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北部陡坡构造带地层对比、地震资料和合成记录标定,详细划分了沙四段地层,确定了太古界的反射界面,证实本井自沙四上纯下亚段进入太古界地层。通过对永937井及邻近几口井成藏条件的分析,总结了该区的成藏控制因素,认为该区油气成藏主要受沉积相带控制,其次储层发育情况和储层物性、构造位置高低也是油气成藏的重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2.
对本区构造特征及其发育过程进行了阐述,从构造、录井、测井、测试方面对本井勘探目的层下古生界和太古界储层进行了分析,提出下古生界和太古界裂缝储层比较发育,一类、二类储层较少,三类储层较多的认识。从油源、储层、通道、圈闭方面对本区油气成藏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本井目的层下古生界和太古界未成藏的主要原因是油气运移通道位置偏高,导致油气无法进入圈闭。  相似文献   

3.
从构造条件及油气形成条件分析入手,对曹台地区太古界潜山油气成藏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油源条件、盖层条件是该区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构造条件、储层特征对油气成藏也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该研究成果为后期的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油源对比、充注期次、油藏类型及成藏模式的分析,结合烃源岩、断裂及储层展布特征,系统分析了中央构造带苏一段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苏一段油气主要来自下伏巴音戈壁组烃源岩,油气为同源一期充注成藏。油气成藏模式为下生上储。油气成藏主要受烃源岩、断裂和储层三个因素的控制,巴音戈壁组有效烃源岩控制了油气藏分布范围,巴润断裂系控制油气展布区带,储层发育影响油气富集程度。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北缘潜西地区成藏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北缘潜西区域地质条件及构造格局,总结了该地区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潜西成藏的关键是具有与油源沟通的输导系统、圈闭特征与断层封堵控制油气聚集的区块,而有利沉积相带(储层发育带)是圈闭中油气富集的主要部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6种成藏模式,并分析了各圈闭可能的成藏模式,最后对较有利勘探目标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传统石油成藏理论是建立在中高渗透储层的基础上,其中的流体属于达西流体,油气主要分布于构造较高的部位。但是在低-超低渗透储层之中流体的渗流是非达西渗流,传统的石油成藏理论不适用于对此种类型的分析。石油在储层中的运移方式主要是非达西渗流,由于运移速度较慢进而产生滞留效应导致石油大量聚集于构造较低的部位,长此以往最终形成连续油藏。这种类型的油藏具有背斜区圈闭含有油气、斜坡区呈现油水倒置的现象。向斜成藏理论对传统石油成藏理论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拓宽了油气的勘探领域,由传统构造较高的部位逐渐转向构造的低部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石油的储量,对未来石油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川西南五指山-美姑地区前期勘探程度较低,综合基础油气地质分析,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4大烃源岩发育时期造就了多套优良烃源岩层系,为区块油气成藏奠定了充足的物质基础,本区还存在2套优质碳酸盐岩溶蚀孔洞型储层和1套值得关注的火山岩裂缝型储层,存在较有利生储盖组合,研究认为将本区分为4个成藏组合,成藏复杂。通过对该区成藏特征的分析,认为本区还是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8.
页岩气成藏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页岩气藏大面积连续分布,而且不受构造作用的控制,页岩气的生烃、排烃、运移、聚集和保存全部在烃源岩内部完成,页岩既是烃源岩、储层,也是盖层.页岩气成藏机理具有明显的"混合型"特征,根据成藏条件的不同,成藏机理可分为吸附机理、活塞式成藏机理或!换式成藏机理两种类型[1].页岩气成藏机理兼具煤层吸附气和常规圈闭气藏的特征,体现出了复杂的多机理递变特点.页岩气成藏机理实质上就是页岩孔隙中的不同赋存方式的天然气空间比例分配问题[2].  相似文献   

9.
蠡县斜坡位于饶阳凹陷西部,西与高阳低凸起东翼相接。综合研究发现斜坡中南部油水关系复杂,"高水低油"现象随处可见,针对这一复杂的油藏分布特征,本文通过解剖已知油藏,从构造、沉积、储层等方面入手,建立油气运移模式,对蠡县斜坡中南部地区浅层油气成藏成因进行探讨,综合分析认为:1)油气在斜坡中带或内带就已进入浅层,而后主要通过各层连通砂体侧向向坡上运移成藏。2)构建了以斜坡内带断层、储层为油气运移通道,高部位靠断层、岩性控藏的新的成藏模式。3)从斜坡低部位至高部位、沙一下到东营组地层中,只要存在圈闭,就有油气富集的可能,改变了以往沿着断棱寻找油气藏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贝中次凹潜山成藏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贝尔凹陷苏德尔特潜山油藏的发现揭开了该地区潜山勘探的帷幕,在解剖苏德尔特潜山成藏条件的基础上,分析凹陷内其它地区的潜山成藏条件以期有所突破尤为重要。通过对贝中次凹潜山烃源岩、储层、运移等成藏条件的分析,结合试油资料和油气显示情况,认为构造背景、油气输导体系和储层发育程度是贝中次凹潜山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这对指导贝中地区和具有相似构造背景的潜山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安小平  周荣萍  张风润 《辽宁化工》2012,41(1):62-64,95
在系统收集和整理下寺湾泉54区块长2储层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大量的分析化验资料,通过对储层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喉特征、生储盖特征、油藏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的分析,表明该区块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储层具低孔特低渗特点;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油气成藏主要受沉积微相和鼻隆构造或构造相对高部位控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八面河油田奥陶系潜山为重点,对潜山储层类型、成因配置进行分析,认为古潜山良好储层发育于奥陶系风化壳顶面以下61米地层之内;并按成藏因素分类建立了潜山成藏模式,指出八面河地区潜山勘探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13.
葡萄花油田西部葡萄花油层断层极为发育,油水关系复杂,储层发育变窄、变薄。在分析葡萄花油田西部区域各区带的油气成藏过程、油气藏形成机制和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将研究区不同区带上的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模式概括为:背斜带构造成藏模式、斜坡带构造-岩性复合成藏模式和凹陷带岩性成藏模式;并从动、静态要素分析确定了油气藏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油气勘探领域得到了不断的扩展与延伸,以往传统的储层评价体系已经难以与当前低孔渗砂岩储层成藏条件相适应。由于成藏之后储层物性会产生一定的改变,如今储层含油物性下限已经不能够充分反映出藏期质量下限,这将对其应用意义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将对录井资料法和砂岩烴类充注的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了落实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的油气成藏特征与油水分布规律,搞清油气成藏模式,优选致密油推广布井潜力区,本文在致密油近源成藏思想指导下,抓住构造演化、储层分布规律、烃源岩分布规律三个关键环节,突出成藏期源储与构造形态、断层活动性的配置关系。利用地化分析技术及成藏要素分析技术研究油气运移聚集特征,搞清油水分布规律及成藏模式,最终实现预测有利评价开发目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鄂南麻黄山西地区中生界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麻黄山西地区成藏地质条件和成藏过程的系统研究,麻黄山西地区油气藏形成主要受6种因素的控制:①油源是油气成藏的物质基础;②断裂活动控制了构造圈闭的形成,沟通了生油层和储层;③不整合面与断裂相配置,使油气向更广阔的区域运移;④沉积相奠定了成藏的有利区带;⑤异常高压可提高储层的孔、渗能力,作为有利的封盖条件;⑥区域盖层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保存条件。  相似文献   

17.
大平房地区探明油气储量与资源量很不相称,且探明储量集中在构造主体部位。从构造、沉积、储层和试油试采等入手,研究该区油气成藏条件、油气藏分布和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该区油气成藏条件较好,油气成藏受正向构造、断裂活动、火山岩分布和砂岩储层的多重控制。构造主体部位中深层及东西两翼的沙一、沙三段是下一步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鄂尔多斯南部彬长地区延长组的测井数据分析、岩性解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油源对比分析等资料来研究该区长9的成藏模式。已有的油源对比结果显示,长9成藏来自于长7段张家滩页岩油气的倒灌运移成藏。为了确定该区成藏模式,在该区具有良好的断层运移通道的基础上,对石油的运移条件,动力来源,储集条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张家滩"油页岩生烃增压产生的过剩压力、与下伏储层源储压差是长7段石油向下伏储层运移的主要动力;源内烃源岩生成的大量石油,在源储压差的作用下通过油源断层向下运移至有效圈闭内成藏,建立彬长地区长9"上生下储"式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红连油田油气成藏规律研究,以连木沁构造油气藏成藏模式、构造、"四性关系"、成藏规律、油气运移规律研究为基础,对连木沁油田开展地质研究工作。通过对单井储层精细划分、对井组储层精确对比、对储层特征精心认识,优选老井开展连木沁第三系构造试油,证实连木沁第三系构造含油。在连木沁第三系构造老井试油持续成功,不断夯实认识的基础上,针对连木沁第三系构造部署开发井网,实现当年发现,当年建产双高效。  相似文献   

20.
油气成藏机理研究一直是石油地质学家极为关注的课题,多年来油气成藏理论层出不穷,例如对成藏的主控因素及油气成藏模式的研究,特别是成藏模式成为热点。成藏主控因素就是在研究某个地区油气成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确定最能影响当地区油气富集的油气成藏条件。成藏模式从不同的侧面、不同角度去理解它并应用它,一方面作为对已知油气藏的形成机理和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样板,另一方面作为进行未知油气藏预测的类比参考。这些研究为油气成藏的发展趋势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