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发酵法生产甘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发酵法生产甘油的研究进展诸葛健,方慧英(无锡轻工业学院发酵甘油研究中心)甘油,学名丙三醇,是重要的基本轻化工原料,用途极广,已知1700多种产品中含有甘油成分。我国目前甘油的消费构成是:涂料工业占48.5%,牙膏工业占29.1%,医药工业占7.3%,...  相似文献   

2.
日本花王公司1999年推出以双酰基甘油为主成分,并被日本厚生省批准为特定保健食品的“健康 烹调油”,系世界首创能抑制血中中性脂肪上升,并使体内脂肪不易积累的健康食用油。其以大豆油、菜籽油为原料。经特殊脂肪酶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再继续添加甘油,通过控制脂肪酶专一性及其反应条件,增高双酰基甘油含量,目前可达83%以上。双酰基甘油在甘油上有两个脂肪酸酯键,呈有1,2位和1,3位异构体,两者在自然界存在比为3:7。在食用油(包括植物油、动物油)中含有1—10%双酰基甘油(见表1)。 双酰基甘油外观、性质与…  相似文献   

3.
二酰甘油油脂对肥胖和与体重相关的生理失调的防治有功效.在动物和人体中,二酰甘油能够减少脂肪的积累.二酰甘油的生理功效归根于它的代谢途径与三酰甘油不同.二酰甘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熔点、发烟点、结构多态性,也与三酰甘油有显著差异.并介绍二酰甘油油脂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4.
甘油是酿酒酵母(Saccharamyces cerevisiae)酒精发酵中仅次于乙醇和CO_2的副产物,主要在发酵初期产生。甘油可增加酒体的黏度和甜度,是决定果酒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诸多的因素可提高果酒中甘油含量,原材料和酵母的选取,工艺过程的优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果酒中甘油含量的检测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主要方法包括滴定法、气相色谱法(HP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酶法、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等,但各种方法都有优缺点,已有的大量研究集中于提高甘油检测技术的精准度和便捷性方面。文章就如何提高果酒甘油产量和甘油检测方法进行了分类与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果酒生产和品质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国内外人工合成与天然甘油生产技术的发展现状,产品供需的矛盾及其主要原因,甘油在食品、烟草、化妆、医药等多种行业上的广泛应用前景,生产技术路线,并重点叙述了发酵法制取甘油的工业化发展最新动向。由此,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开发甘油工业化生产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推动我国甘油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甘油新用途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如  钱仁渊  李成  仝艳 《中国油脂》2008,33(5):40-44
目前迅速升温的生物柴油投资热使生产过程副产大量甘油。每生产10kg生物柴油约产生1kg甘油,造成甘油供应的大量过剩。廉价甘油供应的增加,也将带动新的以甘油为原料产业的迅猛发展。因此,寻求甘油利用的新用途已引起全球的普遍关注,各化工公司开发的新技术也相继问世。概述了近几年来开发的有望工业化的一些甘油新用途,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不同浓度的甘油与草鱼皮胶原混合后胶原的热变性温度,并测定其圆二色性。结果表明:胶原的热变性温度与甘油浓度呈线性关系,随着甘油浓度的增加,草鱼皮胶原的变性温度也升高,但是增加幅度较小。圆二色谱表明,甘油的加入没有改变胶原天然的三股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8.
发酵甘油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作者人事发酵甘油生产与研究的实践所获得的一些认识,就发酵甘油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从技术、经济等方面展开分析和探讨,力图使读者从中了解目前我国发酵法生产甘油的基本情况、所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以期对发酵甘油的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甘油对甲醇测定的影响刘健康韩英王霞云南省楚雄州卫生防疫站(675000)1996年9月楚雄某酒厂送该厂新试制的蒸馏酒试样3件,到我站检验中心要求做卫生理化指标检验,经采用品红亚硫酸比色法检验,酒中甲醇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0.04g/100mL),...  相似文献   

10.
利用酒糟制备甘油房有才,田昌荣,徐丹丹,刘锐玲,王文平太原酒厂山西医学院药学系(030013)酒糟制备甘油的方法与淀粉酿酒大致相同,只是在发酵过程中需添加亚硫酸钠。取0.5kg酒糟,加1kg水,加热至60℃.加酒曲50g,保温糖化4小时,过滤得糖化液...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甘油生产亟待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人工合成与天然甘油生产技术的发展现状,产品供需的矛盾及其主要原因,甘油在食品烟草、化妆、医等多种行业上的广泛应用前景,生产技术路线,并重点叙述了发酵法制取甘油的工艺化发展最新动向。  相似文献   

12.
二酰甘油油脂是一种功能性油脂,尤其对肥胖和与体重相关的生理失调的防治有功效。此外,有别于三酰甘油,二酰甘油也有一些独特的理化性质。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外二酰甘油在乳化食品中的应用,包括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乳化食品。接着,介绍了二酰甘油在特种食用油脂产品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起酥油、煎炸用油和冰淇淋涂层脂肪。最后,介绍了二酰甘油作为功能性成分,用作一些产品的配料,包括含有植物固醇的产品以及一些保健产品等。  相似文献   

13.
1.产品的市场前景甘油紧俏,从六十年代就开始,三十年已经过去,我国的许多紧俏化工厂产品如纯碱、烧碱、橡胶等都开始缓和,甘油越来越紧俏。目前甘油每吨普遍都在9500元以上,并且经常是有价无货。造成我国甘油紧俏的根本原因是产不敷需,六十年代我国甘油的需求量为1—1.5万吨,产量约一万吨,1990年甘油的需求量约6.5万吨,而生产量只有二万余吨,缺口约4万吨。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我国不惜以每吨1500美元的高价耗用大量外汇进口甘油,才勉强维持了国內市场。据权威机构透露,我国甘油产量到2000年预计只有6.5万吨,而需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利用折光率和RBF神经网络快速测定甘油发酵液中甘油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对于甘油发酵液残糖浓度为 0 .1 %~ 3 .7%的甘油测定范围为 0~ 1 1 % ,相对误差不超过 5 %。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发酵甘油辅助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辉  许学勤  陈洁 《中国油脂》2003,28(6):28-29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酶法制备的蛋黄甘油三酸酯的脂肪改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其主要合有棕榈酸、油酸、硬脂酸、亚油酸、棕榈油酸,此外还含有微量的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不饱和脂肪酸超过60%,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营养保健油脂。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中碳酸甘油三酸酯(MCT)是中等碳链长度脂肪酸甘油三酸酯的简称,就化学本质而言,它是辛酸甘油三酸酯或癸酸甘油三酸酯或辛酸——癸酸混酸甘油三酸酯。它是一种与普通油脂极为不同的半合成特种油脂。 MCT首先由美国Porwell教授在1930年制成,五十年代,美国的Babayan瞎士和哥伦比亚大学的Kaunitz教授,Hashim博士等合作,对MCT的营养价值,代谢途径和临床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发酵法生产甘油的现状和水平,以及国内工业化生产甘油的情况,经济,效益,三废治理,存在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一、组成特殊的半合成油辛酸甘油三酸酯或癸酸甘油三酸酯,或辛酸一癸酸混酸甘油三酸酯称中碳酸甘油三酸酯,简称MCT。一般食用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大都比较复杂,由很多种不同的脂肪酸组成,主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胞浆3磷酸甘油脱氢酶(ctGPD, EC 1.1.1.8)在产甘油假丝酵母( CandidaglycerolgenesisZhuge )甘油合成机制中的作用,考察了发酵实验过程中ctGPD的活力水平以及高渗环境对该酶酶活水平和甘油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种中,ctGPD 的表达在相对低渗的发酵过程中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并在36 h 和60 h 处分别出现两次峰值;高渗环境可使ctGPD酶活增加,但幅度不大.发酵试验表明,随着高渗溶质浓度增大,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细胞产甘油能力,但总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人们对香皂化妆品需求量不断增加,作为香皂生产的副产品—一含甘油废液数量也在增加;同时对化妆品原料之一的甘油需求量也增加很多。当前,国内很多香皂厂已扩建香皂车间,而甘油生产却大多维持在原有的规模及技术水平,设备陈旧、产量低、能耗大、回收率低、劳动强度大。同时由于香皂原料—一油脂价格上涨,香皂利润减少。而副产品甘油市场需求量很大,售价大幅度上涨,因此甘油的利润对香皂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