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阐述了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其发展,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优势。结合室内与矿场实验,介绍了微生物提高采收率作用的机理,指出下一步应加强优秀菌种的筛选与培养,对利用微生物实现稠油的“冷采”进行更详细的研究,对微生物提高采收率建立一套理论体系和实用的数值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石油的需求与日俱增,对原油的采收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对影响碳酸盐岩油藏原油采收率的因素进行研究,并且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提出合理化的提高碳酸盐岩油藏原油采收率的技术方法,以期更好的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油田的采收率状况进行评价,并对影响提高油田采收率的问题及潜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制定了下步提高油田采收率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油田勘探难度的加大和世界原油市场供需矛盾的加剧,发展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成为保证油田高产稳产和稳定原油市场价格的一项很重要的措施。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油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发展历程,并对世界上主要产油国的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和技术原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为发展我国提高采收率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工业生产效率在不断的提升,对于石油的采收率也有更高的要求。而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稠油油藏的数量较多,如何通过有效方法对稠油进行处理、提高其采收率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以化学辅助热水驱方法的运用,并且研究其对于稠油采收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建议运用热水驱提高稠油采收率时,要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笔者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以期为采油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以此来促进我国时候开采效率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6.
郭建  商泰顺 《广州化工》2013,41(3):130-132
提高采收率是油田"稳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西峰油田在侏罗系油藏研究、试验起步较早,取得了一些经验与成果,为油田后期提高采收率奠定了基础。本文结合西峰油田三叠系油藏特低渗裂缝油藏的特点,以及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诸多矛盾不断涌现,储量损失逐年加大的实际,借鉴侏罗系油藏提高采收率的研究与经验,对现有的提高采收率技术进行系统分析,评价油田近几年提高采收率技术在西峰油田适应性,提出了该油田提高采收率应努力的方向,为提高西峰油田的最终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油田采收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油田开发进程、开发效果的重要标准,本文调研了国内同类油藏提高采收率途径及提高采收率潜力评价方法,总结了华北已开发油田提高采收率的途径和方法,按不同油藏类型评价了155个油藏的采收率,分析了采收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下步工作建议。本次研究建立的评价思路和流程,为今后的提高采收率潜力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马源 《化学工程与装备》2023,(8):114-115+140
以新型聚驱后油层提高采收率的驱油为研究对象,首先简单分析讨论了本次研究的意义。通过加强新型聚驱后油层提高采收率的驱油的研究,可以有效弥补常规驱油技术缺陷,随后对当前在驱油技术应用方面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实验,对比分析了新型聚驱后油层提高采收率的驱油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杨明达 《当代化工》2017,(12):2444-2446,2450
为了研究聚合物微球对低渗油藏渗吸采收率的作用效果,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和微观实验的方法分析了聚合物微球对剩余油的动用情况,研究了岩心自发渗吸的最佳效果。结果表明:带有聚合物微球的溶液与未加入聚合物微球的溶液相比对提高采收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采收率在14%~15%,渗吸过程主要靠重力的作用凭借逆向渗吸的方式将原油置换出来。从微观实验可以看出聚合物微球对动用簇状剩余油有明显效果,对孔道进行了封堵,提高了渗吸液的波及体积,进而提高了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纳米材料因其有吸引力的物化特性已在生物医药、电子储能、保护涂层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石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和开采难度提高,石油勘探和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需要不断创新,以满足未来对碳氢燃料的需求。将功能化的纳米材料与提高采收率技术结合,可以改善驱替剂的流变性能,改变储层岩石的润湿性、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原油的流动性等,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为油田的有效、可持续开发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本文首先综述了当前在提高采收率领域中的应用较多的几类纳米材料;之后,对纳米材料在提高采收率中的作用机理做了总结;最后,讨论了纳米材料在提高采收率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油品酸碱度、岩心黏土含量以及黏土矿物组成对低矿化度水驱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并在水驱测试的不同阶段进行了pH值、界面张力以及润湿性测试,结合多因素分析了低矿化度水驱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黏土矿物是该方法提高采收率的必要条件,酸性原油条件更适合采用该方法,蒙脱石占优的岩心低矿化度水驱提高采收率效果最好;低矿化度水驱提高采收率机理主要为,产出水的pH值增大,油水界面张力降低,润湿角减小;综合来看,在离子交换以及颗粒溶解运移的作用下,低矿化度水驱能够提高驱替过程中的洗油效率,进而提高区块整体的动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恒速和限压法两种实验驱油方法进行对比,通过对实验流程和岩心物理模型中提高采收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限压法使得实验在破裂压力以下运行,提高采收率幅度与现场试验动态能够更好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应用化工》2016,(5):949-952
详细介绍和评述了以纳米催化剂、智能纳米流体和纳米-微生物驱为代表的纳米材料在提高稠油采收率方面的应用。纳米催化剂的高催化活性能使稠油有效地水热裂解,提高稠油品质。智能纳米流体是通过改变岩石的润湿性,降低表面张力,改善流度比的方法来提高最终采收率。而纳米-微生物驱则是包含了纳米材料和微生物驱的优点,在二者的协同作用下,提高稠油采收率。最后指出了纳米技术在进一步现场应用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高浓度聚合物驱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由于浓度高,溶液的粘弹性增大,可在提高波及效率的同时提高驱油效率,从而提高原油最终采收率。目前在机理上已有了很深的认识,在现场应用上也取得成功。本文通过对试验区不同阶段进行的调整措施进行分析,得出了不同阶段的调整方法,为以后工业化区块大规模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应用化工》2022,(5):949-952
详细介绍和评述了以纳米催化剂、智能纳米流体和纳米-微生物驱为代表的纳米材料在提高稠油采收率方面的应用。纳米催化剂的高催化活性能使稠油有效地水热裂解,提高稠油品质。智能纳米流体是通过改变岩石的润湿性,降低表面张力,改善流度比的方法来提高最终采收率。而纳米-微生物驱则是包含了纳米材料和微生物驱的优点,在二者的协同作用下,提高稠油采收率。最后指出了纳米技术在进一步现场应用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刘彬  贺凤杰  党丽军 《辽宁化工》2013,42(3):306-308
提高采收率研究是各石油生产国极为重视的一项研究课题。瓦村油区经过长期开发以后,地层亏空严重,能量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油区的有效开发,因此有必要进行提高采收率的研究。世界上最早使用的驱油方法是注水驱油,也是目前我国最常用的提高采收率方法之一。通过对该区块的研究提出了北部主要通过油井转注污水,南部实行打加密井的具体开发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7.
纳米颗粒在国内外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具有巨大的潜能,国外应用纳米颗粒制备纳米乳液、纳米催化剂、纳米流体3种途径提高原油采收率,在应用纳米颗粒提高采收率时,要考虑纳米颗粒大小和浓度对采收率的影响。本文对纳米颗粒提高采收率研究现状的分析为油藏提高采收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应用化工》2022,(11):2314-2316
以当前各大油田储层矿物组成情况为基础,研究了油田常见4种黏土矿物(高岭石、蒙脱石、绿泥石、伊利石)对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的影响。通过在石英砂中添加相同含量的不同黏土,进行了室内填砂管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黏土矿物的存在对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有很大的影响,含有黏土矿物的模型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明显要低于纯石英砂模型;在相同含量的黏土中,蒙脱石矿物对化学驱提高采收率影响最大;绿泥石的存在对聚合物注入压力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微生物采油技术研究起步较晚,该工艺技术以其设备简单、施工简便、经济环环保,于上世纪90年代在提高油田采收率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在油藏中的新陈代谢活动,改变原油的流动性,从而促进石油的采出,提高最终采收率的采油技术。对微生物采油技术提高采收率的机理进行分析,并分析总结不同地层因素对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国内煤层气井产量低、采收率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新工艺—高温超临界混合气体注入煤层提高煤层气采收率。通过实验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对高温超临界CO_2、N_2混合气体注入煤层提高采收率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机理主要为:(1)升温、CO_2与CH_4竞争吸附、N_2降低CH_4分压等作用使CH_4在煤岩中的吸附能力降低,导致解吸气量增加;(2)升温后煤岩脱水、热应力作用以及气体解吸后基质收缩等作用使渗透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