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PI数据库与VB编程语言,结合湖州电力局配电网日常调度运行及紧急事故处理中遇到的问题,开发了配电网负荷快速转移辅助决策系统。该系统利用Excel建立10kV线路联络方式及线路限额情况,并利用PI数据库中的实时数据显示与历史趋势图查询功能,集中了负荷转移所需的各种因素,并提供查询相关联络线路的叠加负荷历史趋势图功能。利用本系统可以大幅缩短调度业务中制定方案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持续开展PI实时数据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I实时/历史数据管理平台的应用扎实、深入普及。为生产经营及规划等专业精益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几年来湖州电力局持续开矮PI实时数据库的应用,可为国家电网公司相关部门开展数据库建设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实时数据库的基本概念、PI实时数据库的基本功能,然后结合PI实时数据库在大机组供热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PI实时数据库在大型监测系统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最后提出了一套基于PI实时数据库的实时系统架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利用PI数据库实现自动判断线路事故跳闸的方法,通过在PI数据库中获取线路的实时运行状态,并对线路运行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自动判断线路事故跳闸情况,并将事故跳闸信息实时发送给相关人员,这有助于电网运行人员实时掌握电网运行状况,减轻配电网调控工作量。  相似文献   

5.
以ArcInfo为开发平台,以AE(ArcGIS Engine)组件为开发控件,以C#为开发语言,结合数据库管理功能开发的基于GIS的配电网可视化管理信息系统。将自动制图/设备管理/地理信息系统(AM/FM/GIS)与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集成一体,阐述了系统设计、开发环境、技术特点,实现图形管理、查询管理、配电网分析、运行监控和系统维护等,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配电网管理运行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WebGIS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存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Oracle Spatial对空间数据的组织和管理方法。针对目前配电网WebGIS在数据存储上的不足,提出了一套配电网WebGIS系统空间数据库分析和设计方案,并对数据上载时可能遇到的样式丢失、文本显示错误等问题给出了解决的方法,为基于Oracle Spatial的GIS应用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GIS与Oracle Spatial空间数据库集成技术的研究,实现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和管理,系统综合运用了MapXtreme组件技术、Oracle Spatial空间数据库技术,已将该研究成果应用于河北某县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实践证明配电网WebGIS空间数据库设计方案具有稳定、高效和可扩展等特性。  相似文献   

7.
PI实时数据库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时数据库是实现供电企业管控一体化的桥梁。PI系统是商品化的实时数据库应用平台,在响应速度、可靠性、容量等方面具有极大优势。将PI系统和电力行业应用紧密联系起来,是用好PI系统关键。首先从PI实时数据库的特点和结构入手,分析了PI在供电企业的应用构架;之后针对目前实时信息集成模式中存在的重复开发、开放性差等弊端,从数据模型和数据库访问两个方面探讨了PI与IEC61970的结合,提出了实施方案。该方案符合电力信息集成的发展趋势,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PI实时数据库系统被广泛应用,并且在发电厂监控信息系统(SIS)中发挥很大作用,它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电厂的能源利用率。该文对PI数据库及PI数据库的结构、各软件模块、设计原理、数据流程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PI数据库在电厂SIS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实时数据库是实现供电企业管控一体化的桥梁.PI 系统是商品化的实时数据库应用平台,在响应速度、可靠性、容量等方面具有极大优势.将PI系统和电力行业应用紧密联系起来,是用好PI系统关键.首先从PI实时数据库的特点和结构入手,分析了PI在供电企业的应用构架;之后针对目前实时信息集成模式中存在的重复开发、开放性差等弊端,从数据模型和数据库访问两个方面探讨了PI与IEC61970的结合,提出了实施方案.该方案符合电力信息集成的发展趋势,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电力企业应用的PI数据库中保留了大量的电力网络实时数据。借助PI数据库自带的开发工具,可以很方便地对这些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并定制可视化的监控画面。介绍了PI数据库在浙江省500 kV电网主要断面潮流监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Active management of complex distribution networks with distributed generation requires state estimation. As complete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are seldom available on 11-kV or lower 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s, real-time measurements at remote points on 11-kV 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 expensive. Therefore, the economical selection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ctive management of distribution networks with distributed generation becomes an important issu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investigations into a le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made of public-switch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nnels for a distribution network state estimation application. It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a different number of primary channels for real-time measurements o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state estimation accuracy. The le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availability performance has also been analyzed and used to identify a number of reserve channels required to improve the leased system availability. The overall cost for improving the le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availability has been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with both a fiber-optic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power-line 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able to provide the lowest overall cost performance for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state estimation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2.
结合内蒙古城市配电网络的构架、运行情况和可靠性技术管理的具体现状,分析了近几年可靠性指标的完成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内蒙古城市电网供电可靠率、缩短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提高电网的安全基础、服务水平及管理水平,提出了加大供电可靠性管理及考核力度,深入开展供电可靠性指标的分析,加强停电管理制度,完善事故处理、事故抢修等制度的管理措施以及加强主网和配网结构改造,提高设备可用率,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线路绝缘水平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测量的中压配电网线损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配电网线损计算是配电管理和运行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当前国内配电自动化水平的现状,提出了用以计算半自动化配电网络线损的模型,并充分依据网络量测配置的特点,根据基于测量、面向时间过程的思想,以馈线为基本单元,以辐射状配电网为研究对象,对系统的实测节点、电量信息节点、容量信息节点区别对待、配合使用,使半自动化水平下的配电网络的负荷节点信息得以补充完整,并由此提出了该自动化水平下的线损计算方法,解决了由于配电网络自动化程度不高、量测不全所产生的线损计算困难的问题。算例表明本方法简捷有效,能够满足工程上对于线损计算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德国配电网运行管理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德国配电网规划和运行管理、节能政策和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将其主要经验总结如下:重视节能政策导向和节能技术应用;实施分布式电源;加强配电网的网络结构;大量应用计算机技术以及提供优质服务。从中,我们得到这样的启示:有必要增加或完善供电政策和标准;加大电网建设尤其是配电网建设的投资;在配电网中推广优化规划、优化运行、节能降耗、故障检测和恢复等功能软件;进一步整合力量,共享资源并拓展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15.
对德国配电网规划和运行管理、节能政策和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将其主要经验总结如下:重视节能政策导向和节能技术应用;实施分布式电源:加强配电网的网络结构;大量应用计算机技术以及提供优质服务。从中,我们得到这样的启示:有必要增加或完善供电政策和标准;加大电网建设尤其是配电网建设的投资;在配电网中推广优化规划、优化运行、节能降耗、故障检测和恢复等功能软件;进一步整合力量,共享资源并拓展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16.
乡村用户较为分散、用电负荷密度低,其配电网设备利用率远低于城镇。各用户负荷曲线的波动特征不同,不同用户组合后总负荷曲线的平准化程度不同,对配电网的供能范围进行优化具有提升线路和设备利用率的潜力。同时,各类需求侧负荷调控技术的应用也可调整用户的负荷曲线,减小各用户的供电峰谷差。为实现乡村配电网规划和需求侧负荷调控方案协同优化,在对农村配电网构建成本、用户需求侧负荷调控成本进行数学描述的基础上,构建了用户聚合和各用户需求侧负荷调控协同优化模型,对各用户需求调控和配网线路供能范围进行综合优化。案例研究表明,对配电网供能范围和用户需求侧负荷调控措施进行协同优化,可以明显提升农网线路及附属设备的平均利用率,减少农村电网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17.
乡村用户较为分散、用电负荷密度低,其配电网设备利用率远低于城镇。各用户负荷曲线的波动特征不同,不同用户组合后总负荷曲线的平准化程度不同,对配电网的供能范围进行优化具有提升线路和设备利用率的潜力。同时,各类需求侧负荷调控技术的应用也可调整用户的负荷曲线,减小各用户的供电峰谷差。为实现乡村配电网规划和需求侧负荷调控方案协同优化,在对农村配电网构建成本、用户需求侧负荷调控成本进行数学描述的基础上,构建了用户聚合和各用户需求侧负荷调控协同优化模型,对各用户需求调控和配网线路供能范围进行综合优化。案例研究表明,对配电网供能范围和用户需求侧负荷调控措施进行协同优化,可以明显提升农网线路及附属设备的平均利用率,减少农村电网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18.
随着10 kV配电站的建设发展,配电网的规模越来越复杂和庞大.结合上海市电力公司的实际情况,对10 kV配电网监控(D-SCADA)主站系统的总体设计、建设和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和总结.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特点.认为该系统的建成将实现对上海电网10 kV配电网的完整监控,为上海市电力公司线损精细化工作、生产管理系统提供坚强的数据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9.
配电网CIM综合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配电网拓扑结构特点和各应用系统对配电网模型的要求,从计算分析和管理需求两方面出发,运用面向对象技术的C IM模型对电力系统资源的通用描述,提出了建立配电网C IM模型的三步建模方法,以完整描述配电网各设备属性和连接关系,从该模型可以得配网计算和设备管理维护所需的信息。最后建立了一个典型馈线系统的C IM标准模型,基于此模型进行了线损计算。  相似文献   

20.
陈涛  孙辉  王焱  黄民翔 《浙江电力》2013,32(4):13-17
采用可靠性计算软件RAMSES对余姚市10 kV配电网的可靠性进行了定量评估,简要介绍了建模流程,分别在架空网和电缆网引入新型高可靠性"三双"接线,并从供电能力与可靠性角度将其与传统的配电网接线模式进行对比。最后从网络结构、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