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灰色理论与模型在交通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云 《山西建筑》2007,33(25):59-60
针对西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交通运输资料规律性差的问题,在公路交通量预测中,应用灰色理论及模型对杂乱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并依托青藏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对灰色理论及模型在西藏地区交通量预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实践证明,该模型应用在西藏地区道路交通量预测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路基沉降预测的非等序灰色模型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轩勇  孙仁奇  刘军勇 《山西建筑》2006,32(18):73-74
讨论了灰色系统理论在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建立了任意间隔的非时序改进灰色模型,通过具体工程实践,给出了两种模型对路基沉降量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较,结果表明非等序灰色模型的预测沉降量与实际沉降量更接近,精度更高,更能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3.
结合广州地铁某换乘车站深基坑工程,分别采用5种计算模型对深基坑施工引起的周边地表沉降进行了预测分析,与实测沉降值对比后发现:灰色GM(1,1)模型、灰色马尔科夫链模型和BP人工神经网络的短期预测结果比较可靠,但其长期预测结果精度不够,而经过残差修正后的灰色模型能够明显的提高预测精度,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提出了深基坑施工变形控制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由于基坑设计理论还不够全面、地表地层的变异以及众多不可预计的复杂问题的出现,施工过程中深基坑工程的造价风险具有多种不确定性。基于多层次灰色理论,针对建筑基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风险预测,结合考虑预测指标的关联性,对施工阶段基坑工程造价风险管理评价预测进行详细研究,依托上海某深基坑工程,对其基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风险进行多层次评价预测,并给出相应风险控制方法,研究成果更好地为建筑基坑工程造价风险预测评价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灰色系统理论在土钉支护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对文献[1]中的土钉支护变形,建立了GM(1,1)灰色模型,并对实践工程资料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精度完全满足工程实际的要求;最后针对预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弱化改进后的灰色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武广客运专线某路段工程实测数据为基础,先用灰色理论进行建模预测,再用弱化改进后的灰色模型进行建模预测,并分别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弱化改进后的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精度会有很大的提高,能够满足工程要求,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观测期数而大大的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7.
地铁深基坑变形是影响地铁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地铁深基坑变形众多影响因素所具有的不确定性、模糊性以及深基坑变形的非线性特点,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分别采用灰色GM(1,1)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灰色-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对某地铁深基坑地表土体沉降进行预测分析,并将预测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各模型预测精度。工程实例分析表明,灰色GM(1,1)模型预测精度最低,BP神经网络模型次之,灰色-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由于集合了灰色GM(1,1)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优点,预测精度最高,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对安全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向国  李森林 《土工基础》2010,24(4):71-72,102
运用灰色理论的多变量动态灰色建模方法建立了有效加固深度的影响因素和有效加固深度的预测模型,并结合实际工程对有效加固深度进行了预测,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9.
首先分析现阶段深基坑开挖工程的难点,提出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预测基坑变形具有重要性。运用基于灰色理论GM(1,1)模型,对佛山橡树湾基坑排桩围护的顶部累计水平位移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变形趋势。结果表明,使用灰色理论GM(1,1)能够较好预测基坑排桩围护的变形。并且对灰色理论预测基坑变形作了系统归纳,为实际工程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引入了MGM(1,n)多变量灰色模型,并且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将该模型应用于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沉降量预测,同时将预测结果与目前比较成熟的GM(1,1)灰色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MGM(1,n)多变量灰色模型用于复合地基沉降量预测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单国峰 《山西建筑》2009,35(18):266-267
引用灰色系统理论,构造了公路路基沉降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结合某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监测实例,对路中和左右路肩处路基沉降分别进行了预测,经与实际观测数据对比,预测精度良好,说明GM(1,1)灰色模型在路基沉降预测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缪群露 《城市建筑》2013,(12):195-195,2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大项目对于质量的要求日趋增强,监理机制也被引入到各大项目当中。基建活动凭借着高速发展的经济而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路桥工程的建设质量、服务性能和使用寿命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提升路桥工程的质量管理,完善路桥建设工程管理水平以及提升路桥工程水平,对于社会公共效益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推动监理工作朝着程序化、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将是未来监理工作的重要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3.
张斌 《山西建筑》2014,(23):148-150
针对水泥粉煤灰砂砾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路用性能测试指标较多,不易确定最佳方案这一问题,在室内选取了七种配合比方案,对水泥粉煤灰砂砾的力学、抗裂和耐久性能进行测定,并采用灰色理论的方法,对其各项路用性能进行综合评价,最终根据灰色关联度的大小推荐出最佳的路用性能方案。  相似文献   

14.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路况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朝辉 《山西建筑》2007,33(36):291-292
根据安微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特点以及影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指标,介绍了利用灰色关联度建立路况评价的模型,分析比较了新模型与传统模型的不同之处,通过对路面状况的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得出灰色综合评价指数比传统模型更为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城镇道路的需求和服务要求日益提高,同时城市建设也给城镇道路带来了不利因素。为保证道路设施的使用功能和服务水平,克服当前道路质量检测技术的不足,需寻求先进的、可行的道路质量检测手段。本文根据工程实例,阐述了探地雷达、回弹弯沉、钻芯取样综合法对水损道路进行质量评价的有效性,为相关的道路质量检测工作提供技术参考和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包秋菊 《城市建筑》2013,(14):255-255
农村公路指的是国道及省道以外的公路,包含了县道、乡道和村道,具有整体工程量大、点多、面广、单个项目小的特点。为了实现让给农民兄弟走上"沥青路和水泥路",我国交通部党组于2003年提出了"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的交通发展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唐晓进 《山西建筑》2012,38(25):167-169
鉴于现行厂矿道路技术状况评定中各项指标的模糊不确定性、不相容性以及信息的有限性,本文建立了灰关联熵分析理论与模糊物元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实例计算分析表明,该模型简单、计算方便,可有效地减少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干扰,能够较全面、客观地对厂矿道路技术状况做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The assessment of the existing road bridges as a part of bridge management networks has been a subject of several European research projects and actions in the last few decades. Bridge management includes a series of activities, interconnected in order to achieve optimal balancing of required costs, potential risks and overall bridge performa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a valuable link between a specific indicator (traffic load information calculated using Bridge Weigh-in-Motion measurement data)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ructural performance (reliability of existing bridge). It is shown that implementation of weigh-in-motion measurements in the probabilistic assessment of existing road bridges can reveal hidden bridge reserves and predict bridge reliability development over the required lifetime. Consequently, such approach can yield an unrestricted use of the bridge over a much longer remaining service life. Broader advantages lie in an improved road network management, road bridges in particular, and in a mo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frastructure network and greater satisfaction of road users and owners.  相似文献   

19.
王芳 《山西建筑》2014,(11):155-156
以具体工程为依托,通过对原路现有状况及病害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大修工程路面结构设计的治理方案,并对路面设计弯沉值与路面结构优化设计结果作了阐述,以有效改善行车条件,提高公路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0.
谷莉  李丹 《山西建筑》2006,32(15):294-295
对城市路面管理系统的概况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我国城市道路的特点,提出了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分别对应的路面性能预测模型,为建立城市道路路面性能预测模型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广州市路面管理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