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3 毫秒
1.
用落球式粘度计首次系统测定新疆九区稠油7个馏分油在温度303.15~393.15K和压力0.1~12MPa范围内的动力粘度,共231个数据点。提出用323.15K、0.1MPa时的粘度作为参数,计算馏分油在任一温度和压力下粘度η(T,p)的参比方程,计算值与试验值间的总体平均相对偏差为3.85%,最大偏差为14.8%。  相似文献   

2.
采用A/O2(铁氧-氧-好氧)工艺和优势菌种技术进行了化纤废水处理试验,本试验进一步考察了ΣCN-及COD对A/O2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量小于0.5m3/h,回流比不小于2.6,进水COD:1200~1700mg/l.NH-N:15.0~75.0mg/l.ΣCN-:1.48~15.0mg/l、SCN-:53~170mg/l、TN:170~270mg/l时,各项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COD;88.2%.NH-N>96.0%。ΣCN-;100%.SCN-;100%、TN>67.1%。  相似文献   

3.
用正三辛胺萃取分离干扰离子,以二苯碳酰二肼(DPC)-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为显色体系测定原料油中的痕量铜。考察了测定条件。线性范围0~1.0μg/26mL,合成样品回收率为104%,油样加标回收率在95%~110%之间,油样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8%。方法的灵敏度高,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4.9×106L(molcm)-1。  相似文献   

4.
利用汽-液交替循环高压测定装置,测定了CO2与环己烷在293.15、303.15和323.15K、0.5到0.9MPa压力下和CO2-异丁醇在323.15K、1到10MPa下的高压汽液相平衡数据。对所测数据用DDLC-SRK方程进行了关联,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氯乙酸合成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上,进行了以乙酸酐作催化剂及少量助催化剂催化氯化乙酸合成氯乙酸的研究,得到较好的小试工艺条件:乙酸酐加入量7.0%~11.0%,助催化剂加入量0.5%~1.0%,氯气过量,反应温度105~110℃,反应时间6~7h。经结晶分离后,可得收率为85.30%、氯乙酸的质量分数wMCA>98.5、二氯乙酸质量分数wDCA<1.0%的优级氯乙酸产品。并成功地进行了工业化试验,其收率达89.50%,产品质量达到wMCA97.5%~99.1%、wDCA0.4%~1.0%、结晶颗粒长3~8mm、直径1~2mm的高质量产品。  相似文献   

6.
水力旋流器用于高含油油水混合液分离的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贺杰  刘安生 《石油机械》1996,24(5):22-25
在脱油型水力旋流器的基础上,通过改变部分几何参数设计试制的预分离水力旋流器能适应处理含油量小于20%的污水的要求。现场试验表明,入口含油浓度Ci在6%~15%之间,分流比F=1.3Ci,处理后水的含油量可降至0.5%以下,底流仍有0.35MPa的压力,分离效率可达97%,能满足油田生产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条件下由合成气合成低碳醇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固定床管式反应器中,在系统总压9.0MPa,合成气分压6.0MPa,空速2000h-1,反应温度260~300℃,超临界介质正庚烷分压3.0MPa条件下,研究了共沉淀Cu~Co催化剂的超临界相由合成气合成低碳混合醇的性能。结果表明,超临界相反应的CO转化率比气相反应高,醇选择性比气相反应低;超临界相与气相CO+H2反应的产物均为C1~C5正构醇,醇分布规律基本相同,符合Schulz-Flory分布方程,超临界相对合成低碳醇的链增长影响不大。以正庚烷为介质,在其临界温度以上,对合成醇反应有较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磷钒钼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汽油中磷含量的方法,对汽油中可能存在的共存离子进行考察,找出了最佳测试条件。用本方法对合成样品分析,其相对误差≤±4.0%,变异系数≤1.6%。对实际样品进行分析并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其磷的回收率为98.4%一103.3%。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采油中原油组分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在东濮凹陷胡状集油田胡19断块(油层温度为74℃,地层水矿化度为12×104mg/L)几口油井注入兼性厌氧混合菌液,进行微生物采油现场试验。油井注入混合菌液仅1个月,微生物降解作用就使地下原油组分有较明显变化。对试验井注入菌液前、后产出原油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原油中碳数大于15的正构烷烃相对含量不同程度减少,碳数为10~15的正构烷烃相对含量相应增加。这使试验井产出原油凝固点降低了0.5~2.0℃、粘度降低了16.0~31.2mPa·s。现场试验证实,微生物采油技术是投资少而见效快且效益高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应该在适用的油田推广。图1表1参1(郭海莉摘)  相似文献   

10.
应用均匀设计法制定甲醇-碱水溶液萃取脱除FCC汽油硫醇的试验方案,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处理,建立脱硫醇的数学模型,得出最佳值:溶剂组成,7.2%NaOH、90.0%CH3OH;油剂体积比1.0;脱臭率96.8%。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值能很好吻合,通过对等值线图等条件的分析,确定出萃取脱硫醇的最佳操作区间:溶剂组成,5.0%~10.0%NaOH、78.0%~85.0%CH3OH;油剂体积比1.0~2.0;脱臭率≥93.0%。  相似文献   

11.
分光光度法测定催化剂中镧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催化裂化干气制乙苯催化剂中镧含量的方法。用偶氮胂(Ⅲ)作显色剂,与镧在pH=2.8~3.0条件下显色,在最大吸收波长665nm处,测得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86×104L/(mol·cm),线性范围为0~37μg/25ml。方法可直接用于催化剂中镧的测定。其加标回收率为98.4%~103.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7%,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良好。  相似文献   

12.
甲烷在活性炭上吸脱附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斌  王琪 《天然气化工》1998,23(6):8-12
用标准容积法测得中压(0~5.0MPa)下不同活性炭对甲烷的吸脱附等温线,得到了吸附容量和有效吸附容量。结果表明,活性炭对甲烷的吸脱附存在着滞后现象。研究了温度对吸附等温线的影响。通过对吸附法和压缩法甲烷储存密度的比较,得出了吸附法定容储存甲烷的最佳压力范围是3.0~4.0MPa。利用Clausius-Clapeyron方程解析了甲烷在活性炭上等量吸附热。结果表明,随着吸附量的增加,等量吸附热降低  相似文献   

13.
红外光谱法测定(乙醇)醚化催化汽油中残余乙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红外光谱法测定 (乙醇 )醚化汽油中残余乙醇的方法 ,运用可调厚度吸收池消除汽油背景所产生的影响。当乙醇质量浓度为 1 5~ 13g/dl时 ,其误差为 0 1%~ 1 5 %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3 % ,回收率为 99 2 %~10 1 5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也可用于无铅汽油中乙醇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吴丽香 《石油化工》2002,31(10):852-854
应用苯基荧光酮 -聚乙烯醇 -Tween -80显色体系测定了聚烯烃树脂中的钛 ,建立了测定聚烯烃树脂中钛离子的灵敏、快速的分析方法。考察了测定条件 ,在测定过程中 ,以抗坏血酸还原作用消除了Fe3+ 、V5+ 等干扰。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 5 3 5nm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 =1 0× 10 5L/ (mol·cm) ,线性范围为 0~ 0 12 μg/ml。合成试样回收率为 97 3 %~ 10 1% ,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 1 63 % ;加标回收率为 99 95 %~ 10 1 3 % ,该方法选择性高 ,准确性好 ,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5.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油品中的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氨性介质中镍 (Ⅱ )催化高碘酸钾氧化靛红褪色反应 ,建立了测定油品中痕量镍的新方法 ,探讨了其动力学条件。结果表明 ,此测定体系的线性范围为 0~ 1 0 μg / 2 5ml,检出限为 3 6 8× 10 - 1 0 g/ml。测定油品时相对标准偏差为 1 2 0 % ,加标回收率为 95 %~ 99%。本方法灵敏度高 ,选择性好 ,操作简便 ,适用于油品中镍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生石油焦和煅烧石油焦中镍和钙。样品在高温炉内于 5 2 5℃下灰化 ,灰份用四硼酸锂在铂坩埚内熔融 ,将熔融物溶解于稀盐酸中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该溶液中镍和钙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加标回收率为 98 2 %~ 10 3 6 % ,相对标准偏差为 1 0 0 %~ 4 0 3%。  相似文献   

17.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催化剂中钯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珊 《石油化工》1999,28(9):626-628
提出了用空气- 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分子筛和氧化铝基催化剂中钯含量的方法。考察了各种类型分子筛和氧化铝基催化剂样品的溶解条件,考察了无机酸和20 种常见金属离子的干扰情况。平行测定六份试样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66 % ,其加标回收率为975 % ~1031 % 。为准确测定各种类型的分子筛和氧化铝基催化剂中钯含量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应用“RICC-Ⅱ+GOR-Ⅱ”催化剂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在催化裂化装置上应用"RICC-Ⅱ+GOR-Ⅱ"催化剂进行汽油降烯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FCC汽油烯烃含量降低7%~15%(φ),与单纯使用GOR-Ⅱ催化剂相比,汽油产率提高5.45个百分点,汽油辛烷值损失0.5~1个单位,馏程变化很小,芳烃、烷烃略上升,汽油质量合格。RICC-Ⅱ与GOR-Ⅱ催化剂混合比例控制在2~3∶7~8较适宜。  相似文献   

19.
利用选择反应监测模式(SRM),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的深度加氢脱硫柴油中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DBTs)的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GC-QQQ-MS/MS)测定方法。以5种DBTs混合标样绘制标准曲线,对深度加氢柴油中的C0~C4烷基取代二苯并噻吩(C0~C4DBTs)进行定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消除柴油中其他化合物的干扰,快速准确地测定深度加氢脱硫柴油中C0~C4DBTs的含量,而且重现性好,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0%,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96,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06~0.0017 mg/L和0.002~0.006 mg/L,回收率为98.23~114.59%。该方法适用于深度加氢脱硫柴油中DBTs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气液相法干气制乙苯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革与催化裂化于气中体积分数为10%~20%的乙烯在FX-02改性β沸石催化剂上进行烷基化反应合成乙苯的工艺条件,提出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干气分三段并联进料,反应温度140~160℃,本质量空速2h~(-1),苯与乙烯摩尔比6~8。在此条件下,乙烯转化率可达到80%~90%,催化剂经1000h运转,乙烯转化率未出现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