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程斌  纪鹏  李迎华 《变压器》2019,56(3):67-68
正1引言电压互感器分为全绝缘电压互感器和半绝缘电压互感器两种,其中10kV~35kV干式电压互感器一般为半绝缘式互感器,半绝缘电压互感器其主绝缘和纵绝缘绝缘等级设计不同,而工频耐压试验只能对绕组的主绝缘(绕组之间、绕组对地之间的绝缘)进行考核,而无法对绕组的纵绝缘(层间、匝间及饼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35kV干式全绝缘、半绝缘电压互感器局部放电的试验方法,分析了全绝缘电压互感器主绝缘、纵绝缘两种局部放电试验方法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提出了全绝缘电压互感器全部进行主绝缘局部放电试验与少量抽测纵绝缘局部放电试验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型蒸发冷却电机的定子设计出一种新的绝缘结构 ,由冷却介质承担主绝缘使主绝缘厚度大幅减薄。用13.8k V电压等级的定子模拟线棒试验的结果表明 ,这种新型主绝缘可行。  相似文献   

4.
苏永华 《电气制造》2009,(11):36-37
电流互感器主绝缘设计是决定产品绝缘性能的关键,对额定电压为66kV的干式电流互感器U型一次绕组的主绝缘设计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工频交流耐压试验和感应耐压试验都是耐压试验,但存在着不同。前者对检查变压器主绝缘强度和局部缺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后者能够检查全绝缘变压器的纵绝缘和分级绝缘变压器的主绝缘和纵绝缘。可见工频交流耐压试验,只能测试主绝缘的电气强度;而感应耐压试验除可测试主绝缘外,还可测试纵绝缘,是颇为重要的试验项目。本文着重介绍感应耐压试验。  相似文献   

6.
张致  董明  彭华东  缪金 《高电压技术》2012,38(11):2949-2955
电流互感器(TA)是电网控制回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失效时可能引起相对地故障或高能量爆炸,妨碍变电站的安全运行。为了提高电流互感器的运行可靠性,基于频域谱理论和测试技术,提出了联合频域介电谱和高压介损试验进行高压电流互感器绝缘状态及老化诊断的方法。首先利用频域介电谱(FDS)对3台220kV TA进行测试,得到了主绝缘的tanδ-f和C*-f特性曲线。然后对设备进行了高压介损试验,得到了主绝缘的tanδ-U曲线,并将10kV工频介损与FDS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两者的一致性。从试验结果可知:绝缘严重老化或受潮均使得固体绝缘中水分含量增加、低频段的介质损耗升高;老化严重时,低频段的复电容实部随频率降低而增大,绝缘受潮时复电容实部基本不随频率变化;绝缘老化设备在tanδ-U曲线上呈现开口形状,绝缘受潮设备的tanδ基本不随电压U变化,为两者的区分提供了新途径。FDS作为一种估计纸中水分和油电导率的可靠工具,结合高压介质损耗试验有利于对高压TA绝缘进行更有效、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压电机定子主绝缘减薄后电场的分布问题,本文以YKK400 -6(690 kW)中型高压异步电机为例,建立定子绕组静电场的计算模型.在边界条件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对场强最大值及电场集中系数分析计算,对定子绕组主绝缘进行减薄处理,并结合设计要求给出了主绝缘角部合理的圆角半径.在电场计算的基础上对主绝缘减薄前后的线圈进行介质损耗角正切与瞬时工频击穿电压试验.结果表明,新的绝缘结构满足要求.本文可为电机定子主绝缘的减薄及绝缘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可达到提高电机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电机定子线棒主绝缘中单气隙——介质串联电路的气隙击穿放电理论的计算,研究了在不同的主绝缘厚度下气隙放电的极限气隙间距和极限起始放电电压(有效值),和指出了气-液-固三相介质的界面极化对绝缘介质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线棒绝缘起始放电电压低于极限起始放电电压时,后处理工艺有利于电机定子线棒主绝缘的质量优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在工频电源频率范围内高压电机定子线圈主绝缘内部存在气隙群放电(包括无气隙群放电、完全型气隙群放电和非完全型气隙群放电)时对定子线圈绝缘的介质损耗因数(tanδ)与对地电容(C)的影响,测试并分析了主绝缘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的工频频谱特性、线圈介质损耗因数和电容随电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线圈绝缘内部无气隙群放电的情况下,电源频率与施加电压对线圈绝缘介质损耗因数和电容基本无影响;在线圈绝缘内部存在气隙群放电的情况下,电源频率与施加电压对线圈介质损耗因数和电容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0.
正4一、二次绕组的工频耐压试验和局部放电试验4.1概述工频耐压试验前,应先测量绝缘电阻,其试验方法参照电压互感器的绝缘电阻测定方法。关于绝缘电阻的要求应在工厂技术条件中给出。如无规定时,油浸式互感器在室温为20℃时可参考表11所列数据。  相似文献   

11.
赵程光 《电工技术》2022,(23):220-223
电缆在实际运行中会受到电磁场、热能、机械振动及水分等因素影响,导致外绝缘性能下降,进而在中间变压器内部发生放电现象。为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基于电缆主绝缘材料的老化机理,通过开展绝缘电阻试验、介质损耗试验、绝缘材质分析、结构检查及分析等,找到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缆绝缘层击穿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提升电缆绝缘材质的绝缘性能。  相似文献   

12.
135MW全浸式蒸发冷却电机定子的绝缘结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将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蒸发冷却技术应用于高电压、大容量的汽轮发电机,并作为主力机组,需要解决定子绝缘结构的合理设计问题。全浸式蒸发冷却定子需要利用蒸发冷却介质的绝缘性能,大幅度减薄定子主绝缘的厚度,实现冷却与绝缘的双重功效。为此运用有限元数值仿真理论,首先详细计算并分析了该冷却方式下的定子绝缘结构内的电场与温度场,总结其分布规律与特点,证明了135MW全浸式蒸发冷却汽轮发电机主绝缘减薄的的合理性与可能性。这些仿真计算的结果通过了试验模型的检验,是合理可靠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定子主绝缘厚度的合理设计值以及对应的电流密度。研究结果值得国内制造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朱希伏 《变压器》2004,41(2):7-8
1 引言 对于油浸电容式电流互感器而言,器身是它的心脏部分,而一次主绝缘又是心脏部分的关键,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整台互感器能否长期安全可靠地运行.产品的高、低压介质损耗因数测试、局部放电量测试、工频耐压测试等都是检验油浸电容式电流互感器一次主绝缘性能的重要测试项目.笔者在这里着重对220kV油浸电容式电流互感器一次主绝缘的高、低压介质损耗因数进行测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电压互感器的主绝缘由一次线圈骨架和一、二次线圈之间的层间绝缘构成,其线圈骨架同时作为一次绕组的机械力支撑。由于一次线圈骨架在制造中存在绝缘缺陷,不能承受雷电冲击过电压的作用,导致主绝缘击穿事故时有发生,产品达不到正常使用寿命而提前报废。1电压互感器主绝缘分析1.1矩形卷片铁芯形式在互感器绝缘中的应用目前,我国互感器生产企业普遍淘汰叠片铁芯,改为使用矩形卷片铁芯。矩形卷片铁芯是一个封闭式铁芯,线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升110kV工频电压比例标准自校系统国家标准的准确度等级,使其满足电网快速发展和开展0.005级及以下准确度级别电压互感器的检定/校准工作的需求,研究并提出了半绝缘互感器电压串联加法溯源线路。通过对半绝缘和全绝缘互感器电压串联加法线路数学模型误差的分析比较,得到基于半绝缘互感器电压加法的自校系统准确度等级更高,并具有很好的开放性。试验结果表明,新自校系统达到了预期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6.
LCZ—35型环氧浇注电流互感器的绝缘强度较高,仅靠测试它的绝缘电阻和工频耐压一分钟的试验不能全面反映它的绝缘性能。通常采用测介质损失角的增量和介质局部放电试验,将两项试验结果结合起来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绝缘是否存在缺陷。为要得到LCZ—35型电流互感器的介质损失角增量和其局部放电量的关系,我所对四  相似文献   

17.
介质损耗测试是电容式电流互感器绝缘测试中十分重要的项目。但随着设备电压等级越来越高,常规的10kV介质损耗测试由于其电压与设备额定电压相差甚远,其测试数据难以全面反映出电容式电流互感器的绝缘特性。为此提出电容式电流互感器在常规介质损耗测试中出现异常情况时,追加进行额定电压下的介质损耗测试。以孙村220 kV变电站201C相和211C相两台电容式电流互感器为例,介绍了其在额定电压下介质损耗测量的试验过程,并结合试验数据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使非晶合金油浸式配电变压器(以下简称AMDT)更紧凑、更经济,设计了一种AMDT紧凑型主绝缘结构,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计算了AMDT紧凑型与传统型主绝缘结构的电场分布,比较了紧凑型与传统型主绝缘结构的电场分布情况,并配合工频耐压和雷电冲击试验对紧凑型模型进行了测试。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AMDT紧凑型主绝缘结构的端部电场强度比传统型分布均匀,最大电场强度小于油隙的最大电场强度值;试验击穿电压的裕度大于1.6倍的额定耐压值,因此紧凑型主绝缘结构是可靠的。通过比较紧凑型与传统型主绝缘结构变压器的主材成本,证明了紧凑型绝缘结构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在谐波条件下,频率响应差的问题,研制了一台宽频电容式分压器。将2种常用的压缩气体标准电容器形式设计集成于一体。采用电磁场仿真软件完成主绝缘及电容量的设计,并对分压器主体分压比的温度系数进行了理论计算;为提高分压器后级带载能力,设计了具有两级缓冲电路的电压信号处理单元。试验结果表明:分压器满足绝缘设计,并在50~2 500 Hz满足0.1级互感器的误差要求,可用于电力系统内谐波计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了27kV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材料选择,主绝缘结构研究、防晕材料的选择和结构试验以及VPI绝缘工艺试验,对定子线棒主绝缘性能如介质损耗及其增量,局部放电,工频击穿和电老化寿命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我公司成功制造1000MW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我国超高压、大容量发电机绝缘技术达到国外同等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