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废水中油类物质对人类环境,特别是对生态系的污染,广泛而深远。一般占含油废水总含油量的60~80%的可浮油,可以根据斯托克士理论采用各种近代的重力分离技术,予以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溶解油一般不大于5~10毫克/升,这一浓度也无碍于生物分解和农业灌溉。而以胶体细分散状存在于废水中的乳化油类,通常是含油废水必须分离又难于分离的一个处理核心。本文仅就构成油在水中乳化的主要原因——废水乳化油荷电状态、乳化油ξ-电位测试的理论和方法、以及ξ-电位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根据试验研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输水过程中可能存在跨渠公路突发交通事故(油类运输车泄漏)或节制闸机房中机电设备油液泄漏等,影响沿线城市用水安全。为应急处理该类突发事故,以串联式平台为支撑,设计了直角形、弧形、直槽形、勺形、圆槽形5种不同形状的拦油装置,安装在平台上游一侧进行拦污导流。采用FLUENT模块进行拦油装置上下游流场分析表明:圆槽形拦油装置前后流场相对稳定,可抵御表面浮油翻越障碍物(拦截装置),因此选择圆槽形拦油装置。该装置在郑州市十八里河和北据马节制闸前进行浮油污染应急处理演练表明,拦油效果良好,可以在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西北某黄土塬湿陷性黄土分别进行3 000kN·m,8 000kN·m,12 000kN·m和15 000kN·m能级强夯加固处理,对处理后有效加固深度内的地基土探井取样,分别对地基土进行水、MTBE(甲基叔丁基醚)、甲苯、汽油、柴油、原油液相作用下的渗透试验。试验采用常规变水头渗透试验设备进行室内渗透试验,计算公式也采用变水头渗透系数计算公式。通过对化工油品的渗透试验研究,得出化工油品在地基土中渗透快慢的基本规律,可供防止化工油品污染地基土和地下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膜组合净水工艺在广西大石山区家庭水柜水处理的实际效果,选取了6座家庭水柜安装膜组合净水工艺净水器,于丰水期和枯水期分别取6座水柜水源水及滤后水开展水质检测。检测结果表明,12份滤后水样水质合格率为91.7%;12份滤后水样中均未能检测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去除率达到100%;12份滤后水样中菌落总数平均去除率为94.3%。  相似文献   

5.
李龙华 《中国水利》2003,(18):69-70
在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研制开发净水设备显得尤为迫切.全天候移动式太阳能净水设备不仅可以将常规水源作为原水制取饮用,而且其独特的反渗透装置可使人们在地表水受到污染的情况下喝到洁净的水.适量储备这种净水设备,可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宜春中心城区人口增长速度加快,而现状供水规模偏小,且水源单一,一旦遭遇特枯水年份、连续干旱年或袁河发生重大污染事故,中心城区将面临严重的供水危机,急需寻找第二水源点,加快备用水源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发动机润滑油在发动机里起润滑、冷却、清净、密封、防锈、缓冲等作用.润滑油受到污染会使润滑油润滑效果降低或失效,增加发动机机件的磨损,甚至导致机械事故的发生.针对水利工程施工条件差的特点,分析了造成水利工程施工润滑油受污染的原因,提出了做好防止润滑油污染预防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国内外该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状况,提出了应用该法时需注意的一些问题。研究表明,臭氧生物活性炭净水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对水中的无机还原性物质等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并且能有效地降低出水致突变活性,保证饮用水安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净水技术。  相似文献   

9.
作者采用净水药剂或材料与传统工艺的强化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试验表明:三种强化组合工艺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传统工艺去除有机物的能力,其中粉末活性炭组合工艺的去除效果最佳;传统工艺出水中仍含有一定量的有机污染物和致突变物质,严重影响了饮用水的安全性;颗粒活性炭及粉末活性炭组合工艺均能明显减少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及致突变活性;高锰酸钾组合工艺不能有效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其出水的致突活性明显高于传统工艺出水.因此,对于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及其致突变活性的控制,颗粒活性炭与粉末活性炭组合工艺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环境及供水源污染状况日益严重,突发性水源污染事故频频发生。为减少水污染事故的发生,保障城镇居民的用水安全,有必要进行水质在线实时监测研究,实时了解城市供水水质状态,为进行供水安全监控预警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从而减少或避免某些水污染事故的发生,保障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水质在线监测水质在线监测信息是城市供水水质信息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实验室化验数据相比,水质在线监测数据虽然监测指标较少,但为全自动监测,无需人工干预,能大幅简化城市水质监测的工作度。此外,由于  相似文献   

11.
现代交通运输业日益发达,大量汽车废气、油污和固体废弃物经初期雨水径流携带入水体,加剧了公路排水对水环境的污染,尤其是化学危险品运输中突发的事故泄漏及其路面冲洗液更严重威胁周围水体的安全.结合上海市穿越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的A15公路工程,研究设计了一种公路排水污染物截留设施--初期雨水沉淀池,实现对初期雨水或路面冲洗废液的调蓄暂存及沉淀处理,预防并减少公路排水对水源地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在解决安化县东坪镇城区及周边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时,本着项目的实施要免除或减轻"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带来的危害,保障安全供水,确保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原则,通过对拟建第二水源水量水质、工程地质及受益区供水现状等情况的调查分析,合理确定水源点、净水工艺措施、管线布置方案以及供水管材等方案的过程、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大连某半岛内石化事故对区域地下水环境的污染程度,选取对居民区饮用水源有影响的区域建立污染预测模型,分析了事故情景下石油类污染物的空间和时间变化及其对地下水环境和邻近海域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泄露事故对地下水的污染范围大、时间长,造成的污染严重;场地污染物在地下水含水层中迁移扩散35年后移出场地进入海域,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危害。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水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集南水北调北京蓄调池附近地下砂样、地下水水样、丹江口水库水样,通过室内试验模拟含水层方法,分析不同比例的丹江口水库水、地下水与含水层介质混合后的水化学作用,探讨水化学成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模拟含水层在可溶盐溶解作用、矿物溶解-沉淀作用、微生物作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等影响下,各项水质指标都发生了变化,但均符合地下水质量Ⅰ类或Ⅱ类标准。  相似文献   

15.
分析废水中特征污染物质的组成、性质、来源等对于水污染控制、应急事故处理、环境质量责任认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荧光光谱技术利用物质的荧光特性,构建物质的特征光谱图,并以此分析物质特性,可用于分析废水中腐殖质、氨基酸、荧光增白剂、木质素、多环芳烃等多种有机污染物质。文章从荧光光谱技术的原理出发,主要对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和同步荧光光谱技术在研究废水溶解有机物特征组成物质中的应用及环境因子对其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废水溶解有机物特征组成物质提供完善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根据温岭市湖漫水库柴油泄漏突发事件的过程及范围,以及事件的特点和水库实际情况,通过方案比选,确定采用阻截—伺机烧毁—后续吸附等方法处理,在典型点对石油类水质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处理方法及时有效,事发后3天各采样点石油类指标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该应急处理方案为我国同类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汶川"5.12"大地震使极重灾区的供水水源、净水设施、城市输配水管网受损或损坏,现有的供水设施不能正常供水,当地供水企业根据供水设施受损或损坏的不同情况,采取应急措施,实施应急供水,保证人们生存、生活的需求。灾后应急供水情况下的水质安全尤为重要,介绍了应急供水水质安全保障的一些做法及其经验教训,并提出要加强对突发事故后应急供水技术的研究和应急供水保障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建立长江下游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体系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下游地区是我国家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城市密集,工业发达,水上交通运输繁忙,沿江的水源地极易受突发性污染事故威胁,建立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体系是当务之急。对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应从加强应急水源地建设;加强长江边滩湿地修复或恢复,涵养水源;建立生物预警系统;加强水源地信息库建设4个方面进行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建设好水源地可有效保障长江下游的饮用水源安全。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大连地区水源水的特点,分别利用 UF 和 NF 工艺对小区优质饮用水进行研究,通过一年多的运行和水质监测,结果表明:运用以 UF 和 NF 为主的处理技术可以达到《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1999)。经 NF 处理后的氨氮去除率约为95%,氯化物去除率约为45%,但是膜污染问题严重;经 UF 处理后的氨氮和氯化物去除率明显低于 NF 系统,但通过适当的预处理可以达到设计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铅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土壤、大气及水环境中均舍铅及其化合物,其用途亦非常广泛.主要作蓄电池、电缆、铸字合金和防放射线材料,也是油漆、农药,医药的原料、汽油燃烧的抗爆荆.铅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也是及其严重的,水体中的铅化合物,可以沉积于底泥之中.本文通过对伊通河长春市区段铅含量的检测,适时掌握其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对防治铅及其化合物的污染,对于净化水体环境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