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以柠檬汁饮料作为实验材料,采用调节温度的方法对维生素C的热降解进行动力学研究。在建立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速率常数、反应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来探究柠檬汁饮料中赤藓糖醇的加入对维生素C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柠檬汁饮料在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对热不稳定,其热力学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在本次实验中,1%~3%赤藓糖醇浓度的加入均有助于减缓维生素C的降解速率。其中,当赤藓糖醇添加浓度为2%时,维生素C降解反应活化能达到最大,为75.47kJ/mol,比对照高出了9.79kJ/mol。因此,赤藓糖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对维生素C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热风辅助射频(hot air-assisted radio frequency,HA-RF)干燥过程中维生素C随温度变化的降解动力学模型。方法在6.5 cm极板间距和60℃热风系统条件下进行HA-RF干燥,重点研究胡萝卜丁中维生素C在干燥过程中的降解动力学,包括脱氢抗坏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DHAA)和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总维生素C含量采用2,4-硝基苯肼分光光度法测定,AA采用2,6-二氯吲哚酚滴定法测定。结果HA-RF干燥过程中维生素C的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可逆模型,其降解活化能为40.54 kJ/mol。DHAA活化能为35.83 kJ/mol,表明DHAA的稳定性低于AA。结论本研究使用的干燥温度为62.5~77.5℃,较高的干燥温度下维生素C降解速率较高,较低处理温度下的降解过程具有更好的模型适应度(R2>0.98)。  相似文献   

3.
酚类物质是草莓中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不稳定易降解的特点。为探究草莓脯酚类物质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了4、25和37 ℃贮藏温度下,不同包装的草莓脯中酚类物质的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草莓脯中的酚类物质对热和光不稳定,随贮藏温度的升高,降解速率增大,半衰期减小;同一贮藏温度下,真空避光包装的降解速率最慢,其次是真空透光、非真空避光和非真空透光。四种包装方式下草莓脯中酚类物质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其反应活化能分别为22.45、17.75、18.91和17.42 kJ/mol。四种包装材料预测模型的验证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2>0.99,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可用于预测任意温度下贮藏的酚类物质含量及草莓脯货架期。同时对草莓脯中酚类物质的热力学参数值进行了计算分析,为阐释酚类物质降解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婴儿配方乳粉在加工、冲调过程中氧化型维生素C(DHAA)、还原型维生素C(AA)及总量维生素C(AA+DHAA,以VC表示)的热降解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工模拟体系中,AA及VC符合动力学一级反应,活化能分别为46.49 kJ/mol和39.69 kJ/mol。冲调模拟过程中,温度对AA和VC的降解符合零级反应模型,对DHAA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模型,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6.71,19.50,12.04 kJ/mol。  相似文献   

5.
通过考察不同光照条件、包装材料对亚麻籽油贮藏过程中过氧化值、酸价的影响,研究自然条件下亚麻籽油的保质期。结果表明:光照对亚麻籽油的贮藏性能有一定影响,避光有利于亚麻籽油的贮藏稳定性,散射和直射条件下对亚麻籽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差别不大;对比PET瓶、透明玻璃瓶、棕色玻璃瓶、马口铁瓶不同包装材料贮藏亚麻籽油,玻璃瓶对亚麻籽油的贮藏性能优于马口铁瓶,马口铁瓶优于PET瓶,棕色玻璃瓶较透明玻璃瓶对亚麻籽油的贮藏稳定性有较大提升,棕色玻璃瓶储藏的亚麻籽油保质期可以达到18个月。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冰温贮藏减缓蟹味菇营养成分降解的机理,以采后蟹味菇为试材,基于反应动力学理论研究了25℃、15℃、4℃及-0.5℃4个贮藏条件下蟹味菇抗坏血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等3种营养成分的降解表观动力学及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蟹味菇抗坏血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降解活化能分别为81.51 kJ/mol、83.88 kJ/mol、100.52kJ/mol;冰温贮藏条件下3种营养成分的降解半衰期、分子有效碰撞百分比、降解活化焓、降解活化自由能均高于其他温度处理组;降解过渡态平衡常数K≠均小于其他温度处理组。此外,可溶性蛋白质的降解活化熵及位阻因素为4℃贮藏时最大,而抗坏血酸及可溶性糖的降解活化熵和位阻因素则为冰温贮藏时最大。故,冰温贮藏改变了蟹味菇营养成分降解的动力学及热力学特性,从而表现为其减缓了蟹味菇营养成分的降解。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温度对苹果汁中维生素C降解的影响以及维生素C的降解动力学规律,采用可逆的一级反应模型,对加热温度30、40、50、60、70℃条件下苹果汁中还原型维生素C(AA)和氧化型维生素C(DHA)含量的变化及降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0℃的AA反应速率最大,DHA反应速率基本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升高,可逆反应速率常数增大,其它降解途径速率常数变化不明显;AA无氧氧化速率与温度有一定关系,50℃的AA无氧氧化速率最大,70℃的AA无氧氧化速率最小;AA和DHA热降解反应活化能均低于一般化学反应活化能,说明苹果汁中维生素C热稳定性较差。维生素C的降解主要是有氧氧化反应,苹果汁中维生素C无氧降解速率比有氧降解速率慢;温度升高,苹果汁中维生素C有氧降解速度加快,无氧降解速度变化不明显。在苹果汁加工工艺中应尽量隔绝氧气,采用高温(70℃)短时热处理。对成品苹果汁应采用低温贮藏。  相似文献   

8.
该文研究热风干燥温度(50、60、70℃和80℃)对黄花菜干燥动力学(水分比、干燥速率、有效扩散系数、活化能)和维生素C降解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花菜的干燥以降速阶段为主,随干燥温度的升高干燥时间显著缩短,水分有效扩散系数(D_(eff))显著升高。水分扩散活化能(E_a)与水分含量(M)呈指数关系:E_a=37.886 85exp(-M/1.739 28)+25.272 19。黄花菜干燥过程中维生素C降解呈Weibull模型,R~20.99,其降解的活化能(E_a)为72.25 kJ/mol。  相似文献   

9.
研究pH值和温度对路边青多酚的稳定性影响及其路边青多酚的热降解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多酚质量浓度随pH值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多酚的热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动力学曲线线性关系良好。30~70℃条件下热降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分别为0.0096、0.0115、0.0153、0.0175h-1和0.02h-1,表观活化能为15.6952kJ/mol。  相似文献   

10.
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鲐鱼货架期预测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海上移动运输船上东海鲐鱼新鲜度随温度变化规律及其动力学特性,将鲐鱼贮藏在0、5、10、15 ℃条件下,测定K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值与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TVC),并进行感官评分,研究其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鲐鱼的感官品质指标逐渐下降,K值、TVB-N值和TVC均逐渐上升。实验用Arrhenius方程构建了贮藏温度、贮藏时间与K值、TVB-N值和TVC之间的动力学模型,其中,K值变化的活化能(Ea)及速率常数(k0)分别为30.54 kJ/mol和1.54×104;TVB-N变化的Ea及k0分别为41.21 kJ/mol和4.40×105;TVC变化的Ea及k0分别为46.78 kJ/mol 和2.93×106。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可以在0~15 ℃范围内对鲐鱼的货架期进行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11.
用小型 (净含量≤ 2L)PET塑料瓶为包装材料生产的无气饮料 ,其封口工序一般来说都是一个CCP点 ,对这一个CCP点的监控 ,其关键限值、监控对象、监控方法、监控频率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 ,每一个工厂都是根据自己的生产实际作出具体规定 ,以既不泄露也不费力打开瓶盖时的扭力矩 ( 1 5± 0 3 )N m作为制定这一个CCP点的关键限值 ,此关键限值可以作为政府部门对小型无气PET瓶装饮料HACCP验证时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浅析啤酒爆瓶原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华 《酿酒》2008,35(1):68-69
啤酒爆瓶的原因:瓶质量不过关、流通不当影响了啤酒瓶的质量、消费者使用不当及个别小酒厂防范措施差。防范措施:塑料瓶代替玻璃瓶、严把啤酒瓶质量关、啤酒瓶运输采用托盘包装、让消费者正确掌握啤酒消费知识。  相似文献   

13.
以美国ALLEN_BRADLEY公司的SCL500系列PLC构成的灌装机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阀开启,破瓶冲洗的控制原理及调试要点  相似文献   

14.
季树太 《酿酒》2010,37(2):14-15
与传统的玻璃瓶相比PET啤酒瓶具有如下优点:安全性高、成本费用低、方便时尚、卫生环保、灵活适用,采用PET瓶包装啤酒扩大了产品的销售半径,部分改变了啤酒传统的销售方式,应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以美国ALLEN-BRADLEY公司SCL500系列PLC构成的液体灌装设备控制系统为例,介绍阀开启,破瓶冲洗的控制原理及调试技巧。  相似文献   

16.
用二氧化氯静态浸泡消毒瓶装饮用水的PET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消毒液浓度、消毒时间、冲洗液量和冲洗次数对瓶装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Cl O-2和Cl O-3残留量的影响,模拟不符合生产规范工艺对消毒副产物残留量的影响,并与实际样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消毒PET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消毒液浓度500mg/L时,消毒时间3min,冲洗液量90m L,冲洗次数2次,该条件下成品水中的Cl O-2和Cl O-3均为未检出;两种不符合生产规范的消毒工艺均检出高残留的Cl O-2和Cl O-3,对88个广东省内不同生产企业的包装饮用水样品进行测定,8个样品检出有Cl O-2残留,其中两个样品的Cl O-2残留量大大超出DBS 44/001-2011《饮用天然山泉水》标准值200μg/L。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水作为啤酒瓶的缓冲介质,根据啤酒瓶漂浮在水面因灌水竖起的特点来设计理瓶机。通过冲水管喷射的水流使啤酒瓶往斜坡式输送带运动,达到将杂乱的啤酒瓶整理整齐的目的,所设计的理瓶机理瓶效率达12000个/h。  相似文献   

18.
何小虎 《食品与机械》2016,32(5):105-107
针对传统的检测系统速度慢、效率低的缺点,论证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啤酒瓶空瓶检测图像采集技术实现的可行性,讨论了图像采集技术实现的方法,论述了系统的基本技术路线,建立了系统框架,并分析了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该技术对于克服当前人工检测的弊端、提高酒瓶空瓶检测效率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型双端洗瓶机的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纯生啤酒对生产环境严格的卫生要求,推出了新型的双端洗瓶机。本文对新、旧型双端洗瓶机进行对比,分析了新型双端洗瓶机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以新鲜大豆油为原料,将其分别盛装于PET材质塑料瓶和PE材质塑料瓶中,研究不同储存温度、储存时间以及光照对大豆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存20 d且储存温度高于27℃时PE瓶装大豆油中DBP和DEHP含量明显高于PET瓶装大豆油的;大豆油中DPP含量在储存温度不超过50℃时基本无变化,但储存温度高于50℃时,其含量明显增加。65℃储存90 d后,PET、PE瓶装大豆油中DPP含量分别高达1 559.3、2 756.8μg/kg。65℃储存50d后,PE瓶装大豆油中还检出DMP,含量为43.7(50 d)、128.7(70 d)、114.3μg/kg(90 d)。50℃储存90 d后,PE瓶装大豆油中DBP含量高达452.0μg/kg,是国家标准限量的1.5倍。与避光储存相比,充分光照对大豆油中DPP含量基本无影响,且短期内对DBP及DEHP含量的影响也较小。在相同储存温度及光照条件下,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塑料瓶装大豆油中DBP含量均逐渐升高,DEHP的含量呈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