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塔式起重机顶升结构特点塔式起重机的顶升结构由塔身、顶升套架和顶升液压缸3部分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实现自升式塔机塔身的自架设,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的目的是求解顶升过程中某个状态下顶升结构整体的应力和变形。在顶升过程中,塔机上部的载荷是通过顶升套架传递到塔身上,主要是通过顶升套架上下两组滚轮来传递弯矩。另外,塔机顶升过程中顶升套架不可避免地要承受很多动载荷,这些动载荷有一定的随机性,如风载荷等。从总体结构来看,塔身的最大应力并不出现在与顶升套架重叠的部位,但是从局部结构来看,这个部位载荷复杂,事故率很高,三峡工程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重型平臂自升塔式起重机顶升套架的工作原理,分析几种典型套架顶升方案的优缺点,确定了适合重型自升塔式起重机的顶升套架方案,并给出了一种计算顶升套架的新方法。结合工程实例,运用新方法并借助ANSYS的力学分析功能,建立了套架有限元模型,分析套架各构件的受力,为设计重型平臂自升塔式起重机顶升套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塔机顶升套架的倾斜状态,确定顶升时倾覆平面和侧向平面内允许的最大倾斜角度,以保证其工作的安全可靠。分析2个平面内所受载荷的情况,运用单位荷载法得出了2个平面的位移和转角表达式。塔机顶升时套架的倾斜角度计算表达式可以应用到不同型号塔机的顶升状态中,计算得到允许的最大倾斜角度有助于提高塔机顶升工作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塔式起重机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完成建设施工材料的水平和垂直的输送.但是由于塔式起重机在顶升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比例较高,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顶升套架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因此对顶升套架的结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主要就自升式塔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侧面顶升套架的结构和工作特性进行分析和说明,并为塔机顶升套架的设计提供必要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顶升套架自升式的内爬塔机,该起重机的塔身底座支腿、套架底座支腿均可伸缩,顶升横梁包含有自升爬爪和顶升爬爪,能够实现顶升套架在起重机爬升过程中自动爬升,不需要反复拆装,方便施工。  相似文献   

6.
2011年7月,在沈阳发生的一起于本年5月通过安装监督检查合格的QTZ40塔机坠落倒塌事故,该塔机附着高度已达70多米,正值进行顶升加节操作,三人死亡,—人重伤.经过多次现场勘察,调查分析,排除了这些可能:塔身与回转支座未连接即回转、吊重,顶升平衡不够,油缸顶升时套架滚轮与塔身节点板刮碰.由油缸顶升行程、顶升踏步距离推算及现场指挥人员介绍,事故是在套架已被顶起,上部重量完全依靠油缸支承时发生.最后认定事故由上部重量坠落、冲击,使塔身屈曲、套架滚轮座和连接梁破坏而发生.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自升式塔机由于具有顶升、装拆便利等特点,得到了普遍发展。无论采用何种顶升方法都需要顶升套架,本文以单边顶升式套架为例,介绍其在顶升工况下的计算方法,也适用于其它形式的套架。一、计算工况和载荷顶升工况时塔机严禁回转,吊钩可吊一定平衡配重使塔身回转轴承及支承平台以上部分重量的重心作用在油缸顶升的轴线上。此时套架(图1)承受的主要载荷有: 1.上部自重包括臂架、平衡臂、塔帽、拉杆、回转平台、塔身上部和待推入的一节标准节。  相似文献   

8.
《四川建材》2017,(9):37-38
塔式起重机是现代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工程设备,其主要作用是运输施工物资,但是因为塔式起重机在顶升作业过程中容易引起安全事故(主要是因为顶升套架设计不合理),所以需对塔式起重机顶升套架结构进行分析,保证设计的科学、合理。文章首先对顶升套架结构特点和受力特征进行分析,其次总结了计算要点,然后结合实例分析塔式起重机顶升套架结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适用于安装在电梯井的内套自升式内爬塔式起重机,其顶升套架设置在塔身中心,顶升横梁及油缸设置在套架中心,套架和塔身分别通过底座与建筑物相连,通过套架和塔身的爬升,达到项目施工所需要的起升高度,适合在高层建筑施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2006年5月6日,塔机安装人员在山东省济源市新城花园14号楼建筑工地,对该工地使用的QTZ315塔机(出厂日期2004年,额定起重力矩315kNm,最大起重量3t,起升高度30m,最大幅度42m,自重20t,)加装标准节。当时现场风向西北,风速2.5m/s。在加装第1个标准节时发现顶升困难,当时更换了齿轮泵顶升液压站,将液压顶升系统工作压力从16MPa调整到20MPa,再进行顶升作业。加装完成2~4个标准节,在加装第5个标准节进行第2步顶升过程中,当顶升行程至350mm时,塔机出现异常声响,随即已被顶升1.45m的顶升套架以上结构下坠,造成回转下支座下端面与塔身顶部冲击,塔机倒塌,致2人死亡、5人受伤。  相似文献   

11.
济南市天桥区全民健身中心为复杂折面网架,采用与传统同步顶升不同的“后扶正”整体顶升法进行施工,其重难点在于顶升架上升的不同步性,因此为验证其可行性利用midas/Gen软件对网架二的拼装及扶正过程进行模拟,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生死单元法能较为准确地模拟复杂折面网架的拼装过程,在模拟扶正过程时,考虑顶升架水平刚度可以很好地改善网架内力且更符合实际情况,证明可以通过调整顶升架水平刚度来实现网架扶正,确保了施工安全,并为以后类似结构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一起塔机顶升状态下倒塔事故,结合生产厂家提供的图纸,对塔机的相关结构进行受分析,重点对套架的结构进行受力分析.  相似文献   

13.
塔机是建筑施工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起重设备.塔机的高度是由塔身标准节的数量决定的.安装架设时,普遍采用液压油缸顶升塔身套架,预留出塔身标准节的空间,然后再安装标准节,逐一增加高度.在实际操作时,如果操作不慎或误操作致使油缸顶升过高,套架被顶出塔身,将会造成机毁人亡的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在塔机上安装顶升防冒顶安全保护装置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托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en对跨度近100m网架分两次提升的施工过程进行仿真计算与分析,通过对网架、提升平台1、提升平台2、提升支架等关键受力构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来判定最大应力比、最大剪应力比、变形等指标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确定是否需对拟定的施工方案进行调整,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1事故经过2006年5月6日,塔机安装人员在山东省济源市新城花园14号楼建筑工地,对该工地使用的QTZ315塔机(出厂日期2004年,额定起重力矩315kNm,最大起重量3t,起升高度30m,最大幅度42m,自重20t,)加装标准节。当时现场风向西北,风速2·5m/s。在加装第1个标准节时发现顶升困难,当时更换了齿轮泵顶升液压站,将液压顶升系统工作压力从16MPa调整到20MPa,再进行顶升作业。加装完成2~4个标准节,在加装第5个标准节进行第2步顶升过程中,当顶升行程至350mm时,塔机出现异常声响,随即已被顶升1·45m的顶升套架以上结构下坠,造成回转下支座下端面与塔身顶部冲击,塔机倒塌,致2人死亡、5人受伤。  相似文献   

16.
梅琨 《建筑机械》2012,(7):95-96,99
2011年7月,沈阳发生一起QTZ40塔机坠落倒塌事故,当时该塔机附着高度已达70多米,正在进行顶升加节操作,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经过多次现场勘查和调查分析,排除加节时塔身与回转支座未连接即进行回转、吊重,顶升时前后不平衡,顶升时套架滚轮与塔身节点板刮碰等原因。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一起塔机事故的原因,并提出几点改进建议:顶升套架应列为主要受力结构件,严格监检;制造单位应加强对塔机设计文件、制造图样的安全管理;新产品应有一段试用期方可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8.
1事故概况温州市浙江华坤地质科技大楼施工中使用1台山东某厂生产的QTZ63塔机,事故前塔机已附着升高到68m(臂架根部铰点离地距离),最大工作幅度为48m。塔机安装在该大楼的北面,起重臂指向东面,平衡臂在西面,顶升油缸处于套架的西面。  相似文献   

19.
何强 《建筑施工》2022,(12):2826-2829
既有建筑托换顶升施工过程中,构件的承载性能受施工影响可能发生变化,需对关键结构部位的构件承载性能进行分析,以确保结构安全。以上海文保建筑华东医院南楼托换顶升工程为例,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钢筋混凝土分离式模型,验证了基础大放脚上开施工洞口的影响,分析了用于托换顶升的双夹梁叠合构件的承载性能和传力机制。结果表明:基础大放脚上开施工洞口对安全性影响较小;深受弯叠合构件的传力机制符合拉-压杆模型,其位于受荷与支承处连线范围内的区域有着较大的主压应力和剪应力;托换顶升施工中承受上部柱荷载的双夹梁构件满足安全要求。研究结论为钢筋混凝土局部构件的精细化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唐建富  陆纪法 《建筑机械》2007,(11S):99-99,104
1事故概况 温州市浙江华坤地质科技大楼施工中使用1台山东某厂生产的QTZ63塔机,事故前塔机已附着升高到68m(臂架根部铰点离地距离),最大工作幅度为48m。塔机安装在该大楼的北面,起重臂指向东面,平衡臂在西面,顶升油缸处于套架的西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