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吴建明 《供用电》1997,14(5):40-42
从分析变压器的最佳负载系数出发,论述了变压器的效率,功率损耗及功耗率与负载系数的关系。根据各系列变压器的特性参数,并考虑无功在系统中的传输,分析得出运行中的各类变压器最佳负载系数为0.5左右。  相似文献   

2.
配电变压器容量选择的节能性与经济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配电变压器年综合电能损耗率负载特性的基础上,得出变压器的最大负荷系数选择范围,分析讨论了按此负荷系数选择变压器容量的节能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制丝、卷接包生产线配备的变压器负载系数普遍偏低的情况,从设计、运行全过程进行分析,考察了变压器实际运行工况,查找主因。提出了加强数据采集准确性管理、补充完善设计手册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灵活调度变压器运行来提高负载系数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带有开口铁心的Tesla变压器与成形线一体化,使Tesla变压器的耦合系数>0.9。根据Tesla变压器电路模型,得出了输出电压、电流的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失谐系数、耦合系数等参数与输出电压、能量传递效率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工程设计中,应更多时候注意在失谐系数>1时来设计Tesla变压器的能量传输效率,并且应尽可能的提高耦合系数。  相似文献   

5.
变电站内短路电流分流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电站内发生短路故障时,真正带来安全问题的是入地故障电流,而变压器和架空线路会影响电流分布,因此有必要研究其对分流系数的影响。鉴于此,基于相分量的回路电流法,计算分析了变压器及非故障侧线路对分流系数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变压器及变电站相关参数和架空线路相关参数对分流系数的影响;此外,还分析了变电站接地电阻与地电位升的关系。结果表明:变压器及非故障侧线路对电流分布有较大的影响;考虑变压器及非故障侧线路情况下对影响分流系数的因素进行分析,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工程参考价值;变电站接地电阻的增加虽减小了分流系数,但提高了地电位升。因此,在计算分流系数时应当考虑变压器及非故障侧线路,同时变电站接地降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田芬  李志民 《电世界》2010,(8):20-20
进行变压器微机保护定值检验时,高、低压侧电流互感器变比不匹配会产生差动电流,用来补偿这一差动电流的系数称为差动平衡系数。差动平衡系数取值若合适,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差动电流就很小。现以我局110kV思平变电站三绕组变压器为例分析差动平衡系数的计算与取值。  相似文献   

7.
根据子变压器、母变压器单独运行的损耗及母子变压器并列运行的总损耗,用数学极值方法推导出母子变压器并列运行时的最小损耗曲线、经济负载系数计算公式和投切临界功率公式。通过对母子变压器并列运行时的负荷分配进行分析,得出母子变压器并列运行时按负荷系数相等的原则分配负荷及母子变压器并列运行于经济负荷时每台变压器均运行于经济负荷状态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非接触变压器的耦合系数是影响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效率的关键因素。为提高非接触变压器的耦合系数,同时尽量减小其体积重量,提出由平面绕组和垂直绕组构成的绕组混合绕制的非接触变压器。然而垂直绕组的引入使得变压器外侧增加了一个新的漏磁路径。为抑制该漏磁,提高耦合系数,选择金属铝进行电磁屏蔽。通过磁路分析给出了屏蔽层的最佳长度公式。最后,为验证变压器有效性及优化方法正确性,制作了一个新型变压器并进行对比实验。与现有变压器相比,在10 mm气隙下,变压器耦合系数从0.523提高到0.583,尺寸从90 mm减小到73 mm。  相似文献   

9.
从变压器经济运行的基础理论出发,分析变压器经济负载系数,变压器间技术特性优劣的判定,分述变压器并列运行、分列运行经济运行方式的确定,并应用于变压器经济运行的实际计算中。  相似文献   

10.
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变压器经济运行理论、技术参数及有关知识,根据变压器经济运行区间的划分原则,通过计算分析常用的S7、S9、S11系列配电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模式,得出结论:变压器的负荷率越接近其经济负载系数,其运行越经济:越节能的变压器经济负载系数越低,经济运行区间也就越宽。最后举例说明了配电变压器的科学选型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变压器作为电能应用转换过程中的重要电器设备,在电网中数量庞大,降低变压器运行损耗,全面开展变压器经济运行是实现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文章运用变压器经济运行理论,分析了北京电网变压器运行现状,列出了制约北京电网变压器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指出了变压器经济运行的后续工作.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novative risk‐assessment strategy based on condition and importance criteria for power transformer maintenance in a transmission network. The condition assessment is performed by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t diagnosis methods such as electrical test, insulating oil test, and visual inspection. The importance assessment is evaluated from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load criticality, impact on system stability, possibility of failure, failure consequence, damage to property, as well as social impact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Weighting and scoring techniques are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actual condition and importance of the power transformer with regard to condition and importance aspects. By combining the condition and importance assessment, the overall risk to the power transformer is assessed and differentiated into nine categories in the risk matrix from the lowest to the highest risk. Additionally, by applying distance ‘d’ technique, the risk‐based assessment matrix for the power transformer can be identified into five zones: healthy, good, moderate, bad, and risky. These five zones are also represented by color indicators as green, blue, yellow, orange, and red, which are further interpreted to five steps of maintenance tasks. The transformer with longer distance ‘d’ is subjected to higher risk and should be maintained first. By this method, a total of 19 power transformers were analyzed and are presented as examples for risk‐based maintenance. Then, risks of a total 598 power transformers are shown in the risk matrix. A computerized web application program is developed for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in a utility in Thailand. Finally, the systematic risk assessment and maintenance task of the power transformer fleet in Thailand are effectively managed. Thereby, the total maintenance cost of power transformer can be reduced. © 2014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s of Japan.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13.
孙萍 《低压电器》2010,(6):23-25
以某烟厂变电室监控系统的开发为例,采用iFIX组态软件所提供的组态功能和控件,实现对某烟厂低压配电设备的监控,提高了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从而保障烟厂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4.
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变压器构造复杂、长期使用等因素,使得变压器发生故障频率比较高。因此,对变压器的故障准确诊断就变得尤为重要。着重分析了变压器的主要故障类型,详细介绍了直观检查、电气预防性试验、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法等常用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变压器匝间绝缘是电力变压器损坏事故中的主要损坏部位的问题,设计并制作了500 k V电力变压器匝间绝缘的线圈模型,研究匝间绝缘的电老化特性。根据模型线圈预试验的结果,确定了实验方案,并基于极大似然法思想确定求取反幂模型中的参数方法;最后求取不同数据量下的参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数据量下所求得的参数值不同,若使电压寿命指数N不出现异常值,至少需要在4种电压持续时间下进行实验;在10种电压持续时间下可得到可靠的电压寿命指数N,其值为13.38。最终通过简单计算及仿真分析求得了老化寿命与电场强度间的反幂模型,用于指导实际变压器的生产设计。  相似文献   

16.
在电能表的设计中,变压器是供给电能表工作电源的关键部件,研发人员从变压器铁芯材料的选择、诸多电气参数(空载电流、带负载能力、功率消耗、绝缘性能等)的设计,以及电能表在不同工况下的适用性,均做出了较详细的计算和试验验证,但往往疏忽了在轻载工况下、特别在用户不用电的条件下,变压器漏磁对锰铜采样电能表本身以及对邻近安装电能表计量准确度的影响,由此导致电能表额外消耗的电能量虽然较小,但却可能导致居民用户的投诉,影响电力部门对用户的优质服务。本文针对锰铜采样电能表的变压器漏磁对邻近安装电能表的影响以及影响产生的机理做了分析,并给出了解决方案,试验证明该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比分析了实际寿命周期中矿山电力变压器(矿山变)与普通电力变压器(普通变)油纸绝缘老化的微观结构及放电性能。利用粘度测试仪、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等现代测试手段,并根据放电相位分布(phase-resolved partial discharge,PRPD)模式,分析了油纸的聚合度、表面形态及微观形貌,以及放电起始电压、放电量及放电次数等。结果表明:温度、水分和生成物的协同作用导致了老化过程中油纸微观结构缺陷形成并进而引发电树枝,绝缘缺陷的分散性导致了放电相位分布中的“波浪”特征;运行过程中,矿山变油纸老化更加严重,局部放电现象更加激烈;矿区运行环境是造成矿山变油纸老化更严重的主要原因,矿山变油纸微观结构变化更加明显是导致其放电特征变化更加显著的直接原因;对矿山变绝缘状态的监测须从严执行电力标准,局部放电能更有效进行矿山变绝缘状态诊断。  相似文献   

18.
在电力系统中大容量的变压器多为油浸电力变压器,其稳定运行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目前,排油注氮式变压器灭火装置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特点,已成为替代油浸电力变压器其他灭火装置的重要消防设施。LCH-1A型排油注氮式变压器灭火装置去掉了传统排油注氮式变压器灭火装置中电磁机构和重锤连动的操作机构,改用全新的机电一体的操纵机构,克服了传统排油注氮式变压器灭火装置重锤机构所导致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变压器内部故障仿真模型的设计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王雪  王增平 《电网技术》2004,28(12):50-52
为研究变压器内部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改进的变压器内部故障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线圈的不均匀分布特性,并对变压器内部故障进行了仿真实验.内部故障试验结果与仿真实验结果比较吻合,从而验证了改进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运行电力变压器内部的热点温度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和运行可靠性。为准确评估电力变压器内部过热故障的严重程度,文章首先借助焓变理论提出一种计算故障能量系数的方法,为故障赋予一定的权值系数;并基于能量系数这一概念,以电力变压器各类不同程度的热故障为研究对象,建立其严重程度分级评估基准,此基准是以563组电力变压器热故障油色谱分析数据所计算出的能量系数值作为样本数据,利用最大熵原理得出最符合实际分布的电力变压器热故障能量系数概率分布函数,并求取其分位值Q20、Q70和Q95作为热故障严重程度的分级评估值。经实际算例分析,采用文中所提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对热故障严重程度的量化评估,还可以合理地划分其严重等级,可为检修人员制定和执行维护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