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煤矸石山的危害及绿化技术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煤矸石是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堆积成山的煤矸石山是矿区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对矿区和周围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矸石山绿化是减少矸石山污染,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概述了矸石山的危害,分析了矸石山的绿化技术,并对矸石山绿化技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以期为矸石山的绿化改造和生态重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在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古交西山矿区依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及煤矸石的特点,合理地选用乔木、灌木,牧草多种植物对矿山进行了生态修复,修复后的矿山,植物的多样性大大增加,土壤表面温度下降,空气湿度增加,有效地抑制了矸石山的自燃,同时矿山表面有毒元素含量也大大降低,矸石山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古交西山矿区煤矸石山生态修复模式,对北方矸石山的植物修复具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议矸石山的综合治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 《煤》2010,19(Z1)
通过对五阳矿区矸石山的实地调查研究,以保护环境和耕地为出发点,探讨了矸石山治理方法、适宜的植被类型、绿化造林技术和预防及治理矸石山自燃的方法,为煤矿的安全和清洁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煤》2013,(9):7-9
矸石山的自燃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影响着矿区人们的身体健康,有效的解决矸石山自燃问题对煤矿的环境修复起着重要作用。本项目通过建立无线传感网络来对矸石山的温度进行监测和预警。首先通过矸石山自燃的数学模型、矸石山自燃深度测算等来建立理论依据,其次对无线传输继续进行研究,最后完成系统的设计。在煤矿的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的结构合理,界面清晰,监测人员可以实时有效的查看矸石山的温度及预警信息,实验效果良好。此外,该研究也为煤矿的数字化提供了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矿区矸石山生态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矸石山严重破坏着矿区生态环境.通过对潞安集团五阳煤矿矸石山实地调查,提出了矸石山生态恢复的措施,包括边坡整形和边坡植被重建.通过该治理方法的实施,实现了矿区矸石山的生态恢复,解决了煤矸石污染问题.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以忻州窑矿矸石山为研究对象,对矸石山生态恢复治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忻州窑矿矸石山的现状及生态恢复治理情况的分析,使治理方案达到对矸石山彻底治理的目的,为煤矿矸石山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积累良好的治理经验。  相似文献   

7.
李秀妍 《煤》2011,20(3):44-45
矸石山的稳定性和生态治理对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对潞安集团常村煤矿矸石山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国内外先进的矸石山治理理论与技术,结合潞安集团近年来在矸石山治理中积累的经验,综合分析,提出了适合常村煤矿矸石山特定环境下的有效治理技术和方案。该研究对其他矿区矸石山的综合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植被恢复是煤矿区矸石山生态修复的关键和难点.针对阳泉煤矿区覆土0.7 m以上的煤矸石山,通过野外调查和样地撒播试验,对覆土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山覆土后植被可以较快恢复,紫花苜蓿、沙打旺、刺槐等是阳泉地区煤矸石山植被恢复初期的适宜物种.  相似文献   

9.
煤矿矸石山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矸石是煤炭开采和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介绍了煤矿矸石山对大气、地下水及土壤环境的影响和其堆放造成的滑坡、崩塌等灾害,论述了治理和综合利用矸石山的必要性及紧迫性,探讨了煤矸石综合利用的途径和治理矸石山自燃及其科学的堆放方式.  相似文献   

10.
矸石山是矿井生产系统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煤矿特征固体废弃物污染源。对矸石山的管理,既要保证安全,又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文章介绍了平顶山煤业集团四矿矸石山2005年5月15日自燃崩塌灾害后采取的险情排除方案、矸石山自燃综合治理技术以及后期采用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杜恒 《中州煤炭》2022,(3):139-145
为了减少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废石、弃渣等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研究了煤矸石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分析了孝义市煤矸石的产生和堆存情况、煤矸石的危害以及现阶段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情况,研究了煤矸石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思路,确保煤矸石科学、无害化堆存以及煤矸石能够综合利用.重点分析了规模化利用技术,主要为煤矸石生产免烧透水砖、透水珠技...  相似文献   

12.
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也是煤矿区环境整治的一大难题。以阳泉市南庄矿核桃岩沟南区煤矸石堆场生态修复实践为例,介绍了煤矸石堆场整形整地技术要点:整理后的地形坡度为28°左右,平台覆土厚度50~100 cm,施工中机械自然碾压;边坡覆土厚度30~50 cm,实施分层覆土并人工压实,土壤密度底层1.60~1.80 g/cm3、表层1.25~1.35 g/cm3。同时介绍了项目区生态修复适宜物种的选择、植被群落配置及其栽植技术要点。项目实施后,绿化效果明显(干旱春季植被覆盖率约70%)。煤矸石堆场生态修复实践可为同类项目尤其是气候干旱地区的矿场绿化提供经验及参考。  相似文献   

13.
煤炭矿区开发会产生和堆存大量的废弃物,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并引起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使用煤矸石等废弃物制作多孔土壤应用于矿区的生态修复,既解决了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堆存问题又可以恢复生态环境,是矿区生态修复重要的研究方向。该文章考察了煤矸石发泡制备多孔土壤特性,包括松装密度、粒级分布、pH、保水性、流失率、保温性等,并与天然土壤特性进行对比。试验表明,与天然土壤相比,煤矸石多孔土壤松装密度降低约36%,保水量增加约51%,流失率降低约63.1%,且保温性更优,但pH偏高,适于种植耐碱性植物,需进一步加工处理后方可用于大宗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14.
砂岩质煤矸石和抛光砖泥都是工业固体废弃物,在国家提倡外墙保温材料革新升级和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背景下,开发煤矸石基外墙泡沫保温材料,既可以实现建筑节能和外墙的安全防火,又可以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减少对宝贵土地资源的占用。在介绍了我国外墙保温材料产业现状和国内关于煤矸石基外墙泡沫保温材料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试验原料的增塑性和发泡性,并进行了煤矸石基外墙泡沫保温材料的试制。结果表明,以辽宁朝阳矸石山砂岩质煤矸石和辽宁法库某陶瓷厂的抛光砖泥为主要原料,碳化硅和氧化镁为复合造孔剂,硼砂为助熔剂,经陈化-成型-烧结工序,试制出了具有一定外观和性能的煤矸石基外墙泡沫保温材料,说明本试验技术路线是可行的。但要制备满足建筑业要求的、低成本的外墙泡沫保温材料,还需后续进行系统的原料配比和烧结制度优化试验。  相似文献   

15.
鉴于各工矿行业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必然趋势,为了给西南地区煤矿固体废弃物处理提供一些积极的参考和建议,针对煤矸石各类潜在危害与固废资源化利用前景,进行了近些年来西南地区煤矸石分布与产出特征分析,指出了西南地区煤矸石废弃物存在的区域性差异,同时结合国家所大力提倡的绿色开采、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模式,重点阐述煤矸石资源化处理在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以期为中国西南地区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李靓熙  马功元  程亮 《中国矿业》2012,21(Z1):128-130
煤矸石作为煤矿开采废弃物,既占用土地资源,又污染生态环境,对煤矸石的综合治理成为矿山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明水一号煤矿积极探索煤矸石充填技术,将采煤过程中产生的矸石在井下直接充填至采空区,一方面减少了煤矿产矸量,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采空区内通过充填矸石,减少岩层变形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顶板垮落或变形,从而控制了煤炭开采后地表原岩的位移和沉降,消除对地质地貌的影响,保护了矿山地质环境,全面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开采"。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我国煤矸石的堆积情况,从煤矸石制备吸附材料、煤矸石制备建筑材料、煤矸石制备化工产品及肥料、煤矸石用于发电及回填等方面,概述了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了煤矸石堆积导致的水体、大气、土地等环境污染状况,阐明了煤矿生产伴生的煤矸石回填处理途径及工艺技术.针对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环保问题,总结归纳了相关的国家政策及典型的环...  相似文献   

18.
新疆煤基固体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接续区和战略性储备区,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煤基固废合理处置与资源化问题是制约矿区环境保护的难题之一。总结分析了新疆煤基固废的理化特征和分类形式及其产生的地质背景。分析表明:吐哈、准噶尔、伊犁、库拜4大煤田产生的煤基固废的理化特征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以低阶烟煤为主的低变质煤田区域的煤矸石多以砂岩、黏土岩、钙质岩为主;通过对典型煤基固废的综合评价,提出了新疆煤基固废梯级资源化利用的产业链布局模式;提出了以煤基固废的就地充填为基础,协同发展保水开采、净水开采、储能开采等煤基固废利用的新方法,探讨了煤基固废-电-化、煤基固废-电-建等高附加值开发利用产业布局模式,详细阐述了煤基固废在发电利用、建材利用、化工产品制备、充填处置及工程填料等方面综合资源化利用方法的原理和技术路线,提出了以合理处置矸石和水资源保护为目标的煤炭资源高效集约化开采技术。研究成果对新疆地区优化煤炭产业布局、煤基固废梯级资源化利用及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晶  杨帆 《中州煤炭》2021,(10):40-44
煤矿生态环境关系着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为了保证资源的可持续性,必须对其进行修复和治理。煤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治理涉及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水资源、土壤、植被、生态等多方面的问题,修复与治理难度较高。经调查研究发现,煤矿地区存在严重的生态问题,采用景观和生态兼顾的修复与治理模式,针对青海省某煤矿几项重要的生态问题进行研究,探索了“生态+景观”模式的煤矿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治理路径,对于煤矿生态修复治理实践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