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兰矿目前采用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面临采空区安全、地表沉降破坏、技术经济指标差等问题。针对945m水平以下开展充填采矿方法的综合比较和优选,当矿体厚度15m时,采场垂直矿体走向布置,优先采用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以两步骤中深孔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作为补充;当矿体厚度≤15m时,采场沿矿体走向布置,根据品位高低分别采用两步骤中深孔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和间柱式中深孔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相似文献   

2.
青铜沟汞锑矿深部残矿回采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铜沟汞锑矿为充分开采井下资源,选择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回采550~600 m中段的部分残矿体。残留矿体厚度中等,倾角不够陡,也不够缓,且550 m中段以上已开采形成大量空区和残留矿柱,使得残矿回采难度加大。在残矿回采研究中,根据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采用垂直走向布置分段凿岩阶段出矿,分级尾砂充填的开采技术,使残留矿体回采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3.
我矿有许多薄矿脉,采幅宽度为1.0~1.4米,当矿脉倾角小于40°时使用全面采矿法(长壁式沿走向推进);当倾角大于60°时使用浅孔留矿采矿法。但是,对于倾角处于40~60°之间的矿脉,采矿方法就难以确定,只好勉强套用留矿法或全面法。当采用留矿法回采这类矿块时,因坡度小,矿石不能正常自流,在采场形成矿石悬拱,使放矿和平场十分困难。当采用全  相似文献   

4.
某铜矿主要开采1#、2#矿体,矿体平均倾角为20°,平均厚度3.98 m,为缓倾斜薄矿体,其中1 m≤可采厚度≤3 m的矿体占该铜矿储量20%左右。为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根据开采技术条件采用分段全面采矿法开采该部分矿体,对该采矿方法的适用条件、盘区结构参数、采场布置、回采工艺等进行了介绍,可为中小型薄矿体缓倾斜矿山开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安徽芜湖和成矿业主矿体采用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回采,Ⅱ步骤采场回采进度因Ⅰ步骤采场充填质量问题而严重滞后.为安全高效回采不良充填体条件下的Ⅱ步骤采场,推荐Ⅱ步骤采场采用分段凿岩低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利用 FLAC3D 软件与 Rhino建模软件对6种不同采场结构参数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确定的最优采场结构参数为:当 Ⅱ 步 骤 采 场 两 侧 充 填 体 强 度 为 一 侧 大 于 2MPa,另一侧小于2 MPa、大于1 MPa时,护壁厚度为3m,顶柱厚度为5m,间柱厚度为5m;当Ⅱ步骤采场两侧充填体强度均小于1MPa时,护壁厚度为3m,顶柱厚度为6m,间柱厚度为4m.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矿山不良充填体条件下的Ⅱ步骤采场回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杨清平  岑佑华 《采矿技术》2012,12(2):3-6,12
根据赞比亚联合铜业有限公司Mufulira铜矿(穆富里拉铜矿)矿体不同的赋存特征,结合采矿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对Mufulira铜矿以前采用的瀑布式采矿法、分段空场嗣后尾砂充填采矿法与垂直走向布置分段空场法采矿方法进行回顾,重点阐述目前采用的机械化空场采矿法、深孔崩矿阶(分)段空场法、分段崩落法、沿走向后退式回采法、由下盘向上盘后退式分段崩落法和由上盘向下盘后退式分段崩落法的采矿工艺流程与效果,最后对该矿采矿技术今后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一、留矿全面采矿法的产生我矿有许多极薄矿脉,采幅为1.0~1.4米,倾角为0~90°。过去是根据矿脉倾角来选择采矿方法,即矿脉倾角小于40°时使用全面法(长壁式沿走向推进),倾角大于60°  相似文献   

8.
西部铜业有限公司现在已经成功使用了胶结充填采矿法。采矿实践发现,使用浅孔留矿法回采完间柱,充填后,再回采矿房时,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比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更加合理。通过分析对比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和分段空场嗣后充填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出使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回采富铜矿体矿房更优化的结论,从而为其它矿山回采类似矿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矿房回采方案优化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部铜业有限公司现在已经成功使用了胶结充填采矿法。通过采矿实践发现,使用浅孔留矿法回采完间柱,充填后,再回采矿房时,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比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更加合理。本文就是通过分析对比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和分段空场嗣后充填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出使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回采富铜矿体矿房更优化的结论,从而为其它矿山回采类似矿房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仁勤 《矿业快报》2007,23(11):63-64
针对平水铜矿开采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正在实施的三期工程,提出将现在使用的有底柱分段采矿法,变更为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并对新的采矿方法方案、回采顺序、结构参数、回采及充填工艺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1.
根据沙溪铜矿矿床品位较低、矿体厚大、矿体及围岩稳定性好的特征,采用高阶段大直径深孔嗣后充填采矿和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厚大矿体采用高阶段大直径深孔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两段凿岩一段出矿,出矿段高120 m,凿岩段高60 m,采区生产能力2 100 t/d、采切比6.72 m/kt;矿体厚度小于15 m时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中段高60 m,分段高20 m,矿块生产能力500 t/d、采切比17.7 m/kt。由于采矿方法具有采场结构简单,工艺精简的特点,对相邻盘区充填料的破坏不显著,矿石贫化损失率低。  相似文献   

12.
针对长沟锰矿矿石层状赋存条件,借鉴煤矿长壁式开采思想,创新性提出了单层崩落采矿法和俯伪斜走向长壁分段(密集)采矿法。比较分析新旧采矿方法,得出:矿体倾角大于35°时,采用俯伪斜走向长壁分段(密集)采矿法;当矿体倾角小于35°时,采用单层崩落采矿法。在特殊开采条件下仍然选用房柱采矿法。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长壁工作面的循环进尺在1.6 m时,可以确保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3.
某大型锡矿山长期采用组合式崩落法开采,导致多处地表崩落塌陷、地表水体贯通井下,威胁矿山深部可持续开采,为改善地采作业环境,降低贫化损失,急需开展崩落转充填采矿方法研究。针对矿山生产实际,研究选取以贫化率、损失率、生产效率、安全性、环保、成本作为采矿方法优选的主要影响指标,通过运用采矿方法评价决策表,计算各指标的重要度矩阵;在分析统计矿体形态、夹石及表外矿分布,初选充填采矿方法的基础上,运用粗糙模糊集理论,实现了崩落转充填采矿方法优选。结果表明:针对5m≤厚度≤15m的中厚矿体和厚度15m,且含夹石、表外矿多的矿体,宜选择低分段充填采矿法;针对厚度15m,且含夹石、表外矿少的矿体,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优势则更为明显。所选充填采矿方法能极大地降低矿石的损失与贫化率,提高生产安全性,可为矿山深部开采提供有效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技术保障,优选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有较高理论与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萨热克铜矿体倾角从缓到陡、矿体厚度从薄到中等、矿岩稳固性好,但遇水力学性质大为下降,主要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采矿。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回采过程中,采用堑沟式底部结构,在采场底部留有大量的桃形矿柱,矿柱矿量所占比重较大,采切设计矿柱损失率为15%左右。为安全有效地回采矿柱资源,对部分矿柱分别采用有底部结构的留矿法或无底部结构的留矿法进行回采,矿柱回采率50%以上,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可以在类似矿山推广。  相似文献   

15.
额仁陶勒盖银矿主采矿体属倾斜矿体,矿岩条件一般,部分区域矿岩较破碎.矿山自建矿以来一直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随着生产区域向深部延伸,矿体厚度变大,倾角变陡,浅孔留矿法已不适宜该矿的开采条件.针对深部开采区域矿体赋存情况,采用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回采.由于该采矿方法初次在矿山应用,且矿岩条件复杂多变,在采场内进行中深孔爆破时出现了炮孔装药密度不够且部分炮孔未能引爆的情况.通过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扩大炮孔尺寸或使用套管等手段保证装药密度达标的措施,且采用孔底起爆方式进行爆破,爆破效果达到了预期指标.  相似文献   

16.
阿尔登铅锌矿采用浅孔留矿法回采,安全性差,贫化损失大,生产能力小,需进行采矿方法优化选择。根据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初步选择了适合阿尔登铅锌矿的采矿方法。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推荐采用分段空场采矿法进行回采,采场生产能力250~300t/d,矿石损失率20%~25%,贫化率15%~20%。研究成果对同类矿山采矿方法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露天转地下隔离矿柱的确定是露天转地下开采经常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于金属矿山地下安全生产极其重要。根据某铜矿的采矿工艺、开采深度以及工程地质条件,采用理论计算和FLAC3D有限差分法数值软件对不同厚度的隔离矿柱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隔离矿柱厚度为 20 m时,地下开挖导致的顶板变形较小且趋于平稳。20 m是该矿山隔离矿柱厚度的最优值,能够满足安全生产要求。该分析结果为露天转地下安全高效回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破碎围岩矿体预控顶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阿舍勒铜矿650 m中段破碎围岩矿体,采用分段崩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采场发生垮塌的状况,提出了预控顶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的技术方案。7个采场的回采实践表明:该采矿方法适合阿舍勒铜矿上盘围岩破碎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并具有采场稳定性好、作业安全、贫化损失率低、生产能力大、综合经济效益高等突出优点,采场实际损失率为4%~5.7%、贫化率为3.3%~10.9%。  相似文献   

19.
《矿冶》2014,(5)
保障生产能力的平稳过渡是矿山露天转地下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阶段强制崩落采矿法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均为适宜于开采低品位大型矿体的高效率采矿方法。根据杏山铁矿挂帮矿、地下矿开采技术条件,提出了大参数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基于大直径深孔采矿的阶段空场连续崩落法的露天转地下联合开采方案。经过开采技术经济比较,阶段空场连续崩落法采用大矿块参数阶段开采方式,在强化开采、提高生产规模、降低开采成本等方面都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废石—尾砂充填采矿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深部铜矿露天坑底部废石覆盖层块度分布及流动性能的分析研究,确定在矿块一步回采后采用水泥尾砂胶结充填,二步回采后直接利用上部废石覆盖层充填的技术方案。该方案技术难度大,但经济效益显著,为露天转井下生产的矿山充填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