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思传统病理心理学取向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教育形式单调、教育途径单向以及教育成效低下等问题,本文立足于积极心理学视角,阐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变革,以“阳光心育”为教育主线,尝试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园”“馆”合力线上线下双路径拓展工作平台,创新工作方式与内容,有效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有效的开展,服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7)
积极心理学是当今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将其研究成果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教育实效性。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应着力于增强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体验,挖掘和培植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全面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符合心理发展规律与社会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3)
为有效开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导高职学生建立积极、阳光的价值取向,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努力实践探索教育教学路径,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探究教育方法,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空间,值得高职院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深思。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9)
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各高校相当重视的领域,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多以传统教育为主,教学内容多侧重于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积极心理学作为目前心理学最为关注的方向之一,其更注重引导人们建立积极的心理模式,目的在于充分挖掘人类自身的潜能。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改革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加其自我效能感,也更贴合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4)
大学生阳光心态培育是进行挫折教育、提升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有效途径。探寻大学生阳光心态培育的理论基础可以更好地为实践服务。本文从自我效能感、积极心理学以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三个视角全面探讨大学生阳光心态培育的理论基础,以期为大学生阳光心态培育的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5)
积极心理学作为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在该研究领域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开辟了一条心理学研究的新道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与活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早就成为我国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提供很多帮助。本文主要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特点和研究范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王浩  周婧  赵旭  吴伟  王群 《高等建筑教育》2012,21(4):140-143
社会人才培养目标转型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亟待提升的现实,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须与时俱进。在此形势下,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整合思想、生态心理学的横纵向交互观念、积极心理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三个三"工作模式,组建三级教育网络,贯穿三级教育阶段,覆盖三级教育层面,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9)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也是高校目前在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积极心理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可以启发学生的心智,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本文简单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并且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模式进行简单的分析,供相关人员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6)
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于民办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期望能给民办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2)
积极心理学的优势在于能发现更多更美好的自身优秀品质,并激发出其自身正能量以此来改善人们对待事物的心态,进而促进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方法相结合,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入手,对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做以剖析,以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0,(2)
2000年1月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的发表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的建立形成,该理论倡导从积极方向研究人类的品德,关注人类的幸福健康,是对基础心理学的发展继承。十几年来,教育心理学逐渐被运用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仍然是一门新型理论。围绕个人层面上积极人格特质和群体层面上人群与社会环境关系两个角度,从初中心理教育现状、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意义以及如何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中三个方面,展开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21):86-88
作为优质人力资源群体,大学生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方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潜能,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8)
最初研究者们较关注网络游戏的成瘾性及其他负面影响,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网络游戏有着不可忽视的正面作用。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分析了网络游戏的积极体验以及大学生在玩网络游戏时表现出的积极心理品质,并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提出预防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3)
积极心理学在主观层面研究了积极情绪与体验,在个体层面上研究了积极的人格品质,在群体层面上研究了积极的公众品质及良好的社会组织。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沿袭了以往的消极心理学模式,应该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分析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1,(5):47-53
积极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学中重要内容之一,是塑造学生积极向上心态与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以积极心理学为内核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构建起高职院校"1+2+N"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育模式,即以积极心理理念为指导(1个理念),抓实心理健康教育和核心素养教育(2类教育),开展多样化培育路径(N条路径),为高职生养成积极心理品质提供可行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5)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提倡以前瞻性眼光和积极姿态,注重发展人的积极品质以缓解与应对心理危机,从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这一理论给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内容和新的方向,并为大学生生命教育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0,(33)
处在当前的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教学的基础要求。为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就要注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就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体现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就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措施详细探究,希冀能通过理论研究,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结合我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 ,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21,(2):81-88
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倡导将个体置于社会生活系统中,生态地理解健康,多元地促进健康。基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困境、新时期社会心态状况、近十年某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和职业心理调查,探索理论学习、实践、服务的融合之路,引导学生合理认知,培育学生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与职业心理素质协调发展,维护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20,(19)
2000年1月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的发表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的形成,该理论倡导从积极方向研究人类的品德,关注人类的幸福健康,是对基础心理学进行的发展继承。十几年来,教育心理学逐渐被运用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当中,仍然是一门新型理论。从个人层面上积极人格特质和群体层面上人群与社会环境关系两个角度,从初中心理教育现状、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意义以及如何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心理教育中三方面,展开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