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HFC接入网上行信道的噪声汇聚效应,通过分析HFC上行信道性能指标,提出基于网络结构变换的传输方案,并对传输系统中的调制解调器进行重点设计,提高了上行信道的传输速率,降低了噪声汇聚效应。  相似文献   

2.
根据HFC网络上行信道的特性,建立了信道模型;分析了上行信道中存在的各种噪声对QPSK调制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N(传输信道载噪比)较低的情况下,采用QPSK调制方式,可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HFC网络上行信道的噪声和干扰特性,论述一种基于S-CDMA(同步码分多址)技术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案,对S-CDMA技术及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进行分析,给出了S-CDMA在有线电视宽带网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1 引言 HFC交互式有线电视系统同轴电缆接入网络上行信道除了非线性失真外,还存在噪声漏斗效应、回波反射和窄带短波干扰等影响通信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了HFC同轴电缆网络双向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在上行信道中,具有比下行信道更高的热噪声和其它随机噪声电平,这可以用噪声漏斗效应因子来衡量;另外,存在的窄带调幅短波干扰对HFC的双向通信具有较大的影响,这两个因素将影响到上行信道调制技术的选择。 本文主要研究和分析了上行信道调制技术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HFC网络上行信道的噪声和干扰特性,论述一种基于S-CDMA(同步码分多址)技术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案,对S-CDMA技术及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进行分析,给出了S-CDMA在有线电视宽带网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HFC网络上行信道的噪声和干扰特性,论述一种基于S-CDMA(同步码分多址)技术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案,对S-CDMA技术及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进行分析,给出了S-CDMA在有线电视宽带网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HFC网同轴电缆部分的树形结构决定了其工作方式属于共享信道方式,这种方式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传输下行信号的手段。HFC网下行信道具有很宽的传输带宽,可以传输多路模拟电视信号,数字电视信号和其他数据、电话等信号,而且具有良好的信道质量高。但HFC网的上行信道频带很窄,只占用5~42MHz或5~65MHz频段,上行频段正好处于各种干扰与噪声的多发“地带”并且由于上行信道是多点到一点的结构,各处的干扰与噪声都会向前端汇集,这使本来就很脆弱的上行信道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由于干扰与噪声的性质将决定调制方式及多点接入等HFC网双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论述了HFC网上行信道噪声的来源、分类和性质,深入讨论了HFC网络上行信道噪声的形成机理与抑制方案。  相似文献   

9.
苗圃  吴乐南 《信号处理》2012,28(10):1361-1369
HFC网络上行信道内部噪声复杂且难预测,限制了发展和应用。基于该信道的传输特性,针对上行传输系统噪声大且限制调制技术选择的缺陷,推导出噪声对调制技术的影响关系;采用多元位置相移键控(MPPSK)技术,完成了对其上行信道接入网电缆调制解调器的改进;分析了同轴电缆网络电气特性,推导出新型调制信号在网络传输中的变化规律,利用Matlab对改进后的上行信道同轴电缆传输体制进行数学建模,实现了MPPSK调制信号的传输测试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误码率改善了2-3个数量级,能量节约了3-4dB ,降低了门限信噪比,压缩了信号带宽,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分析和实验表明了MPPSK调制解调技术在上行传输中抗噪声干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利用HFC网进行多功能业务的实践中,上行性能的改善,尤其是各种上行噪声的抑制关系到HFC网络整体质量及业务实现的成败。本文重点分析了HFC宽带接入网上行信道的噪声特性及噪声来源,提出了一些抑制上行噪声干扰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当前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的建设,分析双向HFC网络上行传输存在的问题,及其噪声产生的原因,阐述了在双向网络中上行传输系统的安装调试时应注意的问题,从而完善双向HFC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2.
针对HFC接入网上行信道的噪声效应,对HFC网上行信道的噪声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网络结构的均衡设计、数字信号滤波和混合多址调制技术角度,提出HFC网上行信道噪声控制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在利用HFC网进行多功能业务的实践中,上行性能的改善,尤其是各种上行噪声的抑制关系到HFC网络整体质量及业务实现的成败.本文重点分析了HFC宽带接入网上行信道的性能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HFC网上行通道结构与性能的分析及噪声来源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抑制上行噪声干扰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HFC网络上行信道所面临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噪声抑制问题。一般来说,影响数据传输的主要是上行信道的汇聚噪声干扰。章分析、仿真了汇聚噪声干扰对HFC上行信道的影响。仿真使用ImportanceSampling(IS,重点抽样)方法,较常用的Monte-Carlo方法,它能显地减少运算时间。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光纤同轴混合 (HFC)接入网的基本网络结构、频谱划分、链路的传输性能指标等 ,分析了传统HFC结构的固有缺陷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采用多个上行光节点的HFC网络上行信道的传输结构。  相似文献   

16.
刘政林  徐重阳 《电视技术》2001,1(5):32-33,39
描述双向HFC网络上行信道的噪声来源及其对通信的影响,提出在有线电视前端利用代理服务器屏蔽噪声的影响,以充分利用HFC网络的宽带资源。  相似文献   

17.
介绍在进行双向HFC网络改造过程中上行信道噪声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几个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目前 ,基于CableModem技术的HFC接入网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但网络中的漏斗噪声限制了系统带宽的充分利用。着重分析上行信道的噪声特性 ,并根据噪声特性 ,研究了TDMA ,FDMA和CD MA 3种多址接入技术的特点 ,认为TDMA/FDMA混合方案更适合HFC网络上行信道的传输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利用现有的CATV网络,采用电缆调制解调技术(CableModem)为用户提借宽带Internet接入,是一种非常有竞争力的接入技术,目前已得到为广泛的应用。但网络中固有的漏斗噪声限制了系统带宽的充分利用。着重分析其上行信道的噪声特性,并根据噪声特性,研究QPSK和MQAM两种调制方式的特点,认为QPSK更适合HFC网络上行信道的传输要求。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施工质量才能保证网络高质量的双向传输,分析HFC网络上行信道的噪声来源,提出控制用户噪声、规范布线、线缆接头处理、接地防雷的正确方法,以提高施工质量,合理布局网络结构则要注意设备指标的一致、设备基本电平的配值、分配系统的反向衰减要大致相同,以防止噪声的侵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