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TEM,EDS,HREM等测试手段,对液体压力浸渗法制备的Al2O3-SiO2(sf)/ZL109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以及界面反应机理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多晶Al2O3-SiO2纤维和基体金属在复合材料的高温制备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尖晶石MgAl2O4;MgAl2O4沿复合材料界面呈颗粒状分布,形成了非连续分布的反应结果型界面结构。  相似文献   

2.
采用TEM,EDS,HREM 等测试手段,对液体压力浸渗法制备的Al2O3- SiO2(sf)/ZL109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以及界面反应机理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多晶Al2O3- SiO2纤维和基体金属在复合材料的高温制备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尖晶石MgAl2O4;MgAl2O4沿复合材料界面呈颗粒状分布,形成了非连续分布的反应结合型界面结构。  相似文献   

3.
短纤维定向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短纤维定向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SFMMC) 的制备工艺,获得了硅酸铝短纤维定向增强的Al2O3 SiO2(sf)/ZL109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短纤维在金属基体中呈平行状态分布,能够有效地发挥对基体的增强作用,从而使该类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另外,利用SEM 对Al2O3 SiO2(sf)/ZL109 复合材料的拉伸断口以及纤维的损伤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TEM和EDS为主要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颗粒增强的Al-4%Mg复合材料的界面及其基体中的微观结构,探讨了它们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SiO_2颗粒与基体间为反应结合,Al_2O_3和SiC则基本上为机械结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TEM和EDS为主要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颗粒增强的Al-4%Mg复合材料的界面及其基体中的微观结构,探讨了它们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SiO_2颗粒与基体间为反应结合,Al_2O_3和SiC则基本上为机械结合。  相似文献   

6.
SiC纤维补强微晶玻璃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SiC纤维对LCAS(Li2O-CaO-Al2O3-SiO2)和MAS(MgO-Al2O3-SiO2)微晶玻璃的补强,观察和分析了在不同复合系统中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在SiC纤维/LCAS微晶玻璃复合系统中,发现纤维与基体之间有一中间界面层,它主要是在复合材料的烧结过程中通过扩散形成,并且于1200℃时在界面上形成富C层。SiC纤维/MAS微晶玻璃基复合材料由于在烧结过程中有化学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
利用XRD和TEM分析研究了(Al_(18)B_4O_(33))_w/ZL202复合材料中Al_(18)B_4O_(33)晶须同基体合金ZL202之间的界面反应。结果表明,在Al_(18)B_4O_(33)晶须和ZL202之间存在界面反应,界面反应物为具有尖晶石结构的CuAl_2O_4,并发现反应物同晶须之间存在如下的位向关系:{111}_(Al_(18)B_4O_(33))‖{111}_(CuAl_2O_4),<211>_(Al_(18)B_4O_(33))‖<112>_(CuAl_2O_4)。文中还对界面反应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MgO—B2O3—SiO2—Al2O3—CaO中含硼组分析晶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玻璃形成动力学理论,计算了MgO-B2O3-SiO2-Al2O3-CaO渣系中含硼组分2MgO·B2O3的成核速度(I)和晶体长大速度(U),获得了2MgO·B2O3晶体形成的最佳温度.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差热分析(DTA)等方法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MgO—B2O3—SiO2—Al2O3—CaO渣系硼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硼渣最佳热处理温度与2MgO·B2O3晶体形成最佳温度一致。  相似文献   

9.
Al2O3短纤维Al—1/5wt%Mg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研究了液态浸渗后直接挤压工艺制备的Al2O3短纤维/Al-1.5wt%Mg复合材料的界面特点。发现;基体中的Mg在纤维/基体界面处偏聚,发生了界面反应;反应产物MgAl2O4,其厚度约为20nm,远小于由Metcalfe定义的界面反应层第一临界厚度;界面反应产生MgAl2O4的存在,为其体与纤维间提供了较好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10.
Al/SiC复合材料界面反应的DTA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多层膜模拟复合材料界面反应,用DTA及XRD研究了TiC,Al2O3和SiO2作为Al/SiC体系的反应阻挡层的作用.发现经700℃,1h处理后,Al2O3不与Al或SiC反应,有很好的阻挡作用;TiC与Al反应生成TiAl3后也能阻止Al与SiC的反应;SiO2与Al反应,导致一定数量的Si溶入Al中,是否起阻挡作用有待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吴孟武  华林  周建新  殷亚军 《材料导报》2018,32(9):1486-1495
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导电导热性好及加工简单等优点,基于这些综合性能的优势,其作为结构和散热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及通讯等领域。然而随着系统及设备向着集成化、小型化、轻量化及高功率等方向发展,以铝为主体的金属材料的散热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高导热铝合金及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现状,阐述了铝合金的导热机理以及合金成分和加工工艺等对铝合金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高硅铝、铝-碳化硅、铝-金刚石、铝-石墨片/碳纳米管等系列铝基复合材料的导热特性,展望了高导热铝合金及铝基复合材料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铝粉的表面改性是功能铝粉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工艺。本文中综合铝粉改性的手段及改性后铝粉的功能,介绍了铝粉表面改性常用的几种方法,包括机械化学改性、氧化改性、表面化学改性、胶囊改性、包覆改性和沉淀改性等。  相似文献   

13.
发泡法制备泡沫铝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发泡法制备泡沫铝的工艺过程,论述了增粘、混合、发泡和冷却4个过程对泡沫铝孔结构的影响。采用TiH2的缓释技术,可大大延缓TiH2的反应时间,使TiH2均匀混入铝熔体,从而制得孔结构均匀、吸声性能优良的泡沫铝。  相似文献   

14.
泡沫铝因具有低密度、高比刚度、缓冲、减震等诸多优良特性而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逐渐在汽车、航空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泡沫铝复合结构是由泡沫铝芯与外层的致密金属通过各种连接方式所组成,其形状各异且具有比单纯泡沫铝更加优异的性能.综述了国内外泡沫铝及其复合结构的应用现状,讨论了其制备方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电解铝液直接配料生产铝及铝合金铸锭是当前国内外盛行的一种生产技术。本文介绍了它的生产意义、熔炼和保温技术、铝熔体的处理技术,铸造工艺技术及其生产流程图。希望引起铸造工作者的注意,并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6.
李惠  苗畅  杨立伟  张佳瑜  何忠秀  焦雷 《材料导报》2017,31(Z2):313-316
铝合金及铝基复合材料在船舶、汽车、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许多行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焊接技术是其广泛应用的技术关键。重点介绍了等离子弧焊技术在铝合金及铝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现状,综述了等离子弧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性能、铝合金等离子弧焊数值模拟及新型等离子弧焊的应用,并总结了等离子弧焊接铝合金及铝基复合材料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泡沫Al孔结构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揭示了泡沫化过程中Al熔体泡沫孔隙率、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泡沫Al的孔隙率、孔径以及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应关系。结果表明:Al熔体泡沫的孔结构及导热系数随泡沫化时间而变化。Al熔体泡沫的孔结构直接影响其凝固后的孔结构,而导热系数则间接影响孔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铝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回收废水中的铝,以NaOH为沉淀剂,通过控制不同pH值,采用化学分步沉淀法对铝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同时对所产生的沉淀物Al(OH)3经过干燥、焙烧进行资源化研究,采用粒径测定仪和红外光谱对所得产物进行了分析检测.研究表明:废水处理后得到的Al(OH)3凝胶在干燥15~25 h、焙烧温度1150℃、焙烧7 h的条件下,可得氧化铝粉末,该粉末产品经粒径检测、红外谱图分析,证明所得氧化铝为α-Al2O3,且粒径在227~309 nm范围内.铝工业废水经过分步沉淀处理后,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废水中的铝以α-Al2O3的形式回收.  相似文献   

19.
镧镨铈混合稀土对热浸渗铝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镧普铈混合稀土(LPC)是新型专利成分的混合稀土。研究了LPC对热浸渗铝层组织和耐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铝液中加入LPC,使渗层组织细化、均匀,渗层前沿整齐。加入LPC后,渗层无论是否经过扩散处理,耐蚀性能均明显提高。扩散前,其耐蚀性是不加稀土渗层耐蚀性的1.3倍,扩散后其耐蚀性是不加稀土渗层耐蚀性的3倍。  相似文献   

20.
陈金菊  冯哲圣  郭红蕾  杨邦朝 《功能材料》2005,36(10):1521-1523,1527
利用金相显微镜分析软质交流腐蚀箔、直交流腐蚀箔及硬质交流腐蚀箔的表面及断面蚀孔形貌,监测腐蚀箔恒电流阳极氧化过程中的升压曲线,并测试腐蚀箔阳极氧化后的比容、漏电流、抗拉强度及折弯次数.结果表明,软质交流腐蚀箔的蚀孔形貌呈灌木状;直-交流腐蚀箔的蚀孔呈乔木和灌木状分布,蚀孔中有部分大而稀疏的隧道孔,扩面倍率最小;而硬质交流腐蚀箔的蚀孔呈蜂窝状,孔洞细密,扩面倍率最大.直-交流腐蚀箔的漏电流最小,硬质交流腐蚀箔的抗拉强度及折弯次数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