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雷达通信一体化是多功能综合射频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基于信号共享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因其一体化程度最高而备受关注.针对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设计中存在的不兼容和互干扰问题,对基于频分多载波Chirp技术、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和扩频技术的雷达通信信号共享的可行性和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对共享信号雷达目标回波检测方法、共享信号数据调制解调方法以及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性能等方面的基础性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射频隐身能力,确保作战平台的安全并提升作战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截获概率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设计方法.该方法将截获概率问题转化为最小化雷达通信一体化发射功率的问题,以检测概率和信道容量为约束条件,通过求解Karush-Kuhn-Tucker条件,得到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发射...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在通信侦察、雷达侦察系统等方面研究均取得了很大成果,研制、装备了许多雷达、通信侦察设备,并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但在综合一体化电子战系统方面的研究则刚刚起步.综合一体化电子战系统所涉及的研究内容相当广泛,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也非常多.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小电子战武器平台的体积和电磁干扰,更大程度地实现雷达与通信系统的一体化,根据信号能量共享的一体化原则,提出了基于OFDM调制的雷达通信一体化共享信号形式.与Baker码编码的OFDM雷达信号宽带模糊函数进行仿真对比,针对发现的问题,通过采用增加子载波个数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仿真结果表明,在同等参数条件下,一体化OFDM共享信号比Barker码编码的OFDM雷达信号的自相关性要弱,距离分辨力要低.增加子载波个数后,一体化OFDM信号的自相关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基本达到雷达信号探测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现有脉冲体制雷达上同时实现雷达探测和数据通信的功能,提出了基于连续相位调制-线性频率调制的雷达通信一体化共享信号.首先推导了一体化信号模糊函数并与线性调频信号进行对比,然后分析了信号的时延与多普勒分辨力,最后采用加窗反卷积方法实现脉压旁瓣抑制,得到了主副瓣比大于30 d B的脉压输出.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信号在携带通信信息后雷达探测性能仍然满足探测需求,是一种适用于雷达通信一体化的信号类型.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频率间隔的OFDM-FDA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设计方法.采用较少的脉冲发射多载波的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在不同阵元间增加了随机频率间隔以便在频域上区分通信数据,从而实现多载波通信信号的传输及频控阵雷达目标成像的功能.仿真结果表明,该一体化信号能够在发射较少脉冲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一体化系...  相似文献   

7.
雷达通信一体化可有效提高电子系统的资源共享,是实现电子装备多功能综合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根据Chirp信号的调频率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阶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Chirp信号调频率的雷达通信共享波形,固定调频率的主载波实现雷达功能,副载波由通信码元键控得到调频率从而实现通信信息调制;主载波与副载波的叠加形式使此共享信号能在不影响雷达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单脉冲多比特的数据传输,而且利用不同阶数的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解调过程具有多普勒稳健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小作战平台体积和相互电磁干扰,雷达通信一体化设计成为一种有效选择.针对通信中已有成熟应用的正交多载频波形,分析了相同编码(IS)多载频相位编码(MCPC)和子载波编码循环移位MCPC作为雷达波形的模糊函数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用随机通信数据控制MCPC信号子载波相位编码移位位数的综合化波形设计方式,解决了随机性通信信号和确定性雷达信号的不兼容问题.对综合化波形模糊函数和通信效率的分析仿真表明,其雷达探测性能不劣于相同编码MCPC,且具有较高的通信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传统多用户双功能雷达通信系统因载波分配导致通信性能较差的问题,提高双功能雷达通信系统的资源利用率,提出了一种通信用户载波共享模型下的多用户功率分配方案,并通过构造合理的资源分配问题使得系统具有更优的通信性能。首先,建立双功能雷达通信系统的通信用户载波共享信号模型。其次,为保证双功能雷达通信系统性能,构造了以系统通信和速率最大并满足雷达信噪比下界、总功率和用户功率约束的优化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严格证明了优化问题的可行性。最后,为求解凸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多用户功率分配算法,通过引入辅助变量对目标函数进行二次转换,将其分解为两个优化子问题,继而通过交替迭代的方式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通信用户载波分配模型,优化后的通信用户载波共享模型通信和速率提高了约40%,从而验证了所提方案具有更优的通信性能,有效提高了系统资源利用率。本研究成果为提高多用户双功能雷达通信系统的通信性能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利用现有P波段监视雷达进行雷达数据通信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在雷达静止期中进行通信的方案。文中首先从资源共享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原雷达功能部件,兼容进行通信而又不影响原雷达的探测性能,并从可实现的数据率和通信距离等方面讨论了系统实现的可行性,同时还对通信载波频率选择和调制方式选择做了简要的介绍。文中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并对系统应用软件做了扼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1.
针对平流层飞艇载有源雷达辐射功率大、能源供给受限、难以全天时工作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源无源一体化雷达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基于圆阵天线的外辐射源雷达可与综合脉冲孔径雷达共用天线、馈线、接收、信号处理等设备,只需融合外辐射源雷达信号处理软件及配置资源即可,不需要额外增加硬件.仿真分析表明,通过有源无源一体化雷达设计,不仅拓展了系统工作模式,而且还改善了系统可用度,提高了系统探测效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雷达组网系统试验评估问题,在分析传统试验与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该雷达组网系统的试验需求,对一体化试验评估方法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从框架和内涵两个方面进行了内容拓展,最后采用一体化试验评估方法设计了某雷达组网系统考核试验的工作流程.实际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科工本次参展的预警监视安防体系,由雷达预警体系、反无人机系统和边海防系统组成.作为战场上的"观察者",预警雷达主要用于对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巡航导弹等空气动力目标和战术弹道导弹目标进行远程探测.本次展出的雷达产品既能够担负国土远程预警任务,也能够为防空反导武器系统提供高精度目标指示信息.其中,LD-2/JSG400雷达采用新一代数字阵列体制,为武器系统提供TBM目标信息,形成全空域覆盖能力;LX-15雷达独立担负指定地区中高空远程警戒监视和目标指示,为列装国家提供空中情报支援;LD-JPG600雷达则采用预警目指一体化、防空反导一体化、高空低空一体化设计.这三型雷达都是首次亮相中国航展.  相似文献   

14.
针对雷达视频信号采集中存在的通道数量多、数据率高以及硬件平台多样化等问题,设计实现了一种可重构的一体化雷达视频综合采集系统.该系统以FPGA为核心,实现了一部雷达中相互独立的多路雷达视频指令信号的统一接入与一体化采集,通过LVDS接口将采集到的数据统一发送至数字收发平台,输出数据速率达到7.2 Gb/s;同时利用FPGA的可重构特性,设计了以ARM作为主控核心的重构器,在不改变硬件平台的情况下,实现了多种型号雷达视频信号采集系统的平滑兼容.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采集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且平台扩展性较好,可以为多种型号雷达的多种视频信号的一体化采集提供统一平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无线通信5G/6G技术的发展,基于通信雷达一体化(RadCom)技术的新兴业务不断涌现。为实现基于5G新空口(NR)的RadCom,需考虑3GPP定义的最新5G NR无线通信标准所涵盖的多种部署场景,然而,在不同场景中雷达探测性能会受限于5G NR参数集。因此,需在特定的场景下,探索采用不同5G NR参数集的雷达探测性能。以车联网(IoV)场景的雷达探测需求和基础雷达性能参数计算准则为约束,给出了不同5G NR参数集条件下的雷达探测性能仿真分析,为未来基于5G NR标准及其部署场景的RadCom系统设计及优化给出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散射通信的雷达情报传输系统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雷达情报传输方式灵活性、机动性差或受地理环境和通信距离限制较大的现状,在分析散射通信的原理和特点以及散射传输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散射通信的雷达情报传输系统方案设计.该方案采用具有较好抗干扰能力的扩频通信技术,通过对流层散射传输信息,系统能够在复杂地形或特殊场合的雷达站和旅团情报中心之间实现超视距无线传输.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误码率小于10 3.该设计在战时可作为一种重要的雷达情报应急传输方式和备份手段.  相似文献   

17.
面向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6G),感知通信一体化技术作为6G的关键技术之一,将助力实现6G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需求. 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中的干扰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其内涵不仅包括感知子系统和通信子系统协同实现通信感知一体化功能时的互干扰消除,还包括更加灵活高效的干扰避免和干扰利用办法,体现了绿色通信的发展理念. 首先概述了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中干扰管理的必要性,然后从一体化系统实现的三种模式分别讨论了干扰消除办法,接着列举了实现干扰避免和干扰利用的可行方法,最后总结全文并给出了该领域的若干开放性问题.避免和干扰利用的可行方法,最后总结全文并给出了该领域的若干开放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日本信息通信机构等4家公司联合开发出可采用车载UWB(超宽带)技术进行通信,以及利用近距离雷达检测距离的系统,其特点是由同一硬件同时实现通信及测距。该系统除用于车辆问通信及路车通信外,还可用于泊车时通过检测周围障碍物来辅助制动的泊车辅助系统,以及预防碰撞安全系统等。  相似文献   

19.
针对智能超表面(RIS)辅助双功能雷达与通信(DFRC)系统的隐蔽传输问题,提出多策略交替优化(MSAO)算法.在隐蔽约束、雷达恒模约束和总功率约束的条件下,通过联合设计通信波束赋形向量、雷达信号协方差矩阵和RIS相位偏转矩阵,最大化合法用户Bob的隐蔽通信速率和目标探测功率,实现隐蔽通信和雷达感知功能的折中.在完美Willie信道状态信息和不完美Willie信道状态信息场景下,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单连接RIS和没有部署RIS系统,采用广义全连接模式部署RIS可以更好地传输波束方向图,提高Bob隐蔽通信速率上限,扩大可实现速率的范围,实现通信和感知功能更大的自由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民航事业的蓬勃发展,空中交通管制对雷达、甚高频等业务的依赖越来越强.在相关区管的建设和高空的接管过程中,FA16专网主要将远端的雷达、甚高频信号、管制移交电话接入自动化系统和内话系统,实现空管系统的雷达管制和地空甚高频语音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