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乾达  陈琳  何强  曾维才 《包装工程》2020,41(11):17-24
目的研究糖渍处理对玫瑰花提取物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影响,以期为糖渍技术在玫瑰花加工及贮藏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福林酚比色法和三氯化铝比色法分别测定玫瑰花提取物中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以葡萄糖和蔗糖为糖渍剂,对玫瑰花提取物进行糖渍;分别以ABTS和DPPH自由基为测试对象,分析糖渍处理过程中玫瑰花提取物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通过高相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初步分析糖渍处理前后玫瑰花提取物中花色苷类物质种类和含量的变化。结果玫瑰花提取物具有较高的以没食子酸计的总酚含量((379±1.8)mg/g)和以芦丁计的总黄酮含量((153±7.2)mg/g);糖渍处理能显著提高玫瑰花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经HPLC-MS分析发现,糖渍处理对玫瑰花提取物中花色苷的种类和含量有明显的影响。结论糖渍处理能够通过改变玫瑰花提取物中花色苷的种类和含量进而影响其自由基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制SO42-/ZrO2固体酸催化剂,在氢还原体系中对碱木质素进行活化,以化学法对活化前、后碱木质素的官能团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对碱木质素的抗氧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活化后碱木质素的总羟基和酚羟基含量分别达到9.39%和3.32%,较反应前提高55.98%和15.28%;碱木质素在浓度为0.005~0.160 mg/mL范围内,对DPPH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活化后碱木质素对自由基清除率可达80.56%,较反应前提高4.61%;碱木质素在浓度为0.0025~0.080 mg/mL范围内,对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较弱;碱木质素在浓度0.002~0.060 mg/mL范围内,活化后碱木质素的还原力较活化前有所提高;碱木质素可以作为天然高分子抗氧化剂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厚朴提取物为抑菌成分研制抗菌包装纸,并研究其对奶酪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厚朴中的抑菌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并通过福林酚比色法测试总酚含量。采用涂布和浸渍这2种方法分别制备涂布抗菌纸和浸渍抗菌纸,并对其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将2种抗菌包装纸应用于奶酪保鲜,测试其感官品质、菌落总数和过氧化值。结果厚朴提取物中含有厚朴酚、和厚朴酚,总酚含量为47.4 mg/g。涂布抗菌纸的平滑度、定量、抗张强度、撕裂度均优于原纸,仅吸水性出现降低现象。与原纸相比,浸渍抗菌纸和涂布抗菌纸对于保持奶酪的感官品质以及抑制其菌落总数和过氧化值的上升具有明显作用(P<0.05),其中质量分数为10%的厚朴提取物涂布抗菌纸对奶酪保鲜效果最优,与原纸相比可延长其货架寿命约14 d。结论厚朴提取物涂布抗菌纸对奶酪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可以明显延长其货架寿命。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酶促褐变的程度,对冷藏期间3种褐变敏感度不同的梨果皮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褐变度进行了比较。在0℃下6个月的冷藏期间,苹果梨、鸭梨和冬果梨果皮中的总酚和绿原酸含量以及褐变度呈下降趋势。贮藏1个月的苹果梨和鸭梨以及贮藏2个月的冬果梨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最高。之后便逐步降低。品种内比较发现,褐变度与总酚和绿原酸含量之间呈良好正相关,但与PPO活性之间的相关度较低。供试品种中,以苹果梨总酚含量、PPO活性及褐变度最高,由此表明,该品种果皮对褐变更敏感。  相似文献   

5.
乙醇熏蒸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乙醇熏蒸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体积分数0.1%的乙醇于10℃下熏蒸蓝莓果实24 h,随后贮藏于(5±1)℃下,以5 d为1个周期观察乙醇熏蒸处理对蓝莓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并对果实的风味、腐烂率、质量损失率、硬度、颜色饱和度、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TSS)、总酚、花青素、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羟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乙醇熏蒸处理可有效抑制蓝莓的软化和腐烂,减缓果实中TSS的下降及水分的丧失,提高蓝莓果实中的花青素含量、总酚含量、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羟自由基清除率量及总抗氧化能力。结论体积分数0.1%的乙醇熏蒸处理采后蓝莓可有效抑制蓝莓的腐烂与软化,维持果实原有风味,保持蓝莓品质,延长蓝莓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液浇注法将厚朴提取物填充到聚乙烯醇-400增塑的甲基纤维素(MC)包装膜中以进行改性,研究厚朴提取物添加量对甲基纤维素包装膜的抗氧化性能、抗菌性能、力学性能、阻隔性能和外观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厚朴提取物的添加赋予膜较强的抗菌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厚朴提取物添加量为5%时,牛津杯法测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1mm和19mm,且膜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到80.3%;随厚朴提取物的增加,膜的阻隔性能及膜在高湿度环境中的力学性能有所降低,当厚朴提取物添加量从0%增至20%时,膜的透气度增大了27.5%,拉伸强度下降了20.7%,且复合膜的红度(a*)和黄度(b*)值有所升高,但复合膜的总色差(ΔE)、亮度(L)、透明度和透光率(T)降低。  相似文献   

7.
陈凌  骆卢佳  余蕾 《包装工程》2022,43(11):147-153
目的 比较干、鲜马齿苋的活性成分及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的清除率,选择抗氧化活性高的马齿苋酶解液为功能原料,优化马齿苋抗氧化饮料的配方。方法 以马齿苋酶解液、甜菊糖苷、柠檬酸为自变量,以饮料的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马齿苋抗氧化澄清饮料的制备工艺。结果 鲜马齿苋酶解液中多糖和黄酮的含量高于干马齿苋,对DPPH的清除率也大于干马齿苋。在鲜马齿苋酶解液的体积分数为45.2%、甜菊糖苷的质量浓度为0.23g/L、柠檬酸的质量浓度为0.06 g/L等条件下,马齿苋饮料的理论感官评分值为33.2,实际评分值为33.3,表明其抗氧化能力较好(饮料的体积为0.60 mL时对DPPH的清除率为34.6%)。结论 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接近,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马齿苋抗氧化饮料的工艺合理可行,制备的马齿苋抗氧化饮料呈现酒红色、澄清透明、酸甜适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陈酿时间长、资源消耗严重等问题,探究磁化催陈蓝莓酒的可行性。方法设计并制作磁化催陈装置,并分析磁化处理关键工艺参数(磁化处理次数、频率和温度)对蓝莓新酒的pH值、电导率、总酸含量、总酚含量、总糖含量和颜色等催陈效果指标的影响。结果经磁化处理后,蓝莓酒的pH值、电导率和色调会上升,总酸含量、总酚含量、总糖含量、色度等均不同程度地下降。结论蓝莓酒磁化后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与未磁化酒的变化趋势一致,表明磁化处理可以起到催陈蓝莓酒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沸水提取桑叶,水提取液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富集,然后用80%的乙醇洗脱,对桑叶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精制;对提取物进行水解,进行高压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证实桑叶含有黄酮甙,其甙元为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试验表明桑叶中总黄酮甙含量为1.26%,上述工艺所得精制桑叶总黄酮中总黄酮甙含量为44.15%。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用DPPH法研究北沙参茎叶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不同浓度北沙参茎叶乙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北沙参茎叶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但抗氧化活性弱于抗坏血酸,仍显示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新型天然抗氧化物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明确煮制处理对绿豆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优化得出绿豆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和煮制工艺,使绿豆在煮制过程中维持较高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为绿豆的开发利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方法选用山西生产的明绿豆为原材料,采用超声-微波(U-M)协同萃取法提取绿豆多酚,采用传统煮制法进行煮制处理,采用福林酚法进行定量检测,以多酚含量为指标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到最佳的提取条件,并在其基础上探讨最佳煮制工艺,对煮制后的绿豆进行感官评定分析。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测试和总抗氧化试剂盒检测煮制处理前后绿豆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并进行分析。结果当U-M处理时间为30min,处理温度为40℃,提取固液比(g/mL)为1︰15,乙醇提取剂体积分数为60%时为最佳提取参数,其多酚含量为3.14mg/g;当煮制功率为400W,煮制固液比(g/mL)为1︰25,煮制时间为30 min时得到煮制工艺的最佳参数,其多酚含量为2.45 mg/g,感官评定分数为83;对照组、煮制处理组的绿豆多酚清除DPPH能力分别为69.54%,56.30%,对照组、煮制处理组的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29.13 U/mL和23.57 U/mL,表明其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且呈量效关系。结论初步明确了煮制处理对绿豆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即经煮制处理后,绿豆中的多酚含量较低,抗氧化能力较弱。在保障风味的基础上,优化了煮制工艺,为绿豆中多酚类物质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1-MCP熏蒸处理对软枣猕猴桃品质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方法 实验使用0.8 μL/L的1-MCP熏蒸处理软枣猕猴桃24 h,测定果实贮藏期间的颜色、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及抗氧化能力等多项指标。结果 采用0.8 μL/L的1-MCP进行熏蒸处理能显著抑制软枣猕猴桃颜色饱和度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维持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延缓软枣猕猴桃果实的PPO活性、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的上升,保持较高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结论 采用0.8 μL/L的1-MCP进行熏蒸处理可以有效保持软枣猕猴桃的营养价值,增强抗氧化能力,减缓果实衰老,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贮藏温度和时间对黑蒜主要化学成分、质构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以黑蒜为原料,在室温和4℃下贮藏180 d,并定期检测黑蒜的主要组成、质构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在贮藏180d后,黑蒜的总糖、蛋白质和S-烯丙基半胱氨酸含量分别降低了30.9%~33.4%,16.1%~18.1%,40%,而还原糖和硬度分别增加了1.65~1.77倍和4.4倍,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和还原力分别降低了13.4%~14.3%,30.3%~33.6%,30.6%~34.0%,25.8%~26.6%;在贮藏期120 d内,常温下黑蒜的总糖、总蛋白、S-烯丙基半胱氨酸含量显著低于4℃下贮藏的含量(P0.05),贮藏温度对质构和还原力的影响不显著。结论与室温相比,在4℃下贮藏更有助于保持黑蒜的总糖含量、氨基酸组成、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温度37℃,相对湿度50%条件下,不同软包装材料包装的红葡萄酒进行贮藏试验,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此条件下葡萄酒中总酚含量的变化。研究分析不同透氧率包装材料对红葡萄酒氧化的影响特性,进一步对氧化速率进行分析,并得出基于总酚含量的葡萄酒货架寿命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研究不同切分方式对鲜切花椰菜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以新鲜花椰菜为实验材料,采用CS1、CS2、CS3和CS4等4种切分方式处理花椰菜,于4℃下贮藏15 d,分析贮藏过程中总酚含量、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自由基清除率、质量损失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多项与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相关的生理指标。结果当花椰菜受到切割损伤后,会启动自身的应答机制,使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内的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力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呈上升、下降的反复趋势,以抵御机械伤害,不同切分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此外,切分处理对花椰菜参与酚类物质合成和氧化进程的关键酶(PAL和PPO)活力有显著影响,其进一步导致CS1、CS2、CS3和CS4的酚类物质含量增加,分别为贮藏初期的1.14、1.18、1.27、1.30倍。结论切分处理可提高鲜切花椰菜的抗氧化活性,且切割损伤强度越大,抗氧化活性越强。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绿茶提取物不同含量对聚乙烯醇/微晶纤维素薄膜性能的影响,通过流延法制备得到绿茶提取物不同含量的聚乙烯醇/微晶纤维素薄膜,测定分析不同含量绿茶提取物对薄膜的颜色、透明性、力学性能、疏水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绿茶提取物含量的增加,薄膜亮度稍有变暗,颜色趋于红色、黄色;透明性显著降低;薄膜抗拉强度显著增加,断裂伸长率显著降低;薄膜的疏水性能提高,薄膜的溶胀率、持水率降低;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和氧气透过率降低。因此,绿茶提取物的加入,提高了薄膜的力学性能、疏水性和气体阻隔性,为薄膜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解不同品种杏果实在贮藏期间的耐贮性,筛选最适贮藏的杏果实品种。方法 以新疆主栽的14个杏果实品种为试材,测定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呼吸强度、果实相对电导率、总酚、类黄酮、叶绿素和腐烂率10个指标。结果 在贮藏末期,“小红杏”的L*值、a*值、b*值、总酚、类黄酮、硬度、SSC、Vc含量、相对电导率、腐烂率均与初始值相比差异显著;“和田明星杏”的L*值、a*值、b*值、总酚、类黄酮、硬度、SSC、TA均与初始值相比变化较小。“小红杏”的呼吸峰值比其余峰值高15.07%~37.17%,而“和田明星杏”的峰值比其余峰值低22.62%~40.42%,低于其他峰值。库车小白杏叶绿素下降最慢,伊利吊干杏下降最快。贮藏期间各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各指标间存在信息重叠。主成分分析提取出4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累计达到78.936%,可代表原始指标的大部分信息。结论 综合各项指标可得,“和田明星杏”的贮藏性优于其他品种。文中研究可...  相似文献   

18.
以竹叶提取物作为功能性添加剂,通过流延法制备了壳聚糖/竹叶提取物复合膜,研究了复合膜的力学性能、透光率、颜色、溶胀度、溶解性、氧气透过率和抗氧化等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竹叶提取物含量的增加,复合膜颜色加深,透光率降低;拉伸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降低;溶胀度与溶解度都降低,耐水性增强;自由基清除率升高,抗氧化性增强;复合膜阻氧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测定水中痕量邻氯酚和对氯酚的气相色谱法,采用XAD—7树酯富集、PEG—20M柱分离后,FID检测。邻氯酚和对氯酚的最低检出溶度分别为4.8ppb和5.1ppb。5升ppt级浓度的水样,富集500倍后测定,邻氯酚和对氯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4%和5.2%,回收率为91.5%—98.8%。方法灵敏、准确,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地面水和自来水中痕量邻氯酚和对氯酚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实验探究超微粉碎对苦荞全粉物化性质的影响,为苦荞精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苦荞全粉为实验对象,研究剪切粉碎、气流粉碎和纳米研磨对苦荞基本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通过测定不同方法处理所得苦荞全粉的流动性、含水量、持水力、蛋白质、黄酮等理化指标,发现粉体体积密度显著降低(P0.05),纳米粉体的流动性差异不显著(P0.05);脂肪含量和水分含量分别为5.00 g/kg和79.20 g/kg,下降趋势明显(P0.05)。纳米粉体的总酚含量与粗粉相比增加了19.46%,黄酮的含量增加了7.70%。经剪切粉碎和气流粉碎的粉体,其基本化学成分无较大变化。结论经纳米研磨所得苦荞粉具有较优的功能特性、营养品质,适合于苦荞的精深加工,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苦荞超微化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