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关铁矿矿岩变化较大,夹层弱面较多,矿岩节理较发育破碎。为满足中关铁矿破碎凿岩硐室安全施工且成型稳定,确保在矿房回采过程中不会出现冒顶、塌方、片帮,达到安全回采的要求,采用凿岩硐室留条形矿柱、锚网喷+长锚索、矿房边界注浆联合支护方式,条形矿柱宽3 m,长锚索长15 m,锚杆长2.4 m,喷浆支护厚100 mm。通过联合支护,破碎凿岩硐室成型稳定,6个月内未出现任何破坏现象。中关铁矿在围岩破碎凿岩硐室中采用联合支护技术上可行,安全上可靠,经济上合理,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证变电所大断面硐室掘进施工和支护安全,通过对爆破方式和支护工艺分析,提出了采用光面爆破和锚网喷+锚索耦合支护的方法。应用表明,分段微差光爆能使围岩破坏程度减小,提高围岩抗拉平衡能力;锚网喷+锚索耦合支护方式可显著提高围岩稳定性,支护强度高,实现了大断面硐室快速掘进。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毛坪铅锌矿98线盲竖井大断面机房硐室的掘进及支护安全,针对硐室断面较大、围岩破碎和地应力高等特点,硐室施工中,采用"上下导硐、先拱后墙、分层开挖",结合"无轨盘旋斜坡道、溜井出渣"的开挖技术;并采用锚网索喷+钢筋混凝土砌碹联合支护形式,收到预期效果。围岩变形监测结果表明:锚网索喷+钢筋混凝土砌碹联合支护结构稳定性好、强度高,并能充分利用围岩自承载能力,较好地满足硐室长期稳定和防渗等要求。  相似文献   

4.
充填体内巷道或硐室掘进时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喷锚支护紧跟工作面及时进行。根据凿岩硐室、出矿川、回风联络道及出矿进路所处位置的岩体和充填体情况,合理选择巷道支护方案和参数:凿岩硐室采用喷射混凝土与锚索联合支护方式或锚杆、锚网与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方式;出矿川脉及出矿回风联络道采用锚杆、锚网与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方式;出矿进路眉线处初期采用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金属网联合支护方式,后期施作模筑钢筋混凝土支护。面对充填体巷道普遍存在的掘进难度大、支护成本高、施工效率低的技术难题,本文成果填补了国内矿山充填体内巷道或硐室常规支护技术的空白。  相似文献   

5.
针对深井井下特大断面硐室施工中存在掘进难度大、施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提出了桥式导硐法与分层分区域法相结合的施工方案,支护环节上创造性地采用了锚网喷+中空注浆锚杆+中空注浆锚索+二次锚网+锚索梁+注浆组合锚索联合支护,保证了施工的安全、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尹宝昌  胡道喜 《采矿技术》2011,11(1):13-14,29
采用导硐法施工溜破硐室,先在硐室底部中间位置施工一小断面巷道,然后施工一人行及溜矿天井至硐室顶部,自上而下进行扩顶刷帮。施工过程中采用简易光面爆破掘进,初次采用锚喷砼临时支护,二次采用双层钢筋锚网喷永久支护成型,既加快了施工进度,又节约了工程基建投资。  相似文献   

7.
针对煤矿井下特大断面硐室施工中存在掘进难度大、施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提出了桥式导硐法与分层分区域法相结合的施工方案,并创造性地采用了锚网喷+中空注浆锚杆+中空注浆锚索+二次锚网+锚索梁+注浆组合锚索联合支护方式,保证了施工的安全、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充填体内巷道或硐室掘进时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喷锚支护紧跟工作面及时进行。根据凿岩硐室、出矿穿脉、回风联络道及出矿进路所处位置的岩体和充填体情况,合理选择巷道支护方案和参数:凿岩硐室采用喷射混凝土与锚索联合支护方式或锚杆、锚网与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方式;出矿穿脉及出矿回风联络道采用锚杆、锚网与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方式;出矿进路眉线处初期采用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金属网联合支护方式,后期采用模筑钢筋混凝土支护。常规支护的创新应用解决了充填体巷道普遍存在的掘进难度大、支护成本高、施工效率低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程概况,针对顾桥煤矿主井箕斗装载硐室断面大、围岩松软及施工顺序多变等特点,提出采用"锚网喷+锚索"和钢筋混凝土综合支护的施工方案,并对其施工过程及支护技术进行了介绍,为类似矿山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大断面交岔点施工支护设计方法和施工过程中的不足,通过对工程地质条件和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的机理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锚网喷+锚索+反底拱"支护设计方案。实践表明:大断面交岔点施工顺序为先施工小断面导硐,再扩掘至设计大断面;并采用光面爆破、及时支护、施工反底拱地坪形成封闭应力承载拱圈等施工工艺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围岩的自承能力,有效控制大断面硐室变形,为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针对煤矿大硐室断面跨度较大,围岩稳定性较差,砌筑混凝土支护较为复杂,用锚网喷支护喷层易开裂的缺点,采用喷射高韧性纤维混凝土配合锚网喷、锚索支护技术,从而缩短施工工期,减少投入,避免喷层开裂,有效支护大硐室。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原始地质资料和揭露围岩情况的分析,进行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支护设计,采用顶板上分层导硐法全断面扩掘硐室,锚网喷锚索联合支护方式进行高强度初期支护,上分层导硐和弱震爆破从上到下分层分段扩掘,实现全断面一次永久支护浇筑,解决了常规施工法所造成的工序繁杂、混凝土浇筑接茬漏水、施工工期长、顶板难于控制等问题,技术经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黑龙关矿区断面永久硐室支护难题,利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的方法,根据相应的锚杆锚索等支护理论,提出了锚网索喷+补强锚索+喷砼+注浆的支护方法。实测表明,该支护方法能有效保护大断面永久硐室,确保硐室变形在允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4.
告成煤矿25采区绞车房是该采区提升运输的心脏,服务年限较长,硐室净断面35.5 m2.为确保硐室高质量一次成巷,不变形、不维修,保障巷道长期支护效果,经过研究,制定了一套系统化的支护体系,即采取了分层施工和采用锚网喷+巷壁打锚索+U型钢支架+喷浆+围岩中、深孔注浆支护,先柔后刚的支护形式,较好地解决了大断面硐室支护难题.  相似文献   

15.
某矿Ⅱ61下运输下山架空乘人硐室为深部大断面硐室,围岩破碎强度低,大断面硐室由于跨度大,施工工艺复杂,必须合理支护设计与施工.经过对砌喧支护、锚网索喷联合支护对比,决定采用锚网索喷联合支护施工,现场进行工业性实验,结果表明了硐室在锚梁网索喷联合支护下,硐室围岩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韩文静  宋进朝 《煤》2011,20(1):33-34
针对煤矿硐室断面跨度大,围岩稳定性差的状况,用喷射层布式高韧性纤维混凝土配合锚网喷、锚索支护技术,从而缩短施工工期,减少投入,避免喷层开裂,有效支护硐室。  相似文献   

17.
针对姑山铁矿和睦山矿区-300m水平井底车场中央变电所硐室围岩具有松散、软弱和破碎的特点,以软岩巷道支护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大断面硐室合理的支护结构与施工方法,简要分析了实现硐室稳定的支护机理,提出初次支护采用锚网喷与低预应力锚索支护,而二次支护采用锚注全断面支护,形成复合锚固支护结构,给出了硐室结构的具体支护参数和施工工艺。应用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由初次锚网喷与锚索和二次锚注组成的复合支护结构满足了软岩地层中大断面硐室的支护要求,取得较好的技术与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新上海一号煤矿副井马头门硐室破坏失稳的根本原因在于围岩应力超过了围岩强度,出现了大松动圈软岩工程。针对硐室跨度大、边墙高,支护结构整体性不强等特点,选用"锚网喷+格栅+锚索束桁架"支护结构,有效地控制了硐室的变形,为同类型的大硐室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杨灵 《工程建设》2023,(2):36-42
随着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开采逐渐向深地延伸,如何控制硐室大变形,确保支护结构的有效性成为深部软岩硐室支护的首要问题。本文以广西某复杂地质条件地下锰矿大断面硐室为工程背景,基于现场监测硐室大变形破坏及支护失效,运用FLAC3D精细化模拟了硐室围岩破坏变形的演化规律,讨论了地层侧压力、岩体软化系数、不同支护形式3个因素对硐室围岩变形、塑性区范围等的影响规律,基于此,论证了锚网喷支护对深部硐室支护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而锚网喷+锚注联合迭加支护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围岩控制方式。监测结果表明:采用锚网喷+锚注联合迭加支护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深部硐室大变形,能保持硐室的长期稳定与安全。  相似文献   

20.
李建章 《中州煤炭》2009,(11):76-77
通过对锚、网、喷支护技术在大断面硐室中的施工应用实践,变原始传统的被动支护方式为主动支护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掘进速度和经济效益,确保了工程质量.阐述了锚网喷支护作用原理,根据大断面硐室的特点,选择了合理的支护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