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F,Cl,SO3对C2AS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化学纯的试剂,研究了CaO、H2SiO3和Al(OH)3系统中,当C:S:A=2:1:1时,F、Cl和SO3对C2AS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50 ̄1050℃的温区内,CaO-Al(OH)3-H2SiO3系统中C2AS的形成数量极少,主要矿物是C12A7,C2S和β-CS,当有F、Cl和SO3存在时,C2AS的数量大大增加,在1050℃时,C2AS的数量可达80%左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氟铝酸钙(C11A7CaF2)和氯铝酸钙(C11A7CaCl2)两种矿物在原材料经水热预处理的条件下,即在C3AH6-Al(OH)3-Ca(OH2)-CaX2(x=F,Cl)系统中的形成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原料经水热预处理以后,C11A7CaX2(x=F,Cl)的形成温度较CaCO3-Al2O3-CaX2(X=F,Cl)系统大大提前,而矿物的水化特性基本上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3.
平果铝厂赤泥的物相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等离子光谱、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平果铝厂赤泥的化学组成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平果铝土矿拜耳法处理后的赤泥中含赤铁矿(α-Fe2O3)、针铁矿(α-FeOOH)、水化石榴石(Ca3AlFe(SiO4)(OH)8)、一水硬铝石(Al2O3·H2O)、含水铝硅酸钠(Na2O·Al2O3·1.68SiO2·1.73H2O)、钙钛矿(CaTiO3)、羟钙石(Ca(OH)2)、方解石(CaC  相似文献   

4.
使用化学纯试剂H2SiO3、CaO为原料,在常压100℃的条件下,分别合成了钙硅比(C/S)等于1.0,1.5和2.0的CSH相,探讨了β-C2S在CSH相脱水过程中的形成温度和形成速度,同时对于C/S=1.0和1.5的两个体系,我们在样品中补充部分CaCO3,进一步探讨了由β-CS+CaO→β-C2S转化的速度。β-C2S的形成数量使用定量X衍射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Si-Fe2O3)-(Al-Fe2O3-SiO2)复合体系的单位质量热效应ΔH^0和绝热燃烧温度Tad。指出ΔH^0与Al-Fe2O3-SiO2在复合体系中所占质量分数R呈线性关系。其斜率由SiO2在Al-Fe2O3-SiO2中的质量分数γ控制,其截距恒定且数值等于Si-Fe2O3系单位质量热效应。当γ=γ2=17wt%时,Al-Fe2O3-SiO2加入对复合体系Tad无影响,当γ〈γ2时  相似文献   

6.
CSH相脱水过程中β—C2S的形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化学纯试剂H2SiO3,CaO为原料,在常压100℃的条件下,分别合成了钙硅比(C/S)等于1.0,1.5和2.0的CSH相,探讨了β-C2S在CSH相脱水过程中的温度和形成速度,同时对于C/S=1.0和1.5的两个体系,我们在样品中补充部分CaCO3进一步探讨了由β-CS+CaO→β-C2S转化的速度,β-C2S的形成数量使用定量X衍射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7.
报道一种新的复合Ziegler-Natta催化剂-「(CO)2FeCp)」2/「(CH3)2Si(CpMe)2YCl」2/Al(i-Bu)3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的结果。研究了MMA/(Y+Fe)摩尔比、Al/(Y+Fe)摩尔比及反应温度对聚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以卤素化合物为第三组分对NdCl3·nTBP/MgCl2-Al(i-Bu)3体系催化异戊二烯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卤素化合物的活性顺序为Al2(i-Bu)3Cl3≈ClCH2—CH=CH2>Si(CH3)2Cl2>AlEt2Cl>TiCl4;以Al2(i-Bu)3Cl2或ClCH2-CH=CH2作第三组分,采用Ip-Al-Nd三元陈化,Cl单加或内添加卤素化合物方式,均可以提高催化活性,聚合转化率在Cl/Nd值为1-6的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经IR和13C-NMR测定表明,除St(CH3)2Cl2外,第三组分对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量子化学的SCC-DV-Xa计算方法,分别研究了C3A分子结构中3种AlO4四面体和3种CaOx(x=6,6,9)多面体的价键特性与活性。原子电荷、键强、电子态密度、ELUMO以及ΔE(LUMO-HOMO)等的计算结果表明:与水反应时,多面体活性大小顺序为Ca(4)O9〉Ca(1)O6。或(Ca(3)O6)〉Al(1)O4〉Al(2)O4。C3A具有高水化活性主要与弱的Ca-O键和空洞缺陷有关  相似文献   

10.
利用EPMA和XRD的分析方法,研究了Si3N4-Al2O3-ZrO2系陶瓷材料表面氧化层组成。结果表明,Si3N4-Al2O3-ZrO2系陶瓷材料表面氧化层是由方石英相、ZrSiO4相和含有Al2O3、CaO等的SiO2玻璃相所组成,其中SiO2玻璃相中Al2O3、CaO等的含量,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1.
精密体积成形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主要介绍了我国的精密体积成形技术现状,以及国际土精密体积成形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介绍了发展精密体积成形技术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V带的各种成型工艺进行分析对比,指出了传统成型工艺的不足之处,分析了新式V带的成型工艺过程,提出合适的线绳排列位置和定量的定向短纤维是提高V带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汉语数字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词是由汉字中的数字直接组合而构成的词,它们或者不再表示数目,或者除了曲折地表示数目之外还有其他的意义,因此与直接、纯粹表示数目的数词有别。从《汉语大词典》及《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录的数字词来看,数字词以双音节词为主,单义词、多义词在数量上基本持平。在内部构造上,数字词以联合型复合词居多,重叠式较少,派生词极少。数字词词义往往具有较强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多机器人在不确定环境中编队智能行进控制的要求,以多移动机器人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分解策略的多机器人编队控制方法,将复杂的多机器人编队问题分解为若干组2个机器人之间的协调问题.建立了多机器人编队的基本队形模型,提出了基于主从方式的多机器人控制策略,根据基于行为的方法设计了机器人的基本子行为,通过带权值的各子行为的叠加合成得到机器人的最终行为,给出了机器人的速度调节方案.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5.
混合岩建造的大地构造类型及其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岩建造按其形成的不大同大地构造环境,可划分为2个大地构造类型:地洼型混合岩建筑和地台型混合岩建造。地洼型混俩岩建筑具有独特的大地构造属性,明显不同于地槽型混合岩建造,这主要表现在:(1)产出于后地台块断造山带的大地构造环境,限于规模较大的线性断裂带之内;(2)具有独特的由变质岩-混合岩-花岗岩呈三位一体的组合建造系列,在混合岩中存在高温低压相系的矿物组合。  相似文献   

16.
乙烯裂解结焦机理及结焦抑制技术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近几年在乙烯裂解过程中结焦机理研究及结焦抑制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多机器人队形变换最优效率求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多机器人编队的队形变换最优效率求解模型.将多机器人队形变换模式分为静态变换和动态变换,选择队列变换能耗(FEC)与队列收敛时间(FCT)作为效率衡量指标.最优FEC效率模型是使得队列中所有机器人移动距离之和最小的极小模型,最优FCT效率模型是使得队列中移动距离最大的机器人的移动距离最小的极小极大模型.动态变换的效率模型增加了队形几何中心移动方向与范围的约束条件.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FEC模型,利用Lawson算法求解FCT模型,利用Lawson算法与拉格朗日乘子法联合求解带约束的FCT模型.通过求取模型的最优解,获取各机器人变换后的最优空间位置,并得到最优的队形变换效率.仿真实验显示了该效率求解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在Hill方程的基础上研究了空间圆编队构型调整能量最省的双冲量法,得出了该方法所需要的能量和过渡时间、绕飞卫星始末相位差之间的关系,由固定绕飞卫星始末位置相位差求解过渡时间引出全局寻优的方法,给出了空间圆编队构型调整最优能量消耗的仿真结果,给出了空间圆编队构型调整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19.
深层天然气地层测试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层天然气地层测试难度大,主要是井底温度高、井底压力大、井身结构复杂,同时受有害气体影响。因此,在设计中应该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1、地面和井口控制设备的选用的问题;2、井下工具的选用和管柱设计的问题;3、井下工具及管柱的校核的问题;4、电子压力计及减震器选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深1井是江汉油区一口风险探井,主探潜江凹陷潜北断裂前缘潜四下段新农岩性圈闭含油气性,并验证潜四下段扇体沉积模式和储集性能。进入潜四下段后,通过优化钻具组合、细化措施、合理处理钻井液等有效手段防止了潜四下段深层膏盐岩地层蠕动性强、缩径可能带来的复杂问题,保证了全井钻井施工安全,固井质量合格。该井的成功钻探为潜四下段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有效资料和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