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以黄铜矿为主的低品位硫化铜矿中温硫杆菌生物浸矿体系的细菌优势菌群的研究,探讨了黄铜矿的细菌作用机理. 采用9K培养基从细菌浸出矿浆中分离出了14株中温硫杆菌,其浸矿能力都弱于分离前的自然混菌菌种,在浸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混菌群落中各菌株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 从上述菌株中随机挑选出氧化浸出能力有较大差异的YK8, YK12和YK14进行了16S rDNA克隆测序分析,显示它们与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的同源性均达到99%,为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 由此说明该浸矿体系的优势菌群为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细菌氧化作用机理以直接作用为主. 各纯菌株对Fe2+的氧化率存在较大差异,对菌浸矿浆用不同能源诱导培养后的混菌浸矿能力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水产养殖污水中分离潜在抗生素抗性菌,研究其耐药特性。方法:富集和纯化目标菌种,观察菌种形态,测定16S rDNA序列和比较同源性,鉴定菌株的生长特性、抗生素抗性和抗性极限。结果:在水产养殖场鱼塘底部的成熟活性淤泥与水混合液中,筛选分离出一株双抗生素抗性菌(头孢霉素+青霉素抗性),其适宜生长环境偏酸性。16S rDNA序列分析和革兰氏染色分析显示该菌株是变形菌门苍白杆菌属的革兰氏阴性菌,无芽孢。同时该菌株对四环素、头孢霉素、青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均存在抗性。结论:本论文研究结果表明,水产养殖场因使用抗生素,在其底泥中更易沉积多抗生素抗性菌。  相似文献   

3.
人参内生拮抗细菌NJ13的鉴定及发酵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云  尹望  陈长卿  田磊  许朋 《农药》2013,(2):97-101
[目的]菌株NJ13是1株对人参常见病原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为了有效防治人参病害,进行了菌种鉴定和发酵培养工艺的试验。[方法]通过培养特性、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对菌株NJ13进行鉴定;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抗菌谱;同时通过发酵单因素实验和各因素正交试验确定菌株的发酵工艺。[结果]确定菌株NJ13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该菌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拮抗作用,适宜的发酵培养基配方:葡萄糖3%,淀粉1.5%,酵母浸粉1.5%,K2HPO40.1%,NaCl 0.5%;最适培养条件:接种量4%,装液量75 mL/250mL,起始pH值8.0,28℃、180 r/min摇瓶培养96 h。[结论]为人参病害的防治提供新的生物防治资源。  相似文献   

4.
以富集的嗜酸性细菌为接种物,进行废旧线路板的生物浸出实验,同时收集浸出不同时间的微生物样品,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浸出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结果表明,嗜酸性细菌能在48 h内浸出废旧线路板中96.36%的铜. 从变性梯度凝胶上挑选的明亮条带分析结果显示,Z1~Z7七个条带序列与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的序列同源性均在99%以上,即均为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浸出0, 5, 24和60 h的样品中Z1~Z7的组成比例变化不大,其中Z3相对丰度一直最高,分别为72.70%, 82.90%, 79.00%和85.80%. 浸出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变较平缓,始终为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菌群,菌株Z3是整个浸出过程中的优势菌种.  相似文献   

5.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可利用甲醇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细菌SDM11,该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状.经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发现,与Methylobacterium sp.的部分16S rDNA同源性达98%.结合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该菌被初步鉴定为甲基营养菌属.在培养温度为30℃、甲醇含量为0.6%、pH值为7.0的最适生长条件下,菌体对甲醇的降解率可达82.5%.  相似文献   

6.
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石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石油降解菌O-D-1,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菌的形态及生理特征与芽孢杆菌相似,芽孢杆菌的代表菌株B.anthracis、B.cereus、B.thuringienssi与该菌的同源性达99%.从系统发育树也可以看出,该菌与苏云金芽孢杆菌B.thuringiensis的距离最近,归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通过对降解条件的研究,确定了降解菌O-D-1的最适生长条件为:初始pH值5、温度37℃、渗透压1%NaCl、辅助营养物质蛋白胨浓度4 g·L-1.  相似文献   

7.
对2株从垃圾渗滤液中提取到的好氧反硝化菌株PM02和PR07进行形态学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2个菌株分别为摩氏假单胞菌和树脂假单胞菌.对以海藻酸钠(SA)为包埋材料、复合菌比例为PM02:PR07=1:1的固定化小球进行垃圾渗滤液尾水处理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包埋固定化条件为3%SA、4%CaCl2、交联...  相似文献   

8.
嗜热布氏酸菌对梅州黄铜矿的生物浸出过程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嗜热布氏酸菌对梅州黄铜矿的浸出机理和浸出过程特性. 嗜热布氏酸菌(简称A.B菌)在梅州黄铜矿表面的吸附过程符合朗格缪尔等温线,最大吸附量XAm 5.00×108 cell/g,吸附平衡常数KA 5.88×10-7 mL/cell. 梅州黄铜矿的浸出主要是通过A.B菌的直接氧化起作用. 单独A.B菌处理时,铜浸出速率为0.0137 g/(L·h),是Fe3+化学氧化速率的6倍. A.B菌(65℃)对梅州黄铜矿的浸出速率是常温氧化亚铁硫杆菌(简称T.F)的16倍(31℃). A.B菌生长和浸矿的最适温度均为65℃,微生物生长最佳pH为2.0,而浸矿最适pH为1.5. A.B菌处理10 d可使铜浸出率达91.3%,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宋影  关丽杰  赵秀香  白雪婧  吴元华 《农药》2012,51(7):523-525,528
[目的]1株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放线菌的抗植物病毒活性及其分类鉴定。[方法]室内对峙培养、枯斑和系统寄主的保护及治疗试验,菌株形态观察并结合培养特征、生理生化性状及16S rDNA序列测定。[结果]菌株Ys.03对蜡状芽孢杆菌有稳定的拮抗作用;发酵液与烟草花叶病毒(TMV)混合后接种枯斑和系统寄主,对TMV抑制率分别为95.01%和88.67%;接种前、后叶面分别喷施发酵液抑制率均较高;菌株孢子链轮生,16S rDNA测序与师岗轮丝链霉菌(Streptomyces mormookaensis)同源性达100%。[结论]菌株Ys.03代谢产物对TMV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鉴定为链霉菌属轮生类群师岗轮丝链霉菌。  相似文献   

10.
PHA是由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在细胞内合成的脂类物质,具有合成塑料的物化特性且具备可生物降解性,是天然的高分子材料,可以替代传统塑料。利用餐厨垃圾作为碳源,可以降低合成PHA的生产成本,同时对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含盐量高是我国餐厨垃圾的显著特征,因此本研究从含盐量高的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和盐碱地中筛选分离出PHA合成能力较强的3种菌,经过16S rDNA分析确定其菌种,分别是:三种菌株分别为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IARI-UPS 6,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L14,蜡样芽胞杆菌菌株FORC_024。同时探究了不同接种率、pH值及餐厨废油添加量对3种菌合成PHA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