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综述了国内外原料气和燃料油吸附脱硫技术在吸附脱硫材料和吸附脱硫工艺方面的研究与开发进展。介绍了分子筛类、金属氧化物类、活性炭类等脱硫吸附剂。分别评述了物理吸附、活化吸附、选择性吸附等燃料油吸附脱硫技术的机理和工艺。  相似文献   

2.
汽油吸附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附脱硫方法以其操作简单、投资少、适合于深度脱硫、无污染等优点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文章介绍了物理吸附、反应吸附、选择性吸附等燃料油吸附脱硫技术的机理和工艺。  相似文献   

3.
吸附法脱除燃油中的含硫化合物具有操作简单、投资少、适合于深度脱硫、无污染等优点,因而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综述了国内外燃料油吸附脱硫技术在吸附工艺和吸附剂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IRVAD工艺、S—Zorb工艺、SARS工艺、LADS工艺,以及分子筛、活性炭、氧化物等吸附剂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4.
与传统的加氢脱硫技术相比,吸附脱硫技术在超低硫燃料油生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综述了吸附法脱除燃料油中有机硫化物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反应吸附脱硫和选择性吸附脱硫两种类型的吸附脱硫方法以及分子筛基吸附剂、金属氧化物基吸附剂、活性炭基吸附剂和粘土基吸附剂在吸附脱硫方面的应用。指出选择性吸附脱硫技术是近期最有希望实现零硫目标的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加氢脱硫、吸附脱硫、氧化脱硫、生物脱硫和萃取脱硫等轻质燃料油脱硫技术及相应脱硫原理,比较不同脱硫工艺的优缺点,展望脱硫工艺的发展方向,为了得到超低硫含量的燃料油,减少投资和降低成本,使生产过程对环境更加友好,将更多的研究集中于生物脱硫、离子液体脱硫和耦合脱硫等其他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近年来新型纳米吸附剂静态吸附脱除燃料油中二苯并噻吩(DBT)的作用机理及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金属骨架材料(MOFs)、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石墨烯基材料、活性炭基材料(AC)、介孔微孔材料等不同吸附剂的研究现状,从脱硫机理角度探讨不同改性方法对吸附脱硫效果的影响。通过比较这些吸附脱硫材料的优缺点,展望未来吸附脱硫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为开发更优良的吸附剂用于吸附脱除DBT提供一些研究思路。文章指出吸附脱除燃料油中的DBT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吸附剂的重复利用、与燃料油接触容易产生污染和吸附剂与燃料油分离过程中造成的损耗,这些短板也是吸附脱硫法大规模工业应用的主要障碍,因此吸附材料的选择、改性方法以及机理研究是吸附脱除DBT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物理吸附脱硫、反应吸附脱硫以及选择性吸附脱硫技术的优缺点。并介绍了常见的吸附脱硫工艺,认为S-Zorb流化床吸附脱硫技术最有可能实现低硫汽油的深度脱硫。  相似文献   

8.
唐晓东  姜涛  李晶晶  温晓红  谯勤 《化工进展》2013,32(6):1253-1260
吸附脱硫的优势是投资成本低、操作条件温和,其技术关键在于研发吸附硫容量大、选择性高和再生性能好的固体吸附剂。本文综述了车用燃料油固体脱硫吸附剂的研究进展,包括常规的分子筛、活性炭、金属氧化物吸附剂以及一种新型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脱硫吸附剂。从吸附机理、制备方法、脱硫效果等方面分析了上述吸附剂的优缺点和改进方向。提出今后的固体脱硫吸附剂可从吸附机理出发在分子尺度上设计和组装新材料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物理吸附脱硫、反应吸附脱硫以及选择性吸附脱硫技术的优缺点.并介绍了常见的吸附脱硫工艺,认为S-Zorb流化床吸附脱硫技术最有可能实现低硫汽油的深度脱硫.  相似文献   

10.
FCC汽油吸附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康善娇  窦涛  李强  鲍晓军 《化工进展》2005,24(4):357-361
综述了国内外FCC汽油吸附脱硫技术在吸附材料和吸附工艺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分子筛类吸附刑、金属氧化物类吸附刑、活性炭等其他吸附荆;评述了吸附脱硫的IRVAD工艺、S—Zorb工艺、LADS工艺、SARS工艺。  相似文献   

11.
吸附法脱除燃料油中噻吩类硫化物,具有操作条件温和、脱硫效果好、投资和操作费用低等优点,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综述了吸附脱硫的机理,包括物理吸附及化学吸附,重点介绍了化学吸附中的π配合吸附、M-S吸附、π配合与M-S协同效应吸附、形成络合物的吸附等各种吸附脱硫方式,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未来吸附脱硫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燃料油中的含硫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会造成空气污染,形成酸雨。因此,为了改善油品的性能和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环境保护规格,目前各国都在加紧研究生产清洁燃料的技术对策。本文介绍了清洁燃料的脱硫方法,包括传统的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如氧化脱硫、吸附脱硫、生物催化脱硫、光催化氧化脱硫、超声波脱硫、配合萃取脱硫、水蒸气催化脱硫等工艺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在加氢脱硫技术逐渐不能满足世界各国对汽油低含硫量要求的今天,人们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吸附脱硫技术。本文对国内外汽油吸附脱硫技术的吸附种类,吸附过程中所用到的吸附剂以及脱硫工艺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4.
金属改性分子筛吸附脱硫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桂杰  沈健  杨丽娜  张耀兵  付宁宁  刘鹏  唐磊 《应用化工》2014,(11):2069-2075,2080
从分子筛金属改性的方式、吸附脱硫机理、吸附剂再生等方面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金属改性的微、介孔分子筛在燃料油液相吸附脱硫中的应用,分析了微、介孔分子筛作为脱硫吸附剂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如何提高吸附剂的硫容量和选择性仍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吸附脱硫技术在清洁燃料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吸附机理以及吸附脱硫工艺等方面对汽油与柴油吸附脱硫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综述.对现有的各种技术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吸附法脱除汽油与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具有投资和操作费用低、脱硫率高、氢耗少等优点,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世界范围内燃料油的硫含量标准概况,重点分析和归纳了目前低硫燃料油清洁生产技术的类型、原理和研究进展,分析了吸附脱硫技术、催化裂化脱硫技术和加氢脱硫芳构化技术存在的优缺点,对未来清洁燃料油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吸附法柴油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谟鑫  李忠  夏启斌  肖静 《广东化工》2005,32(12):42-45
本文从吸附剂改性、吸附脱硫机理和吸附剂再生等方面综述了以活性炭、金属氧化物、分子筛等为吸附材料吸附脱除柴油中硫化物的最新进展。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包括无机硫和有机硫,其中有机硫占80%以上。在活性炭表面,金属氧化物或分子筛上负载过渡金属都可提高其对硫的吸附能力,π键配位吸附脱硫技术是脱除噻吩类硫化物的有效方法。吸附脱硫是一项具有发展潜力的脱硫技术,然而,要加速这一技术的工业化进程,开发对稠环噻吩类硫化物具有高选择性、高吸附量、易再生的吸附剂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如何对炼油厂全厂瓦斯气进行脱硫处理,对液体喷射增压脱硫技术进行了重点的阐述,与脱硫塔吸附脱硫技术在工艺斱案、能耗、装置占地和投资等斱面进行对比,不仅节约投资,减小占地,幵且在生产操作上更加灵活斱便。  相似文献   

19.
汽油吸附脱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加氢脱硫技术相比,吸附脱硫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归纳和介绍了世界范围车用汽油硫含量标准,综述物理吸附、选择性吸附和反应吸附的脱硫机理、吸附剂和工艺研究进展,分析各吸附脱硫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清洁汽油生产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明媚  陈煦  王越  刘洁 《天津化工》2005,19(6):10-13
介绍目前国际上正在应用或开发的轻质油品脱硫新技术,阐述这些技术工艺的原理、特点及脱硫性能,并综合进行比较得出吸附法脱除油品中的含硫化合物具有操作简单、投资少、适合于深度脱硫、无污染等优点,是一项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汽油脱硫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