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香蕉纤维织物进行了活性染料雅格素藏青ENW上染研究。考察了碳酸钠用量、染料用量、氯化钠用量、固色时间以及固色温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染色工艺:染料用量2%(o.w.f.),碳酸钠18 g/L,氯化钠45 g/L,固色温度80℃,固色时间50 min。在优化条件下,雅格素藏青ENW上染香蕉纤维织物的上染率和固色率分别可达到55.94%和44.12%。  相似文献   

2.
针对牛奶纤维不耐碱的特点,选择雅格素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对牛奶/棉混纺织物进行染色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染色温度对上染率的影响较大;染料浓度2%时,75℃保温90分钟、85℃保温60分钟、95℃保温45分钟染色的上染率相当,约为77%;低温长时染色条件更适宜对牛奶/棉混纺织物染色,75℃保温90分钟的染色效果最好;雅格素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对牛奶纤维/棉混纺织物染色适宜染淡、中色,牢度较好。染料浓度低于4%时,提升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22,(10):2718-2722
以60%乙醇提取花生衣染料,对亚麻织物进行染色。采用直接染色、铁预媒染及铝预媒染3种不同染色方法,研究染色温度和染料用量对亚麻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通过测试染色后织物的K/S以及L、a、b得出最佳染色温度为:直接染色为120℃,Fe(2+)预媒染为110℃,Al(2+)预媒染为110℃,Al(3+)预媒染为120℃。媒染染色织物颜色差异较大,在相同染色条件下,Fe(3+)预媒染为120℃。媒染染色织物颜色差异较大,在相同染色条件下,Fe(2+)预媒染织物K/S值最大。直接染色亚麻织物K/S值高达6,表明花生衣染料对亚麻织物染色潜力大。在最佳染色条件下,染色亚麻织物的色牢度、抗紫外性能优良,Al(2+)预媒染织物K/S值最大。直接染色亚麻织物K/S值高达6,表明花生衣染料对亚麻织物染色潜力大。在最佳染色条件下,染色亚麻织物的色牢度、抗紫外性能优良,Al(3+)预媒染织物各项色牢度可达4级以上,Fe(3+)预媒染织物各项色牢度可达4级以上,Fe(2+)预媒染织物抗紫外性能为原布样的11.8倍。染色后织物荧光性能明显提升,而直接染色最佳。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散红277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中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采用控制变量法,设置18组染色实验,分析单一染色工艺条件对染色结果的影响,得出最佳染色时间为60min、染色温度为120℃、染色压力为30MPa。最优染色条件下获得的涤纶织物的色深值(K/S)为7.24、固色率为93.5%;染色后涤纶织物的耐日晒色牢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代用碱TF-221和常规纯碱对活性染料浸染固色的对比实验,测定了碱剂在染色浴固着反应中pH值的动态变化值。通过染色K/S值、各项色牢度、上染速率的对比实验,讨论了代用碱TF-221在活性染料染色中代替纯碱作为固色剂的作用效果,并测定两种工艺染色后织物的强力变化,找到合适的固色工艺。实践证明:代用碱TF-221完全可以代替纯碱用于活性染料染色对竹/棉混纺织物染色时的固色,其固着浴pH值稳定范围符合活性染料的染色特征,可以获得与使用纯碱相当或高于的K/S值和染色牢度,且上色缓慢,起到匀染作用;染色后织物的强力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屈艳艳  王晓军  潘虹  洪一楠  樊雨柔 《应用化工》2023,(9):2547-2550+2555
以提取的金盏菊色素为染料,对真丝织物进行染色。采用硫酸铝钾预媒染法,研究了染色时间、金盏菊色素用量和染色温度对真丝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染色后真丝织物的色牢度、表面形貌结构、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及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测定染色后真丝的K/S及E得出最佳染色条件为:染色时间65 min、金盏菊色素用量10%(o.w.f.)、染色温度70℃。金盏菊色素染色后的真丝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染色后织物的自由基清除率可达88.39%。  相似文献   

7.
束状超细纤维PU合成革染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Erionyl染料的三原色,用三种不同的工艺进行染色。工艺一:98℃染色60分钟;工艺二:65℃染色5 分钟,75℃、85℃染色10分钟,98℃染色60分钟;工艺三:高温高压染色60分钟。研究了束状超细纤维PU合成革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工艺一的染色牢度较好,但上染率和、K/S值和透染性较差;工艺二的色牢度都能达到三级以上,K/S值、上染率和透染性最好;工艺三的染色牢度最差,上染率高,透染较好K/S值最高。  相似文献   

8.
借助计算机测配色技术,筛选了染二醋/涤纶/氨纶混纺织物的分散染料,研究了染色工艺,并测试了织物的各项色牢度。结果表明:38%二醋/57%涤纶/5%氨纶短纤纬编面料,使用ECF型、SWF系列及HSF系列分散染料拼色,分别在110℃染浅色和120℃染中深色,后处理加入助剂RCL,织物颜色与标样色光相近、强度相似;在深色染料拼色时加入抗还原剂HWF能提高分散染料的得色率;织物各项色牢度基本符合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9.
付政  关玉  孙素梅  王春霞  付少海 《精细化工》2022,39(5):1035-1043
针对涤纶织物浸轧染色存在浮色多、后水洗负担重的问题,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以分散染料为核,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共聚物为壳的纳米分散染料胶囊(NDDM),探究了核壳投料比、软硬单体配比、固色温度和固色时间等因素对涤纶织物轧染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DDM对涤纶织物轧染染色的色牢度和匀染性均优于C.I.分散紫93染色织物,当核壳质量投料比为1:2、MMA和BA质量投料比为1:1,焙烘温度180 ℃、焙烘时间5 min时,NDDM轧染染色织物的颜色深,手感变化小,且未水洗染色织物的各项色牢度达到4级及以上,还原清洗COD值为312.3 mg/L,COD值较C.I.分散紫93染色相比下降了58%。在高温条件下,NDDM内分散染料从聚丙烯酸酯壳层内迁移释放并上染纤维,聚丙烯酸酯壳将未进入纤维内的残余染料覆盖固着在纤维表面。  相似文献   

10.
涤/棉复合裂片型超细纤维针织物碱减量开纤和染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裂片型超细纤维针织物碱减量开纤和染色。实验结果表明,失重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当温度高于90℃、NaOH浓度高于8g/L时,失重率明显增加;在高于140℃对纤维热定型,失重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当热定型温度高于180℃,开纤困难;纤维在染色后发现,K/S随纤维失重率增大而变小:用分散/阳离子染料或分散/酸性染料套染使K/S值有所提高;超细纤维在染色温度超过120℃时K/S值降低,温度越高,比普通涤纶的K/S差值越大  相似文献   

11.
活性染料诺威克隆红FN-3GL上染丝绸,结果发现诺威克隆红FN-3GL对丝绸有较好的直接性,当染色温度为80℃、硫酸钠60 g/L、小苏打10 g/L固色、浴比1∶30的条件下,该染料上染丝绸固色率可达80%以上,耐洗及耐摩擦色牢度均在4级左右,且染得丝绸织物颜色鲜艳。  相似文献   

12.
分别应用新型固色碱剂RS-3518和纯碱对活性染料浸染染色进行了试验,从染色深度K/S值、各项色牢度、上染速率的对比试验中,讨论了新型碱剂RS-3518在活性染料染色中代替纯碱作为固色刺的可行性,并通过正交试验找到优化的固色工艺.实践证明:碱荆RS-3518完全可以代替纯碱,可以获得与使用纯碱相当或更高的K/S值和染色牢度,且上色缓慢,起到匀染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锦纶织物酸性翠蓝染色耐光色牢度低下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以直接耐晒翠蓝GL进行锦纶染色的工艺,通过试验得出合适的工艺为:染液pH值4,浴比为1:20,染色温度95℃,染色时间30分钟;并与酸性翠蓝上染锦纶的色光、耐光色牢度、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进行对比,结果发现直接耐晒翠蓝GL染锦纶具有较高的耐光色牢度,同时其它色牢度良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丽雅伦活性染料、兰纳素活性染料和派拉丁1:1金属络合染料对羊毛织物进行轧染微波固色。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半乳甘露聚糖用量、尿素用量、亚硫酸氢钠用量、染浴pH值、微波辐射功率、固色时间和固色前堆置时间对表观得色量K/S值和固着率的影响,得到了羊毛轧染微波固色的最佳工艺。分析了羊毛织物经微波固色的匀染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锦纶织物酸性翠蓝染色耐光色牢度低下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以直接耐晒翠蓝GL进行锦纶染色的工艺,通过试验得出合适的工艺为:染液pH值4,浴比为1∶ 20,染色温度95℃,染色时间30分钟;并与酸性翠蓝上染锦纶的色光、耐光色牢度、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进行对比,结果发现直接耐晒翠蓝GL染锦纶具有较高的耐光色牢度,同时其它色牢度良好.  相似文献   

16.
顾东雅 《合成纤维》2011,40(5):20-22
采用低温型分散染料,不用载体,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纤维进行常压沸染染色。讨论了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染浴pH值对PBT纤维上染率、表观色深度(K/S值)和断裂强度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染色条件:温度为100℃,时间为40 min左右,染浴pH值为中性。  相似文献   

17.
王晓明 《染料与染色》2004,41(3):163-164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三只Megafix BES活性染料的工艺参数,对其色牢度、鲜艳度、色深值、色差值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这三只Megafix BES染料染棉织物适合的工艺为:染浴浓度2%;元明粉30g/l:纯碱15g/l;初染温度60℃;染色时间30分钟,固色温度70℃;固色时间50分钟:浴比1:25。  相似文献   

18.
席红菊  薛少林 《合成纤维》2011,40(10):27-29
简单介绍了常用涤纶织物的染色方法,并通过正交试验,分别选择固色温度、助剂质量浓度、固色时间三因素的三个水平,确定出分散染料染中空涤纶针织物时的最佳高温染色工艺为:染料浓度2%(o.w.)f,浴比1∶20,固色温度130℃,固色时间60 min,助剂质量浓度1 g/L。对染色前后织物的顶破强力、保暖性能、透气性能进行了测试,得出染色后织物的强力没有明显变化,保暖性有所提高,透气性略微下降。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阻燃涤纶纤维染色的最佳工艺,采用红外染色机对阻燃涤纶纤维进行染色,探讨了阻燃涤纶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料与织物百分比(owf)和不同染料对阻燃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并与常规涤纶纤维染色深度(K/S)值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生产染色K/S值为30的纤维时,染色温度130℃时纤维上染百分率最高,owf为2.0%、染色时间为50 min时为最具有经济效益的染色工艺.当染色温度为135℃,owf为5.0%时,纤维的染色深度最深.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活性染料对莲纤维的染色性能,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在改变温度、浴比、时间、元明粉浓度、纯碱浓度等工艺条件下,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活性染料对莲纤维进行染色,并测试其上染率、固色率、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结果表明:活性大红X-3B上染莲纤维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40℃,染液浴比1∶40,染色时间60 min,元明粉质量浓度20 g/L,纯碱质量浓度30 g/L;活性嫩黄X-7G上染莲纤维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40℃,染液浴比1∶50,染色时间60 min,元明粉质量浓度10 g/L,纯碱质量浓度20 g/L;活性染料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都在3级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