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何晓琴  陈祖建 《包装工程》2020,41(14):193-198
目的新中式家具具有丰富的信息载体与文化形态,凝聚着深刻的社会性和文化性,通过解析新中式家具的概念及其内涵,分析当前新中式家具设计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新中式家具设计策略模型。方法将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并结合实际案例法,从"用户需求"、"设计形态"、"传统文化"三个方面对新中式家具设计策略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并提出开发设计策略模型。结论新中式家具是契合现代生产工艺技术、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现代家具,针对现代生活方式,提出基于层次需求、基于形态、基于文化的新中式家具设计策略,并构建以此为轴向的设计策略模型,促进新中式家具的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2.
杨梅  薛明明 《包装工程》2020,41(8):111-117
目的家具产品作为设计求解过程的成果,不仅需要具有功能性、满足使用所需,而且要满足人的情感需求,带给人身心愉悦的使用体验。分析用户对于家具产品使用体验过程的感官需求,提出基于用户多维感官需求的家具产品意象评价方法,重塑家具产品感官吸引力。方法以用户的感官体验需求为切入点,从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心觉五个维度进行聚类分析,剖析家具产品在五觉维度上的感知特性及规律,明确用户需求与设计者间的意象匹配关系,发掘用户需求下的家具意象模型描述——建立流程,构建基于用户多维感官需求的意象描述与评价模型。结论多维感官需求在家具产品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家具产品中全方位融入多维感官设计符号,能够让用户在与家具的互动过程中获得全新的产品体验。  相似文献   

3.
李晓娜  韩彤  刘宝顺 《包装工程》2017,38(20):126-130
目的研究基于用户体验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来指导家具设计。方法以新中式客厅组合家具为例,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建立基于感官、交互、品牌、技术的多层次多指标设计评价模型,进而确定各指标权重值,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设计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比对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的评价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对家具设计的指导作用。结论应用此方法可对产品设计进行综合量化的评价,可对设计改进和方案优选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4.
体验经济语境下的品牌价值塑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寻体验经济语境下,品牌通过综合性体验策略,从产品设计策略、服务设计策略以及用户体验系统构建3个方面入手来塑造品牌价值共同体。方法采取个案研究法,以新中式家具品牌梵几为研究范例,综合运用重点访谈、人物专访、小组访谈、邮件调查、观察、店铺走访等方法对选定调查对象进行了解,并对调查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结论梵几通过感官、情感、思考、行动与关联这5个方面实施体验设计,将有形的家具产品转化为无形的体验与消费情感。这种以家具为载体创造的积极的、优质的体验为梵几塑造了一个价值的共同体,塑造与提升了梵几的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5.
用户体验设计要素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陈为 《包装工程》2011,32(10):26-29,39
从用户体验出发,分析了用户体验的目标和用户体验设计的内涵。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户体验设计的"产品功能需求→产品感觉需求→产品交互需求→产品情感需求→产品社会需求→产品自我需求"6个要素,以手机为例,详细分析了6个要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指出从人的生活与情趣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心理认同的这一用户体验设计,已成为产品设计中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余继宏  傅彤  吴翔 《包装工程》2019,40(12):49-53
目的 促进人与家具的交互,满足功能实用和情感需求,让用户在家居环境中拥有更加便捷、愉悦的幸福感体验。方法 分析以造作家具为代表的市场现有家具产品的设计元素,归纳情感化交互性家具设计的特点,并总结相应的家具设计中提高情感交互设计的方法,一是审美情趣,主要体现在材料、造型和色彩;二是交互方式,分为物理操作交互和人机智能交互。结论 通过运用情感交互的设计方法,家具设计能够提高用户体验、满足用户心理需求,实现真正的使用者、家具、家居空间之间的的有机融合,进而提升使用者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新中式家具可成长式设计探析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方方  关惠元 《包装工程》2014,35(12):24-28
目的对新中式家具的创新设计进行研究。方法以可成长式设计的相关理念作为基础,从设计特点、设计模式、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等方面对新中式家具进行分析。结论通过明确可成长式设计与新中式家具的关联性,总结了新中式家具的4个设计特点和3种设计模式,不同的设计模式分别对应新中式家具创新设计的不同阶段。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新中式家具可成长式设计的基本方法,即系统论设计方法、基于单元体设计方法和类型学设计方法,这3种方法相互渗透、互为补充。通过结合新中式家具创新设计的内容与现代设计程序,构建出新中式家具可成长式设计的设计程序,以协助设计师进行新中式家具的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8.
魏娜  李娟 《包装工程》2021,42(10):279-281, 285
目的 探索创新理念影响下的现代中式家具设计路径.方法 以当前家具市场上的照搬传统和盲目西化两大现象为出发点,结合两者的弊端引出中国风格家具的创新趋势,并结合传统中式家具的造型、装饰等特点及其民族性、艺术性的表达,分析对其进行现代化创新的重要价值,接着从理念、情感、文化、工艺等细节探讨现代中式家具创新设计发展方向,最后从深度审视传统文化、积极借鉴西方经验、满足受众的功能需求和追求极简的设计方式等方面就现代中式家具的创新设计路径进行总结和探讨.结论 现代中式家具的创新设计主张提取明清家具的精髓,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实现形式、功能与情感的升级,同时强调中式家具与社会经济条件相协调,与人们的审美心理相适应,创造出了更具时代感的新中式家具风格,促进了家具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柳  刘卓 《包装工程》2021,42(22):177-184
目的 运用感官无障碍交互体验设计要素指导居家产品适老化设计实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高龄用户自身日常生活能力、部分生活自理能力,提升高龄用户健康生活质量.方法 基于对高龄用户身体图式的具身性特点剖析,有针对性地关注每种感官与机能的实际变化、生活被影响的部分,对此具体思考,提出高龄用户感官无障碍交互体验设计要素,提升高龄用户居家养老日常生活质量优化路径.结论 通过高龄用户感官认知分析得出感官无障碍交互体验设计需求,以此作为感官无障碍体验设计模型构成基底来源,并向下延伸至基于感官无障碍的交互体验设计,导出高龄用户感官无障碍交互体验设计要素,即强调识别性设计要素、质料选择性设计要素、装置动态性设计要素及超感官情感交互设计要素,以期能有效提升高龄用户居家养老感官无障碍化交互体验,并基于感官无障碍的交互体验来进行产品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以弘扬古诗词文化为主题的移动应用设计方法,从交互设计角度,为古诗词传承提供新途径。方法 采用竞品调研的方法,研究分析现有古诗词类APP的设计及使用情况。采用问卷调研法,了解用户对古诗词文化传播的看法和态度,解析用户需求。从趣味性设计、多感官设计角度出发,进行功能架构的构建,完成移动应用的交互界面设计。结果 从内容、形式、体验三个角度分析及梳理古诗词类移动应用竞品的共性,并制定创新设计策略。归纳总结了用户的需求与偏好,明确用户定位。设计并实现“诗语”APP的交互界面展示。结论 从交互设计角度为以弘扬古诗词文化为主题的移动应用提供设计新思路,通过设计多感官、沉浸式文化体验方式,增强古诗词文化在数字化传播方式下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现代家具设计中 “软设计” 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家具"软设计"的概念和体现形式,并结合家具"软设计"具体内涵中的民族性、人性化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特性,论述了影响家具"软设计"的因素,包括社会物质技术的进步促进"软设计"发展,用户的体验以及感受引导着家具"软设计"。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里具有的"软设计"思想,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态度及品味,并指出家具"软设计"正逐渐成为中国家具设计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高小勇  赵瑞峰 《包装工程》2022,43(12):174-182, 198
目的 基于“五感”体验设计理论,探析适用于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家具设计思路,针对当前儿童家具设计中“缩小版成人式家具”的单一设计现状,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方向和思路。方法 基于“五感”体验理论和案例分析,以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特征诉求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抽样实验和数据分析,探析学龄前儿童感官偏好,厘清设计关键。结果 学龄前儿童家具设计应通过引入“五感”体验设计理论,从家具形态构建、材质倾向、色彩偏好、气息特征、味觉感知转换等角度出发,形成以五感体验为目标的设计思路来优化学龄前儿童家具的用户体验与益智功能。结论 “五感”感知是人类与外界环境信息交流的基本方式与媒介,借助基于感官感知启发、体验与创造的“五感”体验理论,可以丰富儿童家具的产品设计理论,拓展设计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永斌  陈婷 《包装工程》2017,38(22):212-216
目的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统家具制造业企业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家具产品设计进行优化,寻找适合互联网平台的家具产品设计方法。方法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可拆装榫卯结构进行创新设计研究。从系统的着眼点去研究可拆装书桌的整个设计流程,通过将用户体验运用在可拆装书桌整个设计过程中,来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结论通过将可拆装榫卯结构运用到家具产品设计中,可以提高产品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带给用户良好的体验,同时也为家具产品创新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王文瑜 《包装工程》2016,37(24):141-145
目的研究明式家具"适"的设计方法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启示。方法以传统明式家具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明式家具"适"的设计特点,尝试将其应用于现代家具设计创新中,并列举现代家具的成功案例。结论现代家具设计不但要从方法层面掌握其对材料、结构和空间"适"的法则应用,而且还要从理念层面把握设计各要素之间相互限制、相互依存的关系,真正掌握"适"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创新思维下的未来家具设计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辉 《包装工程》2011,32(16):101-104
以未来家具的功能属性为基础,运用创新思维分析了未来家具存在形式的可能性,通过"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和系统的研究方法,从满足用户不同情境下对情感的不同体验需求为前提,进而提出未来家具的存在形式不单强调形式美,还应具有引导未来消费者正确需求导向以及体现普世关怀的人文价值观,实现"家具—用户"可持续的和谐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朱云 《包装工程》2018,39(16):236-242
目的广式家具是我国地方传统家具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家具走向世界的一朵奇葩,具有鲜明的广东地域特色和西洋艺术旨趣。深入研究广式家具的设计思想,不仅可以揭示其内在规律,而且还能为其现代复兴提供方法指导。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与实地考察,研究广式家具的设计思想。结论在材质工艺上,其率真豁达,求真大度,追求材美工巧;在造型装饰上,其又求新善变,兼容并蓄,勇于中西交融;在功用审美上,则务实亲民,商业世俗,能兼顾百姓日常之需。广式家具不仅传承了中国造物的传统精神,而且也饱受当时广东政治经济、工艺文化和社会思潮的影响,形成了独具风貌的广东地方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17.
现代中式家具的创新设计探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吕九芳  葛林毅 《包装工程》2012,33(18):35-37,45
根据中式古典家具的设计理念及社会环境对家具造型、审美取向的影响,对传统家具的传承、创新方法进行分析,论述了现代中式家具在设计、生产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对其进行创新设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辩证统一思想和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创新设计原则,主张对传统家具进行基于CAI技术的设计方法创新和基于"中间技术"的生产组织形式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