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赵岐诚 《电子学报》2020,48(2):238-242
能量兼容性会以电磁兼容性表象出现.采用局限于电磁能量的理论和技术,可能会陷于技术困境或需要更高成本.本文用能量兼容性及相关模型阐述电磁兼容性概念.以机载雷达为例,初步分析论述能量兼容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应用.采用能量兼容设计理念,有助于应对电磁兼容的诱发因素,为规划、预防、处理设计中的电磁兼容问题提供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电磁兼容性作为武器装备的一种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该文就军用装备电磁兼容性控制的三个主要方面:电磁兼容性管理、电磁兼容性设计和电磁兼容性试验展开讨论,并结合产品科研生产的全寿命周期内的电磁兼容性活动,详细分析了各部分的功能,涉及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应的操作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芯片级电磁兼容性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电磁兼容性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集成电路设计中的重要性 ,对电磁兼容性设计的基本方法作了介绍 ,其中着重论述了芯片级电磁兼容性的设计方法。最后给出了芯片级电磁兼容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机载任务电子系统中,往往在狭小空间中集成大量电子设备,且天线林立,因此电磁兼容性问题异常突出。相比以往设计后期的电磁兼容整改,在总体方案初期进行电磁兼容设计具有经济高效的优点。本文介绍了机载电子设备中电磁兼容性分析方法,运用自顶向下电磁兼容预测方法,对机载多天线系统进行电磁兼容性分析,提出总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周帆 《通讯世界》2017,(17):24-25
本文在对船舶通信中控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分析内,首先对通信中控电磁兼容性设计基础理论阐述,了解通信中控电磁兼容设计流程,为设计干扰因素进行了解,希望可以有效提升船舶通信中控设备电磁兼容性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6.
计算电磁学在电磁兼容仿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梁慧 《现代电子技术》2011,34(14):99-102
由于航空飞行器上用电设备电磁兼容问题频发及其复杂性,用电设备的电磁兼容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提出了利用计算电磁学理论对用电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进行分析,针对系统中不同电磁兼容问题以及不同数值计算方法的自身特点,选择适用的数值方法对问题进行仿真计算。最终实现在产品的设计初期,就能够对其电磁兼容性进行预测和评估,满足其电磁兼容性的要求。因此,采用计算电磁学进行仿真分析可为解决用电设备电磁兼容问题提供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在电子系统或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加强电磁兼容性组织管理,实现分阶段落实电磁兼容性技术指标,采用分析预测法来组织电磁兼容性设计,提高科技人员的电磁兼容性分层综合设计水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某雷达机柜的电磁兼容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霞云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13):103-104
以某雷达伺服接收机柜为实例,介绍了电磁兼容的设计与实现。从线路和结构角度综合考虑,结合电磁屏蔽理论,对系统内和系统间的电磁兼容性进行了分析控制,达到了整机电磁兼容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超短波跳频电台电磁兼容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袁一鹏  王翔 《通信技术》2010,43(5):47-49
随着电子设备综合集成应用的不断扩大,电磁兼容性显得日益重要。文中从系统电磁兼容性技术指标要求和整机电磁兼容设计措施这两方面,阐述了超短波电台设计中电磁兼容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子设备综合集成应用的不断扩大,电磁兼容性显得日益重要。本文从系统电磁兼容性技术指标要求和整机电磁兼容设计措施这两方面,阐述了超短波电台设计中电磁兼容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电磁兼容的定义、目的,设计步骤、试验项目和要求,针对机载计算机电磁兼容的特点和工程实践,提出解决机载计算机电磁兼容问题重点关注的四个方面,即电缆设计、机械结构设计、电源滤波器设计和计算机电源接地和信号接地设计。通过总结机载计算机设计和电磁兼容试验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从理论上分析问题产生的机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解决方法。最后强调该技术是试验性的科学,解决方案必须通过电磁兼容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2.
AFDX网络是当前国际公认的运输机主流机载网络。AFDX作为航电主干网络,连接诸多AFDX网络设备,因此,这些机载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针对AFDX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从实际工程经验出发,针对AFDX网络设备,分析了时钟电路、接口电路、机械结构及外围电缆的电磁兼容影响,提出了实际的设计方法和典型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电磁兼容设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对于保障产品的可靠性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软件技术被应用到设计中,电磁兼容设计的成本将得到显著的降低,设计的灵活性也将得到很大的提高。介绍软件技术在系统电磁兼容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及常用的软件抗干扰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芯片的高速化和集成化,各种电子设备系统内外的电磁环境更加复杂,因此在印制电路板的电路设计阶段考虑电磁兼容性(EMC)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这里介绍了PCB设计中的电磁兼容和产生电磁干扰的原因。从PCB的布线技术方面分析研究了改善PCBEMC性能的方法,以降低系统级和设备级在正常工作中的电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杨宁 《电子科技》2014,27(7):74-76
介绍了数字电路中电磁兼容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分析某数字式控制器的具体结构、干扰源及其传播路径和特点,提出了从4个方面进行电磁兼容设计与改进,即系统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滤波器设计和接地设计,并通过具体的频谱扫描图对设计改进前后进行对比,验证了理论分析与设计改进措施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谢英 《电子工程师》2008,34(10):1-4
EMI(电磁干扰)问题的深入研究对提高所设计产品的可靠性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文中阐述了EMC(电磁兼容性)在电路设计中的重要性和电子设备的EMC问题。就雷达发射机的EMC设计问题,根据发射机干扰信号的传播途径和耦合方式,针对经常出现的各种EMI问题,提出了接地、屏蔽、滤波、瞬态抑制等4种抑制EMI的方法。介绍了其他一些常用的提高设备EMC的方法,分别从PCB(印制电路板)设计、设备内的布线、软件抗干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车载通信对抗系统具有大功率干扰、高灵敏度接收、对抗设备与通信设备共存、设备集成度高等特点。为解决系统的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问题,针对车载通信对抗系统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的6种传播路径进行了分析。在系统EMC解决方案中,分别从接地设计、电缆屏蔽设计、整机屏蔽设计、电源滤波、电磁频谱规划和天线隔离等方面,通过理论分析及相应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具体的系统电磁兼容解决措施,这些措施在工程实践上得到验证,能够有效指导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  相似文献   

18.
高机动雷达机电主控箱电磁兼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科研实践,介绍了高机动雷达机电系统电磁干扰的主要特征和危害,以及通过对机电主控箱进行电磁屏蔽的改善设计,从而保证机电系统各项测试指标满足电磁兼容性的要求,达到消除外部电磁干扰对机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文中提出了解决电磁兼容问题应该以预防为主的观点,同时提出了电磁兼容性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在装备研制、生产、使用和维护的各阶段都要予以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王红 《通信技术》1996,(3):36-40
阐述了电磁兼容性技术在电子通信设备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总结了在结构设计中应用EMC技术的经验儿体会,对一些有关EMC的新材料,新方法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