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实际特点出发,对逆变器LCL滤波器参数设计进行了研究。从逆变器对滤波器的实际要求方面给出了LCL滤波器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对100 kW三电平并网逆变器滤波器参数进行了设计。同时,针对实际系统,应用MATLAB仿真软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LCL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光伏并网逆变器性能良好,从而验证了这种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1kW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1kW并网逆变器的设计。详细地介绍了逆变器的基本设计和关键技术,以及并网电流的控制策略。并且完成试验装置,验证了逆变器的稳定性和控制策略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3kW光伏并网逆变器硬件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基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和控制策略,提出了3 kW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硬件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主电路参数设计和控制电路设计方法。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硬件系统很好地满足了逆变器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对单相和三相逆变器设计变结构控制策略。对于电压型SPWM逆变器,其控制器作为核心部件,它的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逆变器的工作效果。而影响控制器动态性能的关键因素是控制算法。在对单相逆变器设计其控制策略时,采取直接线性化的方法,而在设计三相逆变器变结构控制器时。应用了逆系统理论完成对原系统的精确线性化和解耦,然后设计其控制器。运用Matlab软件分别对单相和三相逆变器进行仿真验证,结果充分表明了本控制策略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工业中重复控制在逆变器系统应用困难的问题,本文详细研究了逆变器重复控制器的参数设计和重复控制器的软件实现。根据逆变器稳定性和稳态误差的要求,设计了补偿环节的陷波器、低通滤波器和超前补偿,设计了基于TMS320F28335的逆变器控制系统硬件平台,并详细地阐述了重复控制器各个环节的软件实现。所搭建的逆变器实物平台验证了本系统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以80C196MC为控制核心,以SKiiP功率模块为开关器件构成了100kV·A逆变器。给出了所设计逆变器的总体结构,论述了逆变器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详细介绍了80C196MC与SKiiP功率模块之间的接口设计。为了提高逆变器的抗干扰能力,提出了采用光纤传递80C196MC与SKiiP模块之间PWM信号的方案。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逆变器达到了设计要求,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满足恶劣电磁环境下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三相100 kW光伏并网逆变器为研究平台,阐述了并网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结构,分析了并网逆变器的并网控制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坐标变换和正负序分离的矢量控制的软件锁相环技术,并给出了设计结果,实现了100 kW光伏逆变器的并网设计。  相似文献   

8.
以80C196MC为控制核心,以SKiiP功率模块为开关器件构成了100kV·A逆变器。给出了所设计逆变器的总体结构,论述了逆变器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详细介绍了80C196MC与SKiiP功率模块之间的接口设计。为了提高逆变器的抗干扰能力,提出了采用光纤传递80C196MC与SKiiP模块之间PWM信号的方案。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逆变器达到了设计要求,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满足恶劣电磁环境下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带状态观测器的逆变器增广状态反馈控制和重复控制技术.在分析了单相逆变器的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模型之后,详细介绍了逆变器的增广状态反馈控制的原理和设计方法.为了减少检测装置和提高数字控制系统的性能,设计了基于电容电压和电容电流的状态观测器.最后简单介绍了逆变器的重复控制技术,并且设计了带状态观测器的逆变器增广状态反馈极点配置和重复控制复合控制系统.实验结果验证了应用该控制方法的逆变器能够得到良好的稳、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电磁灶用新型逆变器的设计和构造,并对电路设计进行详细介绍和性能估计,提供了实验情况分析.设计逆变器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1.选型早期电磁灶中采用传统的桥式逆变器。使用元件数量多,产品成本高。逆变器是电磁灶的主要部件。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新型软开关三相并网逆变器,通过在逆变器直流侧增加1个由辅助开关、谐振电感和箝位电容组成的谐振支路,可以实现逆变器主开关和辅助开关的零电压开通,同时开关反并联二极管反向恢复电流得到抑制。逆变器主开关和辅助开关具有相同且固定的开关频率,主开关和辅助开关电压应力均等于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对逆变器的调制策略、软开关谐振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逆变器谐振参数的设计方法,设计了20 kW实验样机并完成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2.
详细分析了反激控制器边界工作模式原理,设计了一种具有5路独立输出的3 kW太阳能逆变器辅助电源,无需复杂的光耦反馈稳压控制回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和工作可靠等特点.论文给出了多输出太阳能逆变器辅助电源的原理图和反激式高频变压器的具体设计,并对太阳能逆变器辅助电源设计中的EMI抑制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所设计的电源已经应用于太阳能逆变器中,实验结果表明,电源工作稳定,输出纹波小,变压器无发热现象,满足太阳能逆变器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三相并网型逆变器矢量控制技术的实现过程,包括三相并网型逆变器电路建模以及根据模型设计控制系统,得到PL控制器参数。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控制系统设计的有效性,体现了矢量控制技术用于三相并网逆变器控制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控制参数对并联逆变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联逆变器要求具有较强的环流抑制能力和较硬的外特性.通过对电感电流瞬时值反馈SPWM逆变器的分析,分别得出了电流内环控制参数、电压外环控制参数对逆变器输出阻抗幅值、输出阻抗角以及外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逆变器单元控制参数的设计方法,按照该方法设计的逆变器能够很好地抑制环流,同时能实现较硬的外特性.仿真和实验证明了所提出的参数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杨静伟  卢刚  李声晋  张玉峰  周勇 《微特电机》2012,40(9):63-65,72
设计一种基于SPWM控制的逆变器,通过增加Boost升压电路,完成了逆变器母线电压的闭环控制,同时用SPWM的占空比对逆变器输出电压进行闭环,从而实现双闭环控制,增加了逆变器的功率和对不平衡负载情况的处理,并运用MATLAB对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证明双闭环控制和增加Boost的逆变器设计能够提高逆变器对不平衡负载工况的处理能力,并提高惯性系统的快速响应性。  相似文献   

16.
微网中有可能存在电压谐波问题。设计具有能量转换和电压谐波治理的复合型逆变器有助于降低微网的成本。同时当多逆变器并联时,希望各逆变器能在基波和谐波域依照各自容量分配功率。现有方法是采用下垂控制和虚拟阻抗技术。首先建立包含谐波域的逆变器并网模型,阐述了谐波抑制的基本原理。然后讨论了设计逆变器的输出阻抗为阻性的方法。随后应用下垂控制策略,提出了逆变器基波和谐波的分频下垂控制器设计方法。最后通过PSCAD验证了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地抑制电压谐波,而且也能依照容量合理分配基波域和谐波域的功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廉价的单片机AT89C2051实现正弦波脉宽调制、保护的逆变器电路,以及逆变器的整体设计和工作原理,为小型正弦波逆变器的设计制作提供了一种较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畸变的问题,建立了单相逆变器的数学模型,确定了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策略。基于STM32F103控制器设计了逆变器的全部电路,为简化电路设计,提高可靠性,采用单极性调制方式,非隔离的峰值电压采样方法。为了扩大设备的使用范围,设计了智能通信接口。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逆变器稳态精度高,动态响应快。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顾分析了近年来国外学者对SR电动机逆变器的性能计算和设计,从能量流动角度提出估算逆变器开关元件电流额定值的原理,以2.2kW四项双绕组(8/6)SR电机为例阐述了双绕组SR电机逆变器的设计方法。文中还给出了该逆变器运行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0.
微网中有可能存在电压谐波问题。设计具有能量转换和电压谐波治理的复合型逆变器有助于降低微网的成本。同时当多逆变器并联时,希望各逆变器能在基波和谐波域依照各自容量分配功率。现有方法是采用下垂控制和虚拟阻抗技术。首先建立包含谐波域的逆变器并网模型,阐述了谐波抑制的基本原理。然后讨论了设计逆变器的输出阻抗为阻性的方法。随后应用下垂控制策略,提出了逆变器基波和谐波的分频下垂控制器设计方法。最后通过PSCAD验证了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地抑制电压谐波,而且也能依照容量合理分配基波域和谐波域的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