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础油加工工艺对比及技术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灵  瞿宾业 《化学工程师》2003,(5):43-44,64
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溶剂精制、溶剂脱蜡、补充精制工艺和加氢处理工艺分别进行分析,对采用不同工艺调制的中、高档润滑油油品的技术经济性进行对比,提出符合生产实际的基础油加工、生产及调制方案。  相似文献   

2.
世界润滑油基础油的供需状况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世界润滑油基础油的分类、市场供需以及节能、环保和发动机技术发展对基础油的影响和要求,展望了全球润滑油基础油的发展趋势。尽管世界润滑油基础油市场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供大于求,但是随着费托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出现及其产量的增加,高质量、低成本的润滑油基础油将是今后润滑油基础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国际润滑油市场环境,综述了世界润滑油工业的发展概况,包括润滑油、润滑油基础油和添加剂的供需现状及预测。同时综合分析了传统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的改进、高质量基础油的生产技术以及润滑油添加剂的技术进展,并指出了我国润滑油生产面临的问题和任务。  相似文献   

4.
加氢裂化尾油异构脱蜡催化剂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杨军  刘丽芝 《工业催化》1999,7(2):17-21
本文介绍了一种含有中孔硅铝磷分子筛 (SA PO -11) 和贵金属组分的双功能异构脱蜡催化剂,该催化剂可以由含蜡的加氢裂化尾油生产粘度指数120 以上的VHV I润滑油基础油馏分, 而且不需要溶剂脱蜡。还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的废润滑油回收利用技术都没有彻底地脱除废润滑油中金属等杂质、没有提出理想的环境友好的回收再生技术、没有很好地提高润滑油基础油的收率等问题,结合废润滑油的性质特点,探索了一种环境友好的回收再生技术,提出了不同常规的再生工艺,基础油收率高,效果显著,再生后符合润滑油基础油标准,可以用作基础油。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韩国SK和S-Oil公司的润滑油技术开发历程,重点介绍两大公司润滑油生产规模,高粘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技术、催化剂和基础油产品性质,分析SK和S-Oil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商之一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韩国SK和S-Oil公司的润滑油技术开发历程,重点介绍两大公司润滑油生产规模,高粘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技术、催化剂和基础油产品性质,分析SK和S-Oil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商之一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及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润滑油质量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也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进步。介绍了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的发展历程,重点对加氢裂化尾油高压异构脱蜡技术生产高黏指润滑油基础油工艺及润滑油基础油黏度指数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刘悦晖 《河南化工》2010,27(8):80-81
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本文从润滑油基础油的概念、生产过程与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几个方面,对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国外润滑油溶剂脱蜡技术的概况和发展动向,并提出赶超世界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通过非临氢降凝把加氢裂化尾油加工成润滑油基础油的新工艺。介绍了该工艺催化剂FC-DB的制备和评价结果,同时讨论了反应温度和空速对降凝深度,产品分布及产品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重液蜡综合开发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分子筛脱蜡的工艺流程,阐述了重液蜡在三次采油、润滑油添加剂、塑料业和微生物方面的应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减三线生产润滑油基础油优化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戴庆鑫  陈树群  李少萍 《广东化工》2009,36(6):43-45,253
由于原油价格高,企业原油加工量不断提高,炼厂生产润滑油的原料变化频繁,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基础油的质量和收率,基础油生产工艺优化选择对指导工业生产极其重要。文章以卡宾达与阿曼1:1混合原油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采用实验室酮苯脱蜡、糠醛精制、白土补充精制过程,进行最优生产工艺条件筛选,采用优化工艺条件能够生产出符合HVI la250标准的润滑油基础油。  相似文献   

14.
Different subsequent refining techniques including solvent dewaxing and solvent extraction have been used to produce lubricating base oil from slop wax waste by-product. The solvent dewaxing technique was performed using two different solvent mixtures of methyl ethyl ketone and toluene with and without benzene at different dilution solvent ratios and at different dewaxing temperatures. The solvent extraction technique was carried out using N-methyl-2-pyrrolidone solvent at 90 °C and at constant dilution solvent ratio of 3:1 by weight. The resulting data revealed that the highest yield of lubricating base oil having the lowest pour point (−6 °C) and the highest iso- and cyclo-paraffins to n-paraffins ratio (5.11) is obtained by solvent dewaxing process only. While the lowest yield of lubricating base oil having the highest pour point (−1 °C) and the lowest iso- and cyclo-paraffins to n-paraffins ratio (4.08) is obtained using solvent dewaxing followed by solvent extraction process. These lubricating base oil products, especially the one that having the lowest pour point (−6 °C) matches the principal characteristics of AX 973853 type of premium low viscosity textile machinery oils obtained by Mobile Velocite Oil Company.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润滑油产品供大于求,而质量与国外同类产品则有较大差距。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优质润滑油基础油的品种与数量不能完全满足高档润滑油产品开发的需要。因此,应提高高粘度指数(HVI)基础油的比例,并选用溶剂精制与加氢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由中间基原油生产HVI基础油。  相似文献   

16.
废润滑油再生工艺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大光 《当代化工》2003,32(2):98-99,102
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国内外成熟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技术,它们分别是:预处理一薄膜蒸发-白土精制;预处理-薄膜蒸发-加氢精制;溶剂抽提-普通蒸馏。本文从工艺流程、操作条件、环境保护、经济性等方面对3种工艺加以比较,剖析了国内目前废润滑油再生工业现状,对将来的发展和改进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运用流程模拟软件对酮苯脱蜡溶剂回收系统(多效蒸发)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一种重组分代替复杂润滑油及蜡馏分可以得到与工业生产实际相符的模拟结果,其计算结果可与TBP(实沸点蒸馏曲线)虚拟组分法所得结果相媲美。究其原因是该系统中溶剂(丁酮及甲苯)与润滑油及蜡各种性能差异很大,与上述差异相比,润滑油及蜡不同组分间的相对差异就显得不太重要了。这样,采用一种重组分代替复杂馏分模拟酮苯脱蜡溶剂回收过程,就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计算结果。本文方法使计算过程大为简化,有利于采用解析方法对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所得结果已经成功应用于酮苯脱蜡溶剂回收系统分析与节能改造。  相似文献   

18.
沈大建 《当代化工》2011,40(5):481-483
荆门石化酮苯脱蜡脱油装置通过更换转鼓式过滤机和套管结晶器、对蒸发式空冷和降溶剂含水改造等措施,加工加氢改质减四线油、溶剂脱沥青轻脱料等重质原料油.改造后的重套酮苯脱蜡脱油装置能耗由110 kg标油/t下降到90 kg标油/t,油蜡综合收率由76%提高到81%,溶剂消耗由1.58 kg/t下降到1.11 kg/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