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顾孟潮 《华中建筑》2006,24(10):13-14
从解读建筑理论的定义与概念、建筑理论的框架及建筑理论的创新等问题入手,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框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在南京举行的2003年的学会年会上,听了张钦楠题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的报告很有启发。虽然他谈的是建筑、建筑理论,但联系我们室内专业,也是专业理论贫乏和落后,导致室内设计盲目性很大。因此,建立室内建筑专业理论的课题,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相似文献   

3.
我是谁     
王颂 《建筑创作》2003,(11):15-15
10月22日,中国建筑学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作为中国最主要的建筑学术团体,50年来学会在探索中国特色的建筑道路,普及建筑科技知识,推广建筑应用技术,沟通传播国内外建筑科学理论与信息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相似文献   

4.
在南京举行的2003年的年会上,听了张钦楠做的题为《建互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的报告很有启发。虽然他谈的是建筑、建筑理论,但联系我们室内建筑专业,也是由于专业理论贫乏和落后,导致专业的实践盲副生很大。因此,建立室内建筑专业理论的课题,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相似文献   

5.
刘阳 《南方建筑》2003,(2):74-76
建筑是一种社会化现象。面对当今多元化的建筑化,我们需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化——体现传统的、有地域特点的现代建筑化.以利于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建筑创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建筑特征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乔景顺 《山西建筑》2007,33(2):35-36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建筑的多样性、主、流、环境、木构架特色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以求深刻理解,古为今用,创造出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7.
李行 《南方建筑》1998,(3):13-14
最近,一个纯粹的巧遇,见报上有同志提出(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艺术),读后颇觉兴味,并引发思索。因涉及建筑艺术的有关问题,亦拟在此约略一谈,以为参与研讨之。“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艺术”,题目是好的。这里仅研讨其中个别的认识和理论。应当说,就认识和理论,在思考建筑艺术问题时,弄清其艺术的性质,确属首要。说“建筑艺术同其他艺术门类相比,既有相同的性质,又有不同的性质”。这表明我们是将建筑艺术归于一种门类,来同其他的艺术门类相对比而言的。何种艺术门类呢?需要指明。否则所谓相同的性质和不同的性质,概念…  相似文献   

8.
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美学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建筑美学基本定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对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美学的建构理论原则,哲学基础起点以及理论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运用图表分析的方法,介绍了由中国特色的建筑美学理论框架的构思。  相似文献   

9.
李林  朱松华 《华中建筑》2006,24(7):38-38,51
在中国当代大规模建设的背后,大量建筑设计雷同、缺乏设计创新,理论上也没能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理论体系。文章围绕中国当代建筑的理论脱节、仿制风行等问题的现状与原因加以分析,试图引发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建筑文化中反映的象征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羊恂 《华中建筑》2003,21(2):10-12
当活跃的时期,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从分析建筑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入手.总结了中国近年来优秀的建筑作品中的象征性表现的不同类型和手法,试图从中舔入理解建筑刮作的本质,以期有助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1.
黄靖  徐燊  刘晖 《新建筑》2014,(1):144-147
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的整合是目前建筑教育的发展趋向之一,选取“可持续建筑”和“数字化建筑”两类代表课程,分别从建筑教育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学过程三个层次,剖析了英美建筑教育中对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的整合,归纳出“从理论到实践”和“从实践到实践”的思路与方法,从“它山之石”的视角对我国建筑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蔡志昶 《新建筑》2010,(5):99-103
西方古典建筑和古典精神是西方"学院派"建筑教育的核心。"学院派"建筑教育传入中国后,中国传统建筑成为其无法回避的主题。探讨了在"学院派"建筑学术思想影响下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以东南大学(原国立中央大学)早期40年建筑教学为例,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在"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地位、教学方式、教学成果等。指出,"学院派"建筑学术思想与中国传统建筑的结合,体现了中国建筑学者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对外来学术加以改造,从而使之更加符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建筑空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所引起的职业教育建筑热潮,以某职业教育院校规划建筑设计方案为例,针对其特殊的教育性质,介绍了职业教育建筑的时代性、技术性及经济性,并对职业教育建筑空间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华 《新建筑》2013,(5):29-31
从建筑学的知识与建筑职业的特点出发。探讨了建筑教育的目标和建筑理论的普遍性意义,指出在中国现行的本科职业教育中,培养目标的分化决定了建筑理论课存在的意义、针对的问题、目标的设定和内容的构架,即它是思维和能力的训练,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性的介绍,并进一步探讨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以及不同建筑媒介在其中所担负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敬平 《山西建筑》2009,35(19):15-16
介绍了现代建筑的思想源起及因素,分析了现代建筑的理论观点及设计手法,研究了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形式、技术与特性,通过两位建筑大师的设计精神来探讨现代主义建筑,以帮助人们了解现代主义建筑的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丹下健三是世界知名的日本现代派建筑代表人物,注重对建筑形式的探索,创造了结合日本文化的现代建筑,并通过自身的成就和影响力,使日本现代建筑风格在世界建筑上有一席之地。通过解析其建筑思想与作品,了解其创作的思想过程,对中国建筑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宏杰 《山西建筑》2007,33(17):34-36
从西方建筑现象学理论的分析诠释入手,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哲学思想、建筑设计方法、传统建筑思想的内容等方面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在比较与思考中得出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8.
分析研究了CI与建筑的表层及建筑设计过程的两种结合形式,探讨有识别性的建筑形象的营造和未来建筑领域CI设计的发展方向,希望能对当前的建筑创作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19.
提高全社会的建筑理论修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吴良镛 《华中建筑》2005,23(2):i0013-i0018
该文从两个方面说明了西方建筑理论本身具有的丰富历史内涵,对浩如烟海的建筑理论史作了简要的归纳,并由此联想到中国建筑发展道路的问题,融入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强调提高全社会建筑理论修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20.
着重从科技发展的角度,通过对建筑历史中出现的现象、造型、构造等的探讨,较系统的阐述了建筑现象、建筑艺术与各时代建筑技术发展的相互关系,强调建筑技术是实现建筑的手段,不仅推动了建筑艺术的发展,同时其对建筑还有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