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一定的条件下,Tb(Ⅳ)的碱式碳酸盐可以溶解在丙二酸的水溶液中形成红棕色的络合物,该络合物组成是Tb[CH_2(COO)_2]_2,络合物在360~405nm有一宽带特征吸收峰。消光值在0~0.5范围内与Tb(Ⅳ)的浓度具有直线关系。分光光度法对Tb(Ⅳ)自还原反应研究确定:于15℃及丙二酸浓度为4.3M时随着PH值的增加,其半还原期增长。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一,反应活化能为98.7±0.8千焦/摩尔。  相似文献   

2.
Tb(Ⅳ)的碳酸钠复盐可溶解在1.5~5.5M K_2CO_3溶液中形成金黄色的络合物,该络合物在350~400nm有宽带吸收峰。消光值在0~0.98之间与Tb(Ⅳ)的浓度具有直线关系。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碳酸钾浓度、氢氧化钾浓度对Tb(Ⅳ)络合物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3.
Tb(Ⅳ)的水合氧化物与三聚磷酸钠溶液作用,则形成稳定的红棕色溶液。该溶液在375nm附近有特征的宽带吸收,其克分子消光系数ε=1095:在光的作用下有明显的廷多尔效应;在电场中则发生电泳,遇电解质则聚沉,其聚沉值随电解质阳离子电荷的增大而减小。动力学研究表明:Tb(Ⅳ)在溶液中的还原反应为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0.024昼夜~(-1),半还原期t_(1/2)=29昼夜。测定了有三聚磷酸钠存在时Tb(Ⅳ)-Tb(Ⅲ)的克式量电位(E′(NHE)= 0.398v)。溶液中加入无水乙醇或电解质则析出红棕色沉淀,其中Tb:P_3O_(10)~(5-)≌150:1(摩尔比),证明沉淀主要是Tb(Ⅳ)的水合氧化物。说明Tb(Ⅳ)能够稳定在三聚磷酸钠溶液中是由于形成了胶体溶液的缘故。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了在碲酸盐水溶液中用臭氧氧化正三价的镨和铽,得到了正四价的镨和铽的化合物。通过对溶液的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的研究,证明了溶液中镨(Ⅳ)和铽(Ⅳ)的存一在。镨(Ⅳ)的特征吸收峰在280、447、475和490hm,铽(Ⅳ)的特征吸收峰在360nm。对镨(Ⅳ)和铽(Ⅳ)溶液的动力学研究,发现镨(Ⅳ)和铽(Ⅳ)在碱性溶液中的还原反应是拟一级反应(Pseudofirst-order reaction),镨(Ⅳ)、铽(Ⅳ)在该条件下的半衰期分别为18′14″、2.65天。测定了有络合剂存在时不同铽(Ⅳ)浓度的溶液的电位,报导了Tb(Ⅳ)/Tb(Ⅲ)电对在该条件下的克式电位是+0.953V(25℃,对标准氢电极而言)。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新试剂4-(H酸偶氮)-1-苯基-3-甲基吡唑啉酮(HAPMP)与铁的显色反应,在pH7的NH4Ac缓冲介质中,CTMAB存在下,HAPMP与Fe(Ⅲ)生成31的紫色络合物,λmax=610nm,ε=7.68×10  相似文献   

6.
建立一种用显色剂偶氮氯膦(Ⅲ)与Ti(Ⅳ)的显色反应和测定方法,该络合物的λmax为690nm,摩尔吸光系数为1.47×105L·moL-1·cm-1,钛在0~1.0μg/mL内服从比尔定律,该方法能用于还原用铁粉、粉末冶金铁粉和钢铁中微量钛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黄运瑞  高书燕  马东兰 《黄金》2005,26(6):45-47
研究了N-丙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PSAT)与金的显色反应,结果发现,在pH 5.0~6.0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存在条件下,Au(Ⅲ)和显色剂形成13的黄色水溶性络合物.该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313.0nm,摩尔吸光系数为4.60×104L/(mol·cm),Au(Ⅲ)的质量浓度在0~6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8 9.该方法应用于矿石中金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TbO_2·xH_2O在丙二酸—丙二酸钠酸性溶液中的胶溶作用。通过对溶胶光学性质、电学性质、聚沉值、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溶胶聚沉物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的研究,得出Tb(Ⅳ)的水合氧化物在该体系中是以带负电荷的胶体状态存在。本文还对溶胶中Tb(Ⅳ)水合氧化物的氧化还原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胶溶的原因及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了在[OH~-]=0.400~0.500M,[CO~(2-)_3]=2.000~2.200M条件下,Tb(Ⅲ)可被K_2S_2O_3氧化生成红棕色的Tb(Ⅲ)、Tb(Ⅳ)碱式碳酸盐固体混合物,Tb(1V)碱式碳酸盐含量约占80%。Tb(1V)碱式碳酸盐在PH=4的NaAc-HAc溶液中生成较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它在370~380nm处有宽带吸收峰。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新显色剂5-(H-酸偶氮)-1-苯基-3-甲基吡唑啉酮(HAPMP)与铀(Ⅳ)的显色反应,在pH 4.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新试剂与铀(Ⅳ)形成11的粉红色铬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540 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31×104,在25 mL溶液中铀质量在0~35 μ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合成样品中微量铀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据资料报导,在氨性介质中用Ⅴ(Ⅳ)还原Fe(Ⅲ)为Fe(Ⅱ),基于后者与邻菲罗啉显色测定铁。我们按其反应原理,提出一个间接测定微量钒的方法, 该法在酸性介质中用Fe(Ⅱ)将Ⅴ(Ⅴ)还原为Ⅴ(Ⅳ),氧化过量Fe(Ⅱ)后,用氨水提高试液的pH值,则可逆反应: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5-(4-安替吡啉偶氮)水杨醛与锆(Zr)的显色反应条件,建立了测定锆(Zr)的分光光度法。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2.0的HCl-KCl缓冲溶液中,Zr(Ⅳ)与5-(4-安替吡啉偶氮)水杨醛形成浅黄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6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36×104 L·mol~(-1)·cm~(-1),Zr(Ⅳ)质量浓度在0~1.6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某螯合树脂A对钒(Ⅳ)离子的吸附行为,考察了pH值、树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钒标准溶液浓度对静态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4、树脂用量1.0g、反应时间4h、温度60℃条件下,螯合树脂A对钒(Ⅳ)的吸附量为184.2mg/g。对螯合树脂A的解吸、共存阳离子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孙晞 《冶金分析》1991,11(1):1-1
本文研究了新显色剂间溴偶氮羧与钡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在2,2’-联吡啶存在下,pH2.0混酸-NaOH介质中,Ba(Ⅱ)与显色剂迅速反应,形成稳定的1:2络合物.λ_(max)=710nm,ε_(710)=1.5×10~5L·mol~(-1)·cm~(-1),0~15μBa/25ml符合比尔定律,为已报导钡最灵敏的显色反应之一.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间接测定1—10mg金(Ⅲ)的简便电势滴定法。在1,10—菲绕啉或2,2′—联吡啶存在下,在pH3和50℃情况下用过量钴(Ⅱ)将金(Ⅲ)还原为金属,然后用氯化铁(Ⅲ)溶液滴定过量的钴(Ⅱ)络合物。许多金属离子可以允许存在;Ag(Ⅰ)和Pd(Ⅱ)分别用氯化钠和1,10—菲绕啉或2,2′一联吡啶沉淀而除去。但是Hg(Ⅱ),Fe(Ⅲ)和Pt(Ⅳ)干扰。此方法能用于合金中金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偶氮氯膦-mC(简称CPA-mC)是在研究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氯膦型显色剂的基础上合成的新显色剂,学名为2-(4-氯-2-膦酸基苯偶氮)-7-(3-氯苯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经试验,CPA-mC在强酸介质中能与钪形成紫色络合物,反应灵敏度较高(ε_(760)=4.5×10~41·mol~(-1)·cm~(-1);Sandell灵敏度为0·0010μg·cm~(-2)),试剂和络合物稳定.在有乳化剂OP存在下,络合物的选择性大大提高,该络合物中Sc:CPA-mC=1:3.当Sc_20_3浓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显色剂 4 ( 2 噻唑偶氮 ) 5 二甲氨基苯胺 (简称TADMA)与铑 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 ,在 pH3 2~ 4 8范围内 ,铑 与TADMA反应形成 1∶2红色络合物 ,加入无机酸后色泽加深 ,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2 1× 10 5,铑质量浓度在 0~ 0 92 μg/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本方法操作简便 ,灵敏度高 ,选择性好 ,常见金属离子在一定范围内无干扰 ,用于催化剂中微量铑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于0.025mol/LNaOH溶液中,Os(Ⅷ)-QBTU体系产生—明晰的极谱波,其1.5次微分峰电流与浓度在1.0×10~(-7)~4.0×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研究了极谱电流的性质、反应机理及电极过程等后确认:络合物的组成为[OsO_4(OH)_2·QBTU]·Na_2并吸附于滴汞电极表面,配体QBTU在不离解出的情况下发生电还原,获得络合物吸附波,电极过程不可逆,[OsO_4(OH)_2·QBTU]~(2-)离子的条件稳定常数8.5×10~5。  相似文献   

19.
郭琳  杨建文 《稀有金属》2005,29(3):261-264
研究了对羟基苯甲酸存在下TiO2光催化还原Cr(Ⅵ)过程中不同对羟基苯甲酸浓度、Cr(Ⅵ)初始浓度及溶液初始pH值对Cr(Ⅵ)光降解速率的影响,认为TiO2悬浮体系能有效地光催化还原水溶液中的Cr(Ⅵ)离子,并得出TiO2光催化还原Cr(Ⅵ)过程符合L—H动力学模型。反应体系中的Cr(Ⅵ)初始浓度及初始pH值对TiO2光催化还原Cr(Ⅵ)过程的速率有较大的影响。酸性条件有利于Cr(Ⅵ)的光催化还原。对羟基苯甲酸具有芳香族化合物的特殊结构,对TiO2光催化还原Cr(Ⅵ)过程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新显色剂 1 (8 氨基喹啉 5 偶氮 ) 8 羟基 3 ,6 萘二磺酸 (简称AQAHNA)与铜 (Ⅱ )的显色反应条件。在Tween 80存在下 ,pH5 0的乙酸 乙酸钠缓冲溶液中 ,AQAHNA与铜形成 2∶1的红紫色络合物 ,其最大的吸收峰位于5 9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ε)为 8 7× 10 4 。铜浓度在 0~ 0 4mg/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该方法用于铝合金中铜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