和现状,简介了工业级氯化氢的生产方法,介绍了电子级氯化氢生产过程中各种精制方法及其研究进展,主要是低温精馏法、吸附法和化学反应法。最后对三种方法进行了讨论和对比,指出了精制工艺的研究重点是针对其中不同的微量杂质选用不同的工艺或工艺组合,并展望了电子级氯化氢的国产化前景。  相似文献   

6.
巨化股份近日发布公告:拟设立全资子公司并由其投资1.5亿元实施高纯电子气体项目(一期),以加快电子化学品业务培育,促进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该项目拟新建1000 t/a医药级氯化氢、1000 t/a高纯氯化氢、500 t/a高纯氯气等系列产品的生产装置及相关配套设施。其中,高纯氯化氢主要用于半导体芯片生产过程中的清洗和外延生长工艺;高纯  相似文献   

7.
翟蔚然  徐宝强  陈思峰  吴鉴  甄甜甜  杨斌 《材料导报》2021,35(20):20016-20021
偏钛酸脱水是制备二氧化钛化学过程的最后关键环节,借助同步热重仪测定了不同升温速率下偏钛酸热分析曲线,研究了不同气氛下其脱水行为动力学和机理.结果表明偏钛酸的脱水行为会受氧气的影响.偏钛酸在含氧气氛下先快速脱水,后缓慢脱水至反应完成,而在无氧气氛下(氩气和氮气)则以缓慢的速度进行脱水.利用无模函数法和有模函数法进行动力学计算后发现:偏钛酸的脱水行为在空气气氛下符合Avra-mi-Erofeev方程,脱水过程受晶核的形成和生长控制;而在无氧的气氛下符合幂函数法则,反应机理为一维相边界反应.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认知偏钛酸煅烧分解及相关含水钛氧化合物的脱水过程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申请(专利)号:201911096472. 0公开(公告)日:2020-02-18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科拓新科技有限公司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级三氯化硼的制备方法,氯气和氢气从底部充入光催化反应器,光催化反应器中,沸腾床反应器反应产物中光气在光照下分解成一氧化碳和氯气,氯气和氢气在紫外光照下反应生成氯化氢并自光催化反应器顶部采出;上述  相似文献   

9.
无水三氯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其制备方法受到广泛关注。评述了国内外无水三氯化铝的制备方法,分析了铝锭法、氧化铝法、含铝资源氯化法、结晶六水氯化铝高温气氛保护脱水法和结晶六水氯化铝有机盐脱水法等制备方法的特点,阐述了无水三氯化铝的制备进展。目前粉煤灰制备无水三氯化铝是研究的热点,开发操作简单、经济合理的工艺和配套的工业化生产设备将是今后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10.
苛刻环境酸性条件下有机物的脱水在工业上有重大需求.尽管NaA沸石分子筛膜渗透蒸发在中性温和条件下乙醇等有机物脱水已经实现了工业化,但沸石分子筛膜有机酸的脱水或强酸性条件下(pH<3)的有机物的脱水在国际上刚刚起步,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是沸分子筛膜的耐酸性和膜的通量极低.对国际上酸性条件下有机物脱水沸石膜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和分析,介绍了功能化修补法高性能MOR沸石膜的研制等,及我们在这领域所做的各种尝试和取得的成果,指出沸石膜微结构的调控是高性能乙酸脱水分离膜制备的关键,对未来发展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1.
渗透汽化环体有机硅脱水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清华001号脱水膜进行了渗透汽化环体有机硅脱水实验,考察了温度对膜脱水性能的影响,发现在料液初始含水量约为220mg/L、料液温度333.15至353.15K、膜后侧压力0.5至1.1kPa的条件下,可将环体有机硅中的水脱至10mg/L以下,且353.15K时,可脱水至3mg/L以下.借助于流体相平衡理论和UNIFAC模型对该体系脱水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清华001号脱水膜适用于该体系.  相似文献   

12.
  首先通过对目前海带综合处理工艺流程的考察,指出该工艺中存在的缺陷,提出增加脱水环节、减少食盐投放量的可行技术方案,以减少资源浪费,并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对海带原料的综合处理工艺中脱水环节进行仔细分析后,分别提出了离心法自动脱水、加长流水线长度的自然脱水、积压式脱水等多种技术方案,通过多次实践证明:自然法脱水的脱水效果不好,离心法脱水的实现难度较大,最为可行的设计方案是积压式脱水.最后给出可行的积压式设计方案,并绘制了整个积压机构的装配图.通过加工现场证明:该积压脱水机构结构合理,脱水效果好,可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3.
渗透汽化和蒸汽渗透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综述了渗透蒸发技术和蒸汽渗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介绍了清华大学化工系的渗透汽化产业化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4.
超声对含油浮渣脱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扬子石化炼油厂目前年产含油浮渣15000吨左右,由于含水率过大导致处置困难,利用价值不高。采用超声波辐照法对含油浮渣进行预处理,沉降一段时间后可降低其含水量,从而减少浮渣体积,达到简量化的目标。实验结果给出了达到最佳脱水效果时各影响因素如超声频率、声强、作用时间、沉降时间及沉降温度等的最适宜值。与原有采用添加絮凝剂过滤工艺相比较,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即在达到相同效果下,无需使用絮凝剂,从而降低含油浮渣的脱水成本;同时,在同样的沉降条件下,超声作用后的浮渣含水率更低。  相似文献   

15.
蒸汽渗透法有机溶剂气相脱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蒸汽渗透法是一种膜法气相脱水技术,与渗透汽化不同,在该过程中,进料的蒸汽与膜直接接触,在高于料液沸点的温度下进行操作,可以采用提高压力和温度等手段提高分离膜的透过通量,并可以与分馏过程集成使用,简化化工操作单元,要求所使用的膜具有更好的高温耐溶性性能。文章综述近几年25篇有关文献,介绍蒸汽渗透过程的特点、与渗透汽化的对比、使用的膜以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原油脱水原理,准确检测控制油水界面的必要性,简述了油田常用的几类油水界面检测仪表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分别分析了实用性并提出了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17.
渗透汽化从C6溶剂油中脱除微量水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用热力学相平衡理论和UNIFAC模型研究了渗透汽化从C6 溶剂油中脱微量水的可行性 ,用自制的两种膜进行了渗透汽化脱水的小试和扩大试验 ,确定了适合该体系的脱水用膜和脱水工艺条件 .  相似文献   

18.
将带有结晶水的醋酸铅Pb(OAc)_2·3H_2O置于刚玉坩埚中,在190℃的温度下直接加热后,即可脱去结晶水,而得到无水醋酸铅Pb(OAc)_2。根据X射线衍射和红外吸收光谱的分析说明,在190℃下加热可以有效地脱去其结晶水。化学分析的结果表明,加热脱水后的无水醋酸铅中Pb(OAc)_2的含量为99.30wt%。  相似文献   

19.
文怀兴  党新安 《真空》2000,(2):48-49
本文对蜜饯食品的真空加工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介绍了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提出了在真空机制下加工物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