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玉亮  李冰 《建筑技术》1997,28(12):846-847
安阳某综合楼工程基础设计中引进国外隔震理论,在36个独立柱基上采用橡胶隔震支座,使上部建筑与基础形成柔性连接,当水平地震力作用时,可有效吸收地震能量,减轻建筑物的地震破坏。隔震建筑施工的关键工序是隔震器的安装、要求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2.
隔震建筑隔震器的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勤 《浙江建筑》2000,(1):24-25
杭州市潮鸣小区A32住宅楼,由杭州市房地产开发实业总公司开发,是集隔震与新型墙体材料于一体的住宅试验楼。该工程底层为商场。上为6层住宅,建筑面积3402m~2,其中底层为框架结构。二~七层为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结构房屋。其基础设计采用先进的基础隔震技术,在54个独立柱基上采用54个叠层橡胶阻尼隔震支座,整个建筑物依靠嵌固在柱基上的54个隔震器来支承建筑物的全部重量,达到隔震的目的(图1)。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平面滑移隔震系统的计算模型,从能量的角度引出了隔震率的概念,以期通过对隔震率这一参数的研究来分析隔震层滑块的质量对滑移隔震系统隔震效率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隔震层滑块的质量对滑移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且其影响的程度和方式会随着外部激励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4.
简超  李章政  瞿勇 《四川建筑》2010,30(5):138-139,141
简要阐述了铅芯橡胶隔震体系和摩擦摆隔震体系的结构运动方程,应用SAP2000软件对两种隔震体系进行了时程分析,进行了隔震效果的比较,并且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6.
隔震做法     
抗震,这是很熟悉的词了。但是隔“震”这个词,一般说来还不清楚。就日本来说,抗震设计和隔震设计都经过了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的洗礼,但是,以后的抗震设计随着战前的城乡建筑法与战后的建筑标准法同时成长起来。而隔震设计,由于(1)没有抓住地震的本质;(2)引用振动反应计算法困  相似文献   

7.
并联复合隔震体系的隔震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多自由度并联复合隔震体系 ,建立了其计算模型和运动方程 ,并用MATLAB软件编制了该体系的时程分析计算程序。计算结果表明 ,与传统抗震体系相比 ,并联复合隔震体系隔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工程结构的基础隔震概念和隔震系统的组成、作用以及多种适用的隔震器、阻尼器、地基微震动与风反应的控制装置。  相似文献   

9.
周统  邹祖军 《山西建筑》2010,36(29):44-45
介绍了LRB基底隔震系统的工作原理,对LRB基底基础隔震系统动力微分方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LRB基底隔震系统进行建模,实现了对该系统隔震效果模拟仿真,体现出该系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陈玲  王勇 《建筑技术》2002,33(5):359-360
乌鲁木齐市为抗震设防8度地区 ,该市每年的住宅建设中有80 %以上为砖混结构 ,其墙体多、自重大、结构刚度大、自振周期短、抵抗地震灾害的能力差 ,因此提高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极为重要。1999年乌鲁木齐市西郊头屯河区新疆钢铁集团公司砖混住宅建设中 ,采用夹层橡胶隔震垫的隔震新技术。本文以99 -26号楼为例 ,叙述夹层橡胶隔震垫的隔震作用。1工程概况99 -26号住宅楼为7层砖混结构 ,建筑面积4120m2,长56m ,宽9.8m ,有地下室 ,建筑物高度21.8m ,Ⅱ类场地 ,设防烈度为8度远震。该工程中共设置96个…  相似文献   

11.
装配式隔震结构中隔震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装配式隔震结构,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隔震节点,采用1/2缩尺模型对该新型装配式隔震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延性性能、耗能能力等性能进行研究,并与现浇节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此类新型装配式隔震节点应用于装配式隔震结构是可行的。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Open Sees对试验的装配节点和现浇节点的滞回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
橡胶隔震支座在房屋隔震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俊  王国平 《山西建筑》2009,35(9):85-87
对隔震橡胶支座的物理力学性能、构造要求和设计参数试验结果进行了介绍,提出了隔震橡胶支座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探讨了施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从而推广橡胶隔震支座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组合隔震技术的应用,能充分发挥不同类型隔震支座的优势,达到最佳的隔震效果。对此,以上海某医院一住院楼为研究对象,将天然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弹性滑板支座组合成6类隔震体系。将这6类隔震体系进行弹塑性时程计算,分析比较了不同隔震体系下的水平向减震系数、隔震支座最大位移、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抗风承载力验算计算结果。分析结果表明,组合隔震体系相对单隔震支座体系有更好的隔震性能;铅芯橡胶支座对隔震层位移的减小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将自行研制的ACMRD-10kN型磁流变阻尼器与FGG-4kN型钢丝绳隔震器相结合,组成磁流变组合隔震系统,应用到防护工程的震动控制中.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各部分组成和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对隔震系统进行了震动台冲击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由ACMRD提供可调阻尼力的组合隔震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被动隔震系统,能同时减小隔震系统...  相似文献   

15.
隔震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较系统地探讨了复合隔震的设计方式 ,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地震发生频繁,灾害严重,造成大量建(构)筑物破坏,伤亡人员数量大,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自隔震技术——钢管混凝土柱自隔震技术,通过减少建筑物底层刚度同时增加一定的阻尼,实现地震作用下建筑物减隔震的目的,并应用于实际工程,通过对此工程进行动力特性测试并计算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得出采用此自隔震技术能增大结构自振周期,减小地震作用,并提出了相关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层间隔震结构隔震垫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与基底隔震相比 ,层间隔震结构的隔震垫不直接和地基相连 ,而是置于层间 ,这就带来了层间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困难。如何模拟单元之间的隔震垫是层间隔震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关键。提出了层间隔震结构有限元分析中隔震垫的有限元模型 ,并从静力、模态两方面进行了验证。由于层间结构的隔震层阻尼比一般较高 ,在对结构的模态分析中 ,使用了复模态方法。  相似文献   

18.
橡胶隔震支座在房屋隔震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义鸣 《江苏建筑》2002,(2):21-22,38
文章通过对隔震橡胶支座物理力学性能,构造要求和设计参数试验结果的介绍,说明隔震橡胶支座施工的质量控制,与同行共同控制施工过程中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分别对带有一层地下室的三层、六层、十层框架结构进行隔震设计,根据隔震层位置不同提出两种隔震方案:地下室底板隔震和地下室柱顶隔震,通过与传统抗震结构相比得到:不论框架层数多少,隔震后结构前三阶周期延长2~4倍,中低层框架结构的周期增长率比高层结构大,隔震结构的层间剪力、层间位移和楼层加速度均有显著降低,中低层框架结构的减震效果相对优于高层框架结构,且在罕遇地震下减震效果更明显;从不同层数框架结构的水平向减震系数和隔震层位移等对比可知,地下室柱顶隔震的减震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隔震支座增设X形巨型临时支撑;利用带高度调节螺栓的锚定架等措施精确预埋钢板的定位;对预埋螺栓套筒采用接长锚筋的方式,减少了预埋钢板与支墩(柱)连接处锚筋数量;合理改进下预埋钢板,增设起吊孔、浇筑孔与排气孔,以保证吊装安全和二次浇筑的下支墩(柱)混凝土密实度。通过上述技术改进创新,使隔震支座安装具有质量高、施工快速及较高的经济效益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