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搅拌磨机械化学氰化浸金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杨华明  邱冠周 《黄金》1998,19(4):36-38
研究了搅拌磨机械化学氰化的浸金工艺,考察了磨矿细度、液固比、氰化钠用量和助浸剂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氰化浸金工艺相比,机械化学氰化浸金大大缩短浸出时间,降低氰化钠用量60%,金浸出率提高10%,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
加压氧化-氰化浸出工艺从酸浸渣中提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光  于永江  李志勤 《黄金》2004,25(5):29-30
对加压氧化-氰化浸出工艺从酸浸渣中提金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效浸金设备进行氰化浸出4h,金的氰化浸出率可达97.85%;其与常规氰化法相比,浸出时间缩短了32h。浸出率提高了2.05%,NaCN用量减少了4kg/t。该工艺是一个值得推广的金浸取方法。  相似文献   

3.
某金矿石的过氧化物强化氰化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内蒙某氧化金矿石的特性,研究了以过氧化氢和过氧化钙作氧化剂的强化氰化浸金,介绍了过氧化物在氰化浸金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与常规氰化浸出相比,过氧化物在适宜条件下可加速浸金速度,显著提高金浸出率.  相似文献   

4.
细磨氰化浸金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搅拌磨细磨氰化的浸金工艺,考察磨矿细度、液固比、氰化钠用量和助浸剂对金浸出率的影响。与常规氰化浸金工艺相比,细磨氰化法浸金大大缩短了浸出时间,降低氰化钠用量60%,金浸出率提高10%,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雷力 《黄金》2012,(10):40-43
:对某含铜金矿石进行常规氰化、氨浸-氰化、酸浸-氰化、浮选-氰化等工艺处理,金回收率均较低,且氰化钠耗量高;而采用硫代硫酸盐法对该金矿石进行浸出,金浸出率高达92.64%。  相似文献   

6.
难浸含砷金精矿两段生物氧化—氰化提金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艳平  祁玉海  赵禧民 《黄金》2013,34(3):50-53
某难浸含砷金精矿中金矿物嵌布粒度极细,有92.00%呈次显微金(不可见)的形式存在,且金矿物嵌存状态以包裹金为主,占94.58%。对金精矿进行常规氰化浸出,金的浸出率仅为3.41%。通过采用两段生物氧化预处理—氰化提金工艺,金的浸出率提高到95.02%,比常规氰化提高了91.61%。  相似文献   

7.
对难处理金精矿两段焙烧提金流程中的氰化尾渣进行强化酸浸,酸浸过程中氧化铁矿物的溶解而使其中包裹的金得到解离并裸露,在氰化浸出过程中容易被浸出。研究表明,随着焙砂中氧化铁相包裹体的逐步酸溶,其酸浸渣中的金、银的氰化浸出率也随之显著提高。该预处理方法为提高难处理金精矿中金、银的浸出回收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高铜、高铅金精矿中氰化提取金、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梁晓春  薛光 《黄金》2006,27(8):36-38
对用氰化法从高铜、高铅金精矿中提取金、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氰化浸出时,采用CaO+NH4HCO3作为pH调整剂,同时加入SD助浸剂,可有效地提高金、银的氰化浸出率。与常规氰化法相比,金、银的氰化浸出率分别提高15.85%和30.44%。氰化尾渣用浮选法选铅,焙烧-酸浸法回收硫和铜,酸浸渣作为制备水泥原料,实现了金精矿所有组分的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9.
薛光  于永江 《黄金》2010,31(4):42-43
采用边磨边浸氰化工艺对山东某矿山的金精矿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pH≈11(NaOH用量10kg/t),浸出液氰化钠质量分数为0.3%条件下,对金精矿进行边磨边浸4h(矿样细度-325目90%),可有效地提高金的氰化浸出率。与常规氰化法相比,金的氰化浸出率提高4.8%,达到97.8%。  相似文献   

10.
薛光  于永江 《黄金》2008,29(1):40-41
进行了从含砷金精矿二段焙烧酸浸渣中氰化浸出金银的工艺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采用RMD对含砷金精矿的二段焙烧酸浸渣进行预处理,可除去大部分砷和部分铅,使金、银的氰化浸出率比常规工艺分别提高4.51%和51.30%,其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采用环保药剂“金蝉”处理夏家店金矿,并与NaCN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金蝉”药剂用量为200 g/t时,金浸出率为88.55%,与NaCN浸金的浸出率(88.73%)基本相同;当“金蝉”药剂用量为300 g/t时,可获得金浸出率为89.87%的良好指标,明显优于最佳条件下NaCN浸金效果(88.73%);使用“金蝉”药剂处理金矿石后,金吸附效果及载金炭解吸效果与氰化法接近(金解吸率分别为98.99%和98.97%),无不良影响;“金蝉”取代NaCN,可明显提高技术经济指标,此外,由于“金蝉”的低毒性,可在运输、管理、环保和安全等方面产生更多隐形效益。  相似文献   

12.
吴弋 《黄金》2013,(5):52-53
对商品名为"金蝉"的新型黄金选矿药剂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工业应用实践。其结果表明,在全泥炭浆法相同工艺条件下,"金蝉"完全可以替代氰化钠用于生产,金浸出率达到90%以上,且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以某低硫金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全泥氰化以及池浸浸金的试验研究,确定了两个氰化浸金工艺的最佳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全泥氰化浸出1 kg金矿原矿破碎至≤10 mm后的1.25 mm筛下矿,金的浸出率达到84.62%;池浸2 kg破碎至≤15 mm金矿原矿,金的浸出率达到76.0%.通过结合两种氰化浸金工艺,可以经济有效地回收该金矿中的金.  相似文献   

14.
硫代硫酸铵法从焙烧后的某含铜硫金精矿中回收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云  李鸿雷 《黄金》1999,20(7):32-35
研究了硫代硫酸盐法从焙烧后的含铜硫金精矿中回收金的工艺过程,研究了表明,焙烧前金的回收率很高,焙烧后,常温下硫代硫酸盐浸出,既可是较好的金浸出指标,又可降低硫代硫酸耗量。  相似文献   

15.
根据氯化物体系中金的浸出热力学,预测合理的电位和pH值范围。通过对硫化金精矿压热预处理后的氧化渣进行液氯化浸出试验,考察了浸出过程中电位变化与浸金率之间的关系。氯化浸出金适宜的热力学条件为pH值8以下、电位0.9 V以上。从次氯酸钠溶液的氧化能力角度考虑,pH值在4~5.5时其氧化能力较强,此时溶液中氧化剂以HClO为主。对金精矿压热氧化渣的次氯酸钠浸出,为得到较高的浸金率,必须控制至少2 h电位在1.0 V以上。若在浸出过程中电位低于1.0 V,已溶解生成的金氯络合物会再沉淀,使浸金率下降。在初始有效氯质量分数为0.5%、初始pH值为4.0时,可保证2 h内电位在1.0 V以上,此时浸金率可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16.
强化生物浸金剂的浸金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英  柏全金  杨红霞  郑存江 《黄金》2002,23(1):38-41
以汞碾后的尾矿 (金品位为 2 7.0g/t)为试验样 ,在已研究成功的生物浸金制剂基础上 ,进行化学配合剂强化生物浸金剂的浸金性能研究。加入WH2 配合剂后使生物制剂用量从单独作用时的 70 %降为 1% (v/v) ;浸出时间由 72h缩短为 18h大大提高了浸金速度。在所选定的浸出条件下 ,该金矿样金的浸出率达到 93% ,而药剂总成本则降低了 80 %左右  相似文献   

17.
从某难浸金矿石中提取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难浸半氧化金矿石进行氰化浸出时 ,加入助浸剂过氧化钙可明显提高金的浸出率 ,缩短浸出周期 ,降低 Na Cl耗量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某含砷、碳的砷金矿、原矿焙砂以及氰化浸渣的物质组成研究表明,金在原矿中呈不可见-不可直接浸出的形式存在,该矿石属"难处理金矿石"。矿石焙烧后,其中所载的不可见金转化为可氰化浸出的不可见微粒金。浸渣中赤铁矿和脉石载金是构成渣中Au损失的2种主要因素。针对该砷金矿特点,采用原矿焙烧工艺流程提金,试验结果表明,砷金矿通过氧化焙烧-氰化浸出,金的浸出回收率大于80%。  相似文献   

19.
氰化提金及氧化剂强化浸金过程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黄铁矿氰化剂提金过程,以及氰化钠浓度、浸出温度和氧化剂等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研究了氧化剂强化浸金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常温时,在双氧水做氧化剂的前提下,氰化钠浓度0.05%,浸出时间12 h,金的浸出率可达94%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