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让公民均等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缓解人口过度集中问题,引领人口有机疏散。首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进行解读,然后通过对新型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释义,分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基本公共服务的现状及问题,以政策、问题为导向提出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深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不足、分布不均衡、获取机会不均等和公平性欠缺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借鉴并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研究提出当前城镇化发展条件下我国不能过度追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平均性、福利性,应积极应对"城乡二元结构""城市二元结构"引发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非均等化问题,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规划,以类型均等、机会均等、集约化和标准化的空间配套模式规划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3.
伴随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备受关注,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谐社会的建设及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实现,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又是加速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手段。研究以江西赣州中心城市为例,结合卫生行业发展规划,通过构建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分类体系、确定合理的均等化的配置标准、纳入流动人口的需求预测分析、划定设施配置基本空间单元、基于公众设施评价的规划布局及布局的空间检验,开展面向常住人口的医疗卫生设施均等化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4.
《规划师》2015,(Z1)
伴随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备受关注,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谐社会的建设及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实现,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又是加速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手段。研究以江西赣州中心城市为例,结合卫生行业发展规划,通过构建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分类体系、确定合理的均等化的配置标准、纳入流动人口的需求预测分析、划定设施配置基本空间单元、基于公众设施评价的规划布局及布局的空间检验,开展面向常住人口的医疗卫生设施均等化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5.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的重要手段,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则是公共服务设施中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基础设施。研究结合常州新北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状况,通过对基于供给方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和公平性评价以及基于需求方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整体满意度评价的分析,提出在规划中应改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编制方式,创新基于居民需求导向的、可实施的规划编制工作方法,以期为其他城市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赵毅  郑俊  张建召 《规划师》2015,(3):22-28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并将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包括市民化人口在内的全部常住人口,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县域空间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妥善处理县域内市民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关系,对于探寻县域单元的新型城镇化路径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研究从当前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指出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关注重点和关键环节,并以常熟市为例,探讨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基本方法,以期为陆续开展的相关规划实践提供借鉴,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7.
一、立项背景 在当前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边缘区的生态环境与土地资源是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本研究针对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动态演进、复合交错的苏锡常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基于边缘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同空间尺度土地利用模式与土地整合对策,成果不仅对边缘区现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复建有着现实意义.同时对‘怏速城市化进程中新的城市边缘区生态问题避免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满足常住人口对公共物品基本需求,核心在于合理配置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以及外来人口市民化过程。文章主要介绍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溯源、内涵及分类,评价研究特别是基础教育设施配置评价领域的进展,探讨以提升城镇化质量为目标,建议从空间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入手构建基础教育设施配置均衡化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医疗卫生设施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的核心类型,妥善处理其城乡空间布局,是实现"以人为本"、"城乡一体"等新型城镇化核心要义的重要支撑。中小城市作为新一轮城镇化的主战场,探索其符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的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方法更是具有突出的意义。从当前医疗卫生设施配置存在的问题入手,指出中小城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的关注重点和核心内容,并以张家港市为例探讨其具体实践方法,以期为陆续开展的相关规划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的界定、特征与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是基本公共服务的载体,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发展是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空间规划与建设角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方面和技术支撑。针对现实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缺失,试图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的界定着手,通过对当前发展特征的总结探索均等化发展的必要途径。认为分权化的制度安排导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存在巨大差异,经济发达地区数量均等已获较大发展,质量均等程度远远不够,集中化规模化带来的空间可达性问题凸显。基于以上问题,认为健康城市化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相辅相成政府责权明晰是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的保证,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需要规划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杨莉 《城市建筑》2013,(22):57-5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无论城市周边还是郊区还存在很多的城乡结合地区,并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本文以我国城乡结合地区特点的基础,强调了城乡结合地区居住环境设计的重要性,并阐述了相关的新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晋中市秋村的改造规划为例,分析了北方地区城市边缘区村落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城市化改造的现实意义,针对边缘区村落城市化的特征和实现的有效途径,对村落的整体改造规划做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化和产业更新的推动下,我国科技新城快速发展,科技新城这类以公共空间为主的城市功能综合区具有较强的景观资源特征和公共服务特征,它们往往成为聚集人气、带动新城发展的重点区域。本文通过对烟台辛安河口东区的城市设计,总结科技新城公共空间的发展特征和设计需求,提炼其设计理念与策略,塑造功能使用、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空间形态,旨在为类似的城市规划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With the rapid urbanization in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new towns that are close to the existing urban fringe have been developed to accommodate the increasing population. However, due to the long development time of the infrastructure systems in these new towns, the establishment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usually lags behind the population expansion. Therefore, to ensure urban accessibility, governments utilize bus networks to bridge the connectivity gaps of metro systems. To assist the design and decision-making required for bus and metro interconnectivity and optimize public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this study proposed a quantitative network-based framework. The proposed framework extended the exist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heory and identified five indicators to assess and optimize the network design.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method, nine typical cases in Shanghai were examined. The results based on the proposed analysis framework suggest that more edg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bus stops within the walkable area of a metro station entrance) and other nodes can improve the accessibility of the study area and create a well-integrated system. Therefore, this study is able to provide an insightful understanding of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coordination and transport facility arrangement.  相似文献   

15.
在中央大力推进城镇化的工作中,城市边缘区以其优越的区位条件、生态优势、丰富的土地存量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对建立一个合理的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城镇化布局与形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城市边缘区的现实与特征,期望通过对连江城市边缘区控规编制方法的探讨,为其他城市边缘区控规的编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经济转型和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应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邹军  朱杰 《城市规划》2011,(2):9-10
从城市规划的应对视角,首先分析了我国经济结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针对未来生产性服务业的高端化和基本服务的均等化提出了规划应对。其次从城乡统筹和规划协调视角指出城市群战略是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最后从都市圈、城市群核心城市、城市群外围点状地区等不同尺度提出了区域差异化政策和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7.
特大城市公园出行可持续性调研——上海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的绿地系统建设在当前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巾获得迅速发展,但其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成效有待进一步评价研究.针对当前中国特大城市面临的日益严峻的交通问题,通过对上海公园绿地建设发展过程的总结回顾,探讨其快速城市化导致的城市公园绿地的系统重构特征;并通过调研11处样本公园的游人出行方式,探讨这种重构对于居民游憩出行方式选择的实际影响,以评价当前中国特大城市的绿地建设模式是否有助于发展其城市交通的可持续性,从而指导其进一步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边缘区面临着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一系列问题,创造和谐共生的城市边缘区景园环境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分析了城市边缘区景园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边缘区景园创造的原则与方法,对整合城市边缘区聚居环境及其景园创造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城镇化转向注重质量发展背景下,传统公服设施配置思路已难以适应居民多元化需求,尤其在用地紧张的老城区,公服设施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以广州越秀老城区为例,基于公服设施POI数据和步行轨迹大数据解析老城区现有公服设施存在问题,同时结合对越秀区梅花街道86位居民的访谈调研,以不同人群活动特征为出发点,通过测度设施布局与人群活动轨迹特征,提出有别于新区的老城公服设施优化策略。研究表明:现有相关设施配置标准更多是解决“有”与“无”的问题,而忽视设施实际设施使用效果;老城区设施规划应区别新区集中式设施服务中心,结合不同人群生活需求和出行特征,以点状分散、路径串联的模式优化设施布局,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老城区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20.
Urban fringe area is the most important space for city development. It includes several complicated elements, such as population, space, and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On the basis of local population attributes in the city fringe area combined with people’s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in time and space, this article reclassifies basic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nd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ility layout and housing, employment, and commuter transportation.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Qiaobei District of the urban fringe area in Nanjing and on the basi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we discuss the impact factor on the choice of housing, urban services, and the tolerance of commuting time. Our findings indicate mutual promoting and restricting connections among living, employment, and services. Workers’ living situation determines their daily behavior, such as dining, shopping, and entertainment. Furthermore, different income levels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residents’ choices with regard to places to live and develop their care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