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络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吐哈录井信息平台的软件系统功能得到了不断完善,但在地质应用方面仍显现出一定的不足,分析认为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实时地质跟踪分析和水平井地质导向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多井对比连通功能未能有效扩展、图件对比综合分析手段不完善、水平井地质导向不能随意插入邻井剖面、单井无法为单用户提供插入信息资料服务。适应数字化油田建设的需要,改进与完善地质应用软件,增加图件导入与加载工具、强化区域与井间对比水平,实现与LWD的有效链接与图件综合对比分析应用能力,才能更有效地为生产、技术研究、管理和决策等部门及时提供井场地质信息,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地质分析与评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吐哈盆地红台气田测井相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吐哈盆地红台气田测井反映特征独特,曲线形态指相意义不明确等问题,综合应用测井和地质信息,将测井电性参数、岩心资料以及关键井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相结合,采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吐哈盆地红台气田电性-岩性、电性-沉积微相判别模型,在Carbonsoft IhiellExplore平台上编制了岩性和沉积微相判别程序,从而实现了地层岩性的测井自动识别和沉积微相的人机交互识别.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质构造背景及沉积环境下的地层具有不同的岩电特征,选择能够反映研究区岩性、沉积微相特征的电性参数,建立岩电映射关系是测井相研究的关键,在区域沉积模式及其演化特征的约束下人机交互分析是更为合理的测井相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疆鄯善照壁山晚二叠世瓣鳃动物化石及其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首次发现于新缰鄯善照壁山上芨芨槽群上部的瓣鳃动物化石,讨论了化石组合特点及地质时代。根据化石组合特点、岩性和沉积特证,以及剖面结构,重新厘定了博格达山南缘晚二叠世地层层序。认为这里的晚二叠世地层与准噶尔盆地南缘上二叠统完全可以对比,应采用统一的地层名称,这对于吐哈盆地油气资源的综合评价,特别是把上二叠统作为重要的勘探目的层,向更深层次寻找油气资源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岩心图像扫描技术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岩心实物资料在长期储存中的失真和查看、使用不便等问题,章提出了将岩心扫描形成数字图像资料的意见,并就此简介了岩心扫描仪的原理及资料应用价值。将岩心资料数字化后结合相关资料,在油气储集层评价、地质结构与构造研究、多井综合对比和进行远程传输与资料共享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西部古弧形带中浅层是吐哈盆地勘探的主要层系,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岩心、钻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其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通过连井剖面和各层序半旋回栅状对比图研究各层序的平面展布规律,结合各层序半旋回的沉积相研究及构造背景,预测出布尔加古凸起东斜坡和雁木西东北部两个地层岩性及低幅度构造油气勘探有利区。  相似文献   

6.
吐哈盆地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构造作用相互叠加,中浅层断裂特征、构造样式复杂多变。盆地西部吐鲁番坳陷由于持续受到南北向构造应力作用,平面上“南北分带、东西分块”、剖面上“盖层滑脱”。由于侏罗系广泛发育煤层,加之挤压地质作用横向差异性强,吐鲁番坳陷中浅层发育大量走滑断层,断层特征纵、横向变化较大,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明显。综合利用卫星照片、地面地质露头及地震资料,对吐哈盆地吐鲁番坳陷的走滑断层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和总结,重点探讨了走滑断层的类型、平面分布、剖面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合已知油气藏分布特征探讨了走滑断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指出了下步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7.
�¹������ۺ����ú�������ԶԱ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吐哈盆地与粉河盆地(Powder River Basin)的煤层气地质资料,探讨了两盆地地质构造演化特征,对比分析了两盆地煤阶、煤岩、煤质、含气量及饱和度等物性条件,指出了吐哈盆地与粉河盆地在煤层气含量构成、渗透率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三叠系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熙  牛仁杰  成进湖 《吐哈油气》2003,8(2):106-111
以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应用岩心、钻/测井和地震等多种资料,建立了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三叠系基准面旋回的识别标志,将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三叠系划分为四个基准面旋回(层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等时地层格架内沉积体系的分布。综合分析认为构造作用是控制本区基准面旋回形成的主要因素。多种资料证明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三叠系发育了简单前陆、双前陆和背驮式前陆三类沉积凹陷;缓坡和陡坡型两类沉积模式。根据层序发育特征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三叠系生储盖层发育广泛。其中基准面下降期早期是烃源岩的主要形成时期,基准面上升期形成的下储上盖型组合是盆地最有利的储盖配量关系,因而作为接替层系中二叠统-三叠系勘探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
岩心刻度法在测井解释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岩心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岩心刻度”的测井定量解释模型以提高解释精度,对于储集层描述和油气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作者提出了建立模型前对岩心分析数据进行深度归位、数据匹配处理和对相应的测井曲线进行编辑、校正及进行标准化处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相应物性参数的测井解释模型,并从吐哈盆地丘陵油田的具体地质条件出发,根据密度、中子孔隙度、声波测井曲线和自然伽马、自然伽马能谱曲线分别建立了孔隙度和泥质含量、渗透率解释模型;应用阿尔奇公式建立了砂岩储集层的饱和度解释模型。应用上述模型对丘陵油田的一些代表井进行了解释并与试油资料对比,符合率达914%  相似文献   

10.
岩心图像扫描技术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岩心实物资料在长期储存中的失真和查看、使用不便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将岩心扫描形成数字图像资料的意见,并就此简介了岩心扫描仪的原理及资料应用价值。将岩心资料数字化后结合相关资料,在油气储集层评价、地质结构与构造研究、多井综合对比和进行远程传输与资料共享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吐哈盆地天然气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哈盆地位于世界著名的巨型天然气聚集区特提斯构造域北缘盆地群东部.通过与库车坳陷的油气地质条件对比研究认为,吐哈盆地具备形成大中型天然气富集区带的地质条件.根据前陆盆地油气分布规律,认为围绕吐哈盆地吐鲁番坳陷的丘东-小草湖、胜北、托克逊3个生气中心区和坳陷北部山前冲断构造带、前陆坳陷斜坡坡折带、南部前陆隆起带,是大中型天然气富集区带的有利勘探方向.指出吐哈盆地下部组合发育的上二叠统湖相泥岩和石炭系的海相烃源岩,是可能的大型天然气成藏领域.初步预测吐哈盆地煤层气资源雄厚,勘探潜力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人工识别岩性的油气的经验基础上研制了神经网络油气预测系统,由地震特征参数反演储层参数:岩性类别、含砂、油气百分比和油层厚度等。特征参数由多种方法提取,包括时间域、分形和小波等特征。并且把提高分辨率的处理和储层模式识别融为一体。利用迭前信息绘制的岩心剖面和含砂百分比剖面成功地描述了较复杂的呈岛11井区油气富集带,岩性剖面可靠地反映了富集带下面的油水界面,开发井11A-1验证了含砂百分比剖面对砂体所作的精细描述。选后信息在某些含油气亮点区域通过结合地质信息也可取得一定应用效果。在亮点区我们利用三维迭后信息绘制的油层百分比剖面较好地预测了勘探井253井的油层,最后利用三维迭后信息对11井区中生界风化壳油层厚度作了探索,通过神经网络综合地质构造和地塞信息得到较为合理的油层厚度平面图。  相似文献   

13.
三维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方法探讨   总被引:27,自引:11,他引:16  
张永华 《石油物探》2004,43(1):49-53
介绍了三维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方法.在解释地震剖面时.要以盆地构造样式和盆地的充填模式为指导,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平衡剖面技术,以人机联作解释系统为手段.综合利用钻井、野外地质资料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地质解释,其解释结果采用模型计算的方法和平衡分析的方法进行验证.该解释方法在构造复杂的泌阳凹陷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分析的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针对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的地质特征,提出了层序地层学油气勘探方法。从露头,井剖面及地震层序分析入手,以沉积层序与生储盖的形成,演化及分布为主线,探讨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寻找油气勘探有利区带。以渤海湾盆地和吐哈盆为实例,对湖泊环境,沼泽环境和河流环境中的层序地层学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红台气田中侏罗统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分析了吐哈盆地红台地区三间房组和七克台组油气藏流体特征、剖面和平面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吐哈盆地红台地区中侏罗统三间房组和七克台组油气藏为主要受构造和岩性因素控制的凝析气藏;沉积和构造特征决定了研究区目的层段油气藏的类型,即背斜油气藏、断鼻油气藏、岩性一构造复合油气藏、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岩性透镜体油气藏;结合本区油气藏的类型分析,建立了吐哈盆地红台地区三间房组和七克台组3种主要成藏模式,即断层一岩性复合油气藏成藏模式、断鼻构造圈闭油气藏成藏模式和岩性圈闭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刘东付  邵春华 《吐哈油气》2004,9(3):287-290
吐哈盆地富含放射性矿物砂岩储层接近或高于邻近泥岩的自然伽马测井值,储层泥质含量求取、岩性判别等的岩性解释无法用常规石英砂岩的测井解释方法进行。因此提出了中子与密度交会法进行砂泥岩剖面岩性分析、中子与有效孔隙度差值法进行泥质含量求取等方法。另外还提出了不同砂泥岩电性特征情况下的砂岩储层中泥质对电性的影响机理及其校正技巧。这些方法在吐哈盆地放射性砂泥岩剖面的测井与地质评价中见到了良好效果,对其它地区此类地层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系统收集整理准噶尔盆地地面、井下三工河组的古生物资料,重点研究三工河组Classopollis(克拉梭粉属)高含量带的孢粉组合的分布规律,在北天山山前Classopollis高含量带地层厚度大,含量高。准噶尔盆地由南向北其含量减少,地层厚度减薄。认为Classopollis高含量带在三工河组下段顶部,与吐哈盆地煤窑沟剖面三工河组,塔里木盆地库车河剖面阳霞组上段、青海大煤沟剖面大煤沟组二、三段,民和盆地炭洞沟组上部,陕甘宁盆地南部富县组相当,反映全球托阿尔斯(Toarcian)的一次气候变干事件。Classopollis高含量带是一良好标志层,可以作为中下侏罗统划分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盆地模拟技术在吐哈盆地的应用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霞  李新宁 《吐哈油气》2005,10(4):307-312
盆地模拟技术基于石油地质机理,应用多学科知识,定量地模拟一个盆地的地史、热史、生烃史、排烃史弄口运移聚集史,然后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指出有利勘探区带。这次盆地模拟,将吐哈盆地分为七个分区,模拟计算出了盆地各区带、各凹陷及总的资源潜力,摸清了盆地主力烃源岩的规模弄口品质,优选出了盆地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9.
吐哈盆地富含放射性矿物砂岩储集层接近或高于邻近泥岩的自然伽马测井值,储集层泥质含量求取、岩性判别等的岩性解释无法用常规石英砂岩的测井解释方法进行。因此提出了中子与密度交会法进行砂泥岩剖面岩性分析、中子与有效孔隙度差值法进行泥质含量求取等方法。另外还提出了不同砂泥岩电性特征情况下的砂岩储集层中泥质对电性的影响机理及其校正技巧。这些方法在吐哈盆地放射性砂泥岩剖面的测井与地质评价中见到了良好效果,对其它地区此类地层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盆地在三叠系延长组沉积时期为大型内陆湖相盆地,沉积了一套北东向的沉积楔形体。根据地震,测井,岩心和露头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在延长组中建立了4个可全盆地对比的层序。各个层序的岩相,厚度和分布基本上一致:层序不整合边界上广泛分布粗粒的河道充填沉积物,反映河流通过侧向迁移,侵蚀和沉积作用来适应沉积基准面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