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对数据业务网络常见故障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说明,有助于数据业务维护人员深入了解数据业务特有的故障。对省际漫游用户上网故障及投诉,进行了跟踪排查,排查过程列举了可能的原因,直到最终定位故障点和解决故障,充分发挥了信令监测系统在投诉处理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尔申  张晴  雷虹  庞涛 《电信科学》2016,32(10):56-62
空间信号(SIS)精度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性能之一,而卫星的用户测距误差(URE)是SIS 精度的重要指标。基于轨道误差及钟差误差研究了GPS(全球定位系统)和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SIS URE评估方法,并利用实测数据评估了GPS和BDS的SIS性能。验证结果表明:GPS的SIS URE均优于2.2 m,BDS SIS URE除GEO-01和GEO-04卫星外均优于2.5 m,符合GPS 标准定位服务性能规范(2008年)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1.0版)对SIS URE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3.
监测站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地面监控部分的重要组成之一,设备类型和数量众多,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随着运行时间累积、设备老化,各种设备出现故障不可避免。为了保障BDS整体长期稳定运行,必须最大限度减少监测站因设备故障造成的运行中断时间,这对于设备故障的快速检测和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设计了一种用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监测站的故障监测与诊断方法,从设备故障的自动监测和智能诊断两个层次来进行故障处理,能够快速检测和定位出故障设备和原因,及时更换故障设备或模块,使监测站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4.
冯晓超  刘魁星  高帅  马倩 《现代导航》2018,9(4):240-245
设备时延是北斗监测接收机关键参数之一,其性能优劣会影响地面运控系统精密定轨、卫星钟差监测、电离层解算等核心业务的处理精度,进而影响北斗系统提供给用户的定位、 导航和授时(PNT)服务精度。针对北斗监测接收机设备时延性能指标检测评估问题展开研究, 首先给出北斗监测接收机设备时延概念与定义,从设备时延准确性、一致性、稳定性三方面入手, 提出了一套物理含义清晰、性能考核全面、易于工程检测的北斗监测接收机设备时延性能指标评价体系,分析了每项性能指标的工作特性、影响因素、精度水平等,设计实现了科学合理的测试试验方案,并工程验证了设备时延性能指标体系分析的合理性与测试技术的有效性。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目前系统研制的北斗监测接收机设备时延准确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均能达到亚 ns 量级。  相似文献   

5.
《无线电工程》2016,(9):76-79
卫星钟是导航卫星的核心设备,其输出时频信号的稳定是导航卫星向用户提供连续稳定导航信号及服务的基础,主钟性能下降或故障迫使系统进行原子钟主备切换时,由于主备钟存在的频率和相位差别,导航信号将产生跳变,影响卫星的服务性能,目前导航卫星多采用主备钟跟随及平稳切换技术来解决主备钟切换时的频率和相位跳变问题。针对主备钟平稳切换与导航服务性能的关系以及平稳切换指标的确定问题,介绍了主备钟平稳切换技术的原理,分析了主备钟切换的时机与策略,从用户测量性能及钟差预报参数可用性这2个方面分析了主备钟平稳切换指标,并提出了相应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误差主要包括与卫星相关的误差,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误差和用户段的误差。这些因素可以造成卫星导航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及时对定位准确性进行有效警告,告警限值出现明显误差,甚至造成定位结果无法使用和完好性故障。按照空间信号接口规范, 利用广播星历,精密星历,原始电文和伪距计算出了卫星轨道误差,卫星钟差,电离层误差,对流层误差以及用户等效测距误差(UERE)。使用 Propak6 接收机接收机场附近的实测数据,对北斗导航系统的各项误差进行统计分析,为北斗导航系统应用到民航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供电线路故障定位及负荷监测系统功能的介绍、故障定位系统在矿井供电中的重要性,现有的故障定位装置的局限性;重点介绍供电线路故障定位及负荷监测系统组成及在矿井中应用的优点、研究、试验方法和技术路线,实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结合 GPS 信号在实际传播中可能遇到的干扰进行故障场景模拟,为局域增强系统完好性监测平台提供模拟的故障数据。设计了多种类型的故障场景,包括伪距跳变、载波周跳、电离层故障和星钟故障等,并对各种故障场景设计了相应的故障模型,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指定接收机、指定卫星选择某一具体时刻或者某段连续时刻,进行故障场景的模拟。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直播卫星节目监测平台的研究现状和意义,之后详细讲解了云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直播卫星节目监测平台的组成、运行原理和实现功能,对直播卫星节目监测平台容易出现的技术故障作出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多卫星组合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党卫  贾长江 《导航》2006,42(2):17-26
通过对多卫星组合系统方案的研究,提出了多卫星组合定位方法.该方法提高了卫星导航系统信息的安全性,在特殊时期,在某一系统不能使用时(如GPS),仍能利用其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定位服务:大大提高了卫星导航设备的可用性,减小了信号被全部遮挡的可能,使应用多卫星组合系统的用户设备可接收多种系统的卫星信号;提高了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在组合导航系统中,由于卫星数的增加,易于使几何精度因子保持在很低的值上,从而使定位精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同时增加了信号的完好性,提供的冗余信息增加,使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RAIM)方法更易鉴别出故障卫星。  相似文献   

11.
黄丙胜  刘壮华  韩松  龚晶 《现代导航》2017,8(6):401-406
随着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无人机等运动载体上的卫星导航设备一般可以接收多个星座的卫星导航信号。在进行多星座卫星导航混合定位处理时,需要评估混合星座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指标。卫星导航的定位精度与等效测距误差、空间几何分布等因素有关,不同星座的接收机使用的时钟不同,也会引入相应的误差影响。本文根据卫星导航定位原理,分析了混合星座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方差,推导了混合星座定位的精度评估方法。最后,本文还分析了在混合星座定位时,引入测距精度较差的星座系统后,对整个导航系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分析的混合星座定位精度评估方法与实验结果相符合,为评估多星座导航系统信息融合后的定位性能提供了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12.
胡佳钰  韩兴伟  张子昂 《激光与红外》2015,45(11):1314-1318
导航卫星钟差的大小通常在毫秒量级,若不进行精密修正,对卫星导航定位精度的影响很大。本文阐述了综合利用SLR观测值和北斗L波段单频伪距观测值对BDS卫星钟差进行解算的原理和计算方法。采用2014年8月及9月从长春SLR和GNSS并址站采集的激光测距观测值和北斗L波段单频伪距观测值计算了COMPASS-G1的卫星钟差,以GFZ分析中心提供的COMPASS-G1卫星钟差为参考进行对比,互差在6 ns之内,表明使用该方法计算COMPASS-G1卫星钟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柯小静 《电讯技术》2007,47(2):109-111
介绍了一种基于铷钟的双星系统用户终端机--连续导航无源双星定位系统.该系统用高稳定度铷钟作为时间基准信号,实现了无源导航定位功能.  相似文献   

14.
赵学军 《现代导航》2018,9(6):399-404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所产生的标准时间信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广泛使用。 本文主要介绍各 GNSS 的系统时间,利用溯源和星载钟控制校准技术,开展其星载钟性能研究, 为卫星导航系统星载钟的最佳配置提供科学方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多模卫星导航系统的广泛应用,多星故障(包含跳变故障和慢变故障)同时发生的概率也伴随着卫星数增多而增大。目前常用的完好性检测方法难以实现多星故障的同时检测与识别,其中慢变故障的检测更是一大难点。针对此,本文研究了一种由惯导系统提供位置基准、基于量测量不一致性的卫星故障识别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简单有效地实现多星故障包括慢变故障的同时识别,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模拟器卫星钟差参数生成方法,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 计算结果表明,文中给出的具体计算方法是正确的,其拟合精度以特定时间间隔的卫星钟差的误差表示时,误差精度小于 1.1ns。  相似文献   

17.
北斗卫星授时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宁波 《无线电工程》2010,40(10):38-39,61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时钟高稳特性,研究了高精度、低成本授时接收机的设计和实现方法。介绍了授时接收机从北斗卫星提取授时时标的设计方案,对方案中各部分做了功能分析。对产生授时时标中的关键环节、本地时钟的选择、本地时钟钟差的处理、卫星位置偏差的处理和授时时标合成策略进行了阐述。给出了授时系统的测试方法,分析了性能指标,测试结果表明能够达到优于100ns(1σ)的授时精度。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le of time and frequency in three areas: 2) the operational Navy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NNSS; 2) an experimental low-altitude navigation concept termed TIMATION; 3) proposals for advanced navigation satellites. These operating, experimental, and proposed systems all use concepts which allow the user to remain passive. The operational NNSS system uses the Doppler technique to establish user positions to ~100 m. In this concept, the frequencies received from the satellite are compared to the frequencies generated in the user equipment. One can also compare the time a signal arrives from a satellite clock to a time generated in the user equipment clock for passive ranging. The paper shows that this passive ranging problem is easily transformed to the celestial navigation problem. Extension of these techniques allows one to use satellites as clock transporters and hence to compare clocks located throughout the globe to 0.5 µs.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shown. It has been possibl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radiation on quartz crystals and to determine that this effect is due principally to protons. System concepts are described which show this clock/time technique can determine user position, velocity, and time continuously, accurately, and globally.  相似文献   

19.
汤卫红 《现代导航》2016,7(6):391-395
SB-JPALS是联合精密进近与着陆系统(JPALS)中的一种重要应用,用于支持飞机的全自动着舰。为保障系统的完好性性能,SB-JPALS在舰载端通过一系列监测算法对包括卫星钟、卫星星历、电离层、对流层、多径和接收机故障等故障源进行分类监视。同时充分考虑了舰艇运动、载体形变对完好性监测的影响,在舰面端和机载端引入惯性导航系统对完好性监测性能进行辅助和提升。本文主要针对卫星导航着舰的高精度和高完好性性能要求以及着舰特殊的应用环境,对SB-JPALS系统的完好性技术开展研究,分析其体系结构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