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制备牌号为BNi2的钎料粉末惰性气体雾化生产工艺, 讨论了生产过程中不同雾化工艺参数、熔炼方式、雾化介质、雾化温度、雾化压力等对钎料粉末质量的影响. 用该方法生产的BNi2钎料粉末呈球形, 成分稳定, 氧含量低(0.013%~0.022%),工艺性能好. 用于对GH22合金的焊接时, 钎焊接头在800 ℃和850 ℃的瞬时抗拉强度可分别达到335 MPa和143 MPa, 是理想的高温零部件钎焊材料.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BNi73CrSiB—40Ni钎料的钎焊工艺性能,对该钎料进行了表面质量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及DTA测试,以GH3044,ЭП708高温合金为母材,研究了钎料的铺展面积、填充间隙能力、漫流长度等钎焊工艺性能。结果表明:该钎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良好的填充间隙性能,适宜大间隙和不等间隙接头的钎焊。该钎料的钎焊接头中有大量的固溶体组织,不同于常用钎料BNi82CrSiB的钎焊接头的组织。  相似文献   

3.
分别采用氧氮测定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倒置金相显微镜测定快速凝固法制备的铝-硅基钎料粉末氧含量,观察粉末外观形貌和内部组织,并采用漫流法测量焊料铺展性能和焊接结合强度。结果表明,采用快速凝固法制备的铝-硅基钎料粉末氧含量及焊接性能均优于传统方法制备的粉状铝-硅基钎料。  相似文献   

4.
根据离散元相关理论, 利用EDEM软件对高铟高锡银基钎料粉末电磁压制过程进行仿真模拟, 探究工艺参数对Ag–Cu–Sn–In系钎料压制过程中的影响规律, 分析钎料粉末的致密化行为, 并研究Sn元素和In元素对钎料粉末相对密度的影响; 在不同电压和电容条件下, 对Ag–19.5Cu–15In–15Sn钎料粉末压制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 分析不同放电参数对压坯相对密度的影响; 最后通过压制设备制备钎料压坯, 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在相同压制力下, In质量分数越高, 获得的压坯相对密度越大; 在电容相同的情况下, 电压越大压坯的相对密度越大, 但增幅逐渐减缓; 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 电容越大压坯的相对密度越大, 但增幅大致不变。实验验证结果表明, 仿真误差小于8%, 钎料电磁压制离散元仿真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粉状铝基钎料的制备方法,探讨了粉状铝基钎料的工艺性能。从表面张力的角度出发,讨论了粉末粒度、氧含量、加热速度、加热均匀性、钎料钎剂比例等因素对高频铝材钎焊工艺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粒度在150~180μm的粉状铝基钎料钎焊铝材,其钎焊剪切强度较高;加热速度较快、加热盘温度均匀的钎焊效果较好;钎料钎剂的比值在10∶8~10∶10范围钎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研制航空发动机上应用的粉末锻造齿轮,对高铬含量合金钢12Cr2Ni4A和18Cr2Ni4WA的粉末制取及其氧含量控制和还原退火工艺,作了较详尽的研究,最终获得了氧含量低、压制性能好的粉末锻造齿轮用合金钢粉末。  相似文献   

7.
粉末冶金用MnS粉末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2种不同的制备MnS粉末的方法-元素化合法和反应沉淀法并作简要讨论。结果表明:元素法制备的MnS粉末氧含量较高,游离硫高,粒度较粗,但工艺简单,成本低;反应沉淀法制备的MnS粉,纯度很高,氧含量很低,无游离硫,粒度很细,平均粒度仅2μm,但工艺复杂,成本高。2种方法制备的MnS粉末的均达到粉末冶金添加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对氩气雾化法制备的高温合金FGH96粉末进行了热等静压(HIP)处理,分析了粉末粒度和氧含量对HIP态合金组织的影响,研究了FGH96合金组织中PPB的类型、相结构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氩气雾化FGH96粉末的氧含量较低,平均氧含量约为50×10-6,随着粉末粒度降低,颗粒比表面积增大,促进了粉末氧含量的升高;粉末经HIP处理后氧含量具有遗传特征,原始粉末氧含量越高,HIP态合金氧含量也越高,且平均氧含量增至83×10-6;粉末尺寸和氧含量对合金致密化行为无明显影响,HIP态合金密度约为8.33 g·cm-3。小尺寸粉末制备的HIP态合金原始颗粒边界主要析出ZrO2和MC碳化物,而大尺寸粉末制备的HIP态合金原始颗粒边界主要析出大尺寸花瓣状γ’相和少量MC碳化物。粉末粒度和氧含量影响PPB析出,小尺寸粉末因氧含量高经HIP处理时颗粒边界处存在更多、尺寸更大稳定的ZrO2,ZrO2成为MC碳化物析出形核的核心,促进了大量MC碳化物的析出。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对喷射成形T15合金喷余粉末的组织和性能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T15喷余粉末的氧含量低,大部分粉末呈球形,表面较光滑;粉末表面和内部为胞晶组织,析出的碳化物尺寸细小,基本在0.5μm以下,主要为富钒的MC型碳化物和M2C型碳化物.T15喷余粉末粒度呈对数正态分布,并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较高的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粉末填充性和均匀性较好,有利于粉末包套和热等静压工艺的进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氩气雾化高温合金粉末的制备研究,讨论了粉末的组织、形貌等同制备工艺的关系。结果表明:AA高温合金粉末以球形为主,具有较高的细粉收得率,小于100μm的粉末达到90%以上。粉末氧含量较低,且随着粉末粒度的变小,氧含量有所增加,粉末中含有极少量的空心粉,随着粉末粒度的减小,粉末空心粉数量不断减少,粉末表面也由枝晶组织逐渐过度为胞状晶组织,夹杂主要为非金属氧化物夹杂,含量较少。  相似文献   

11.
对气喷水冷法生产镍基钎焊粉末的杂质来源、杂质元素对钎焊性能的影响以及怎样控制杂质污染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各工艺环节的严格控制,制出了性能指标优良的钎焊粉末。  相似文献   

12.
反应钎涂钛镍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纯钛粉和镍粉,通过反应钎涂在低碳钢基体上制备了与基体之间为冶金结合的镍钛金属间化合物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硬度计,研究了涂层的相组成、组织结构和成分分布。结果表明涂层为复合结构,其组织由NiTi2、hcp-Ti和NiTi相构成,其中NiTi2和NiTi是在钎涂过程中原位合成的。随着钎涂工艺参数的变化,涂层中相的种类和含量也随之发生变化。但涂层表面硬度并不随涂层中相种类和含量的变化而变化,其值达到85HR15N。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工艺条件下通过高压水雾化方法制备金刚石合成用FeNi30触媒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及Rietveld全谱拟合对触媒合金粉末中的物相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以Rietveld全谱拟合的氧化物含量来计算总的氧含量,并与氧分析仪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水雾化FeNi30触媒合金粉末中的氧化物主要以Fe3O4与FeO的...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国内外粉末冶金行星齿轮架的发展现状,从原材料选择、成形工艺、烧结钎焊及批量检验四个方面研究行星架国产化批量生产的技术难点,选择适合国内批量生产的粉末冶金生产方式,再根据研究结果进行成本与效益分析,验证了粉末冶金行星齿轮架的国产化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湿磨铜锌合金粉干燥光亮退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铜及铜合金可在水蒸气中实现光亮退火和湿磨铜锌合金粉的特点,对湿磨铜锌合金粉干燥光亮退火方法及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压实装罐法可一步实现湿磨铜锌合金粉的干燥、光亮退火,同时,原始粉的含水量、压实度、退火温度、保温时间等对其结果有重要影响。提出了湿磨铜锌合金粉干燥光亮退火的最佳工艺,使干燥光亮退火前后铜锌合金粉的光亮程度及颜色用肉眼难以分辨,干燥光亮退火后的铜锌合金粉含氧量比退火前增加了千分之三。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的特点,解决了湿磨铜及铜合金粉的光亮干燥和光亮退火问题。  相似文献   

16.
稀土镧在La-Mo合金粉中的存在形式及对钼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茹 《中国钨业》2010,25(3):35-37
通过对添加硝酸镧的二氧化钼在不同温度还原后钼粉的X射线衍射检测分析,研究了稀土镧在La-Mo合金粉中的存在形式;对La-Mo合金粉的粒度、氧含量、SEM照片等结果与纯钼粉对比分析,研究了稀土镧对La-Mo合金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还原的进行,稀土镧由以La2O3和钼酸镧的形式存在,逐渐转化为以唯一的La2O3形式存在;稀土镧强烈地抑制了钼粉颗粒的长大;由于稀土镧的加入,钼粉氧含量增加;La-Mo合金粉形貌为规则的多面体,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17.
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技术(PREP)制备球形钨粉,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氧氮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钨粉末的粒径分布、氧含量、微观形貌、表面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球形钨粉粒度集中分布在45~150μm,呈单峰分布,理论中位粒径85.5μm与实测粒径80μm接近。钨粉氧增量均小于0.001 5%,其中45~150μm粉末比15~53μm的粉末氧增量更低,仅为0.000 38%。15~53μm钨粉表面光洁,几乎无空心粉。钨粉物理性能优异,且粒径在45~150μm的钨粉性能优于15~53μm的。  相似文献   

18.
在雾化制粉工艺中,粉末的纯度和形貌将因活性物质的存在、雾化参数的改变而变化。但对固定的雾化工艺和设备而言,这些因素可视为不变因素,因此,原材料的纯度和熔炼工艺将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考察了合金的熔炼方式对Cu-Al合金粉末特性的影响。在雾化过程中,有50%左右的氧化发生在熔炼阶段.氧含量因熔炼方式的不同而不同,文中也探讨了影响粉末形貌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根据Inoue经验原则设计了一种添加Nd元素多元铁基合金,其成分为 Fe56-x Co7 Ni2 Zr10 Mo5 B20 Ndx ( x=0.2%、0.5%、0.8%,原子分数%),并通过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该合金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 SEM)、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研究了Nd含量对多元铁基合金粉末组织结构与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球磨转速300 r/min、球料比30∶1、球磨时间为40 h的条件下,所制备的含Nd多元铁基合金粉末均含有部分的非晶相;球磨后的粉末大多呈近球形,Nd含量为0.8%(原子分数)时,合金粉末颗粒尺寸最为细小且热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