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昆昆  张贵杰 《轧钢》2018,35(6):31-35
在连铸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钢坯表面会不可避免地形成周期性排列的横裂纹,如果这些横裂纹能在轧制中消失,将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通过DEFORM-3D软件和实验室轧制模拟了棒材轧制过程,分析了孔型对钢坯表面横裂纹的影响,得到了钢坯表面横裂纹在棒材轧制过程中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2.
连铸坯微裂纹对钢管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才安  莫礼隆 《钢管》1992,(2):39-44
研究了连铸坯微裂纹在二辊斜轧穿孔和二辊冷轧过程中的变化。实验表明,微裂纹不能焊合,只能扩大;连铸坯的纵裂和中心裂纹导致钢管内折和外折缺陷;连铸坯横裂冷变形后衍变成人字形裂纹。  相似文献   

3.
《铸造技术》2015,(5):1221-1224
通过对方坯连铸凝固过程的传热分析和研究,结合攀钢实际设备、生产情况及方坯连铸工艺,建立了方坯连铸凝固传热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进行离散化求解,实现了整个铸坯在凝固过程中温度场变化的数值仿真模拟,为优化工艺参数以提高方坯连铸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何天科  谢永中 《连铸》2002,(4):33-34,41
本文对Q235(G)连铸坯角部横裂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在现有连铸工艺设备条件下,存在易产生角部横裂纹的因素。通过采取措施,铸坯角裂纹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根据安钢第一炼钢厂近几年的连铸生产实践,分析连铸小方坯发生横裂的原因,主要有振动参数、二次冷却、拉速、保护渣的性能及操作等影响因素。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方坯横裂废品率降到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邯钢三炼钢厂板坯连铸生产高强度船板用等铌微合金钢,铸坯发生表面横裂纹的机理分析,讨论了铸坯表面横裂纹产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连铸解决含铌钢表面横裂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5Mn2CrVNb制动梁用钢的铸坯角横裂纹缺陷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铸坯角横裂纹的形成温度为870~900℃,在这一温度条件下Nb、V等C、N化物析出以及铁素体在奥氏体晶界析出引起的奥氏体晶界脆化是裂纹形成的内部原因,而铸坯矫直过程中内弧侧的张应力是裂纹形成的外部原因,实践表明提高连铸坯的角部温度能够有效的避免铸坯角横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金如崧 《钢管》2003,32(1):56-59
压力穿孔法是将轴向的推力和径向的轧制力同时作用在连铸坯上,使在穿孔变形过程中只出现压应力,基本上消除拉伸应力、剪切应力和连续滑动现象,故使穿孔后的连铸坯金属组织大大改善。介绍了压力穿孔法(PPM)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发展过程,所具有的优点。试验证明,PPM可以穿孔包括不锈钢在内的各种钢种的连铸坯,所穿毛管壁厚均匀,内外表面良好,功率消耗低。  相似文献   

9.
连铸管坯裂纹在加热穿孔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连铸管坯表面不同深度裂纹在加热穿孔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连铸管坯内部质量良好时,剥皮能显著改善穿孔毛管表面质量;加热穿孔可以消除或减少管坯表面的微裂纹;管坯表面较深的裂纹穿孔后将在毛管表面以外折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0.
倒角结晶器是避免连铸坯角部横裂纹的产生、改善角部质量的新技术。通过ANSYS数值模拟,计算了不同角部形状的板坯在连铸矫直区的温度分布情况,分析了倒角角度、倒角面长度对板坯角部温度及其热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倒角铸坯在提高角部温度和温度均匀性方面效果明显,铸坯角部热塑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改善。具有较高角部温度的倒角铸坯基本避开了钢的脆性区间,从而防止了角部横裂纹的产生。倒角结晶器技术在工业化生产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生产中等直径的无缝钢管时,直接使用连铸方坯,可以达到降低原料成本,大大提高产品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目的。压力穿孔法在工业上的应用促使了一种新的无缝钢管生产法的实际应用。这项技术的发展过程大致如下:1972年至1974年对使用连铸方坯的穿孔法进行了工业性研究,并在新日铁方法的基础上,经过技术改进,将其成功地发展成实用的压力穿孔法。1974年后,根据料轧原理,研制成将压力穿孔法和自动轧管法相结合的新的无缝  相似文献   

12.
九江钢铁公司炼钢厂小方坯因冷却水水质差和冷却工艺存在问题产生脱方、横裂和内部裂纹.通过设备改进和工艺优化,使方坯脱方、横裂、中间裂纹降到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10B21含硼冷镦钢线材表面翘皮缺陷的形成原因,借助光学显微镜及SEM对缺陷横截面的形貌、组织、成分等进行了检测,利用氮氧分析仪对成品线材的气体质量分数进行检验,对缺陷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缺陷为连铸方坯表面角部横裂纹在轧制过程中形成的褶皱。通过调整10B21含硼冷镦钢的入炉料结构及对生产过程加强控制,进而控制钢中氮质量分数,可有效的避免线材表面翘皮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刘辉  温维新 《连铸》2014,33(2):34-38
结合现场攻关实践,从连铸工艺、浇注操作和设备精度等方面对济钢厚板连铸坯角部横裂纹缺陷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并详细介绍了连铸坯外弧角部横裂纹的具体控制策略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屈天鹏  王水根  冯科 《连铸》2013,32(6):7-11
铸坯凝固组织特征对于连铸坯粗坯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建立重轨钢U71Mn方坯连铸过程中传热和凝固组织模拟数学模型,研究了CA模型特征参数和连铸操作工艺参数对于凝固组织特征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平均形核过冷度控制柱状晶区域,随着该值的增大,柱状晶区域也随之增大;最大形核密度控制晶粒尺寸,该值越大晶粒的尺寸则越小。连铸拉坯速度波动在±0.5m/min时,最终铸态组织特征并没有明显变化,而浇注温度对于最终铸坯组织结构具有较大的影响,晶粒平均半径由15℃的1.555mm增加到45℃的1.721mm,并且中心等轴晶比例逐渐减小。因此,连铸生产过程中,在满足钢液顺利浇注的条件下,降低浇注钢液的过热度会很大程度上改善重轨钢内部组织结构,提高铸坯内部质量。  相似文献   

16.
韩志伟  冯科  王勇  毛敬华 《铸造技术》2006,27(12):1383-1386
连铸二冷计算机仿真是预测和分析工艺参数对浇注过程的影响规律以及优化连铸操作工艺参数的重要手段。根据方坯连铸机的结构特点,基于沿拉坯方向上移动的有限薄片层思想,建立方坯连铸凝固传热数学模型,应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Visual Basic 6.0开发了方坯连铸二次冷却计算机仿真通用软件。该软件集连铸过程仿真计算、迭代反算二冷水量、水量公式回归、数据输入输出处理和图形处理于一体,使用方便,功能全面,在二冷技术研究、连铸生产和工程设计中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张银昌  裴文革 《连铸》2000,(6):40-41,20
1999年我厂板坯连铸生产中频繁出现横裂纹,严重影响铸坯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了产生横裂纹的原因,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临钢炼钢厂含铌钢连铸坯表面裂纹问题,分析了造成Q460C低合金高强度钢连铸坯表面横裂纹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提高了铸坯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 1.引言日本钢铁工业一直在研究直接应用连铸扁坯、方坯技术,以期达到节约能源、改善质量之目的。采用连铸坯直接生产产品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产品范围包括薄板、中厚板、钢轨和型钢。由于现在最流行的斜轨穿孔对管坯要求严格,因此,管坯必须要有很高的质量。因而直接用连铸方坯就被局限在几个钢级和规格上。日本新日铁为了显著降低原料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对中等口径无缝管生产工艺进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HRB335小方坯生产中的横裂缺陷的产生原因,并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表面横裂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