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吴杰  杨明  丛九源 《中国核电》2010,(2):142-151
海阳核电采用先进的第三代AP1000核电技术,其非能动系统设计理念,模块化及"开顶法"施工理念使建设周期大大缩短,同时对施工管理、质量及进度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统计过程控制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海阳AP1000核电1号机组FCD(First Concrete Day)混凝土浇筑时间管理过程中,通过模型建立、数据分析、模型优化并结合工程实际进行验证,提出了FCD时间管理的数学模型。本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不仅适用海阳AP1000核电1号机组FCD混凝土浇筑,而且对后续同类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核安全》2009,(1)
2009年2月21日,中电投山东海阳核电一期工程1号核岛负挖工程顺利通过国家核安全局组织的专家检查组现场验收。标志着海阳核电主体工程开工准备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向实现2009年8月浇注第一罐混凝土(FCD)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2002年国家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加大了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安全标准化是继安全评价、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之后,在安全监管方面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一项治本之策。安全标准化工作是一项战略性、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是实现企业安全科学管理,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的基本途径。海阳AP1000核电,其模块化、平行法施工及开顶法施工颠覆了传统先土建后安装的建造的理念,缩短建设周期,与此同时特大型模块运输、吊装,立体交叉施工显著增加,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海阳AP1000核电工程特点及安全管理难点,提出AP1000核电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思路和措施,对AP1000核电建设安全管理工作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厂用母线受电是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里程碑节点,也是海阳核电一期工程联合队首次开展的大型综合调试启动项目,该里程碑节点的成功实现,标志着厂内能够获得稳定的电源,为后续即将展开的大面积调试提供了可靠的电源保障.文章介绍了海阳核电1号机组厂用母线受电期间辅助变压器冲击过程,对冲击过程中的临时保护定值计算和母联电流波形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总结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简称中电投)核电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山东海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建设模式,阐述了中电投核电发展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6.
马玉琴 《中国核电》2013,(4):364-367
采购工作是核电厂保证安全质量的重要环节。文章结合海阳核电工程项目采购特点及采购流程,从采购方法选择、采购计划管理、采购流程优化、采购合同执行、采购监督等方面对海阳核电在提升采购管理水平方面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马元华 《核动力工程》2007,28(4):49-53,96
物理模型试验是护堤工程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对工程设计成果的最终验证,为工程设计最终方案提供决策.本文采用了正态模型试验及有效应力法对海阳核电护堤工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最终验证了设计断面的安全、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隋阳  王凯  丁睿 《中国核电》2017,(1):100-105
核电工程具有建安承包商多、作业人员密集、交叉作业频繁和危害因素随工程适时变化等特点,这对核电工程建安承包商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以福清核电工程为例,为了对核电工程建安承包商的安全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建立了核电工程建安承包商安全管理考评体系,并开展了实际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核电工程建安承包商安全管理考评体系是科学、有效的,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海阳核电一期工程两台机组采用AP1000技术路线,其辐射防护设计在采用先进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如使用非能动安全系统来减少设备数量、反应堆压力容器采取一体化顶封头设计、主泵采用免维护屏蔽泵、蒸汽发生器一回路水室采用电解抛光技术、乏燃料转运通道采用水囊屏蔽等大量优化设计,以提高设备可靠性,减少维修维护工作量,降低机组辐射水平和工作人员职业照射剂量。本文简要介绍了海阳核电厂辐射防护设计中所采取的主要优化措施,并通过与国内运行核电厂相关典型数据的对比分析,给出了相关优化设计所取得的防护效果,以供后续核电项目辐射防护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海阳核电1号机组为AP100核电厂在冬季实施安全壳结构完整性试验和安全壳整体泄漏率试验的首台机组,试验要求安全壳内大气及其金属温度保持在10℃~48.9℃之间,但海阳市冬季日平均气温低于10℃,给试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海阳核电1号机组在试验期间采用封堵屏蔽厂房、VCS/VYS联合运行、在屏蔽厂房增设暖风机等一系列温度控制措施,成功地保证了试验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我国核电建设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明石  陈桦 《核动力工程》2007,28(2):111-114
总结分析了我国核电建设管理模式和核电工程公司的发展现状.结合国家核电发展规划,参考我国核电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探讨今后我国以核电工程公司为主体的核电建设管理模式.建议我国核电发展采用交钥匙工程总承包(EPC/Turn Key)的核电建设管理模式,由业主主导,以具有核电设计能力的工程公司为主体,以合同为纽带,分工合作,整合各方专业化的核电建设队伍.  相似文献   

12.
彭虹 《中国核电》2013,(2):134-138
文章以一个典型的工程总承包项目——海南昌江核电项目为例,介绍了在建安阶段针对1号机组核岛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对承担海南核电工程混凝土生产、施工、监理、管理等四大环节如何进行质保监督的过程进行了阐述。通过质保监督发现了直接关系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相关问题和施工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向被监督单位提出了相应管理要求,对探索下一步在总承包模式下的设备安装、调试以及工程验收等方面如何推动总承包商认真执行国家法规、标准,认真履行总承包合同,提高总承包项目管理质量积累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进入退役期的核设施的增多,核设施退役工程管理的优化也越来越重要.本文提出了综合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概念,并从核设施退役工程综合一体化管理模式构建的目标、范围、原则和核设施退役工程综合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内容几个方面进行设计,最后从组织角度对该模式进行了设计和说明。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核电厂建设与常规火电厂的最大不同 ,在于其严格的安全与质量要求以及更需要加强控制的建设进度与投资 ,使得项目管理及质量保证制度特别重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目前只有通过设计的自主化和设备的国产化来提高核电的经济性。并介绍了模块化施工方式及使设计与施工进一步密切结合以降低建造成本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马新朝 《中国核电》2012,(4):363-369
文章围绕正确应用能级原则进行组织机构设置,做好有效制度的建立和管理,建立8项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加大并做好人才的培养及管理工作,做好建设管理各个系统的经验反馈工作,积极开展施工技术及管理技术交流,全员参与安全管理,采用KPI体制对干系人进行考核的项目管理方法等方面,运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改进,为保证核电项目顺利进展提出了提升管理水平的措施,管理理论的提出与推广可为各核电项目的建设提供借鉴作用,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田湾核电站数据管理职能的识别与阐述,介绍了田湾核电站数据管理体系建设、数据管理体系成熟度模型构建、数据管理体系成熟度自我评估以及数据质量改善等领域工作,并结合大数据时代特征,阐述了数据的科学管理对企业生产运营的影响,进而对数据管理的远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徐军辉 《中国核电》2012,(4):358-362
核电设备作为核安全屏障的主要设备,是决定核安全水平的关键因素。文章在分析了设备质量问题可能造成影响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宁德核电有限公司设备监造管理的基本理念、开展设备监督管理活动的大体步骤,以及设备监督管理的体系建设经验,为核电设备的制造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工程项目大宗材料管理模式的特点,以及核电项目总承包方的大宗材料管理模式的优缺点,并结合中国核电工程公司对大宗材料的管理模式,对核电项目总承包方的大宗材料管理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介绍"核电建造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NPC)"的创新成果.此成果是在借鉴、消化、吸收国际核电建造先进经验,以及我国核电建造实践的基础上总结而成的结晶.它包括核电建造的管理标准、施工工艺标准、核电基础代码标准、核电建造控制标准,并能针对各类核电建造项目进行快速复制.运用这套成果,对保证我国核电站安全建设、安全运营和提高经济效益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