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无刷双馈电机两个定子绕组产生的磁场旋转速度不同的问题,提出了双同步坐标系定向方法,该方法分别在功率绕组子系统和控制绕组子系统中进行磁场定向,并在此坐标中推导出新的电机外部输出特性方程,建立了基于双旋转坐标系无刷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从而解决了由于转速不同而造成的控制上的困难,在此基础上,采用矢量控制的方法控制无刷双馈电机.通过仿真验证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在快速性和抗干扰性上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随着无刷双馈电机(BDFM)t~论的日趋成熟,该类电机在风力发电等工业应用场合越来越体现出广泛的前景。分析了无刷双馈电机工作原理以及无刷双馈变速恒频发电系统的实现。依据BDFM在d-q坐标系的动态数学模型,提出变速恒频运行条件下独立发电的标量控制策略。最后搭建Matlab/Simulink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一些提高系统动态响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由于传统无刷双馈电机定、转子具有不同的极对数,其耦合能力差,进而影响电机的效率、输出转矩和功率密度等,提出了一种具有盘式结构的新型无刷双馈电机,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盘式无刷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语言编制了盘式无刷双馈电机的通用仿真程序,得到电机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运行特性,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为研究该种电机提供了理论参考.通过仿真结果分析表明,这种新型电机非常适用于风机泵类负载的调速,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由双馈电机在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推导出它在MT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结合采用定子磁链定向控制、转子侧采用交直交的变频器、电流环采用滞环控制等的控制策略,进一步得出双馈电机的矢量控制图,最后在MATLAB中的simulink环境下搭建出双馈电机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5.
无刷双馈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无刷双馈电机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建立无刷双馈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BDFM)在双同步d-q坐标系下数学模型.采用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策略,进一步简化BDFM数学模型,给出控制方程,简化了控制环节,增强了控制系统可靠性、准确性、灵活性.仿真结果证明了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无刷双馈电机是一种可以实现多种运行方式的新型电机,为给此类电机稳定性的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基于一种绕线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的闭环标量控制系统,推导出功率绕组同步速下电机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小信号模型的方程.  相似文献   

7.
将整流器交流侧输出看作一个整体,建立了三相VSR在d-q坐标系下的线性方程.通过分析数学模型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提出了电压前馈电流解耦的双闭环控制策略.Simulink仿真验证了数学模型和双闭环系统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独立电源系统中的无刷双馈发电机的特点,考虑到功率绕组和控制绕组的端电压随转速和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在无刷双馈电机d-q轴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无刷双馈发电机在带载情况下的数学模型。并基于该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下建立了转速变化和负载变化的仿真模型,完成了其动态响应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由于双馈电机的特殊拓扑结构,其故障下的暂态特性十分复杂,而一般分析其低电压特性的文章均简化其双馈电机模型或在单一软件中模拟故障下暂态过渡过程。利用Ansoft-Maxwell,Matlab-simulink和AnsoftSimplorer三个软件的协同仿真,分析了双馈电机在三相对称故障下的暂态特性。首先,在双馈电机的稳态数学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双馈电机在三相对称故障下各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过程及相互影响。其次,搭建了电机有限元模型、控制器及外电路模型,最后分析了联合仿真的运行结果,得到的结论与之前的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无刷双馈电机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无刷双馈电机(BDFM)的一般性理论,详细论述了这种电机的定转子绕组结构,并简要说明了BDFM的发展过程、运行机理、等效电路和数学模型,由于BDFM所用变频器的额定值只有输入功率的一部分,因此与其它交流调速电机相比,它具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针对网络传输中整帧丢失的情况,提出了一组基于编解码端联合控制的错误隐藏机制.在解码端,通过运动连续性假设,从前一帧恢复出相应的像素值,针对剩余的无效像素点,将整帧以4×4块进行划分并且分类,使用块预测匹配以及帧内插值,恢复它们的像素值.在编码端,采用长期参考帧和短期参考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信道的反馈信息,对参考帧进行调整,抑制错误的扩散.实验证明,该方法不论在主观视觉还是客观峰值信噪比(PSNR)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有效地抑制了错误的扩散;同时计算复杂度不高,能很好地满足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尺寸块编码模式下,时域和空域运动相关性对最优参考帧选取的影响是不同的.本文通过分析视频序列的统计特性和视频帧内的空间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相关性的自适应多参考帧快速选择算法.该算法根据视频序列自身特征,自适应地去除不必要的参考帧,降低编码复杂度.实验结果显示,在保证编码质量的前提下,本算法平均可以节省编码时间4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中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揭示了在狭义相对论中存在的矛盾方程.第一种方法是将坐标系S原点O和坐标系S'原点O’对应的参数值分别代入洛伦兹变换关系式x'=γ(x-vt)和x=γ(x'+vt’)中得到矛盾方程锑二种方法是采用狭义相对论中结论“动钟变慢”的推导过程进一步重新推导得到矛盾方程.  相似文献   

14.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frames are seeing increased use in earthquake region because of their excellent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high strength, stiffness, and good ductility. However, there exist gaps in the knowledge of seismic behavior and the design provisions for these structure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seismic behaviors of composite frame systems, eight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frames were designed. These composite frames were composed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s and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columns. The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of column, slenderness ratio and linear stiffness ratio of beam to column were selected as main design parameters. The low reversed cyclic loading tests of composite frame system were carried out. Based on test results, the seismic behaviors of composite frames such as failure mode, hysteresis curve, strength degradation, rigidity degradation, ductility and energy dissipation were studied. Known from the test phenomenon, the main cause of damage is the out-of-plane deformation of steel beam and the yielding destruction of column heel. The hysteretic loops of composite frame appear a spindle shape and no obvious pinch phenomenon.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is type of composite frame has favorable seismic behaviors.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of design parameters on seismic behaviors were also discussed.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show that the different design parameter has different influence rule on seismic behaviors of composite frame.  相似文献   

15.
以JVT-AA029提出的适用于基于分层B帧的分层预测结构的码率控制方案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确定关键帧量化参数(Quantization Parameter,QP)的方法.根据起始QP、可用信道带宽和信源特性的经验关系式,计算用于编码视频序列中第一个关键帧的QP.对于其他关键帧,首先根据已编码帧的编码特性确定参考QP和目标比特预算值,然后使用率失真模型计算QP,并以参考QP为依据进一步调整计算所得的QP.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关键帧量化参数确定方法使原JVT-AA029的码率控制性能平均提高了0.14dB; 同时,基于提出方法的码率控制方案能够更准确地达到目标比特率,与已有码率控制方案相比,平均性能提高了0.77dB.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多参考帧选择算法。用边缘检测及相关性信息确定候选参考帧集合,并利用P8×8模式下的运动矢量分布情况判断宏块的运动特性。该算法在JM10.2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在编码质量下降不大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编码速度。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采用卡尔曼平滑算法对传递对准精度作评估时,参考系统DGPS的速度和位置输出的转换和修正算法,详细推导了导弹瞬时所在点及初始所在点的地理坐标系相对准惯性坐标系的偏斜角微分方程,以及根据DGPS的地速输出值计算准惯性坐标系内速度和根据DGPS的地理坐标输出值计算在准惯性坐标系内直角坐标值的计算公式。仿真结果表明,由转换和修正引起的在准惯性坐标系内的速度误差小于lmm/s,位置误差小于lm,足以满足平滑处理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GPS定位中有关坐标参考框架的一些重要概念,对坐标参考框架的一致性问题和采用GPS协议地球坐标系(ITRF或WGS-84)作为变形基准的特点及其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采用ITRF作为变形分析基准时的坐标参考框架的转换与统一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将偏心支撑与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相结合是一种新型抗震结构体系,为探讨其动力特性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大型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数值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偏心支撑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动力特性与传统框架结构并不相同,随着梁柱节点转动刚度的降低,结构自振周期延长,阻尼比增加,我国现行规范的相关规定不适用这种结构体系。最后依据研究结果,提供了偏心支撑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自振周期简化计算方法和阻尼比参考值。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轴压比和套箍系数对钢管混凝土框架地震反应的影响,建立了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将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符合较好.利用此模型,输入EL-centro地震波和天津地震波(N-S),对不同轴压比和套箍系数的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反应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着重对比了结构位移反应.结果表明:轴压比提高使结构层间位移角值增大,套箍系数增大使结构层间位移角值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