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胜利油田为例,从运行数据、电量数据两方面论述了电网运行在线监控技术,从避雷器在线监控、断路器机械特性监控、环境温湿度监控、设备温度监控等方面介绍了设备在线监控技术,并分析了传统综合诊断技术与新型智能诊断技术。与此同时,对变电运行数据与设备状态在线监控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高压电器》2016,(3):15-22
智能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实现手段之一,对电力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文中结合智能变电站设备在线监测软件的设计需求,进行了智能变电设备监控与决策辅助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分析了系统数据库需求分析和设计原则,给出了数据库设计和实现的关键技术。基于设计的数据库实现的在线监控与决策辅助系统已经应用到山东济宁供电局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中,系统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预制舱变电站传统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危险性大、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集成应用无源无线在线测温技术、红外热成像在线监控技术、卡片机监控技术及二次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研制了预制舱变电站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了开关柜内设备温度在线监测,主变压器设备在线测温,设备状态远程智能识别功能,该系统在变电设备定期巡检、特殊巡检以及倒闸操作中可及时发现并预警设备缺陷,确保作业人员人身安全,提升了预制舱变电站智能化巡检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李宏伟 《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32(8):141-147,152
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研究和开发一套适用于智能变电站日常运行和维护的智能视觉系统,以监控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环境、智能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该系统包含基于特征匹配和图像融合技术的智能设备监控子系统、基于视觉跟踪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的智能环境监控子系统以及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智能门禁子系统;集成和改进了视频监控、图像处理、机器学习模式识别领域中的最新技术,实现了对智能变电站运行环境以及变电设备运行状态自动进行在线监控。  相似文献   

5.
杨超  张霖 《电气技术》2012,(12):57-62
为了解决目前在线监测系统分散、设备数据信息无法共享利用等问题,本项目开发了一个智能的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变电设备状态监测智能系统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即基础数据的采集与管理、信息查询与监控、状态评估与诊断。项目的研究在区域电网内建立了统一的在线监控网络,能够及时准确判断设备的绝缘状况和发展趋势,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辅助了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内蒙古电网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总体运行情况,以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为例,对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的接入率、数据误差率、异常率以及供货商现场服务质量指标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变电站站控系统频繁故障是目前在线监测系统整体数据异常率高和接入率低的首要原因。对此提出进行站控系统改造,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加强在线监测系统入网监测、现场验收和运行评估;提高对在线监测数据的利用和分析水平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解翀  朱江  赵华  陈璐 《电力信息化》2013,11(2):40-43
变电站系统实现自动化是变电站发展的趋势。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现的核心基础是IEC61850标准,为了实现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在变电站内的标准化通信,统一各类状态监测数据,促进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文章分析讨论了基于IEC61850标准的状态接入控制器在上海电力公司的具体应用,现场运行情况表明CAC很好地完成了变电监测设备与主站系统通信桥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变电设备的红外热成像检测和诊断基本上还停留在便携式红外人工巡检和后台计算机离线处理上,无法实现全天候实时热状态远程监控和分析。提出了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红外测温技术、变电设备智能识别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等建立变电站红外测温在线监控系统的新思路。研究和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很好地实现了红外测温的实时远程监控和智能分析诊断。  相似文献   

9.
在线监测技术目前已较为成熟,为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阜阳供电公司通过将在线监测技术与红外线成像、温度传感、SF6气体微水及密度监测、油色谱采样分析等技术有效结合,构建了基于状态检修的变电设备综合在线监测系统。这一系统首先在阜阳供电公司220kV邢集变电站得到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高压电器》2013,(3):45-48
目前随着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推广,红外温度在线监测必将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笔者提出了一种电力设备实时温度三维显示的方法,该方法结合了3DMax建模和实时温度插值计算技术,能够使检修人员实时掌握电力设备运行时的发热状况,有效地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评估,提高了设备运行检修效率,实现设备状态检修。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计算简单,容易实现,最后电力设备模型的温度分布与实际温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变电站图像监控系统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出现了在同一辖区内设备多厂家、多界面等情况,难以进行有效的生产监控管理。介绍了洛阳供电公司变电站图像监控集中监控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该系统的成功运行证明其能有效地规范变电站图像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12.
依托国家电网公司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主站系统,规范各类变电监测数据的标准化接入,提供各种变电设备状态信息的展示、告警、统计、分析和诊断功能,实现变电设备状态的全面监测,为变电设备状态管理提供支撑。文章介绍了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主站系统的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架构设计及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各类技术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3.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基于预防性试验的检修模式盲目性缺点日益显现,已不能满足电网安全运行的需要。实现变电设备的状态监测是提高检修效率的有效技术手段,是实现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重要途径。分析总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生产和使用现状,阐述主要一次设备在线监测项目的应用情况,介绍状态监测系统的基本网架结构,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在线监测系统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变电站内设备容量逐渐成为限制电网输送能力的瓶颈,该文对变电设备动态增容技术进行了研究,并设计研发了一套变电设备动态增容系统。系统通过采集变压器温度、电流等状态监测参量,依据GB/T 1094.7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和变压器热电路等效模型对变压器的过负载能力进行计算,并利用电流分流算法对过负荷后,变电回路中的断路器、互感器和隔离开关进行过负载能力校核,结合电网运行方式以及风险评估值,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增容能力进行分析评估。试点应用情况表明,系统计算结果可为调度人员的操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变电站设备室环境温度监控设计方案,应用结果表明,该项目可以确保变电站内设备经常处于合格的环境温度,降低了由于二次设备本身及二次电缆发热引起的变电事故的概率。  相似文献   

16.
智能变电站热缺陷无线检测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变电站电气设备运行测控水平,利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为无线测温传感器持续提供电能,并对智能变电站高压设备的温度进行实时采集和处理。监控程序使用VC++.NET开发;图像的压缩及传输采用屏幕分格方法及霍夫曼压缩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变电站设备热缺陷的无线检测与远程实时监控、图像的无损压缩与实时传输:同时解决了连续阴雨天太阳能电池效率下降时变电站发热故障不能及时报警的问题。该系统为变电站高压设备发热的智能监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柯良生 《现代电力》2002,19(6):38-43
福州 5 0 0 k V变电所是福建省内首次完全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取消常规控制屏的 5 0 0 k V变电所 ,文中从设计角度并主要围绕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主要设计原则、外部接口、电源配置及监视、抗干扰措施等几方面 ,介绍计算机监控系统在福州变的应用 ,并对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作为保证电力设备安全运行以及提升变电设备生产运行管理精益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智能电网研究的热点。文章以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为研究背景,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状态监测系统建设方案,实现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3层之间无线通信;讨论了系统架构、接口规范、太阳能供电系统、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IEC61850通信、无线通信模块配置等问题,并将该系统研究内容应用于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中。通过系统运行以及监测数据分析,表明该设计从整体上减少了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的施工成本,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对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许永丰  陆国俊  许中 《供用电》2012,29(1):33-36,43
变电站智能化建设中关键技术的实施方案尚待进一步完善。总结已有的经验,通过与传统变电站及数字化变电站特征的对比,系统地从建设集成的角度介绍了变电站智能化的技术集成,着重讨论了一次设备智能化的实现方式,一次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集成以及一体化信息平台上高级应用的开发。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高压输电线路覆冰的危害,介绍了变电站电气设备温度测量的意义。利用光纤既是传感材料又是传输材料以及抗电磁干扰等优点,引出了光纤光栅温度和应变测量系统。通过对光纤光栅传感原理的研究,结合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电气设备的特点,设计了波分复用传感系统和C/S模式的监测系统网路结构模型,对大范围的高压输电线路和其他电气设备进行温度和应力的同时监测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