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州区位于北京行政区划的东部,在全市区域发展功能布局上基本是城市工业的搬迁地.如东方化工厂等都建在通州。《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两轴一两带一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其中提出强化“东部发展带”.制定顺义、通州及亦庄等重点新城规划.疏导首都经济的产业发展方向.最终构筑以城市中心与副中心相结合、市区与多个新城相联系的新的城市形态。  相似文献   

2.
通州区位于北京行政区划的东部,在全市区域发展功能布局上基本是城市工业的搬迁地,如东方化工厂等都建在通州。《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其中提出强化“东部发展带”,制定顺义、通州及亦庄等重点新城规划,疏导首都经济的产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通州区位于北京行政区划的东部,在全市区域发展功能布局上基本是城市工业的搬迁地,如东方化工厂等都建在通州.<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两轴一两带一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其中提出强化"东部发展带",制定顺义、通州及亦庄等重点新城规划,疏导首都经济的产业发展方向,最终构筑以城市中心与副中心相结合、市区与多个新城相联系的新的城市形态.通州是离城区最近的远郊区,又是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的中心点,具有相当优越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大北京、京津冀地区以及环渤海地区怎样合理配置它的定位与功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以往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都将通州定位为北京市东部的卫星城.因此.通州多年来的建设也是遵循卫星城的发展模式。新总规秉承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结构.提出建设新城的战略构想.通州作为三个重点发展新城之一.必将成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独立性更强、产业更聚集、功能更完善。在城市转型关键时期.新城交通系统也经历着变革。原有适合卫星城发展的交通体系已无法适应新城的要求.必须探寻一种支持通州新城发展目标、体现城市未来发展特色的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5.
万煜敏  鄢安军 《江西建材》2016,(4):212-213,216
在昌九一体化的战略背景下,城镇空间发展与城镇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以德安县为例,通过调研并分析城镇建设与区域交通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以下规划策略:一是调整区域交通布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二是疏解区域交通功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三是衔接区域交通设施,融入区域一体化格局;以期从优化城镇结构的角度提出区域交通发展的构想,真正实现城镇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
随着珠三角航运时代、公路时代、轨道时代的发展,江门区域交通地位和城市空间格局随之不断演变。江门由于缺少区域交通资源,造成发展动力分散,城市空间拓展缓慢,难以形成高端功能的集聚。随着区域轨道网络的建设,江门重回区域交通发展轴线,依托轨道枢纽整合资源要素,营造地方空间,向多中心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强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各级功能中心。  相似文献   

7.
通州新城发展定位及目标 通州新城是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是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服务新城,也是北京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地. 通州是北京东部门户,环渤海多条发展走廊的节点,京杭大运河的源头,百里长安街的东端.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快捷,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国家战略的实施将使环渤海区域形成跨越式发展,为通州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赋予了通州新城承接中心城人口疏解、聚集新增功能的重要使命,为通州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北京的城市建设开始导入新城思维.据悉,规划期限为2005~2020年的北京顺义、通州、亦庄重点新城规划方案已经出台.根据规划,这三个新城将各自以结构相对独立、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公共服务设施发达的城市形态,构筑起北京中心城的反磁力系统,成为疏解人口的平台,实现北京城市空间的战略性调整.位于北京东部发展带上的这三个重点新城,作为连接京津城镇发展走廊的核心城市,将以分工明确、错位发展的整体模式,打造北京新的经济增长极,拓展面向区域的城市成长空间,在经济全球化和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凸显其无可替代的优势和地位.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作为国家首都,每一次城市空间格局的改变,都带有国家层面发展战略转型的深意。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建设城市副中心,构建"一主、一副、两轴、多点"的城市空间新格局。与上一版总体规划相比,最大的变化无疑是依托通州新城建设"城市副中心"这一空间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通州从重点新城跃升为城市副中心,这种战略性转变对北京的城市发展意味着什么?城市功能将产生怎样的改变?在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庆30周年之际,笔者就此对总体规划所路林所长进行了访谈。记得10  相似文献   

10.
城市边缘与区域规划--以北京地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北京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北京的城市功能及其空间结构进行调整和整合,提出从城市蔓延到区域发展、从相对独立的新城到相互联系的区域城市等观点.  相似文献   

11.
宁夏建筑地域特色因现代建筑设计思潮的冲击而渐渐弱化,地域、民族特色与建筑设计如何结合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直喻式、抽象式、隐喻式三种建筑设计方法对宁夏银川现代建筑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地域元素在宁夏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The paper examines how structural economic change and recent population trends are affecting Victoria's provincial centres. It also reviews regional policy changes occurring overseas and in Australia and concludes that the days of big spending regional programs are over and are being replaced by State and Commonwealth Government policies that foster local initiatives.  相似文献   

13.
回应气候的地方建筑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扬 《新建筑》2006,(6):106-109
从气候文脉入手,研究了传统地方建筑中回应气候的技术措施以及它们在当代建筑中的创造性应用,指出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空间是一种资源,可以通过精心营造达到节能和创造宜人微气候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以来 ,城市化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城市 ,作为当代人类的主要生存环境 ,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而关注的焦点之一即是人类作为个人与群体在城市社会环境中的行为与心理 ,即人在城市中的生存状态 ,以及这种社会意识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城市与农村的人与环境、人与土地的关系着眼探讨城市社会结构、意识与农村的本质区别 ,及其对城市社会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形态的影响研究述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武廷海 《城市规划》2002,26(4):18-22
总结了区域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等学科中有关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形态的影响研究 ,在此基础上提出 :大型基础设施影响区域形态变化有着多重路径 ,进一步研究要注重区域空间形态变化的过程 ,要运用新技术、新观念以加强定量的与整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某开发区规划为基础,探讨了符合现行节能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区域节能手段与节能量,计算了二氧化碳减排量。经采取节能措施,可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6×10^4t/a,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提炼建筑元素来表现建筑地域性的质疑,参考典型现代地域建筑的例子,提出对地域性建筑的表达方法。从文化上提炼建筑的内涵,从细节、空间、材料等方面表达更能继承地域特色的现代性地域建筑。  相似文献   

18.
唐建  刘耀超 《建筑与环境》2009,3(4):186-187
针对目前的建筑设计脱离建筑本体而随意拼凑,从而导致地域性的丧失的现象,本文从材料建构这一观点出发,用建造的逻辑去理解建筑和设计建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海南区域发展的空间演变和理想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海南区域发展空间演变的研究,结合海南近几年来在区域空间发展战略上的调整,对海南未来区域发展空间的理想结构进行了探讨。提出按照构建和谐人地关系的基本原则,从区域层面建立和谐的人居环境系统,并结合海南具体的地域特征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了圈层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建筑教育诞生以来,地域建筑教学始终是中国建筑教育体系的发展方向之一。由于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不同阶段对建筑地域性的理解不同,地域建筑教学从单纯的形态模仿走向了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继承,这期间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笔者在对中国地域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的系统梳理下,首先分析了当前地域建筑教学在理论课程、设计课题、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了当前建筑教育应从强化地域建筑文化理论体系、丰富地域建筑创作设计课程、加强教师队伍传统文化培训等方面来提高地域建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