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6 毫秒
1.
广东风力发电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说明了广东是能源消费的最大省份之后,介绍了我国和广东风力发电的现状、广东的风能资源情况和开发的优势,分析了风力发电如何产业化的政策、策略,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广东发展风力发电的若干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广东风力发电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少雄 《广东电力》2001,14(2):22-24
风能-清洁可再生能源,以其突出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国内,广东省较早、较快开发风力发电,但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比例仍然非常小,为此,通过分析目前广东风力发电的现状,结合广东电网的实际情况,从电源结构的多样化,风电开发的必要性、可能性、政策性、经济性等方面,探讨广东风力发电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电源技术应用》2012,(7):10-I0007
12日,贵州六盘水在香港举行重点项目香港合作洽谈会,就煤炭及煤化工、有色冶金、建材等196个项目进行招商推介。洽谈会现场,贵州六盘水与香港就广东粤电集团风力发电项目、华润电力六枝煤电建材循环经济园等  相似文献   

4.
德国风力发电发展状况及对江苏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风力发电发达的德国风力发电发展的政策、现状及趋势、技术、成本等。针对江苏的具体情况,从资源、环境、技术及成本等方面对江苏发展风力发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江苏发展风力发电的政策和相关技术研究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风力发电研究现状与接入系统后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董锴  易仕敏  郑钢  廖鹏 《广东电力》2009,22(9):17-20
阐述了对风力发电接入系统所带来问题的研究现状,并讨论了风力发电技术接入系统后对电网调度工作的影响。从电压偏差、谐波等方面分析了风力发电系统对电能质量的影响,从无功补偿和故障切除等方面分析了风力发电系统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从负荷和电源的角度分析了风力发电系统对电网可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风力发电技术分析及经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风力发电技术的现状,重点分析目前分布式风力发电的特点、研究状况和前景以及分布式风力发电常见的几种形式.以别墅为模型分析了小型风力发电在城市周边应用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风力发电特性及对广东电网中长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扬  刘云 《广东电力》2010,23(10):41-46
针对广东省风能资源分布特点及风力发电的出力特性,深入比较了采用不同类型风电机组的风电场等效机组特性与传统电源的区别,研究了规模风电并网对广东电网中、长期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建议。分析结果表明,规模风电的发展最终要求系统具备一定的调节手段,广东电网应在风电消纳能力、风电并网标准、调峰电源建设、风力资源预测与调度运行系统等方面着重开展工作,以促进风电与电网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海上风力发电已成为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注焦点。从海上风力发电的发展历程、现状、技术体系以及中国发展风力发电的优势和面临的困难等方面,阐述了目前中国开发海上风力发电的技术可行性,为未来中国大型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发展风力发电是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内陆地区风力发电的发展应在全国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落实具体的发展目标。风力发电总图运输设计以研究风力发电场址选择、风力发电场平面布置等为对象,在分析风能资源、电网接纳等条件下,提出了内陆地区风力发电场址选择和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0.
由于风力发电项目投资具有很高的不可逆性、不确定性、竞争性和可持续发展特性,传统DCF分析方法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特性,DCF分析方法不能完全满足风力发电项目投资决策的需要。分析了风力发电项目投资的特点,提出了在风力发电项目投资决策中引入实物期权的基本思路和模型,并讨论了实物期权模型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超稀疏矩阵变换器(Ultra-Sparse Matrix Converter, USMC)相较于双级矩阵变换器(Two-Stage Matrix Converter,TSMC)来说具有开关数量少、控制简单等优点,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常见的TSMC直驱风力发电系统中,其开关数量多且控制复杂,而采用USMC取代TSMC,则控制更加简单,且能量单向流通满足直驱风力发电系统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分析推导了USMC整流侧和逆变侧的SVPWM控制策略,给出其开关调制序列,并建立了USMC直驱风力发电系统各个部分的数学模型。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了系统整体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和模型的可行性,为USMC直驱风力发电系统的实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方宁 《电气开关》2012,50(4):57-59
简要介绍了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概述,其中包括能量优化管理集成控制策略、扰动法最大功率控制、三点比较法控制.  相似文献   

13.
风力发电场对电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风力发电在中国和世界上的发展和现状、并网风力发电机的原理及运行特点,并就宁夏贺兰山风力发电场对宁夏电网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功率偏差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是通过调节转子绕组励磁电流的频率、幅值、相位和相序来实现变速恒频控制的.在分析交流励磁变速恒频双馈发电原理及双馈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阐述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定子磁场定向的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功率偏差控制策略,并在实验室3 kW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模拟系统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促进广东省风电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琪 《广东电力》2006,19(6):17-20,23
针对广东省风电发展的现状和发展环境,说明目前影响广东省风电发展的主要因素:宏观政策的影响和建设条件的影响。为此,针对不利因素,提出了促进广东省风电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电系统运行研究   总被引:73,自引:28,他引:45  
随着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采用变桨距风力机实现最大风能捕获和利用的变速恒频发电已成为当前风电技术的研究热点.文中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讨论了双馈发电机交流励磁变速恒频的发电原理、对交流励磁变频器的要求,以及为追踪最大风能捕获、实现发电机有功、无功功率独立调节和变速恒频下空载并网控制的定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策略.实验风电机组的空载、并网、同步速上、下的发电运行全面验证了所提出的交流励磁变速恒频关键风电技术的正确性,为大型风力机组的工程实现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及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于xPC技术的风力发电设备半实物测试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ATLAB/Simulink的xPC技术构建一种廉价的风力发电设备半实物测试平台,在xPC宿主机建立了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风力发电模型,利用实时代码生成工具箱(RTW)产生代码并下载到目标机运行,由外部控制器控制虚拟风力发电模型,从而验证了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和性能.通过xPC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建立了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用所述方法构建出一套人机界面友好的用于风力发电设备验证的仿真测试平台,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测试平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空载并网控制   总被引:108,自引:24,他引:108  
通过分析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特点,将矢量变换控制技术移植到发电机并网控制上,进而讨论了交流励磁发电机空载并网控制策略,建立空载并网仿真模型,对并网前的空载运行、并网时的过渡过程及并网后的追踪最大风能变速恒频发电运行进行了完整的系统仿真,观察了空载并网控制效果。实验研究更进一步验证了空载并网方式对变速恒频发电机的有效性,仿真和实验表明,所开发的空载并网技术是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的一种较理想并网方式。  相似文献   

19.
关于广东发展液化天然气电厂必要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晖虹 《广东电力》2004,17(4):18-21
当前,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加速了电力工业的发展,为此,阐述了电力工业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通过对广东省发电能源结构的分析,论述发展液化天然气(LNG)电厂的必要性,LNG电厂在电网中主要用于调峰和带中间负荷,其建设周期短、设备灵活、环境代价低。结合广东省电力工业的现状及远景规划,发展LNG电厂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Wind speed and wind-power generation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inherent variability and uncertainty. To overcome this drawback, an accurate prediction of wind speed is essential.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a hybrid wavelet 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wind-speed forecasting and thus, in turn, for wind-power generation. The combined optimal economic scheduling of the wind generators and conventional generators has also been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solution methods, namely primal dual interior point,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nd bacterial foraging technology, are used for solving the wind-thermal economic dispatch (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is demonstrated on three-unit, 13-unit, and 40-unit systems and their performances are compared in terms of the generation cost and execution tim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are indeed capable of handling ED probl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